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篤信占星術呢?下面幾個世界范圍享譽的實驗會告訴你答案。 伯特倫·弗瑞爾教授與夜店筆跡學家20世紀40年代晚期,伯特倫·弗瑞爾教授正忙著設計新奇的方法來測量人的性格。有一天晚上,弗瑞爾去了一家夜店。一個筆跡學家走了過來,說可以依據他的筆跡判斷出他的性格。弗瑞爾婉言謝拒了,不過這次偶遇引起了他的思考: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占星師和筆跡學家呢?弗瑞爾本來可以繼續做他的正規學術研究,但他實在無法擺脫好奇心的誘惑,于是決定做一個不同尋常的實驗。結果這個實驗讓他一下子名聲大噪,以至于很多人在很久以后還對這個實驗記憶猶新,但對他此前在性格方面所從事的主流研究卻漸漸地淡忘了。弗瑞爾要求上他開設的《心理學導論》課程的學生完成一項性格測試。一個星期后,他給每位學生發了一張紙,然后告訴他們上面有依據他們的測試分數得出的簡短性格描述。弗瑞爾讓大家仔細地讀一下自己拿到的性格描述,并依據描述的準確性打一個分數,0代表非常不準,5代表非常準確。如果覺得性格測試的結果還比較準確的話,就請舉手。現在,就讓我們隨著時光倒流,回到弗瑞爾的課堂上。下面這段話就是弗瑞爾的學生拿到的其中一份描述,請通讀一遍,看看如果用這段描述來形容你的性格準不準:你需要別人喜歡你和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加以彌補。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內心卻常常焦慮不安。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你傾向于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和變得豐富多彩,在遇到約束和限制時你會感到不滿。你很自豪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證據,你不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和說法。不過,你也覺得在別人面前過于直言不諱并不是明智之舉。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于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夢想,其中有一些看起來相當不切實際。弗瑞爾的學生都仔細看了自己拿到的描述,并依據描述的準確性打了一個分數。隨后就開始陸續有學生舉手。幾分鐘之后,弗瑞爾驚訝地發現班上所有的學生都把手舉起來了。弗瑞爾為什么會如此驚訝呢?就和某些心理學實驗一樣,弗瑞爾并沒有真正對他的學生實話實說。事實上,他發給學生的性格描述并不是依據他們的測試分數得出的,而是來自他幾天前順手在報攤上買的一本星座書。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學生拿到的都是同一份性格描述--也就是你剛才讀到的那些內容。 弗瑞爾只不過大致翻閱了那本星座書,然后從不同的星座說明中挑選了10句話,湊成了一段文字。盡管班上的每一個學生拿到的都是同樣的性格描述,但竟然有87%的學生給出的是4分或者5分,也就是說,他們都覺得測試的結果還是很準確的。弗瑞爾獨創的這份性格描述現在早已聞名全球,成千上萬的心理學實驗和電視真人秀節目中都曾用過這份性格描述。自從在夜店遇到那位筆跡學家后,弗瑞爾就留下了一個未解的心結,經過這次實驗后,心里的疑惑就煙消云散了。占星學和筆跡學事實上并不需要真的很準,只要看起來很準就足夠了。只要給人們一個非常概括的描述,他們的大腦就會誘使他們相信這些描述具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做完研究后,弗瑞爾立刻告訴學生他們拿到的都是同一份性格描述,并解釋說這個實驗充分證明了人們很容易過于相信含糊其詞的描述,他還指出,這種情況跟江湖騙子使用的伎倆其實頗有相似之處。很顯然,班上的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因為上當受騙而不高興。很多學生甚至還對這個實驗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跟弗瑞爾要了一份性格描述,打算拿自己的朋友當靶子重新玩一次這個心理游戲。如果換成其他的心理學家,大部分人可能會就此結束實驗了,可弗瑞爾并沒有偃旗息鼓,而是精心設計了最后一個環節,他的學生再次成為了被老師算計的實驗對象。弗瑞爾想知道他的學生是否希望認為自己是聰明機靈的人,而且在現代社會中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如果是這樣,接受含糊其詞的性格描述不就是對自我認可的一種挑戰嗎?此外,他們會不會不愿接受坦誠認識自我的痛苦過程,轉而選擇捷徑,直接否認自己曾被弗瑞爾的實驗騙過呢?三個星期后,弗瑞爾告訴班上的學生,由于自己一直疏忽,竟然不小心把評分表上的名字給刪除了,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夠誠實地按照最初的評分重新在拿到的性格描述上圈選一次。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刪除學生的名字。他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核對學生兩次給出的分數是否完全一致。結果證明,在原來圈選非常準確(給出了最高分5分)的學生中,竟然有一半的學生認為那份性格描述說得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并且說自己此前給出的分數本來就比較低。弗瑞爾這次終于搞明白了,看起來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寧可欺騙自己,也不愿意坦然面對自己容易上當受騙這個事實。巴納姆效應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馬戲團都應該有能力讓每個人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多年來的研究顯示,無論男女老幼,無論是否相信占星術,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巴納姆效應的影響,學生如此,人事經理們甚至也不外。 很多研究人員以弗瑞爾的實驗為基礎進行后續研究,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項研究來自于法國人米歇爾·高奎林。有一家公司號稱能夠借助高科技的電腦得出非常精準的星座分析報告,于是高奎林把臭名昭著的法國殺人狂魔馬塞爾·貝帝德的詳細生日資料寄給了這家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貝帝德欺騙受害者說他能夠幫助他們逃離被納粹德國占領的法國,事實上他卻給這些人注射致命的毒藥,然后看著他們慢慢死去。后來貝帝德被判犯下了19宗命案,并于1946年被斬首處決。對于貝帝德人生中陰森可怖的一面,電腦得出的星座分析報告完全沒有提到。這份報告和弗瑞爾在實驗中使用的語言類似,讀起來也就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巴納姆式描述罷了。其中部分內容如下:他的適應性很好,可塑性也很強,這些個性通過技巧和效率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在生活中充滿活力,但這種活力會朝著秩序、控制和平衡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在社交、物質還是智慧上,他都非常講求條理。他看起來可能是一個樂于遵循社會規范、舉止得體、頗有道德感的人,是生活富足、思想健全的中產階級中的一員。雖然貝帝德在1946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