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就像人一樣,有皮膚,也有毛孔。玉皮上的毛孔是長期經過河水、泥沙沖刷、撞擊而形成的。它的特點是:看上去很自然,大小不等、有高有低、凹凸不平、錯落有致、分布不均。 典型的籽料毛孔 白玉的毛孔 碧玉的毛孔
雖是加強皮,但毛孔是真的 觀看玉皮毛孔的方法是拿著玉料測光觀看,拋光越好的料子越不容易看到毛孔。 觀看玉皮毛孔的意義:有真正自然毛孔的肯定是籽料,但所有籽料雕件中不一定都能看到毛孔,要結合其它特征;初步估計料子的密度,一般來講,毛孔越細密說明料子的密度越大;帶有綹裂、棉的籽料經過修形,破壞了玉皮的完整性,局部不易看到毛孔,但有可能在打磨、拋光不精處看到玉質本身的斷針樣界面。 工具痕 “毛孔”的方向呆板,有凹無凸 人造假毛孔看上去不自然,甚至可以看到人工的痕跡。方向一致、大小相同、有凹無凸、分布均勻,再加上作假的皮子和其它因素,可以鑒別磨光料。常用的制造假毛孔的工具有陀機、噴砂槍等等。 籽料有修痕 上面兩張是用噴砂槍做的假毛孔,均勻細密一致 圖片資料來源于:和田玉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