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給我留言,說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特別討厭自己的一些缺點或者缺陷。今天我們來從榮格陰影心理學角度談談這個問題。
我們所難以接受的那個自己,榮格發明了一個心理學名詞,叫“陰影”。陰影是由個體所不愿意顯露出來的一些心理內容組成的,指我們人格中遭受刻意壓抑的部分。這些內容是個體自認為不可以顯示出來的,因為它們非常脆弱,不能被社會所接受,有些甚至是邪惡的。壓抑的原因可能是恐懼、無知、廉恥心,也有可能是因為缺乏愛。
陰影,是人心靈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這部分是由集體潛意識中人類祖先遺傳而來的,是人性中代表邪惡、攻擊的象征,它常以妖魔、鬼怪或仇敵的形象投射出來,這種投射是在潛意識水平運作,因此常不被自己所察覺,如果某人對某事具有強烈的反應,常預示著這事觸及到他的陰影。為抑制陰影的種種顯象,人就須發展自己強有力的人格面具去抵消陰影的能量。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卻是降低、削弱了本能和創造力,切斷了自己與其本能特性智慧的連接紐帶。榮格認為,陰影也是現實世界中自我的補償。因此,陰影還具有積極的一面。譬如,人在意識水平經歷負性體驗時,潛意識水平作為補償,可能含有多種正性體驗,這種情況可能指導人們重振勇氣。
榮格對陰影的定義很簡單:“陰影就是你不愿意成為的那種人”。
榮格說:“每個人都有陰影,而且它在個體的意識生活中具體表達得越少,它就越黑暗、越密集。如果一種低劣的東西能被意識到,個體總是有機會去改正它。而且,陰影總是與(意識)不同的興趣相聯系,所以它經常要遭受矯正。但是如果它被壓抑,并與意識隔離開來,它就永遠不會被修正,從而就傾向于在潛意識的某一時刻,突然地爆發出來。從各方面來看,它形成了一個潛意識的障礙,阻礙了我們最沒有惡意的意圖”
然而陰影是不會那么容易屈服的,它幾乎不會屈服。當你的人格面具過于強大而壓制了陰影的顯現的時候,陰影便會變成你內心中的呼喚,它會時時刻刻纏繞著你,任何你的人格面具松懈的時候它就會鉆出來,它會讓你睡不著覺,而最終他會讓你在某一點屈服或是崩潰。
榮格曾問:“你究竟愿意做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完整的人?”他認為,只有把陰影和意識結合起來,才能讓我們的心靈恢復完整,只有這樣,才能認識真正的自我。榮格相信,如果我們能承認和接納人格中的陰影,就會對精神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榮格曾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直面陰影,讓它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沒有其它辦法。”
榮格說:“認識陰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不是理性思考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對痛苦的體驗是無可替代的。”
上面文字的意義簡單的說就是:
1、陰影也是自我,那個我們不愿意接受的自我,另一個自我,低層次自我,被自己拋棄的自我,被壓抑的自我。
2、陰影主要存在于潛意識中,我們常常發現不了,刻意壓抑、隱藏,在被激發進入意識時也排斥、不愿意承認。
3、每個人都有陰影,力求體現完美之人,在意識生活中表現得越少,它就越黑暗越密集。
4、有光就有影。人們習慣對自己的各種體驗進行“選擇性的主觀詮釋”,用來建立能為我們接受的價值觀、人生觀,其結果是:我們越是追求光明,投下的陰影就越深厚。
5、當你表現得非常強大而壓制了陰影的顯現的時候,陰影便潛伏你心,時刻纏繞你,當你松懈的時候,它就會溜出來,讓你睡不著覺,甚至在某個時刻崩潰。
6、陰影如果被壓抑、深藏潛意識,它就永遠沒有機會被修正。只有將陰影從潛意識提升到意識態,它才可能被矯正。
7、要成為一個完整的、平衡的人,除了直面陰影,讓它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沒有其它辦法。
要追逐光明,我們就必須擁抱黑暗。
當人性的消極的一面受到刻意壓抑的時候,其積極的一面也會被波及。
一個否認自己的缺陷的人,就會消弱她的美。
一個否認自己的恐懼的人,他的勇氣也會受到影響。
我們要學會允許自己身上的積極面和消極面和諧共存,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們要學會原諒自己的不完美之處,因為不完美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你原諒,它在,你不原諒,它還在。
也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具備真正的同理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當我們能夠接納自己、原諒自己的時候,我們才可以真正發自內心深處去接納別人、原諒別人。
2011年9月16日晨,豬豬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