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同樂,其樂無窮。沿著原始的挹婁、當代的抗聯、現代的北大荒,一路走來,十余個景點排排站,開啟穿越模式,領略大美集賢。——題記 春夏游、秋季游、冬季游,動靜兩相宜,風光北國四季。 生態游、文化游、紅色游,多元促發展,演繹旅游交響。 抗聯文化、挹婁文化、北大荒文化,傳奇添色彩,特色產業內涵。 集賢,一個山環水繞、自然美景神奇孕育的地方,一個文化多元、悠久歷史傳承的地方,一個創新發展、兼容并蓄的地方! 近年來,集賢縣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和投入,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開發地域特色旅游,進一步提升硬件環境和軟件功能,并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集賢縣強力推進富民強縣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圍繞產業配套來做大文章,加快開發速度,提高建設層次,拓展對俄旅游線路,逐步延伸旅游產業鏈,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 一山一寺一濕地,山水人和醉集賢。 集賢縣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境內有七星峰森林公園、安邦河濕地公園、大菩提寺三大旅游景區。 七星峰森林公園總面積6513平方公里,其中景觀面積33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多達80%,是三江平原最大的省級森林公園。七星峰山勢巍峨,怪石嶙峋,崢嶸峭拔,巔頂屹立七座石砬子。主峰利劍峰,三江平原第一高峰,劍鋒所指,直插云天;虎頭峰似虎,仰首咆哮,頗具王者風范;駱駝峰側臥而息,大小駱駝憨態可掬;寶印峰平坦方正,氣象萬千;聚仙峰群仙聚會,神態各異;仙女峰亭亭玉立,超凡脫俗;狼牙峰鋸齒尖利,雄風萬丈。公園內還留有當年抗日聯軍根據地遺址、七星砬子兵工廠,建有東北抗聯烈士紀念碑和徐光海、金根烈士犧牲地紀念碑,是紅色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花開一度,景觀四季。七星峰森林公園內的景色更是季季有驚喜。春有山花爛漫,姹紫嫣紅,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野菜野花的清香;夏有濃蔭蔽日,谷深澗幽,人在山上,云在腳下,云山難辨,迷朦蒼茫;秋風吹過滿山紅,層林盡染,漫山紅透,多姿多彩;冬雪壓青松,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七星峰下,安邦河下游,安邦河國家濕地公園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廣袤無垠的安邦河濕地上,是三江平原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原始濕地公園之一。保護區面積10295公頃,天鵝、丹頂鶴等珍稀物種繁多,是典型的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公園,已被確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 假山、涼亭、小橋、流水、荷花、蘆葦、飛鶴、白鷺……正所謂“無憂綠水漾思緒,閑聽白鷺引詩情”。蓮花池中,樂賞“接天蓮葉無窮碧”;白鷺湖邊、仰觀“一行白鷺上青天”;蘆葦床上,體味“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情人島里,笑問世間情為何物……還有塔頭、蒲棒溝、菱角泡、西澤湖等自然景觀,清晨,薄霧如紗,宛若人間仙境;傍晚,蕩舟晚歸,斜陽灑滿歸途。在這里,“春天欣聞鳥語花香,夏日聽取蛙聲一片,秋天喜獲魚蝦滿塘,冬日笑看素裹銀裝”。 龍山大菩提寺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圣地、省級先進寺院,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距縣城8公里。四周群山環繞,樹木青翠,鳥語花香,頗有“深山藏古寺”的隱者風范。綠樹叢中掩映著紅墻碧瓦,誦念聲中普渡蕓蕓眾生,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靜心安神,思緒清凈,煩惱頓去。隆重而莊嚴的法會,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善男信女參禪膜拜。慕名前來的旅游觀光者心懷善念,虔誠焚香,禮拜菩薩,在這片梵山凈土中尋找自我,流連忘返。 創新發展提檔次,產業升級引客來。 近年來,集賢縣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態游、文化游、紅色游,促進全縣旅游業快速健康發展。 正在實施的七星峰整體開發項目,力爭把七星峰建設成中國東北抗聯革命教育基地、影視拍攝基地和休閑度假勝地。 登山不易,沒有捷徑,但有坦途。由一塊塊木板搭建而成的登山臺階,在1300米處分南北兩條,南部臺階陡峭,適合攀險;北部平緩,拾級而上,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平步登頂。臺階兩邊古樹參天,白樺成林,鳥獸聚集,河流逶迤,風景無限。 半山腰處,是東北抗日聯軍根據地遺址,東北抗日聯軍烈士紀念碑屹立于此。遺址內的抗聯影視基地更是不可不去的參觀、學習、游玩之地。 天,藍的透明,縷縷白云點綴其上,就像一個精致的禮盒包裝。如果可以打開,不知道里面會有什么讓人驚喜的穿越禮物。 水,清的見底,偶有幾朵被石頭阻攔而翻起的浪花。初春時節,河面上的冰雪還沒有完全融化,好像一個貪睡賴床的姑娘,遲遲不愿掀開身上的被子。 山,立的沉穩,沉穩到讓人分不清自己是置身抗日的戰火硝煙中,還是和平年代的影視基地,只有山路邊新發的野菜和野花提醒你生命的更迭和延續。 影視基地內復原的營房、灶臺、瞭望塔等遺址十分逼真,恍惚間,讓人覺得自己是穿越來的。站在營地正中央,不禁讓人聯想到當年抗聯戰士在此同日軍戰斗、生產軍用物資、訓練生活的場景。一批批游客歸去又來,在緬懷歷史的同時,也把抗聯精神傳播到全國各地。 安邦河濕地公園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已達到了完美融合。沿著宣教中心內的環形甬路,可觀察到廳內6個大型生態景箱里擺放著的100多種濕地野生鳥類標本,4個會語音播報的電子觸摸屏“一觸即發”,隨時講解濕地相關知識。坐落在水草中央的大型海盜船,被一群神態各異的“海盜”控制,船倉里是一個大型演藝場,游客可以在這里小座乘涼。文博館就坐落在海盜船東側,典型的仿古建筑,是一個對游人開放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高達十七米的觀鳥臺是安邦河濕地最高點,登高望遠,一切盡收眼底。更有棧道觀鶴、游船碼頭、蘆蕩橋、北大荒民俗博物館、拓展訓練營、濕地賓館、農家飯莊等人文景觀,巧妙地融入在自然美景中,渾然天成,步入其中,不能不為其匠心獨運的構思和創意所折服。安邦河濕地公園已成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宣傳教育的大講壇、生態科研的“夢工場”。 新建的萬佛藥師琉璃塔,矗立在距大菩提寺500米處的一座高山頂上,山上花草樹木叢生,景色壯觀。塔身高49米,七層寶塔,為六角形,層層飛檐斗拱,建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澆灌而成,十分堅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一誠大師親筆題字萬佛寶塔牌匾。萬佛塔與寺內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觀音殿、地藏殿、東方三圣殿、西方三圣殿、藏經樓、齋堂、僧寮等融為一體,四周青松翠柏,優美清靜。每月初一、十五及圣誕之日,香火旺盛。山門外有寬廣的停車場和法物流通處。靠近停車場的南端是避暑山莊、養魚池,個個相連,涼亭林立,池中水青草綠,錦鱗嬉戲,令游人賞心悅目。 物華富集,天寶育賢。作為能者薈萃、才子云集的文化富縣,集賢縣擁有博大精深的工藝美術史。這些寶貴的傳統技藝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裝點著集賢悠遠燦爛的文化長河。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集賢縣工美協研創基地成為四達中俄國際貿易中心一大亮點。走進“基地”,形象逼真的“集賢刺繡”和雕塑工藝,氣勢恢宏的麥桿畫、工藝年畫,形態各異的剪紙、草編、布貼畫、刻瓷畫、鐵藝畫,巧奪天工的泥塑、根藝、水晶工藝,年代感十足的貨幣、工具、古玩等各類工藝精品匯聚一堂,恍若一個藝術寶庫,吸引了數萬名游客前來參觀、交流。 多元文化巧融合,兼容并蓄顯特色。 按照挖掘文化底蘊、突出生態特色、打造旅游精品的發展思路,集賢縣積極招引知名旅游企業投資,搞好集旅游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開發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縣內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集賢縣打好“特色文化”牌,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在集賢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將七星峰整體開發項目作為縣十四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聘請魯迅美術學院編制旅游業開發總體規劃。擬開發七星峰森林公園至安邦河濕地公園旅游線路,形成以七星峰森林公園為核心,安邦河濕地景區等為配套的旅游格局,建設成集餐飲、娛樂、游玩為一體的旅游項目,把七星峰森林公園建成傳承紅色歷史的愛國主義示范教育基地、省內重點旅游風景區。 同時借鑒全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的戰略理念,突出大濕地、大森林以及滾兔嶺文化、抗聯密營等特色旅游開發,著力實現旅游產業由“散、小、弱”向“集、大、強”的根本轉變。整合抗聯文化、北大荒文化和挹婁文化,抓好七星峰登山節、冰雪節、濕地旅游節等主題文化旅游活動,著力提升和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打造具有龍江風采、集賢特色的新旅游圈,建設具有地域性、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精品和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到集賢觀光、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