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是1862-1887年活躍于上海灘的英國攝影師,他涉獵的內容和題材眾多,諸如官員出行、罪犯行刑等時事和風俗都在其拍攝之列。他的作品常在《遠東》( Far East)、《倫敦新聞畫報》(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雜志發表。清末民初西方出版的有關中國的很多圖書中,也大量地采用了桑德斯拍攝的照片。 英國著名的東方攝影史學者泰勒·貝內特在2010年出版的《中國攝影史 ——西方在華攝影家1861-1879》(Terry Bennett,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China, Western Photographers 1861-1879) 中稱其為“主宰了上海攝影界27年的攝影家”,“可能是第一位采用手工上色的攝影家”。 近年來,流傳于中國收藏市場的照片還表明,桑德斯是中國最早、最著名的插圖攝影師之一。插圖攝影(illustration photography)主要的特征是將概念通過照片視覺地表達出來。作為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攝影報道方式,近年來插圖攝影的形態大量地出現于市場化的媒介中。 從桑德斯留下來的照片來看,早在1870年前后,桑德斯就設計場景,雇用模特,擺布拍攝了一批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的照片,如法堂、囚犯、吸食鴉片、小食攤、轎夫、馬車等等…… 桑德斯當時拍攝這樣照片的目的,是將照片銷售給感興趣的西方媒體和游客。經過長時間和廣泛地流傳,這些照片在西方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成為清末民初東西方視覺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一批影像,客觀上構建起了那個時代西方人對中國的影像記憶,并流傳至今。 我國關于桑德斯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在中國攝影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國攝影史1840-1937》中僅提及了桑德斯的名字,但缺乏作品介紹。貝內特(Terry Bennett)在新近出版的《中國攝影史:西方在華攝影師,1861-1879》采用了一個章節來介紹桑德斯的生平和攝影活動。 桑德斯的照片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代表著十九世紀中國攝影的最高水平,是歐美各大博物館和攝影博物館的藏品,尤其以手工上色的代表作最為珍貴。比如現身2011年華辰影像的《小吃擔與抽煙者》和《法堂》,可以作為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十九世紀10英寸蛋白照片的品相、技術和品質標準。 在國際攝影收藏市場上,桑德斯的原版老照片是各主要拍賣行的常客。特別在中國攝影收藏市場出現以來的五年間,這些照片一張已經從1000——2000元漲到了10000——20000元左右。 2011年10月,9張桑德斯1860年代拍攝的北京10英寸蛋白原版照片在紐約“史往”(SWANN)拍賣行拍出了36萬多元,平均每張超過了四萬元,成為了中國影像收藏市場重要的“指標股"。桑德斯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雙重價值。 此外,桑德斯作為中國早期攝影史中缺失的攝影家,人們能看到的也只是桑德斯在上海拍攝的照片,還有許多可供進一步研究挖掘的領域。比如他曾前往北京,寧波,蘇州,福州等地旅行,有關他在華的行程和拍攝內容的研究幾近空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