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會愛的路上,你做過哪些事?有哪些收獲? 收到很多的回復,我選取了一些,不進行分類,各種各樣的,列在下面。 那就是不同時期的,豐富多彩的我們 看看同樣愛詩的我們如何不同去愛吧: 繁華 回答 在學會愛的路上,做的事:不要沉溺愛的幻想,愛只會來源于實實在在的生活和經歷。不要太相信一個人的言語表達,即使很美甚至讓你不得不信,但是有可能他也沒有意識到是謊話。不要介入好友的愛情,你只會得到一個結果:女人對愛情比友情的在意度更深。 不要做的具體的事:不要在夜深電話聊天,容易迷失。不要釋放過于強烈的感情,那不是愛。 最后,愿不論男女,請心寬闊些,這世界不只是情愛這一件事。 周兒 至今我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學會愛,愛不像種一顆花,有固定的程序。我覺得自己面對的是變數,如果愛,付出真心,讓對方感知到即可。愛應該是最簡單直接的坦蕩,我不想給他負累或者因為霧里看花產生誤會,我會愛你,以你感覺到的方式,雖然不太可能是你喜歡的方式,我希望了解更多之后,可以給你這樣的愛,心心相印的明了。我會給他寫信,從秋冬到春夏,一筆一筆寫下我的世界,這片風景下的陽光雨露花朵柔情,孩童歡笑,四季凋零。會采集掉落的花瓣晾干,平整,寫下一句祝福,夾在信件給他領悟自然的芳香。會挑選喜歡的詩歌抄寫,寄給他,分享世間愛和感動。每到水果上市,挑選應季的水果親手做甜美的果醬然后寄給他,希望他的生活增添一抹甜蜜。接下來,我想做各種味道的糖果,類似牛軋糖那種,將我的心意鑲嵌其中,相信他會感知。最初是為了獲得他的愛,后來覺得付出的時候自己也獲得很多快樂。如果最終他依然不愿和我嘗試一起生活,也沒關系。我愛他,都愿意。生活也給予我很多愛,除了愛情,我還有其它。 lynne 在學會愛的路上,嗯其實在青春期的時候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懂愛的。但現在覺得愛太深刻,不是描述解釋變能說清的。在失去愛之后,更深刻理解愛吧。父親走之后所經歷過的迷茫、傷心、不甘都讓我懂得了我再也無法面對這個人說愛你,再也無法擁抱父親的體溫。這份特殊的感情牽掛,在現實世界里接觸不到的時候便會很難過。這個世界再也沒有這樣一個人讓我擁抱。 焚舟。 我那是和別人不融洽的時候,我就發現,許多感受和情緒沒法說出口,我去訴諸文字,給他們發短信寫長句子,或是寫信,果然大家心意漸融,慢慢開始認可彼此的存在,愛是需要花心思去觸動,終究是會美的。 sakura-sue 看他看過的書,聽他聽過的歌,經過他的家會感慨,有什么好書都想推薦給他,有什么好東西也都想送給他,去到一個好地方想著給他帶紀念品寄明信片……我因為他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他最后也還是沒有喜歡我。可是,那也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孫大圣 在學會愛的路上,我學這他說話的樣子,他吃飯的樣子,他的愛好,他的一切。 sonia 因為愛所以變得很勇敢。女孩子自己一個人從沒出過遠門因為想見他,買了機票就去了。去之前不知道他在的城市多大,也不知道他學校在哪里,也不知道下了飛機要做到哪里的車,也不知道天氣怎樣穿得很少,還翹了一節法理課就這樣去了。 雨雪霏霏 已經不懂得什么是愛情了,如一條在已經干涸的河流上垂死掙扎的魚,大概,有一天,總會死于感情枯竭吧。 張遷 在愛的路上我總是妥協,包容,有時也委屈辛酸,可是兩個人總不能都擰巴吧?所以,每次都是我讓步不過大多數的時光都是幸福的,最終我慶幸自己的幸運的。 書颺 追求過四個男性,他們用不同的態度來拒絕我。我獲得的是矜持。 瘦肉丸 還是一直沒學會愛。我總是不懂得包容。唉! 淼 拒絕過一個喜歡的人 以為放手后他還會回來 可是緣分就那么多 失掉了就再木有了 多么痛的領悟。 假又假 學會收起幼稚,沉默的去愛一個人。 血沉 愛情需要守護。兩盞燈互相取暖。勝過一盞孤獨御寒。 Lu Qi 我懂得了在愛里面,有的需要放棄,而有的不可放棄。 英 愛人不是把他變成你心中高大上,而是讓他自由自在茁壯成長。 柴爾瑞 正在學習不強求。 行走在人群中。 不見面 但想念;念念不忘 不必回響 這是我的拙見。 顧同學。 我懂得了 沒有誰失去了誰人生就從此不完整,其實愛過,即已完整。 李宜璘 放全心愛的人走,讓他遇見幸福并沉心祝福他。自己未來路一人走,干凈。 紅顏 愛是我的本能。不用學。愛的方法是需要學習的。在愛的路上,我的收獲就是懂得了喪失,永遠的喪失。 某遲 在學會愛的路上,我試著去追趕他的腳步,試著讓自己上進努力以配得上他。后來,我留起長發,修飾外表,注意談吐。在暗戀中,我開始思考自己想要和什么樣的人創造什么樣的生活。無論如何,我覺得我在變得更好,用一個最好的狀態,迎接那個也在等待我的人。我憧憬那些即將到來的夏夜冬晨,我會在你身邊,溫柔道一聲晚安或早安。 琉璃。陌上 覺得累的的時候不要急著轉身,回望來時路,總有溫暖能撫慰你的心。以慈愛的心去注視,哪里都會有愛的回應。 婷 做過一些感動了自己的事,比如等他下班,比如給晚上給他去送宵夜。自以為小心翼翼照顧他的情緒也是我愛你,卻沒想到給他帶來壓力,也沒想到專注于這件事,反而忽略了他真正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