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網絡“股民老張投資咨詢中心的”的文章,它好像可以解釋散戶經常遇到的“買了就跌,賣了就漲”的困惑。 機構是怎么做到:它在高位把股票給賣出了,但是到低位又能把它給撿回來? 這是機構高位賣,低位買,這正常的,高賣低買,跌下來了,是吧。那我倒著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反過來的那個人,你是高位買了的,低位是不是會賣,你能接受多大的虧損額度。 很多股票在高位買了以后,一輪下跌給腰斬了,比如說20塊錢頂部區域,一路打到10塊錢,底部區域,好了,花了5個月打下來了,你在5個月內虧損了一半,你會賣嗎?相信絕大多數的朋友會給一個非常明確的咬牙切齒的答案:不賣。老子別的不會,死不割肉還是會的。這個最后一招,三十六計最后一招死不割肉,大家都會,很多散戶都會,就是那么多僵尸戶嘛,趴著不動了。那么你能承受多大的損失?有人說跌過30%,我就不賣了,50%我就不賣了,那個10%我都受不了。這個總有大家的一個心理極限,跌破那個地方大家就惜售了,舍不得賣了。 那么一輪行情,機構在高位施展各種伎倆、編各種故事,然后做各種圖形、閃轉騰挪,然后借力打力,最后把你給騙進來了,把散戶騙進來了,把股票賣出去了。跌到底他怎么買回來?這件事呢,如果他一條直線懸崖式跳水,掉下來的話,真的就沒散戶肯賣給他,沒幾個人割肉去。 這怎么辦?除非你的利空太大了,像重慶啤酒似的,利空太大了,剛一開板就往外跑。那么沒有那么大的利空,連續打跌停也打不出來。那么怎么辦?實際上機構是這樣辦的,你看下跌過程中不是有小反彈嗎,或者是橫盤橫個平臺,跌下來反彈跌下來反抽,跌下來振蕩,每次不斷的做假底,那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讓散戶換手的。 咱別把一個人坑得太狠,趙本山的搭檔說了,你別可著一個人坑啊,咱們做人要厚道點,對吧。你第一個人你不要坑他一輩子,二十塊錢跌到十塊錢讓他賣,他肯定是不賣的,20塊錢跌到18塊錢跟他商量賣不賣,還有的商量。不賣嗎,不賣沒關系,給你跌到16,后悔了沒有,后悔了再彈到18,這回賣吧,這回投降了,賣了。賣完了以后第二個人進來了。第二個人進來以后,這支股票他是滿懷希望,你看16彈到18,這支股票一飛沖天啊,V型底出來了,然后買進去以后發現上當了,從18塊錢跌到16了,這回你賣吧,不賣,我是來掙錢的。那我跌到14,投降嗎?后悔了,你要給我個好價錢我就出去,再彈回到16你就賣了吧。賣了以后,第三個人進來了,第三個人16塊錢買的,我撿了大便宜了,你看20塊錢跌到16塊錢,16塊錢讓我給買了,我比他們便宜那么多的成本,結果從16一下子地到15了,賣吧,不賣,14,賣吧,不賣。13,賣吧,更不賣了。但是心疼不心疼,心疼。彈回到14塊5,賣吧,好,賣就賣吧。賣給第四個人,第四個人再往下,就一步一步這么循環下去,這個叫割肉接力。組織一輪散戶的割肉接力需要多長時間?一般來說從20塊錢跌回到18,再跌到16,再漲回到18,就這一個過程下來,有可能就一個月兩個月出去了。你看大盤這么橫,橫盤下去再振蕩,每一個振蕩花很長時間,費那么大勁干什么?它是在組織散戶割肉接力。割肉接力接到最后,一個周期走下來,到最后一波散戶的時候,他的成本跟整個股價的成本差不多,比如說最后跌到10塊附近了,最后接盤的散戶也是在10塊錢拿到股票了。這個時候他跟機構的成本差不多。然后,然后他就要考慮我要不要建倉,下輪行情開始做的問題了。一旦做呢,動員他,還給我吧,我還沒掙錢。沒掙錢沒關系,我給你漲10%,賣給我吧。10塊錢給漲到11,很高興掙10%了賣了,賣了以后機構把籌碼一收,好了,走了,下一輪行情就起來了。 你看這輪行情里每個散戶可能都賠百分之十幾,但是一輪累加下來,五六個人分攤這一倍的損失,大家就都心理平衡一點。那是不是散戶真就損失那么少?不是,散戶第一支股票里損失百分之十幾,然后,他被人忽悠進去在另一支股票里面高點忽悠進去了,第二只股票再賠百分之十幾,第三支股票再賠百分之十幾,他這一輪下跌,他換了五六只支票,每只都賠了百分之十幾,最后湊一塊一看還是那么一個腰斬的成績,跟那個是一回事,這個就是股市的下跌的奧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