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興趣,未來可以去認領一幢徽州古民居。記者昨天從省住建廳獲悉,經過前期的摸底,我省確定將228個古村落列入第一批安徽省傳統村落名錄。對這些傳統村落,我省將探索傳統建筑認領保護制度,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捐資捐贈、投資、入股、租賃等方式參與保護。 據了解,這些古村落中,合肥有6個,分別為:巢湖市黃麓鎮洪疃村、肥東縣長臨河鎮西湖村、肥東縣長臨河鎮六家畈村、廬江縣湯池鎮果樹村、肥西縣銘傳鄉啟明村、廬江縣柯坦鎮柯坦老街。黃山市列入的古村落最多,達到108個。 按照要求,這些古村落,在2015年8月底前,都要建立和完善傳統村落檔案,同時編制保護發展規劃。規劃區內新建、修繕和改造等活動,均要經鄉鎮人民政府初審后報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同意,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應征得文物行政部門的同意。嚴禁拆并傳統村落。在保護發展規劃未經批準前,影響整體風貌和傳統建筑的建設活動一律暫停。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區劃內相關建設及文物遷移的,應依法履行報批手續。 面對如此龐大的建筑群,僅靠政府財政可能會力不從心。我省也鼓勵民間資本加入到保護的行列,將探索建立傳統建筑認領保護制度。據了解,早在2007年,黟縣在國內率先推出古民居認領保護活動,并專門建立“文物建筑認領保護網”。不過由于認領人只有榮譽的給予和義務的規定,沒有實際利益的回報,反響并不如預期。我省此番明確將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捐資捐贈、投資、入股、租賃等方式參與保護,或許能探索出新的市場化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