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跑的八個重要問題的回答(紅字容易被忽視):
1、長距離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是讓肌肉能延緩疲勞的來臨;心理獲得鍛煉,增強自信;掌握長距離跑技巧,比如喝水和進食。
2.馬拉松選手的長距離跑的最佳距離是多少? 30公里左右是合適的。也可以按你的馬拉松目標時間來跑,比如目標3小時,那就跑3小時的長距離而不顧及速度和距離。
3.以什么速度進行長距離跑? 首馬的人要全程能自如對話的配速,不受傷為第一考慮,對于沒經驗無運動背景的跑者來說,用這個配速作為首馬的配速也是合適的;追求比賽目標的,有長跑基礎的,比目標配速低20-50秒,可以在中后程嘗試下比賽配速。
趨于專業的跑者可以用馬拉松配速跑,這是有一定的受傷風險的,注意跑前跑后休息調整。
4.應當進行多少次長距離跑? 首馬的1-2次就行,最好完成一個30公里,馬拉松前進行2-4周減量期;有基礎者3-6次或更多,距離30-38靈活掌握。
5.能在長距離跑中走回一會兒嗎?是否打算在比賽中走一會兒? 沒有長距離經驗的可以用走來調節下,比賽中也一樣,起碼拿水方便些,但有時再跑起來會很困難。
有一定基礎的追逐成績最好還是一直跑吧,比賽中如果打亂了節奏并不是好事。
6.長距離跑之后需要多長時間來恢復? 跑前1-2天休息或者只進行easy run,跑后休息1天后再進行鍛煉,大強度的跑步要在2天以后。
7.有什么恢復的訣竅嗎? 跑時要及時補水和能量,跑后一定要拉伸,能按摩更好,我覺得沖溫水澡也很好,跑后及時補充碳水。
8.非馬拉松選手進行長距離跑有益嗎? 那是肯定的!對中跑以上距離都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