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園的日子,也是幼兒園一年中最忙亂的日子,特別是托班的幼兒入園,更是哭聲一片。 托班幼兒年齡小,依賴性強,特別是對家長的心理依賴更強烈.怎樣讓托班幼兒順利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呢?我們經過多年的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穩定托班幼兒的情緒。讓孩子快快樂樂的入園,高高興興的離園。 工作從兩個方面展開:入園前的準備工作和幼兒入園后的工作 入園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從家長工作做起,家長工作非常重要,家長配合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托班幼兒的入園情緒,所以,要做好家長工作。 召開家長會是我們幼兒園與家長溝通常用的方法。以往的家長會由于人數多,沒有個人發表看法的機會?,F在我們將家長劃分成幾種類型(如:機關工作人員、個體經營者、教師等)召開三至五次小型的家長會,每次家長會家庭成員人數不限,可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別是與幼兒接觸較多的人,熟悉幼兒的人盡量參加家長會。以五至六家為宜。 第一次家長會,主要目的是縮短我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班級的劃分,每個班教師的配備,班級老師的工作職責,同時向家長介紹托班幼兒的一些年齡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最終與家長達成共識:我們的共同目標,讓孩子健康、快樂、文明、睿智。 主要內容: 請家長介紹孩子在家的一些生活習慣、規律。以便我們在園更好的照顧孩子 教師對家長提出幾點建議和要求。 具體做法: 從家長角度考慮,孩子剛剛入園,全家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沒吃飽,會不會想念家人,會不會受小朋友的欺負……這些擔心和想法都是正常的。作為教師我們已預見到這些事情的發生和發展,并采取了適當的方法加以彌補。如:準備適合托班幼兒的玩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把精力從“哭”轉移到“玩”上,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水,隨時提醒幼兒喝水;準備小點心,為哭鬧而沒有吃飯的幼兒加餐等等。 給家長的幾點建議:四要和五忌 (一)要“保持平靜” 孩子入園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剛入園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往往受環境和成人態度的影響。建議家長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盡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渲染對孩子入園問題的關注,以免造成孩子緊張的情緒。家長平和態度是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良好外部環境。 (二)要“分享快樂” 孩子來到陌生的環境,會有些心理壓力,給孩子減輕壓力最好的辦法是緩解孩子緊張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快樂。例如:你認識那個小伙伴了?老師帶你們做那些好玩的游戲了?……成人以平靜并略帶羨慕的態度與孩子分享快樂,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體驗,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三)要“主動溝通” 為了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聊一聊幼兒園一天的生活,談一談他結識的新朋友,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陪孩子玩一玩好玩的游戲……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要“積極配合 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有許多不同之處,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及學習的情況,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對孩子堅持與幼兒園保持一致,一貫的要求十分重要。 五忌: 我們常??吹?/span>,家長在接孩子時拿著一瓶甜飲料,惟恐孩子在幼兒園喝水不夠。其實,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水,而且長此下去,影響兒童的健康。我們倡導孩子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中含有飲料中人體不具備而人體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忌“刨根問底” 孩子離開一整天,家長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圍著孩子問這問哪,反使孩子厭煩,還會強化孩子入園的不適應。因為孩子的情緒是受客觀環境的影響,成人的緊張和反常表現會直接影響孩子,使孩子產生焦慮的情緒。 忌“遷就放縱” 孩子心理不愉快時,常常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剛入園的孩子,有時會出現“撒嬌”或“耍賴”的現象。這個時候,不要以同情的態度對待它,可以用轉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遷就放縱”孩子。 “零食補償” 一些家長唯恐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剛回到家,各種零食擺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選。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會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得吃晚飯,因為每天都有零食的補充,孩子會在幼兒園吃午點的時候留有余地。時間長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忌“偏聽偏信” 家長對剛剛入園的孩子有些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許多問題,由于這一階段孩子常常把想象與現實相混淆,他們會說出與事實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她往往會說: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這種事情,家長不要“偏聽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將遇到的問題作為答案,如成人問:你今天尿褲子了嗎?孩子回答:尿褲子了。問:你吃沒吃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