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蒙曼 拾遺——盛唐將星高仙芝

     木立 2014-07-21

    昨天(應該說是前天)我看百家講壇,本來想著好好聽聽蒙曼教授介紹介紹高仙芝的,從電視里聽別人講講這位將軍感覺應該不錯,結果很令我失望哦。不過想想也應該,本來就是主講唐玄宗的嘛。所以我決定自己和自己說說。

    還是先從蒙曼講的潼關前線說起。要說唐玄宗這個,命高仙芝為主將封常清為副邊令誠為監軍的人事安排。真是十分合理,可以說是十分高明的。可能看完電視的人會說,這個宦官監軍的安排恐怕是個餿招。由于電視節目時間有限,恐怕不會每個歷史人物都講清楚。這個邊令誠可不是一般的那種,長于宮廷之中長期侍候皇帝左右的那種宦官。邊令誠長期在西北監軍為將作戰,作戰經驗豐富那是見過大陣勢的人,與高仙芝封常清這些西北名將是老朋友了。特別說明一下,在高仙芝走上人生頂點的那次遠征小勃律國的戰爭中,他就是副將和監軍。尤其在高仙芝凱旋而歸,遭到安息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的嫉妒誣陷時,上奏朝廷說:“仙芝立奇功而以憂死,后熟為朝廷用者。”(前半句我見于舊唐書,后半句不知出處)瞧瞧多正面啊,可見這個人還算湊合吧。另外關于潼關邊令誠誣陷高封兩人的史實應該說是沒有什么疑問的,但具體為什么陷害,新舊唐書的記載不一,我頗懷疑這其間有什么事。不過因為自己某些氣不順而污殺大將,總是不對的。后來他的結局,不知道蒙曼會不會講到,我就不廢話了。就一句,留守處置得當,投降變節該誅,復歸挨刀活該。

     

    我們先仔細說說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將星奇緣。

    封常清是蒲州人,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安息效命,擔任胡城南門的守軍,他從小就跟著外祖父頗好讀書。在哈薩克斯坦的某個城堡的門洞里,一個老兵的膝旁,那個未來的大唐名將正在哼哼唧唧的看書。就是這么個寒微貧困的情況。

    高仙芝是名將之后名門之后,高句麗后裔。父親高舍雞(這名字簡直叫人噴飯)也是西北名將,從他的姓氏看應該是高句麗的王族后裔。正因如此,現在朝鮮韓國無數史家,認定高仙芝是有史以來的中亞第一名將,大加推崇膜拜。我在這里鄭重說一句:再牛逼的將領也是我大唐的先鋒,再牛逼的藩屬也是我大唐的馬仔。話說得有點遠了。高仙芝二十幾歲就拜受將軍,與父親同級。矗立在那個黃沙連遠橫空,西風縱橫萬里,的西北大漠之上。一個將在未來震撼整個阿拉伯和中亞的盛唐將星,手按寶劍,真可謂:正是年少,一身骨桀驁。

    他們的第一次相遇應該是在安息節度使夫蒙靈察的宴會上。當時封常清年過三十仍然默默無聞,仍然在別人門下混飯。估計當時他應該躲在某個角落里,無限悲涼羨慕的注視著席上的諸位上賓。此時高仙芝已經初出茅廬拜為都知兵馬使,頗受夫蒙靈察賞識與提拔,在席上真是春風得意把酒言歡。這時封常清看到了這個和自己年齡相仿,境遇卻截然不同的人。他應該怎么做?像憤青一樣還是默默等待?他選擇放下尊嚴毛遂自薦,選擇跟隨這個在自己一生中最重要人直到共同殉難。他慷慨激昂的給高仙芝寫了自薦信。他們的第一次會面,真有點劉備見龐統的感覺。舊唐書記載,高仙芝美姿容,善騎射,勇決驍果。想想,一個美貌少年縱馬逐風彎弓射日的場面,怎一個“酷”字了得啊,簡直就是斃了!而封常清給人的感覺,那就是怎一個“慘”字了得了,估計當時高仙芝一定很氣憤,心想一個殘障人士也想給我當侍衛,真是很雷人啊。舊唐書上說,封常清身體消瘦,眼睛有病斜眼,腳短跛足。就這么個形象真是沒法讓人接受,高仙芝很痛快很確定的拒絕了他。可封常清是個很執著的人,第二天又找來了。這回高仙芝很不耐煩的說,(吾奏傔已足,何煩復來!)我要的隨從已經夠了,你怎么又來了。封常清說到,“常清慕公高義,愿事鞭轡,所以無媒而前,何見拒之深乎?公若方圓取人,則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這段我就不翻譯,反正就是那些不該以貌取人的話。封常清真的怒了,后果真的很不嚴重。高仙芝還是沒要他。于是封常清扎根在高府門前,如此數十日,最后高仙芝實在是被煩得不行了,只好把封常清補為隨從。從此踏上了輝煌的漫漫征途。

        總之在此后的無數征戰中,封常清表現出了自己過人的才華,建立了無數功勛。同時在高仙芝的重用提拔下高升官至節度使。他為人節儉、素有才學、行事果斷、治軍嚴整。不但是位百戰沙場的將軍,也是一位能吏,所以高仙芝出征,封常清常為留后使。舊唐書上記述了這么一件事:高仙芝和他乳母的兒子鄭德全親如兄弟,他也是一個郎將,家里的事都托付給他。鄭德全認為封常清出自高門,所以經常輕蔑瞧不起封常清。封常清將他招到使院,呵斥道“郎將須暫死以肅軍容”杖責六十。當時高仙芝的乳母和母親都在門外哭訴求情。高仙芝從前線回來后知道了這件事非常驚訝,但因為封常清是整肅軍法也就什么也沒說,封常清也沒有謝罪。兩個人還是像從前一樣,高仙芝依舊提拔重用封常清,封常清也依舊忠實盡責。

    現在大家再回味一下,蒙曼講的那個高仙芝赴死時的情景。高仙芝看著已經死去,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血戰沙場的兄弟。他冰冷的身體被裹在粗席里,沒有任何榮耀與悲壯。他說:封二,你從低微到顯著,我看著你成為我的判官,又接替我成為節度使,今天又同我一起死在這里,這是我們的宿命啊!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里是個什么感覺,對自己的人生境遇是不是有所感慨,反正我是很感慨的,讀史經常能讓我有此感覺,呵呵……到現在我認為,應該可以拍一個很悲切的文藝片。下面就是高仙芝的傳奇戰功了,我認為可以拍一部史詩片。(我求求那些導演了,你就放了三國吧!給那些死人點活路,行嗎!)

     

    正如蒙曼教授所說的,唐玄宗時期執行“西攻東守”的戰略。這個戰略被東西兩個名將執行得完美而徹底。但我認為也正是由于到天寶年間沒有及時調整這個戰略,導致了兩個戰場的逆轉。安祿山使帝國的東方很穩定,但他也因此逐漸做大,河南河北基本無武備可言。高仙芝征服了帝國的西方,西域、吐蕃成為藩屬,中亞各國為之震懾,這本來已經達到了唐帝國所能控制的最大范圍,應該保持穩定,遠播德政弘揚文化。但高仙芝還是一味在西方爭霸,使中亞許多小國只是懼于他的武力之下。應該有許多人知道“怛羅斯之戰”,想必會為唐軍戰斗力之強悍,以寡敵眾的氣概驕傲不已。但請大家想想,當時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剛剛建立,正規軍主力除了要與拜占庭帝國對峙,還要鎮壓各地的騷動。阿拉伯何以會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集中如此之多的軍隊組成“聯軍”,圍殲唐軍。其實由此可見,即便沒有此役,人心所向以后伊斯蘭文化的入侵,已經注定唐帝國不可能在中亞以至在西域站住腳了(當然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這本來應該是文章的結尾,不過還是先說吧,我發現越寫越多了。

     

    在開始講述這位傳奇將軍之前,最有必要介紹的恐怕就是唐軍的裝備情況了。當時的唐軍裝備已經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高峰,部分弩機的射程和射速甚至遠遠超過英法聯軍使用的滑膛槍和部分線膛槍。首先唐軍采用的是騎步混編的作戰單位,機動性卻極高。當時唐軍所有的步兵都以戰馬代步行軍,只在作戰時才下馬組成方陣向前推進對敵,是標準的“戰馬化機動部隊”。估計要是亞歷山大按照這樣裝備部隊的話,全世界都搞掂了。當時唐軍野戰常用的陣形之一是“鋒矢陣”,沖在最前面的是手執陌刀(一種雙刃的長柄大刀)、勇猛無畏的輕裝步兵,接著是步、騎兵突擊,后列則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擊潰對方。陌刀的攻擊力極為可怕,列陣時“如墻而進”,肉搏時威力不減。騎兵方面則是輕重騎兵結合,一般使用馬槊和橫刀。唐代改進了冶煉技術,灌鋼法取代了百煉法,使鐵制戰刀更加鋒銳。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輕,但防御力卻有所提升。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唐軍的拋射兵器——弩,中國的弩早在秦漢時期便已獨步天下,到了唐朝更加成熟完善,其射程與威力遠非尋常弓箭可比。為了彌補弩射速低的缺點,秦漢以來的軍陣中一直是弓弩兼有。唐軍一般使用四種弩,伏遠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單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圍均可以形成威脅。此外還有攻城使用的床弩,史載車弩“十二石”強弩,以軸轉車(即絞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長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鐵葉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諸箭一發齊起,“所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櫓亦顛墜”。

     

    我還是先說說高仙芝最為值得稱道的“遠征小勃律國”如果不愿意聽我說的話,這個史書和網上都有詳盡的記述,基本也沒什么模糊的地方。唐玄宗天寶年間,突厥威脅已經被基本解決,唐和吐蕃的爭奪集中在蔥嶺地區,當時這一地區有兩個主要的強國小勃律國和大勃律國,吐蕃國王以公主許配小勃律王蘇失利之,隨后小勃律國及其周圍二十余國歸復吐蕃。小勃律國就在現在的克什米爾西北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見現在那地方打得雞飛狗跳是有道理的。唐朝幾任節度使數次征討都沒有取勝。

    天寶六年(747年)唐玄宗下制,以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為行營節度使,率軍萬人征討小勃律國。以下為高仙芝進軍路線及用時,全部用現代地名,以便大家以后嘗試自己走一遍的感覺:大軍從安西首府新疆庫車(龜茲)出發,經十五日到達新疆阿克蘇,又經十余日到達新疆巴楚,又經十余日到達新疆喀什,隨后大軍劍鋒南指踏上寒風凜冽的帕米爾高原,唐軍翻越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山。設想一下:萬余大唐精騎,在這位雄心勃勃意氣風發的青年英將的帶領下,迎風雪涉險川,旌旗招展戰馬嘶鳴,大軍隱沒于高原云紗霧海之中。經過二十余日的艱難行軍到達新疆塔什庫爾干,由于唐軍選擇山麓行軍每名士兵都有私馬駝運物資,所以保證了行軍速度和后勤供應。此后大軍再次向西,沿興都庫什山北麓西行(也就是瓦罕走廊北側),經二十余日抵達阿富汗瓦罕地區,唐軍繼續前進轉而向東又經二十余日抵達瓦罕河畔。此時,唐軍已經過百余日的艱難遠征,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行軍,開始準備真正的進攻。沿地圖應該看出唐軍,應該是沿北麓西行而后轉而向東出現在瓦罕河北岸。達到了戰役的突然性。

    高仙芝決定分兵三路,攻擊阿富汗蘭加爾連云堡:一路由趙崇玼統領三千騎兵從北谷進軍,一路賈崇瓘統領自佛堂路南下,一路由高仙芝和中使邊令誠從護密國南下。三路按時出發如期抵達蘭加爾,連云堡南面依山,北臨婆勒川,堡中吐蕃守軍僅有千人,又在城南15里處因山為柵,有兵八九千人,遙相聲援。當唐軍進至婆勒川時,河水暴漲,無法渡河。高仙芝認真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認為唐軍必須盡快渡過婆勒川,否則吐蕃守軍一旦發現唐軍,勢必做好準備,那樣一來將大大增加唐軍攻占連云堡的困難。于是他命令諸將挑選士兵,每人自備三天干糧,準備次日清晨渡過。將士都不敢相信高仙芝會下這樣的命令,“皆以為狂”。次日清晨,婆勒川河水低緩,唐軍迅速渡過了婆勒川,以至“人不濕旗,馬不濕韉,已濟而成列矣”。高仙芝見此情景,興奮不已,對邊令誠說:“向吾半渡賊來,吾屬敗矣,今既濟成列,是天以此賊賜我也”。隨后高仙芝指揮唐軍攻城。吐蕃守軍未料到唐軍能突然至此,大為驚駭,慌亂中只能依山拒戰,滾木擂石如雨而下,不可攀登。高仙芝任命郎將李嗣業為陌刀將,下令說:“不及日中,決須破虜!”李嗣業手持一旗,領陌刀手自險處先登,奮勇作戰,自辰時至巳時,大敗吐蕃,斬首5000級,俘虜千余人,余皆逃入山谷。唐軍繳獲戰馬千余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

    下一階段的進攻,充分展現了高仙芝的計謀和膽略。高仙芝決定乘勝追擊,但邊令誠認為孤軍深入敵境過遠,懼而不敢進。高仙芝遂讓邊令誠率老弱士卒3000留守連云堡,親率大軍繼續前進。唐軍疾行三日,到達坦駒嶺(今克什米爾北部德爾果德山口,在今克什米爾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興都庫什山米爾峰東)上。坦駒嶺長四十里,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山著名的險峻山口之一,下嶺就是阿弩越城。登臨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別無其它蹊徑。這里有兩條冰川,東面的一條叫雪瓦蘇爾冰川,西面的一條叫達科特冰川,冰川的源頭就是坦駒嶺山口。這兩條冰川長度都在10公里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墻,裂縫如網,稍不注意,就會滑墜深淵,或者掉進冰川裂縫里喪生。高仙芝料想:“阿弩越胡若速迎,即是好心。”又擔心士卒懼怕艱險不敢下嶺,便選遣20余人裝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從嶺下攀援而上,假稱阿弩越城人前來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懼怕心理。到坦駒嶺時,士兵果然恐懼不肯下,并對高仙芝說:“大使將我欲何處去?”話未說完,其事先派出的二十人恰巧從嶺下趕到,并說:“阿弩越城胡并好心奉迎,娑夷河藤橋已斫訖。”娑夷水(即今克什米爾西北吉爾吉特之北的印度河北岸支流)即古弱水,水上架有一座藤制橋,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斷橋則吐蕃不能入援。高仙芝奉迎之語后,假裝聞訊歡喜,兵士聽后,畏懼心理頓消,唐軍得以迅速下嶺,向阿弩越城進發。

    又過了三天,阿弩越城守軍果然派人前來請降。次日,唐軍順利進入城中。入城以后,高仙芝先令將軍席元慶、賀婁余潤率兵先修橋梁、道路。為了避免強攻造成大的傷亡,高仙芝決定用“假途滅虢”之計智取孽多城。次日,高仙芝令席元慶率1000余眾行至小勃律首府孽多城下,假惺惺的對小勃律王說:“我不取你城也不砍斷你的橋,只是借路到大勃律。”城中有五六個首領,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但高仙芝對此也早有準備,席元慶臨行時,高仙芝就曾對他交待:“大軍到,百姓必定逃入山谷,你用皇帝的敕書和所賜絲綢引誘他們出來,首領到后,全部綁起來帶來見我。”席元慶依計而行,果然俘獲小勃律眾大臣。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慌忙逃入石窟躲避,使唐軍一時無法找到他們的蹤跡。高仙芝率唐軍主力到達后,首先處死了那五六個首領,然后急令席元慶率軍砍斷通往吐蕃的藤橋。藤橋離孽多城有六十里,席元慶在日落時終于將藤橋砍斷。藤橋剛砍斷,吐蕃兵馬已至婆夷水東岸,但橋已砍斷,這座藤橋長有一箭之地,修復需要一年的時間,吐蕃兵馬只得隔水觀望,束手無策。接著,高仙芝又派人招諭小勃律王,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兵眾被隔在水東,援軍路絕,生路無望,只得攜公主出降,其國遂平。自平定了小勃律國之后,唐軍聲威大震,“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服。”

    這是次偉大的勝利,輝煌的遠征。大軍凱旋回朝,自然是榮光無限。這也就發生了我前面所說的。夫蒙靈察因為高仙芝越級上奏捷報而大發雷霆,跳著腳罵“你這個吃狗腸子、吃狗屎的高麗奴,你小子沒我,你有今天嗎!”要說他發怒還是有一定理由的,畢竟夫蒙靈察是第一個發現高仙芝卓越的軍事才能的人,也是一直重用提拔他的人。之后就是邊令誠據實以報。十二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高仙芝為鴻臚卿、攝御史中丞,代夫蒙為安西四鎮節度使,征夫蒙靈入朝玄宗將小勃律王赦而不罪,拜為右威衛將軍,留京宿衛。詔改小勃律國號為歸仁,置歸仁軍守衛,正式納入唐之版圖順便說一句,高仙芝一直很尊敬感激夫蒙靈察,沒有任何怨恨,對夫蒙靈察的部下即無陷害也無恩惠,一切如常全以軍法量之。此后高仙芝又遠征,竭師國(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天寶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擊敗了竭師國的軍隊,俘虜了竭師王勃特沒。三月十二日,唐廷冊立勃特沒的哥哥素迦為朅師王。

    自此唐朝在廣大西域中亞地區聲威達到極致,高仙芝本人也來到了人生頂點。以上這兩次大捷的時間,感性的說,就是蒙曼教授所講到的,楊貴妃幾次和玄宗撒嬌鬧別扭的期間。

    還有一點就是。為什么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克什米爾北部是中國不能放棄的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喀喇昆侖走廊是西藏通往新疆和南亞的交通命脈。可見印度要將這一區域納入克什米爾地區的險惡用心!將軍若用英靈,必當再帥王師吊民伐罪!

     

    下面應該說到,高仙芝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怛羅斯之役”了,這也是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一次正面對決。背景是這樣的:此時唐朝已經與中亞眾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朝貢關系,各國也視唐為自己的保護國,甚至高仙芝也認為自己就是中亞的保護者(一副戰神的模樣)。但玄宗依然執行武力威懾的戰略,好大喜功四面出擊。高仙芝也充分執行了這一政策,總之就是一句話:誰不服我就打誰,打到你服為止,你服了我想打還要打。見過欺負人的,沒見過這么欺負人的。另外此時阿拉伯白衣大食已近末期,沉重的賦稅使得許多小國和城市向往著大唐的強盛富足,如果這時唐朝采用懷柔政策,采取東漢班固的策略,沒準整個西亞已經成為又一個西域了。可見當時的中亞西亞人民真是痛苦啊,一面是大唐的窮追猛打,一面是大食的苛政猛虎。

    整個戰役的導火索要追溯到,天寶九年(750年)。這里要介紹一下高仙芝最大的弱點,就是貪欲極盛,貪功所以不停的挑起戰爭,貪財所以更加不停的挑起戰爭。以后你會發現高將軍戰斗效率極高,一年至少打兩場。這兩點唐玄宗是十分清楚的,天寶十載正月這次西征結束后,高仙芝入朝,玄宗沒有封賞也沒有治罪,正史很清楚的記載玄宗明確知道,高仙芝此次出征完全是,糊弄朝廷博取戰功,吃飽了撐的的結果!(由此可見邊令誠的一番誣陷,至少當時那是有市場的,而且高仙芝和安思順的關系那也是很糟的,估計和楊國忠的關系也好不到哪去。)

    當時中亞的石國(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與唐朝的關系那是十分的鐵對唐朝忠誠無比朝貢不斷,受封為王賜免罪鐵卷,但同時也十分的富足。高仙芝這次就盯住了這個國家,誣告國王“無蕃臣禮”,率軍征討。高仙芝使用計謀(詭計啊!)假意與石國國王議和,誘騙其出城與大軍同回長安,隨后趁其不備出兵掩殺,俘虜石國眾多部眾。繳獲金銀珠寶名馬輜重無數,而且縱兵搶掠。回師途中又誣陷突騎施國反叛,摟草打兔子一塊滅了。要知道突騎施和唐朝的關系那也是相當的瓷。除此之外竟然還搶劫掠殺了邵武九姓的胡商。這次的西征使得唐朝在西域各國心中的威望跌倒了極點,各國人人自危尋求自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元750是個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年份,此時正值阿拉伯民族大起義,阿巴斯王朝建立的關鍵時刻。唐朝這次愚蠢的軍事行動,無疑使得大批中亞國家迅速倒向新興崛起的黑衣大食。

    這場戰役我能找到的史料比較少,只能盡量還原歷史本色。1、首先是怛羅斯城的位置,我應該在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接近哈薩克斯坦的塔拉茲的附近地區。這個說法還是十分靠譜的。根據新唐書的描述,怛羅斯城應該在碎葉城以西不遠的位置,石國都城塔什干以北,并且應該隨時能威懾攻擊石國的位置,石國常分兵把守此城。2、時間是天寶十年(公元751年)。3、導火索很明確,高仙芝掠走石國國王和其妻子,王子向大食乞兵攻擊唐朝。4、那是誰最先發兵的呢。想必估計是這個樣子的:王子一把鼻涕一把淚祈求蘇丹發兵,蘇丹轉著小眼睛心想,這是個機會哦,可以搞一下。正在這時有人報告,高仙芝已經過來打我們了。5、最主要的問題是雙方的兵力問題。我認為阿拉伯聯軍應該可以集中1215萬軍隊之間,有人說這相當于大食全國的兵力了,怎么可能全部集中使用呢。我認為這其間絕大部分應該是中亞各個小國的聯軍,黑衣大食的正規軍應該不超過4萬。這也是隸屬大食中央的全部軍隊了,主力軍應該在西部邊境駐防,況且大食此時內部也并不穩定。而高仙芝的唐軍應該是3萬軍隊,其中有2萬是唐軍主力,另一萬是葛邏祿的雇傭兵。唐《通典》上記載是7萬軍隊,這個記載我認為也是靠譜的。這不是矛盾了嘛,其實一點也不矛盾,通典上記載“于怛羅斯川七萬眾盡沒。”新唐書記載,高仙芝退守白石嶺,會拔汗那還兵,路險塞道不能馳。這多出來應該是拔汗那和后續的胡兵,并未參加戰斗。

    戰斗過程:

        唐軍:高仙芝獲悉大食可能進攻四鎮,隨即決定先發制人,統蕃、漢3萬馬步精騎攻打大食怛羅斯城。經過在毫無后勤補給的情況下歷時三個月,長途奔襲,橫穿帕米爾高原強渡沙漠,深入敵境700里,抵達怛羅斯城下。

    阿拉伯聯軍:得知高仙芝發兵,迅速調集2萬軍隊先期搶占怛羅斯城,同時在撒馬爾罕修筑工事準備大戰。積極備戰開始組織十余萬聯軍,開赴怛羅斯城。

    七月,主將高仙芝,副將李嗣業、段秀實,圍城攻擊,守軍血戰不退。此時阿拉伯十余萬援軍抵達怛羅斯河畔。高仙芝以三萬唐軍面對十萬阿拉伯聯軍毫無懼色,雙方死戰五晝夜,形成僵持局面。戰斗初期,唐軍依靠軍隊的裝備和素質占據優勢,但寡不敵眾難以聚殲敵軍。深入敵境,在完全沒有援軍和后勤補給的情況下,難以長期相持又不能速勝。在此重要時刻,葛羅祿一萬蕃兵見勢不妙舉兵反叛,與聯軍前后夾擊,唐軍大敗。當夜,李嗣業對高仙芝說“將軍深入敵境,后援以斷,大食乘勝,眾胡斗志正旺,我與將軍如果都在陣前陣亡,誰來為朝廷效命呢?不如退守白石嶺,以圖后計。”高仙芝回應“我以收斂余眾,明日再戰!”李嗣業說“大勢已去,不可以坐以待粉身碎骨。”段秀實帳外聽到嗣業的話,進賬大吼“懼怕敵人而逃跑,你的勇氣呢。自己逃跑放棄士兵,你的仁心呢。”雙方再戰唐軍難以支撐,隨后高仙芝收拾殘部,退守白石嶺。

    此戰2萬唐軍主力全軍覆沒。高仙芝僅帶數人退回安西。此一戰安西節度使下轄二萬四千軍士,折損七八。唐軍雖敗但重創阿拉伯聯軍,至使黑衣大食從此未敢深入大唐境內。但唐從此也喪失了進軍中亞,傳播中華文明的機會。佛教和中華的影響力逐漸降低,伊斯蘭教和阿拉伯的影響力逐漸成為主導,直到今天。可以說是貽害千年。 

        

     

        高仙芝立馬橫刀: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 男女xx00上下抽搐动态图|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国产福利深夜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 校园 欧美 国产 另类|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色窝窝免费播放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国产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亚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 香蕉影院在线观看|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2005 |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专区无码|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软件| 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自拍| 伊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熟妇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99九九视频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