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已深度融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成為社會公眾獲取便捷信息、享受生活服務、廣泛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這種情況下,地方黨委政府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增強用網管網意識,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創新網絡社會管理,牢牢把握網上輿論工作主導權,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近年來,臺州的互聯網發展也很快,網絡輿情趨于復雜,我們堅持“規范、理性、凈化”的導向,切實加強管理,努力使網絡這片天空日益清朗。 在融入中創新網絡社會管理。網絡具有開放性,對網絡社會管理我們也應采取開放包容的管理方式。管理不是一種管制,更多要把自身作為網絡中的一個主體融入網絡社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用網管網,更多地支持網絡健康發展。我們建立了黨委政府和部門網絡新聞發言人隊伍,在中國臺州網設立了網上發布廳。有些縣市區和部門單位開設了官方網站、官方微博,有的領導干部和機關干部開設了實名微博、微信,作為普通網民的身份參與網絡互動交流。只有讓領導干部主動觸網,才會更加理解網民,消除隔閡,才能成為管理和運用網絡的行家里手。 在溝通中創新網絡社會管理。網絡是最大的民間輿論陣地,通過網絡我們可以更多地感受到基層一線的情況,傾聽到群眾的真實呼聲。所以,我們更多地以這樣的視角看待網絡社會,構建網絡輿情的收集機制以及與網民的互動機制,在有效溝通中傾聽民意,集中民智。我們每天編發《互聯網輿情摘報》,及時反映群眾的思想動態、利益訴求。對于涉及民生的網民訴求,我們第一時間回應,抓好問題解決。通過研判分析、篩選甄別,網絡輿情信息成為我們掌握社情民意、解決群眾難題、提供決策參考的重要通道。我們還建立了“四網融合”便民服務平臺,集成了民情的收集、辦理和反饋機制,有效服務群眾。近年來,我們還在市縣兩級民生關聯緊密的部門中大力推行重大決策前網絡輿情風險評估制度,重大決策前先分析研判,主動采納群眾意見建議,推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在協同中創新網絡社會管理。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密不可分,其管理工作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通過健全互聯網管理的領導機制,建立網絡管理上下聯動、左右協作的協同機制,注重市與縣市區、市級各部門間的縱橫溝通、協調配合,形成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的網絡管理合力。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網上輿情突發事件,形成快速聯動反應機制,及時有效地回應網民關切。 在凈化中創新網絡社會管理。在網絡熱點輿情和事件中,往往都會夾雜謠言和不實信息。今年以來,我市嚴肅處理了幾起H7N9禽流感等相關網絡謠言。應該看到,網上積極正面的輿論是主流,但一些網絡謠言、“三俗”信息等負面內容無序傳播的現象仍需警惕重視。網絡空間是公共空間、現實空間,決不是可以不負責任的虛擬空間。我們嚴格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大力推動網絡社會健康有序發展。對一些錯誤的觀點和言論,我們主動發聲引導,增進共識。對于網絡有害信息,我們旗幟鮮明依法予以打擊,防止各種不良內容污染網絡空間。同時,要求屬地網站嚴格遵守“7條底線”,按照“為民、文明、誠信、法治、安全、創新”的要求,共同治理和凈化網絡文化環境。 (作者為中共臺州市委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