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八個字來概括愛情,相信很多人都會引用詩經里的名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多么樸素和直接的一幅畫,任誰想到,都會淚眼婆娑,心生向往。 所以,如果要再精煉一些,用四個字來概括愛情,我想說是:“牽手之情”。 不是激情熱吻,也不是纏綿相擁,而是簡單一握。雖然簡單,但學會珍惜它,卻是一堂重要的課。 牽手降低焦慮 我切身體會到牽手的力量,是因一次遲到的經歷。 我要去上一堂非常非常重要的課,不可以遲到,不然全場所有人都會等我一個,涉及到誠信的問題。可我的鬧鐘偏偏沒響,一睜眼8點45分——而這個時間,我按約定應該已經出現在會場。我醒的時候,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手足無措,只知道亂叫“怎么辦,怎么辦”……這時候,老公牽住我的手,把手機交給我,用穩定的聲音說:“沒關系,我們用最快速度趕過去,也就晚20分鐘,打電話跟負責現場的同事說一下,請他先放一些資料……”然后繼續牽著我的手上了出租車。我在車上坐立不安, 一會兒張望路況,一會兒抓耳撓腮——這時一張穩定的大手罩住我的手,安全而有力的按了一下,我轉頭迎上老公的眼神,他沒有說話,只是很安穩的看著我——那瞬間我突然就安定了下來,似乎有一種“定心元氣”的力量流入身體,我意識到,慌神對事情并沒有意義,既然問題來了,就好好解決它。老公的大手一直握住我的手,直到目的地。 結果雖然晚了20分鐘,但幸運的是現場正好調試機器,而且我已經不再“內亂”了,能安定的馬上開講,因此授課還是很圓滿的完成了。 每當我回憶起這件事,首先想起的并不是自己的焦慮和失誤,而是老公那張穩定溫和的大手。 對我來說,這就是愛情。 牽手提供勇氣 社會學家做過一項實驗,請幾十對夫妻參與, 把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讓妻子躺在一個“棺材”似的儀器里,“棺材”蓋上是一個顯示器,可以播放影片。邊上有個小出口,可以讓她伸出一只手,然后讓他們的丈夫坐在外面,握住這只手。然后在“棺材”里播放恐怖片。測得妻子的緊張和焦慮指數;然后讓另一組的妻子也同樣躺進這樣的儀器,但不讓他們的丈夫握住她們的手。也測得妻子的緊張焦慮指數。兩相比較,發現第二組,沒有握住丈夫手的妻子們比第一組握住丈夫手的妻子恐懼三倍。 只差“一手”,安全感的能量卻相差這么多,可見牽手的力量有多大。它傳遞的是支持和保護,讓人安寧,牽上的是手,加油的是心。 延長僅僅是牽手的情感 手對我們都象征著獲得與創造,一進一出,已是人生的全部。所以牽手的交托,是給予人生的交集與托付。等于交出了心。 所以,在戀愛中,手和手的接觸,遠遠大于親吻與嘿咻 ——它不僅僅是愛情的起點動作,更是攜手走完一生的終點動作。 所以,我很想和年輕的同齡人們分享一件事:請盡量延長你的愛情,從牽手到親吻之間的距離,好好體驗那一張大手,那一纖小手——愛情就是大手牽小手一起走的幸福。 在社會新聞里充斥各種“門”的時候,當青春的沖動讓你急于求成時,請記住,用嘴表達的激情很瞬間,用性確定的關系很飄搖,只有用手牽引的愛情才彌足珍貴。 牽手是無負擔的大擔負。 窩在沙發里看電視時,有人握住你的手;倒春寒來襲的上班路上,有人握住你的手;亂糟糟的應酬聚會上,有人握住你的手;經歷創傷和喪失時,有人握住你的手…… 穩定、安全、信任——手在我們身體的最外緣,我們都剪過手拉手的小人,那是唯一可以剪出重合獨立的人型,卻依然能讓個體相連的剪紙——它向我們顯示了一個親密距離的真理——牽手所保持的自然距離,讓我們和另外的個體相互支撐,卻依然可以保持獨立的自我。 不會太近,不會太遠。不糾結,也不侵入。 感謝牽手,讓我們在人間擁有歸屬。 感謝自然的設計者,賜予我們雙手,讓我們用它擁有人間一切,尤其是愛情。 |
|
來自: HI茉莉草 > 《關于做好妻子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