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和高爾夫有什么關系?雖說企業家不能與高爾夫劃上等號,但打高爾夫確實與企業家在做生意、做人上有著很多相同點,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企業家與高爾夫的5個關鍵詞吧。
方向:借用高爾夫的理論,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明白,方向比距離、速度重要。
初學打高爾夫球的人,往往容易犯一個毛病:總是想把球打得越遠越準越好。這個愿望當然沒錯,卻常常事與愿違。
有經驗的教練會告訴初學者,打高爾夫球首先重要的是方向,其次才是盡可能打得遠。方向把握不住,球打得越遠,取得好成績的機會就越小。但是,把握好方向,想做到指哪打哪,恐怕是高爾夫球手們一輩子的追求。因為,即便是你的技術到了家,你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常打球的人都知道,高爾夫本質上是一項考驗球手心理的運動。情緒對技術的發揮影響力最大。
于是想到做企業。企業的方向比起高爾夫來說更加不容易把握。同樣的道理,這首先是一個“技術問題”。當你還沒有學好走的技巧的時候就想跑一定會摔跟頭。而年輕的企業家們往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雖然有時候不是他們自己想跑而是被股東們逼得不得不跑。
如何把握企業的方向不是本文討論的主題,但是借用高爾夫的理論,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明白,方向比距離、速度重要。
控制:老板為什么喜歡打球?第一就是滿足他的控制欲,高爾夫是要工具的,沒有工具,老板的樂趣就會減少好多。十多根球桿就是手下的十多個部門,這是有操控感覺的。 高爾夫在某些方面跟做生意非常相似,它挑戰一個人設定目標然后用最少的支出(桿數)達到這一目標的能力。在任何時候你都可能遇上麻煩,不論是落在長草中的球還是忽然之間急劇下滑的利潤。這就是高爾夫與生意的相同點,你需要聰明、富有創造力、專注、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緒,然后不斷地練習,不能指望運氣。
老板為什么喜歡打球?第一是滿足他的控制欲,高爾夫是要工具的,沒有工具,老板的樂趣就會減少好多。十多根球桿就是手下的十多個部門,這是有操控感覺的。第二,我們可以通過不那么正確的姿勢和路徑來達到一個好的目的。有些老板打球,揮桿姿勢難看,打出的球不是左曲就是右曲,沒關系,你站歪點兒不就可以校正方向了嗎?練習場就是老板鞏固自己錯誤姿勢的地方。這就跟中國的生意場一樣,手段并不是都那么漂亮合理的,但效果不錯。
發展:為什么大家都愿意打高爾夫來發展生意呢?簡單說來就是發展關系的機會。
其他的運動,不論你是作為觀眾還是運動員,都沒有機會像高爾夫這樣能夠跟其他人建立長久的友誼。在一個安靜、放松的環境下與朋友共同度過四個小時的美好時光是建立或者發展友情的絕佳條件,同時你們還可以談一些球場之外的重要話題。這或許是高爾夫與其他運動最大的不同。當你與一個人在球場上呆上幾個小時之后,你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他的個性,誠實、謙虛、對場面的控制能力、是否、愿意冒險等等。“這些同樣都是商業交往的關鍵。”硅谷一家軟件公司的市場經理范布隆克霍斯特說。
做人:高爾夫是一種生活方式,學打高爾夫,實際上就是學做人。
高爾夫是一種生活方式,學打高爾夫,實際上就是學做人。在中國文化精神中,所崇尚的做人境界當為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三不朽境界。立言和立功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到,但立德卻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如果研究一下最近幾年我國一些民營企業的失敗,可以看到它們的老板幾乎首先在做人上失敗了,然后企業失敗了。南德公司的總裁牟其中就是鮮明的一例。實際上,真正領悟了高爾夫精神,也會發現,高爾夫的精神中也講究道德情操,講究高尚的人品,講究對人的寬容和尊重,講究自我的節制,講究溫文爾雅的禮讓風度和公平態度。
高爾夫是絕對的智慧型運動,這也是許多作為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的對它有著難以釋懷情結的原因。
成功:名人都喜歡高爾夫,名人意味著“杰出人士”或“成功人士”,很多成功人士在高爾夫球運動中返璞歸真,找到了真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