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種冬瓜。
清明前幾天,整好地,把冬瓜籽均勻地播下,上面撒一層細土,蓋好塑料薄膜后,種冬瓜的第一道程序就完成了。種白菜三天就露芽了,而相同的時間,翻開泥土看看,冬瓜籽并沒有多大變化,似乎它還沒有“睡醒”。這時不能心急,就像河邊的垂釣者,需要耐心等待。
過了一個星期以后,冬瓜籽的外殼終于咧開了嘴,里面的仁伸了出來,并展開了兩片夾。又過了幾天,兩片夾中間冒出了芽尖,這個過程就是出苗。
移植定苗是種冬瓜的第二道程序。冬瓜苗的芽尖出來后,就可以移植了。移植后,必須輕施苗肥。苗肥就像乳汁,冬瓜苗吃飽了喝足了“乳汁”,就會長得很快。不用幾天,長到四五片葉子后,葉柄和莖的交接處長出了小小的卷須,卷須很小很細,不引人注目。莖攀扯到哪里,就把須一圈圈地卷到哪里。任何東西,只要讓它扯上、卷住了,再想解開,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卷須有什么用呢?遇到惡劣天氣,狂風暴雨,這個時候如果把在風雨中搖擺不定的冬瓜苗比作大海中的船只,那么卷須就是“鐵錨”了。不管雨再猛風再大,有了卷須,冬瓜苗就可以“泊”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
在卷須的“保駕護航”下,瓜秧勢頭十足,一天一個樣。不幾天,一朵又一朵的黃花兒就綻出了笑臉,招引得蜂蝶們在花瓣間進進出出,忙忙碌碌。接著,很快就有了階段性的成果:一朵謝了花的花梗上坐了一顆拇指大小的冬瓜,瓜蒂托著毛茸茸的小冬瓜,小冬瓜頂端的黃花像娃娃口中銜著的小喇叭。站在花前,似乎可以聽到“小喇叭”迎著朝陽正在使勁地吹:“嘀嘀噠——嘀嘀噠——”從此,小冬瓜就像被用了發酵粉,一天一個樣,長得很快。
冬瓜的生長速度是令人驚奇的,單果日均增重量非常大,只要二十多天就能成熟,最大的能達到一百多斤。
縱觀冬瓜的整個生長過程,根也好芽也好,莖也好葉也好,花兒也好卷須也好,大家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結果,而努力奮斗、勇往直前。難道這不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