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的時候我們一直接受這樣的教育“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哭,要勇敢一點”,想要自己的孩子堅強一點是好事,但是如果強忍著眼淚不流出來也是不好的。保健專家發現,如果人在極度悲傷的時候強忍著淚水不流出來對人的心理或者生理健康影響都是很大的。 小的時候我們一直接受這樣的教育“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哭,要勇敢一點”,想要自己的孩子堅強一點是好事,但是如果強忍著眼淚不流出來也是不好的。保健專家發現,如果人在極度悲傷的時候強忍著淚水不流出來對人的心理或者生理健康影響都是很大的。 可以說我們從媽媽肚子里出來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哭泣,這第一聲哭泣不僅僅是我們的本領,也是我們向這個世界宣言我們的到來。但是慢慢的,我們不再是那個喜歡哭鼻子的小女孩。然而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長期壓抑情緒不能宣泄,就轉而會內化到攻擊自己的身體的某一器官。最常受傷的就是我們的消化系統,會便秘、拉肚子、胃潰瘍、胃酸等;也有可能突然的爆發,變得很暴躁。 養生專家稱:強忍著淚水不流出來無異于另類自殺。我們都有這樣的認識:女人的平均壽命是比男人要長的,女子的壽命普遍比男子長的原因,有人認為,除了職業、生理、激素、心理等方面的優勢之外,善于啼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通常人們哭泣后,在情緒強度上會減低40%,反之,若不能利用眼淚把情緒壓力消除掉,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有人認為,強忍著眼淚就等于“自殺”。 其實適當的哭泣對健康有好處的,心理保健學家認為偶爾哭一哭還是對健康有好處的。愛哭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脆弱的人。那些看書或電影都會掉淚的人,在關鍵時刻比那些“有淚不輕彈的人”意志要堅定得多。不過,最好的哭泣是輕聲啜泣,而不是嚎啕大哭。哭泣的同時,你可以想象痛苦和委屈連同眼淚一起流出的情景。 而且有研究發現哭泣是可以增加肺活量的。我們在哭泣的時候會不斷的吸氣,這種呼吸對于肺活量的鍛煉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這種“帶哭的呼吸”已經被運用到一些對治療氣喘和支氣管炎非常有效的呼吸運動當中。所以,哭泣的時候一定不要飲泣,一定要哭出聲,大膽發泄出來。 我們不鼓勵遇到什么事情都把眼淚往回逼,但是我們也不是說遇到事情就大哭特哭。哭泣是有好處的,但是過量了就沒有好處反而有壞處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量的問題。 |
|
來自: 昵稱17911037 > 《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