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肩如意壺又名云肩三足鼎壺,是顧景舟大師的經典壺款之一,其造型簡練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 此壺壺式呈一鼎狀,創意取自青銅三足圓鼎,壺身扁圓鼓狀,壺流微曲三彎,稍收壺嘴,蓄勢待發。壺把以環形流暢造型末梢收于壺身。壺身下有三只外撇狀三足,呈鼎式。直頸上裝飾以回紋,壓蓋,蓋面飽滿與口面密合,壺蓋凸起,蓋沿亦飾以回紋與壺頸呼應,寓意有富貴綿延之意,蓋紐成如意蓮花微放狀。壺肩上堆塑云肩紋連續圖案,圖案上緣有一凸起裝飾圓線環繞壺肩。壺把起處及壺流底部分別對稱裝飾如意紋,與云肩紋自然暗合,過度巧妙。全壺氣度雄渾凝練,技藝精雅而工致,既有青銅器之古韻,又顯時代裝飾精巧之風,彰顯精氣神韻之美。
吉祥文化的產生發展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在中華文化中,吉祥理念無處不在,是表達任何美好愿望的統稱。吉祥的理念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并通常以民間工藝美術為主要載體,寄托美好的心愿,而寓意吉祥文化的藝術題材浩如煙海,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紫砂茗壺作為民間工藝的重要代表,其上關于吉祥文化的呈現更是自古有之,并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使物質實體與文化精神充分結合,從而營造出吉瑞的意境。
紫砂茗壺上與吉祥相關的題材和形式豐富多樣,比如“如意紋”、“回紋”、“祥云圖案”等都是寓意吉祥文化的圖像。紫砂“云肩如意壺”是傳統紫砂壺器型的集大成者,不僅形象高雅、氣質空靈,更由內而外散發著濃郁的祥和氛圍,將吉祥如意的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 紫砂壺中以圓器造型最為豐富,古有“圓不一相”之說,圓器主要以球體、半球體、圓柱體為基本器型,運用各種圓曲線、拋物線和曲線等組成,造型圓潤飽滿,展現出“圓、穩、勻、正”的視覺效果。紫砂“云肩如意”的主體造型為圓器形,因創意取自青銅器三足圓鼎,所以壺式呈一鼎狀,大氣渾厚、壺韻飽滿、色調沉穩。壺身為扁圓鼓狀,圓潤有余,光澤中流淌著安定古樸的氣息,整個壺身由流暢的曲線構成,每一個方向都自然順滑而毫無凝澀之感;三彎壺流微曲且呈管狀,圓滑潤澤,即使蓄勢待發,依然從容優雅;環形壺把轉折流暢.盡顯圓形本色;壺底三足鼎立,托起整個壺體,其形狀外撇而弧度優美,仿佛三朵飄逸的祥云,使整把壺氤氳沉浸在了一種溫馨、祥和、安定的氣韻之中。整把壺造型以曲線和弧度組構而成,氣度雄渾凝練而精、氣、神俱佳。洋溢著無限的圓融情愫,象征人生圓滿通達,其美好的內在寓意傳遞著祥和的氣息,貼合了作品的主旨。 “云肩如意壺”言簡意賅地表達了壺的整體外形氣質,具體則通過壺體豐富多樣的裝飾紋絡予以表現。整器造型雖以傳統圓器為主,顯得簡練有致,但細部富于變化的雕琢刻劃紋樣則格外顯眼而雅觀,更滲透著濃濃的如意氛圍。 如意在古代本是一種器物,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成為承載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貴重禮品,作為家喻戶曉的吉祥象征,它寓意著年年如意、萬事如意、吉祥如意、平安如意等多重內涵,帶給人美好的祝福。由如意所延伸出的“如意紋”更被廣泛裝飾于傳統藝術品上,“云肩如意壺”壺肩一周環繞堆塑如意云紋圖案,精雕細琢,顯得氣勢非凡而格外精致,連綿相接的如意云紋寓意天人合一、吉祥如意,而細數之下共有二十個如意紋脈,于壺肩、嘴、把兩側各十個,湊成雙數,寓意十全十美、完美圓滿。紫砂壺把及壺嘴與壺身連接處分別裝飾如意紋,比例協調,與壺肩紋絡自然暗合,風格一致。壺鈕似一朵微開的蓮花花苞,也以如意云紋修飾,顯得惟妙惟肖而寓意全出,不僅獨具生命氣息,更飽含了祥和高貴之氣。整器于紋樣裝飾間將如意吉祥的氛圍推向了極致,除了裝飾如意紋外,該壺蓋與口上下合一,子母線嚴絲合縫、通轉自如,蓋沿及口沿上裝飾方形回紋,連綿相扣,美觀大氣,刻畫得極為精致。回紋是被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因為它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的回環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作回紋,在這里則被賦予了連綿不斷、富貴永昌的吉祥寓意。人有人的風格,紫砂壺有壺的氣質,具體則表現在作品所散發的文化內涵或寓意上。紫砂“云肩如意”通過圓潤豐滿的圓器造型和形式豐富的吉祥紋絡裝飾把吉祥這一主題充分地詮釋出來,既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趣味,更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的心愿夙求。
顧景洲 云肩如意壺 高:10公分 寬:17.5公分 蓋印:顧景洲 底印:曼羲陶藝 造型簡練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扁鼓身,直頸,管狀流微曲做蓄勁吞吐狀,環形把,下有三只鼎狀足。肩上堆塑云形圖案,壺口與蓋圈刻以仿古圖形,蓋鈕成蓮花微放狀。
顧景舟 云肩如意壺 高:10cm 此壺是景舟先生早期作品,后來成品均以三足云肩如意壺較多,此款作品已非常稀有少見。 顧景舟制 云肩如意壺 高:13cm 長:18cm 款識:『宜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 顧景舟 云肩如意三足壺 高:11.4cm 云肩如意壺是顧景舟先生早期創作的壺藝名品,曾作為國家禮品于國外邦交交流互訪時友好饋贈,有圈足式,三足式、三件組套壺、五件組套壺、九件組套壺等多種。 顧景舟 云肩如意三頭茶具 長:17.5cm 高:10cm 直徑:6.5cm 壺:525cc?杯:100cc 壺蓋:『顧景洲』 壺底:『曼晞陶藝』 杯底:『顧景洲』 鼎納和湯 如意吉祥 正德 顧景舟大師的這套《云肩三足如意紋鼎壺》一壺兩杯,曾刊于《紫砂風云》著作。1954年,正值壯年的他創作了此套茶具。 此壺壺式呈一鼎狀,創意取自青銅器三足圓鼎。壺身扁圓鼓狀,壺流微曲三彎,稍收壺嘴,蓄勢待發。壺把以環形流暢造型末梢收于壺身。壺身下有三只外撇狀三足,呈鼎式。直頸上裝飾以回紋,壓蓋,蓋面飽滿與口面密合,壺蓋凸起,蓋沿亦飾以回紋與壺頸呼應,寓意有富貴綿延之意。壺肩上堆塑云肩紋連續圖案,圖案上緣有一凸起裝飾圓線環繞壺肩。壺把起處及壺流底部分別對稱裝飾如意紋,與云肩紋自然暗合,過度巧妙。全壺氣度雄渾凝練,技藝精雅而工致,既有青銅器之古韻,又顯時代裝飾精巧之風,彰顯精氣神韻之美。 此壺裝飾于壺肩的云肩如意紋,云頭頂端垂向大地,亦稱之為“垂云紋”,它與外撇的壺足線條一致伸展發散,與笠形壺鈕上所雕塑的向上伸展微開的蓮花形成藝術的對比,使整個壺式呈一向上伸展之氣韻,振奮人心。 此壺壺式取自青銅三足圓鼎,圓鼎初為食器,亦為祭祀之器,可通天地神靈,乃有靈氣之寶器。以此器化為茶器,以茶養生,“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連綿相接的云肩如意紋寓意天人合一,如意吉祥。此壺具象與抽象,器形與神韻兼備,內涵與器物和諧一致,壺杯一套,擁有者定能事業圓滿通達,六時吉祥,諸事如意。 顧景舟 云肩如意三頭茶具 長:18cm 直徑:7cm 壺:420cc 杯:50cc 壺蓋:『顧景洲』 壺底:『曼晞陶藝』 杯底:『顧景洲』
花開吉祥 人天祥和 正德此尊寶壺以微開的蓮花壺紐惹人眼目,云肩披壺,宛若觀音示人,以微笑中透祥和高貴之氣。 顧景舟大師的這套《云肩三足如意紋鼎壺》一壺二杯,曾刊于《紫砂風云》著作。1954年,正值壯年的他創作了此套茶具。細觀此壺,此壺壺式為一鼎狀,創意取自青銅器三足圓鼎。壺身扁圓鼓狀,壺流呈管狀微曲三彎,稍收壺嘴,蓄勢待發。壺把以環形流暢造型末梢收于壺身。壺身下有三只外撇狀三足,呈鼎式。直頸上裝飾以回紋,壓蓋,蓋面飽滿與口面密合,壺蓋凸起,蓋沿亦飾以回紋與壺頸呼應,寓意有富貴綿延不斷之意。壺肩上堆塑云肩紋連續圖案,圖案上緣有一凸起裝飾圓線環繞壺肩。壺把起處及壺流底部分別對稱裝飾如意紋,與云肩紋自然暗合,過度巧妙。全壺氣度雄渾凝練,技藝精雅而工致,既有青銅器之古韻,又顯時代裝飾精巧之風,彰顯精、氣、神、韻之美。 此壺裝飾尤顯云肩如意紋節奏之美。據服飾文化發展史載,云肩是從隋朝以后發展而成的一種衣飾,是漢民族吸納外來服飾文化,融會貫通,升華入化為己的民族服飾的結晶。其最早見于敦煌隋代壁畫中的觀音菩薩之肩。在隋唐時雖披在外來的菩薩肩上,卻與本土文化道家思想關系密切,雖然來自外來民族服飾文化,卻由于崇拜天的意識內因,化為我用,從而成為“天人合一”空靈恢宏的民族服飾文化典范。 如今服飾上的云肩披在了紫砂茶器上,在此壺上裝飾與壺肩的云肩如意紋云頭頂端垂向壺下,亦稱之為“垂云紋”,它與外撇的壺足線條一致伸展發散趣下,與笠形壺鈕上所雕塑的向上伸展微開的蓮花形成藝術的對比,使整個壺式呈一向上伸展之氣韻,給人以振奮之感。 此壺造型取自青銅三足圓鼎,圓鼎初為食器,亦為祭祀之器,可通天地神靈,乃有靈氣之寶器。以此器化為茶器,以茶養生,“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連綿相接的云肩如意紋寓意天人合一,吉祥如意。此壺具象與抽象,器形與神韻兼備,內涵與器物和諧一致,壺杯一套,擁有者定能事業圓滿通達,萬事吉祥如意,人生歡喜得福。 顧景舟 云肩如意壺 壺高:10cm 杯子高:3.5cm 壺蓋:『顧景洲』 壺底:『曼晞陶藝』 杯底:『顧景洲』 民國時期一些制壺大師將詩書畫藝術融合到紫砂中來,紫砂制壺達到另外一個巔峰狀態。顧景舟即時此時期最為盛名的大師,此次北京長風推出了顧景舟制云肩如意壺、杯一套,此拍品曾出版于《紫砂風云》一書。該套壺造型簡練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扁鼓身,直頸,管狀流微曲,做蓄勁吞吐狀,環形把,下有三只鼎狀足。肩上堆塑云形圖案、壺口與蓋圈刻以仿古圖形,蓋鈕成蓮花微放狀,起線造型隱見大師泰斗之大氣雄渾,為顧老的代表作之一,現僅有一套存世,極具收藏價值。 顧景舟 三足云肩如意壺 高10cm 壺身清水泥制作,渾圓微扁,表面砂質細潤,置三只如意足鼎立,直頭,壓蓋,蓋面飽滿與口面相吻合,笠形鈕上雕如意紋,鈕腳薄而巧,蓋板與頭皆用細而密的回紋裝飾,肩部飾凸圓線,貼如意云紋,流短三彎側把與流勻稱。此壺造型古雅,比例適度,線條清晰,風格嚴謹,裝飾華美簡練,頗有古代祭器之遺風。 此壺由仁誠陶藝主人在十幾年前有幸從一位曾經在宜興丁山83091部隊醫院工作的老軍醫處購得,一直珍藏。
![]() 此壺以手工錘煉的紅棕泥制作,表面砂質細潤。壺身扁圓,直頸壓蓋,子母口契合,笠形鈕上雕如意紋;蓋板與頸皆用細密的回紋裝飾;肩部飾凸圓線,貼如意云紋。短流三彎,圈把與流勻稱。底落『朱可心』款,蓋內鈐『可心』小章。此器造型穩健,裝飾統一,變化秀巧,互相連貫通達。全壺氣度雄渾凝練,技藝精雅工致,顯現出精、氣、神、韻之美,具有濃郁的東方藝術特色,足見一代宗師壺藝之風范。
![]() 朱可心 朱泥云肩如意壺 高:11.3cm 大紅袍朱泥艷而不俗,造型簡練有致,氣度非凡,把上之如意飛與流處相互輝映,氣韻生動,肩部堆型如意紋飾,蓋、圈足皆回紋裝飾細密工整。為朱可心極為少見之精做,得之必藏,藏之必定。 ![]() 2000年作 張紅華 云肩如意壺 長:18cm 底款:『張紅華印』 把款:『紅華』 蓋款:『紅華』 銘文:『張紅華制于庚辰年』 ![]() 2000年作 張紅華制 云肩如意壺(紫泥) 高:11cm 題刻:『張紅華制于庚辰年』
鈐印:『紅華』『張紅華印』 ![]() 2000年作 張紅華制 云肩如意壺(紫泥) 高:10.5cm 鈐印:『紅華』『張紅華印』 題識:『張紅華制于庚辰年』 ![]() 許建軍 云肩如意壺 長:15cm 款識:『劍君建軍』 ![]() 款識:『劍君制陶』 ![]() ![]() 徐恒靜 云間如意壺(紫砂) 容量:380cc 蓋款:『徐』 底款:『恒靜』 徐恒靜,宜興紫砂藝人徐金根之女。國家級工藝美術員。當代實力派紫砂藝人。 壺為深褐色紫砂泥制成,壺腹扁圓,肩部起陽線飾如意云頭紋,直頸,壺口與蓋圈刻仿古回文,蓋鈕成蓮花微放狀。管狀流微曲做蓄勁吞吐狀,環形把,下有三只鼎狀足,造型簡煉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 ![]() 黃勤 云肩如意三足鼎(降坡泥) 容量:200cc ![]() 王小羚制 云肩如意壺 容量:600ml 底款:『閑人雅置』 蓋款:『王小羚』 把款:『王記』 ![]() 李碧芳 云肩三足壺 長:15.5cm 容積:385cc 蓋款:『碧芳』 把款:『李』 底款:『李碧芳制』 ![]() 潘偉明制 如意云肩壺 高:10cm 底款:『潘偉明』 此云肩如意壺,此壺選用黃龍山老段泥,潘偉明全手工制作。整個壺型到位,氣勢挺拔,線條流暢,神韻非凡。 ![]() 潘偉明 云肩如意壺(原礦老段泥) 容量:540CC ![]() 王軍成制 云肩如意壺 長:24cm ![]() 周菊英 云肩如意壺 云間如意壺在壺肩細心地貼上了一圈裝飾,都是采用統一的如意造型,以統一的高度、大小和位置,簡簡單單地將茶壺的美妙和生動表現地淋漓盡致。 ![]() 唐朝紅 云肩如意壺 ![]() 范志敏 云肩如意壺 容量:480cc ![]() 許兵 云肩如意壺 高:10.5cm 款識:『許兵陶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