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集市光影
北京作為著名古都,它的商業市場曾經經歷過“萬方輻湊極繁華”的盛況。老北京城里的集市貿易一向很繁榮。“城市”一詞也是由“城”和“市”兩個詞組和而成。北京城里直到今天仍然有許多以老北京集市所在地命名的地名,像騾馬市、注釋、羊市、米市、花市、菜市口、草市、燈市口、缸瓦市,都是些專業性的集市;另有小市、鬧市、曉市、黑市、窮漢市則是按集市的特點起名的。
北京的集市東西南北城都有,以外城更多。前門外大街兩側就有珠寶市、燈市、煤市、肉市、銀市、鋪陳市、帽市、布市、草市。崇文門外有花市、瓜市、纜竿市、麻繩市、米市、柴市、刷子市、東小市。宣武門外有騾馬市、菜市、柴炭市、雀兒市、西小市。西城有馬市、羊市、缸瓦市。東城有豬市、米市、燈市。
前門外大街由北向南經國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就是珠市口大街,但是以前這里并不是珠寶集散地,而是做生豬、仔豬貿易的集市,后人將“豬市口”雅化為“珠市口”。西安門大街西端路北的集雅士胡同,原來是買賣雞鴨的集市,民國時期有人將“雞鴨市”改為“集雅士”。
內城的豬市位于東四牌樓以西,當年在大小豆腐巷內有許多湯鍋,是屠宰生豬的地方。北京解放后很長一段時間仍叫“豬市大街”后來才改為“東四西大街”。
前門外大街東側有一條東西方向的胡同名叫鮮魚口,胡同里有各類商店,至少在乾隆年間這條胡同的西段是魚市,西口正好與肉市相交,肉市上不僅賣豬牛羊肉,還賣雞鴨。前門大街西側與肉市街平行的有珠寶市和糧食店街。從大柵欄街往西走,在與大柵欄西街交界處,有一條南北方向的大胡同叫煤市街。這條街的南頭在外城修建之前是賣煤炭的,后來這里成為繁華的商業區后,煤市就廢止了。
珠市口西大街路南有一條鋪陳市,所謂鋪陳就是指那些破碎、廢舊的棉織品,由打鼓的(收購廢品的)、撿破爛的收集、整理拿到鋪陳市上去賣,買的人用這些破布做鞋底,買賣雙方都是窮人,所以也叫窮人市和補拆市。
東四南邊有一條禮士胡同,有禮賢下士的意思,其實以前叫驢市胡同,是買賣毛驢的集市。北京南城有條騾馬市大街,明朝時是騾馬交易市場,清初廢紙,但街名一直這么叫。崇文門外的花市其實并不是買賣鮮花的集市,而是制作、銷售絹花的集市。珠市口南邊的草市也不是買賣綠草的集市,而是柴火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