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發展離不開大學教育國際化 原作:龔蕾 記得高三那時,有四個班級,一個文科班三個理科班,大多數同學都想去外省讀大學,到一線城市讀大學,有同學甚至寧愿讀一線城市大專普本,也不愿意讀本省重點大學,班上有一個學習非常好的同學,在高二時就已經保送了本省重點大學,而她卻放棄保送,毅然選擇參加高考考北京清華。那年,我們班差不多80%都考上了大學,多半都是北上廣或中部東南沿海城市高校。 讀本科的時候,很多同學又開始琢磨起出國的事了,有些高中那班同學在讀本科期間就考GRE、考托福,繼續選擇出國留學,我記得有一個同學讀了北大后,通過國際交流項目去了英國讀碩士,還有大概十幾個同學自費出國,有去加拿大、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國家留學的。留學后,基本上沒有再回來。選擇移民或把父母一起接去了一線或沿海城市。 這些年,大學教育國際交流發展很快,各種國際交流項目、青年教師基金留學、公派訪問學者、學生互訪交流項目等,通過在國內讀2-3年,出國續讀2-3年,可以拿到國內大學畢業證和國外大學學位證,還可以選擇繼續在國外高校繼續讀碩或博。大學教師也可以通過各種國際交流合作項目出國留學或訪問。 一份由全球最大旅游業IT供應商和分銷商艾瑪迪斯(Amadeus)旅游與咨詢機構的牛津經濟研究報告說,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將推動全球旅游業,預計未來十年會更快增長。 =根據這份研究報告,中國將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成為全球旅游業的主要驅動力。未來十年,全球旅游業將繼續保持一段時間快速增長,有數據表明,中國出境市場已超過德國與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場。 記得小時候,旅游的人數很少,喜歡旅游的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上海、蘇州、南京、杭州等城市旅游,鄰居們聽了,覺得這是浪費錢。而當筆者高中考大學的時候,班上很多同學向往著有小橋流水有亭格石路的漂亮校園,那些大學或許在大城市,報考外地大學或多或少可能也有這個原因。如果從旅游費用角度,如今旅游費用要比以前高很多了,而且費用一直在上漲。 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認為,大學教育或是旅游產業一部分。從吃住等幾方面進行了分析。那么,為什么說大學教育國際化促進了旅游消費與產業發展呢? 第一,農村生源考生從農村來到城市里,在城市里讀大學生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市旅游消費增長。 第二,城市里的學生選擇了合作項目出國留學或直接出國讀大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旅游消費增長。 第三,大學教師通過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出國訪問,城市里學生選擇了直接出國自費留學,促進了出境旅游消費增長。 第四,農村生源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在城市里就業,城市生源學生選擇到更大城市就業,或者出國移民。促進了旅游消費增長。 也或許,旅游產業發展離不開大學教育國際化。 (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一點兒不全不足想法,歡迎評閱歡迎交流。) 參考文章: 1、大學或推動旅游產業消費增長 http://www./html/article/xinlingbiji/201307/04-43409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