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春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唐·王維《相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隱《無題》其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長江一帆遠(yuǎn),落日五湖春。——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詩中夏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唐·白居易《觀刈麥》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唐·李商隱晚晴》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東晉·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唐·杜甫《夏夜嘆》 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宋·戴復(fù)古《大熱》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唐·李昂·《夏日聯(lián)句》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宋·范成大《喜晴》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宋·陸游《初夏絕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唐·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北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唐·高駢《山亭夏日》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唐·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難眠夏夜抵秋賒,簾幔深垂窗燭斜。 ——唐·李約《病中宿宜陽館聞雨》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沉香亭子傍池斜,夏日巡游歇翠華。——五代·后蜀 花蕊夫人《宮詞》 詩中秋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魏晉·曹操《觀滄海》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唐·李嶠《風(fēng)》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宋·郭茂倩《漢樂府》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唐·劉禹錫《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唐·劉禹錫《秋詞》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唐·白居易《宴散》 秋風(fēng)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唐·劉禹錫《秋風(fēng)引》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唐·張籍《秋思》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fēng)辭》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元·黃庚《江村即事》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唐·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籍秋風(fēng)。——唐·虞世南《憶江上吳處士》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虞世南《野望》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唐·王勃《騰王閣詩》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唐·杜甫:《兵車行》 寒天催日短,風(fēng)浪與云平。——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啤ぐ拙右住兑寡?/p> 嚴(yán)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呂溫《孟冬蒲津關(guān)河亭作》 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東晉·陶明《四時》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董思恭《守歲》 笙起秋風(fēng),置酒飛冬雪。——宋·王微《四氣詩》 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宋·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唐·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小至》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唐·張謂《早梅》 兒童冬學(xué)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宋·陸游《秋日郊居》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