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石仙(1845-1916),名慶云,字石仙,以字行,號潑墨道人。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寓居上海。早年參加了滬上著名畫會——萍花書畫社,與吳大澂、顧若波、胡公壽、錢慧安、倪墨耕、吳秋農、金心蘭、陸恢合稱為“萍花九友”。又常參加由上海書畫家殷寶龢之父創辦的“飛丹閣”書畫交流活動。所作山水初學四王,不為人所重。后赴日歸來,畫風一變,致力于新國畫的創作,糅合米芾、高克恭的畫法,并摻以西洋水彩畫技法,乃形成水墨淋漓,煙雨變幻的全新風格。因畫風合乎時尚,與嶺南畫派頗相近,深為粵人所喜。晚年以潑墨道人風流滬上。 吳石仙繪畫出入傳統,主要有兩種代表性風格:一種為煙雨樓臺景致,風雨晦明,云煙變幻,峰巒林壑,墨暈淋漓,應物象形,渲染入微;另一種則為細筆山水,以寫秋景為主,胎息王蒙,用筆細密,勾勒圓勁,但傳世較少。其作品有今存中央美術學院的《海州全圖》通景屏,藏中國美術館的《遠寺夕照圖》,及藏于上海博物館的《秋山夕照圖》等。 《四季山水》四條屏是吳石仙傳世佳作。作品構圖明快簡練,筆觸豪放率意,水墨交融,淋漓滋潤,充分展現了吳石仙獨特的個人畫風。《春溪新綠》一軸,描繪了春日水邊,文人坐于亭中品茗賞綠,春風和穆的景致。《溪山欲雨》軸,則寫農人立于橋頭,山中嵐氣郁郁,凝云欲雨的情景。《秋溪垂釣》一幅,則是秋高氣爽,鷗鷺群飛,雅士乘扁舟臨溪垂釣的淡遠風光。《溪亭賞雪》軸,所繪寒松傲雪,群峰積素,高士開軒賞雪的景色。四幅作品分寫四季,景致各不相同。而均暗嵌“溪山”二字,具有典型的江南風光特征。從圖中可以看出,吳石仙的畫法,往往落筆迅疾,以干筆勾皴,筆觸渾厚不單薄,而后以將紙打潮后趁濕渲染,因此取得了煙霧迷濛,淋漓潤澤的藝術效果。 作品上款為聞蘭亭,是舊上海“海上三老”之一,曾發起組織上海第一家華商交易所——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并歷任上海紗業公所董事、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等職。亦能書畫,善寫蘭花,作隸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