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對佛理有了覺悟以后,多年來一直認定,我執乃是眾生煩惱不已懷得解脫的根本原因,也是人類社會動蕩不安,戰爭不斷的癥結所在.說穿了,無論專制獨裁也好,民主自由也好,寡頭政治也好,集體領導也好,只要參預政治的人有著強烈的我執存在,那么政局的動蕩不安就沒有解決的一天.在獨裁的體制里,獨裁者唯我獨尊,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我說的就是真理,此外沒有真理,我的利益超過一切,別人的利益可以不顧,只有我的欲望需要滿足,別人都應該為我犧牲,這樣的想法與做法多么可怕!當獨裁者的邪智與手段尚能發揮作用時,政局可暫保表面的安定,可是被壓迫的人民終有爆發反抗的一天,這時便會出現亂局與斗爭.在民主政權里,一切雖以法律為依據,但如果人民的我執太強的話,社會還是會很亂,因為人民可以濫用其自由,也可以鉆法律的漏洞.因為我們看到許多民主國家的政府有本位主義在作祟,其議會會堂雞飛狗跳,烏煙瘴氣,其街頭示威不斷,其社會犯罪層出不窮,人人自危,原因是個人主義盛行,人人我執深重,大家都堅持己見,爭奪己利,不能包容別人,為別人設想.獨裁政治是政府強而弱,是政府壓迫人民;民主政治是人民強也政府弱,人民壓迫政府.當然,專制時代也不乏賢明的君主,而民主政體也有不少理性的人民.根本原因在于,這些賢明的君主與更改的人民能淡化我執,能跳出小我的小圈圈,不固執自己見,接納善言,舍己以從人,舍己以從理為大局著想,顧及多數人的利益,最后終能得到群己共存共榮、自他兩利的結果。 雖說在我執未消減的情況下,專制政治與民主政治一樣皆使天下不得安寧。但以無我的哲理觀之,民主政治仍優于專制政治。理由是,民主政治以多數的民意為依歸,不以少數的統治者之私意為依歸,當朝野意見相沖突之時,統治者只有兩條路可走,一者舍己意以從民意;二者掛冠而去。固然有時多數民意未必符合真理,但民主政治的好處是保證統治權的和平轉移。再者,民主政治以法律為主,當個人之私意與法律沖突時,個人必須舍己以從法。民主國家的法律由人民的精英所制定,雖不一定盡善盡美,但卻多能顧到公正性、合理性。因此,照以上看來,民主政治較接近于無的的精神。專制政體取得政權多靠武力與種種手段、巧術,一開始就講力,講術,不講理,因此在民意與統治者之私意有沖突之時,統治者常利用武力與巧術來鎮壓、安撫人民。所以我們可以說,專制政體實為統治者增長我執,維護我慢的溫床。觀諸歷朝末代皇帝以及近代獨裁者皆運用武力來維持其搖搖欲墜之政權,當信此言不虛。 西方有一句話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這句話說明了從事政治的危險性。但筆者以為使人腐化的不是權力而是我執。如果沒有我執,權力正好用來為大眾謀福利,而不是用來傾軋異己,國謀私利。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世局之穩定與否,與政治有密切關系。眾人之事管理得宜,國家社會自然沒有不平、紛爭與混亂,這就是政治修明的現象。政治欲修明,必須倚靠政治家,所謂政治家就是他具有無我的智慧,能悲天憫人,大公無私,明達事理,[以百姓心為心](老子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不](范進淹語)。如果這個國家的政治家太少而政客太多,其政局必然動蕩不已,內憂外患紛乘,只因為政客們處處想到自我,只知爭權奪利,以主宰、支配為榮,置國家存亡,人類福祉于不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