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月下獨酌四首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另版本“相”為“同”)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譯文 (其一)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哪里曉得暢飲的樂趣?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月亮和身影,我應及時行樂,趁著美好的春光。 我吟誦 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隨我蹁躚。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愿和您結為忘年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其二)天如若不喜歡酒,喝酒的星宿就不會在天上。 地如果不喜歡酒,地上就不應該有酒泉。 既然天地都喜歡酒,我喜歡酒就無愧于天地。 已經知道清酒稱作圣人,就不要再說濁酒稱作賢人了。 既然賢人和圣人都喝了,為什么還要求神仙? 喝下三杯就通曉了人生的規律,一斗過后你就與萬物同生。 知道了酒中的樂趣,清醒的人如果要問,我不告訴他!
注釋 ⑴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 ⑵間:一作“下”, 一作“前”。 ⑶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 ⑸既:已經。不解飲:不會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將:和。 ⑻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 ⑼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 ⑽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⑾交歡:一起歡樂。 ⑿無情游:忘卻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漢:約定在天上相見 期:約會。邈:遠。云漢:銀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學上,天上有酒旗星。《晉書·天文志》云:“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酒泉:酒泉郡,漢置。傳說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在今甘肅省酒泉市。 ⒃酒中趣:典出《晉書·孟嘉傳》:“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鳥吟清風,落花散如錦”;一作“園鳥語成歌,庭花笑如錦”。“城”一作“時”。 ⒅千萬:一作“有千”。三百:一作“唯數”。 ⒆臥首陽:一作“餓伯夷”。 ⒇蟹螯,糟丘:都是飲酒的典故。蟹螯,典出《晉書·畢卓傳》,糟丘,典出《北堂詩鈔》。
本頁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