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創辦的嘉蘭圖,是一家工業設計公司,設計得又好又快。這是因為我們建立一套管理系統,不僅能讓各團隊在一起高效工作,還積累了十年來的項目和經驗,讓新來的設計師也能很快上手。過去我們是每個項目收一筆設計費(最多上百萬元)。兩年前從一款老年手機開始,我們嘗試先不收設計費,而是從客戶生產的每臺手機中收“授權費”,和客戶共擔市場風險。結果僅一年,授權費就有近1000萬元。 我們于2000年創辦了“嘉蘭圖”,主要為國內外的制造商及品牌商提供工業設計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工業設計公司,客戶包括華為、中興、美的、諾亞舟等企業,設計案例達3000多個。 工業設計對客戶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產品設計上的創新。 一個產品的創新,最終需要體現在市場的認可上。因此,我們在接到項目后,首先是研究市場,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再結合客戶的品牌及競爭力,提供合適的產品設計方案。 此外,我們設有專門的設計研究中心,研究新材料新工藝、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品牌策略、產品規劃等。 我們的設計方案,曾多次獲得德國“紅點獎”及“IF獎”—這是全球最高獎項,堪稱設計界的奧斯卡獎。 二是高效、高質量地提交設計方案。 客戶往往希望新產品能盡快推向市場。那么,我們如何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交客戶滿意的方案呢? 這要得益于我們的內部管理系統,它包括“項目管理系統”和“知識管理系統”兩個部分。 其中,“項目管理系統”的作用,在于對項目實行流程化管理,提高設計團隊的工作效率。 針對每一個項目,我們會成立一個6至8人的矩陣項目小組,成員中交叉著創意、實現、評審及顧問等團隊。創意團隊提出產品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案,實現團隊則將創意做成產品設計圖,顧問團隊則提供建議。通過各團隊協作,以保證高效、高質量地完成設計方案。 而且,我們在概念設計、結構設計等方面都分別有10多個小組,他們之間既競爭又相互協作。同時,我們也有10多個設計師,他們既懂設計,又能夠較好地與客戶溝通和談判。這種組織化的管理,使公司避免了對某一個人的依賴,奠定了長遠發展的基礎。 而“知識管理系統”的作用,在于把我們的設計經驗和知識積累起來,以利于設計師之間的分享和學習。 我們開發的“KIDS”知識管理系統保存了所有做過的項目,包括最初的項目要求、設計圖、設計師和客戶的溝通,以及方案的每一次修改細節等。這樣,即使是新來的設計師,也能通過查詢歷史案例快速上手。 下面,我講講我們在商業模式上的一些嘗試。 我們主要是改變了收費模式。過去是采取按項目定額式收費,一個項目從十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但是這種方式,等于是讓客戶獨自承擔設計失敗所帶來的風險。雖然設計可以為產品帶來很大的附加價值,但客戶還是要盡力壓縮設計的成本。同時,市場的惡性競爭也使設計費一降再降。 于是,我們創新了盈利模式:通過主動設計新產品并申請專利,并將專利授權給其他企業,收取授權費。 例如,幾年前我們設計了一款老年手機,功能簡單實用,如按鍵較大,屏幕顏色對比強烈,手機最下方還設有“兒子鍵”和“女兒鍵”,可直接撥通兒女電話。當時沒有任何公司推出有年齡特點的細分產品。在國外參展時,得到很多客戶的青睞。 我們為該款手機申請了專利,然后在2009年將它授權給一家品牌商,在指定區域銷售。這家品牌商因此節省前期的投入成本,降低了市場風險。 而我們的收入,則是從他們生產的每一臺手機中,收取一筆授權費。這樣,產品越暢銷,我們的收入就越多。2010年,公司從該手機獲得的授權費近1000萬元。 但是,我們如何掌握手機產量數據呢?我們和品牌商約定,手機的某個關鍵零部件必須由我們采購,他們把每月的生產計劃告訴我們,由我們下單給供應商。 接下來,我們會在老年人領域推出更多產品,比如老年人的醫療、娛樂產品。或者開發其他品類,如目前正在研發的酒店拖鞋、登山背包等。 另外,我們還在嘗試開發自有品牌。比如,我們推出了自己的老人手機品牌“雅器”,通過外包來生產,但我們會跟進生產和品質。銷售方面,一是跟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合作;二是發展電子商務渠道,如授權淘寶商城的商家銷售。2010年我們賣出了幾百萬臺手機。 通過商業模式的轉換,我們擺脫了依附于制造商及品牌商產業鏈的困境,并帶來更多的利潤。 這也使得公司能為員工提供顯著高于同行的待遇與工作條件,并為人力資源帶來良性循環。目前,公司有3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200多名國內外優秀設計師。 我們將進一步構建開放平臺,以吸引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合作與加盟,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專業供應鏈服務平臺,使得他們的創意能展示、細化及產業化。 2010年,我們的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近三年來,利潤的復合增長率也在150%以上。 深圳市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總裁 丁長勝
工業設計公司有投資價值嗎?答案是肯定的,前提是公司組織化程度較高,擺脫了對特定“設計大師”的依賴,將業務流程化,同時在制度層面實現對個人創造力的認同與激勵。如果在商業模式方面還能夠創新,投資價值就能夠更為凸顯。 嘉蘭圖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設計企業,基本上具備了上述條件,盡管其規模相對于國際上的工業設計公司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它對國內工業設計企業的機會之所在看得很清楚、很務實。 公司在老年用品領域發力之后,規劃進入更多領域,服務于不同的產業需求,在實現“工業設計”帶動“產業升級”目標的同時,也在構建自身多維成長的模式。 不過,嘉蘭圖要實現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公司的藍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一是立足工業設計業務,心無旁騖。二是將行業內其他一些公司的優點學習進來,如“洛可可”的品牌推廣宣傳等。第三是構建平臺,吸收更多個性較強的行業精英,包括設計大師,并在支持他們價值實現的過程中,凸顯“嘉蘭圖”品牌。 公司的團隊很優秀,相信他們能夠承載中國工業設計帶動產業升級的歷史使命。
嘉蘭圖的核心優勢是其“項目管理”和“知識管理系統”,華為曾不惜重金從IBM引入類似的研發管理系統。但嘉蘭圖通過“專利保護”和“授權”,從單一的設計收入向下游延伸,成功拓展了業務收入來源。乃至于沿著頗有斬獲的手機領域,利用深圳雄厚的IT工業基礎,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產品。 但是,設計公司作為獨立的創意研發隊伍,和客戶之前的潛在利益沖突還是存在的。客戶向設計公司提出了需求,客戶相關的市場研究成果、技術儲備等等,可能對設計公司的成功創意也是有影響的。設計公司如何保持在產業鏈中的獨立性,從而持續拓展其客戶基礎和行業基礎,是值得關注的。 在某個特定領域發現細分市場,找到創意并取得成功的案例有很多。但是僅僅憑創意上的領先,就深入到下游行業中與客戶或潛在客戶展開競爭,這恐怕賺的主要是快錢。建議“嘉蘭圖”還是要在產業鏈的分工上下功夫,利用自己的創意和研發優勢,開展ODM業務,并鎖定和整合產業中的優質客戶,建立若干專業領域,持續地、成系列地研發產品,利用商業模式(利益相關者關系)上的調整,為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