我的“牛牛”路線圖之一 2014-06-18 08:17:14 毓林心札 一、備選行業之一 (一)新材料行業---石墨烯:顛覆性行業; 屬于“新材料”和“新能源”兩大領域。 1、石墨烯---性能先進,跨越時代,全球關注: 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且擁有強大靈活性的納米材料。 石墨烯既是國家“新型戰略產業”,又是前沿科技新材料。 工信部此前發布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已將石墨烯作為前沿新材料之一。 不僅如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也持續圍繞石墨烯部署了一批重大項目。 因此,層出不窮的技術發明,令這一老題材不斷在A股市場上成為持續熱炒的題材。 2、石墨烯---應用廣泛: 石墨烯,可廣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生物質材料、傳感器、超高頻電子及光電子設備、導熱材料、復合材料、藥物載體以及用作觸摸屏、保護膜、選擇性過濾滲透膜”等廣闊的領域。 3、石墨烯---市場規模龐大,未來10年將增長近20倍 全球石墨烯材料市場在2024年將超過3.9億美元,比2014年的2000萬美元增長近20倍。業內人士估計,石墨烯未來的市場規模或可達到萬億元以上。 整個石墨烯市場將細分為很多應用領域,每個領域將使用不同類型的石墨烯。 4、石墨烯或將改變可穿戴設備的格局 石墨烯,已成為制造靈活顯示屏、可穿戴設備以及下一代電子設備的理想材料。通過它或可制造出可彎曲的智能手表、可折疊成智能手機的平板電腦等。 到2016年,全球的移動設備銷量將高達8470億美元,未來5年可穿戴設備的銷量將高達190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掌握了石墨烯的開發技術就成為公司未來在電子設備市場發展的關鍵。目前,三星、蘋果和谷歌公司等三大巨頭已開始積累各種與石墨烯有關的專利。 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日前用石墨烯開發出一種只有指甲蓋大小的“紅外線圖像傳感器”,首次實現了在室溫下對全紅外光譜的觀測。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能夠將這種探測器集成到隱形眼鏡或其他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將有望為人們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與環境進行交互的新方式,屆時極有可能改變目前的可穿戴設備格局。 不僅如此,由于體積小、重量輕,它甚至能夠集成到隱形眼鏡或手機中。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結構,能夠探測到整個光譜的“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因此,未來還有望在“軍事、安保、醫學”等多個領域獲得應用。 預計3-5年之內,石墨烯會有一個令人驚奇的應用。一場新材料領域的“革命”正在發生。 5、車用石墨烯鋰硫電池取得重大突破,有望解決目前電動汽車的短板,實現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的目標。 2013年12月18日,《科學網》引用了“中科院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的官方網站消息,石墨烯鋰硫電池研發取得了重大突破。 石墨烯鋰硫電池的儲電能力達到目前鋰電池的18倍以上,相當于將比亞迪E6電動汽車700KG的電池,縮小約95%或35KG。 且該電池的功率密度及充電時間均已解決,一次充電多在6分鐘以內,其循環次數及電池壽命高于目前鋰電池的百倍。使用該電池之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約相當于燃油汽車的20%。 康飛宇說,目前通過天然石墨剝層等技術,石墨烯的生產已經接近“量產”的水平。未來兩三年內,便可大規模應用在“電池、導電、導熱”等材料領域,替代現有的材料。 如果研發成功,15分鐘完成充電、續航500公里不是不可能的事,完全可以解決目前電動車推廣中遇到的電池這一核心難題。 當下石墨烯最亟待解決的是低成本和規模化生產這兩大問題,并預測低成本明年便可實現。 康飛宇直言,“目前它的價格貴過黃金,最便宜的也要500元/克。但我相信一年之后,可以降到50元,再過兩年甚至可能降到1-5元。” 與目前用在小汽車上電池比較,其重量下降90%以上,一次充電不超過10分鐘,巡航里程超過450公里,每公里成本下降4/5,電池壽命超過30年。★★★★★ 該項研究以工業化生產的石墨烯為原料,通過連續工藝制備了“石墨烯集流體”和“石墨烯復合隔膜”,其組裝方法還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工藝可以兼容,因此具有進一步放大和產業化的前景,中科院金屬所已經申請了三項專利。 因此,石墨烯,成為未來可能改變人類生活的熱點材料; 6、目前國內A股市場中已涉及石墨烯業務的上市公司: 國內目前并沒有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生產石墨烯,只有幾家生產碳纖維產品的公司正在進行石墨烯產品的研制,目前都沒有大規模量產的能力。 目前,國內 涉及石墨烯業務的上市公司有---“方大炭素(600516)、中鋼吉炭、烯碳新材(000511)、中國寶安、金路集團(000510)”等。(二)備選股池 1、方大炭素: 企業基本情況: 在A股市場中,方大炭素(600516)是中國最大的炭和石墨制品生產企業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炭素制品生產供應商。 作為國內最大的炭素制品生產企業,在產品研發和規模量產上都具有優勢,特別是在特種石墨產品的研發上具有技術優勢。 該公司也是我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設的大型綜合炭素生產企業,也是國內少數幾個能夠生產直徑700mm及以上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企業之一。目前已經具備了9000噸特種石墨的生產能力。 行業低迷至績下滑,期待產品高端化: 中山證券 研究員:余寶山日期:2014-03-06 事項: 公司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13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3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48.71%;營業收入為33.7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14.61%;基本每股收益為0.1451元,較上年同期減51.60%。 主要觀點: 需求低迷及費用上升致業績不振。行業不景氣,加大了公司經營壓力,同時受下游鋼鐵等行業需求縮減因素,對全年的營業利潤增長形成制約。 報告期內,受下游鋼鐵等行業低迷影響,公司炭產品營收同比出現下滑--- 公司生產炭素制品16.5萬噸,營收2,296,752,872.47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2%,毛利率25.13%,同比減少0.4個百分點; 生產鐵精粉102.5萬噸,營收863,093,937.27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53%,毛利率56.83%,增加2.82個百分點。 出口業務777,462,289.59元,同比增長-12.05%。綜合毛利率31.53%,下降1.21個百分點。 同時期間費用率21.4%,較去年期間增加3.55個百分點,三項費用率均有所增長。 綜合致使凈利率下滑,業績低于預期。 期待高端新材料業務起航。 2013年6月份完成非公開發行,發行價格9.89 元/股及1.84億股,募集資金凈額17.96 億元。 募投項目為新增3 萬噸/年特種石墨及10 萬噸/年油系針狀焦,目前成都子公司擁有3000噸等靜壓特種石墨毛利率在50%-60%以上。 特種石墨均屬技術壁壘極高的高端材料,國內進口依存度曾長期在80%以上,且附加值極高,進口替代潛力巨大。★★★★★ 10 萬噸針狀焦可完全滿足自身生產需求,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降本增效作用明顯,達產后預計可新增年稅后利潤可達1.6 億元。 拓展碳纖維業務。 公司2013年收購了撫順方泰精密碳材料公司100%股權,其主要業務為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的生產、銷售,投產后主要產品為:1K、3K、6K、12K、24K聚丙烯腈基碳纖維。 年產3100噸碳纖維項目建設分為兩期,分別為一期1500噸/年碳纖維工程及二期1600噸/年碳纖維工程,一期預計2013年10月工程將進行調試試車后投產。 盈利預測。 按最新股本計,模型預測14-16年EPS為0.32、0.43、0.50元。動態PE為22、16、14倍。轉型新材料提升估值。維持“持有”評級。 非開發發行股份將在2014年6月份解禁,提請注意風險。 2、中鋼吉炭: 中鋼吉炭是中國炭素行業新產品研究開發中心、新技術應用中心、產品檢測中心,也是行業內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目前擁有年產15 萬噸炭素產品的能力,特別是在炭纖維等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具有技術優勢。 公司的研發實力將使公司在石墨烯的研究中獲得先機。 3、中國寶安: 2011年1月20日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公司”所研制的石墨烯產品目前已經完成了工藝的“小試”階段,正在進行產品的“中試”,公司對于該項產品的相關技術發明也申請了一項專利。 深圳貝特瑞作為國內最大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商,在負極材料技術方面擁有較強的實力。公司目前的石墨烯已經少量試產,未來一旦運用到負極材料中,將提升其性能,對其主營業務也有極大的促進。 4、烯碳新材: 精耕介孔碳,儲備石墨烯 國泰君安證券 桑永亮 日期:2014-03-11 結論:2013年以來,烯碳新材(銀基發展)通過資產置換,主業由地產開發轉型為“烯碳新材料”,其中重油助燃劑和介孔活性碳肥屬創新性產品,市場前景樂觀,石墨烯也在研發中。 我們測算2013-2015的EPS為0.06、0.18、0.32元,增速70%、200%、78%。 新產業板塊PE普遍在30倍以上,我們給予公司目標價5.40元,對應2014年PE為30倍,首次覆蓋,增持評級。 2013年產業大轉型。 2012年11月2億現金收購麗港稀土40%股權; 2013年4月,用上海銀基60%股權置換三巖礦業40%股權; 2013年8月用上海銀基置業40%股權置換奧宇石墨51%股權; 2013年在連云港設立“碳產業園、烯碳研究院、烯碳產業投資公司”; 2014年1月,更名為“烯碳新材”。 兩拳頭產品2014年開始發力。 烯碳新材率先實現“介孔活性碳”規模化生產,并衍生出重油助燃劑、活性碳肥兩產品。 重油添加0.1-0.2%助燃劑,燃燒熱值可提高10-15%,更重要的,可減少60%以上CO、HC氧化物、NOx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 碳肥的農田實驗表明,添加0.1%的碳肥,可少施化肥30-50%,且作物增產10%左右。★★★★★ 兩產品市場銷售形式樂觀,有望實現50%以上的復合增速,將成為烯碳新材未來幾年業績增長的主力。★★★★★ 烯碳新材在石墨烯等產品的研發方面也處于國內前列。 烯碳新材下屬的烯碳新材料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超高純石墨、石墨烯納米碳材料”等,技術合作院校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常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 目前烯碳新材在連云港市新浦區經濟開發區設立國家級碳新材料產業基地,占地共計20萬平米,目前第一期5萬平米已建成完工。 風險提示:重油助燃劑、活性碳肥銷量不達預期。 5、金路集團: 【公司報道】【2014-04-23】 一季虧損3283萬,同比虧損減少,每股虧損0.05元。公司上年同期虧損5978.37萬元。 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4億元,同比增長10.74%。 公司并沒有對一季報業績的虧損原因作出解釋。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情況顯示,在2014年一季度末,除自然人股東外,無一家機構上榜。 公司PVC售價與生產成本倒掛 公司表示,相比有資源優勢的氯堿企業而言,公司主導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加之目前氯堿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銷售價格持續低位運行,部分氯堿企業的低價銷售導致公司PVC銷售價格與生產成本倒掛。 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PVC樹脂、燒堿系列化工原料及其加工產品、白酒生產和銷售、房地產業。 繼續推動“石墨烯”項目 2013年,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疲軟,產品價格持續低迷,業績出現下滑,凈利潤巨虧1.74億元,同比下滑1186.12%。 公司董事長張昌德表示:“2014年公司將繼續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不斷提高超低聚合度樹脂、超細樹脂等特種樹脂的生產比例,鉀堿項目的投產也會對業績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 金路集團總裁楊壽軍介紹,“目前石墨烯制備項目已經通過中試,但銷售有限,主要用于科研目的,并未產生利潤。我們會繼續與中科院金屬所合作,研究石墨烯的實際應用。” 2014年一季虧損2800萬元至3500萬元 【2014-04-14】【出處】全景網 2014年一季度虧損2800萬元至3500萬元,同比虧損減少。公司2013年同期虧損5978.37萬元。 公司表示,公司主導產品PVC樹脂市場低迷,銷售價格持續低位運行,且與銷售成本倒掛,導致公司虧損。 金路集團(000510)稱與中科院石墨烯鋰硫電池無關 【2014-03-13】金路集團發布澄清公告,公司石墨烯鋰硫電池基本處于基礎研究階段,仍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尚不具備中試和產業化條件。 媒體所報道的“石墨烯鋰硫電池”不屬于公司和中科院金屬所雙方合作研發的項目,為中科院金屬所獨立研發的成果。★★★★★ 公司表示,公司與中科院金屬所簽署《技術開發合同》,雙方決定在“石墨烯材料及其應用技術與產業化技術研發”方面繼續展開合作,其中包含石墨烯材料在電池中的應用技術研發。 截止目前,石墨烯鋰硫電池研發工作尚未實質性開展。同時公司與中科院金屬所關于石墨烯方面的合作,僅石墨烯材料的制備技術在德陽市旌陽區進行中試,其余合作項目目前尚未進行“中試”。 金路集團提示,目前,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石墨烯的應用尚處于探索研究階段,后續產業化開發面臨較大風險;石墨烯技術領域是當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領域,可能面臨研發技術貶值和被其他技術替代的風險。 氫氧化鉀項目預計3月初試生產 【2014-02-21】【出處】全景網 金路集團表示,目前,氫氧化鉀項目目前正在有序推進,預計2月底、3月初進行試生產。 金路集團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PVC樹脂、燒堿系列化工原料及其加工產品、白酒生產和銷售,房地產業。 金路集團董事長劉漢被公訴 數百億資產被查封 【2014-02-20】【出處】中國網 據公開資料,劉漢是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的實際負責人(簡稱“漢龍集團”),也是上市公司金路集團(由漢龍集團控股)的董事長。 石墨烯項目每年將獲500萬資金支持 【2014-01-22】【出處】金融投資報 因頭頂石墨烯光環而備受市場關注的金路集團(000510)在1月21日晚間公告稱,為促進德陽市旌陽區產業轉型,支持石墨烯應用研發及科研成果產業化,近日,公司與德陽高新區管委會簽署《石墨烯研發應用項目協議》。從2014年起,公司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合作的石墨烯研發應用項目產生的研究成果和知識產權,由德陽旌華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簡稱"旌華公司")代表高新區管委會享有該合作成果總權益的10%;高新區管委會每年給予公司500萬元資金支持石墨烯研究開發和應用,時間為5年(從2014年到2018年)。 公司稱,高新區管委會每年將給予公司500萬元資金支持,這將有利于推動公司與金屬所在石墨烯研發方面的合作。 上述協議生效后,公司與金屬所在合作期間產生的所有與石墨烯相關的知識產權和技術成果,公司占50%,金屬所占35%,旌華公司占10%,雙方研發團隊占5%,對公司享有石墨烯相關知識產權和技術成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