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生都是垃圾學生? 這個問題,既很敏感,也不得不討論。 首先,在學校層面,教育學中就沒有垃圾這個詞,一個合格的教師眼中的學生肯定是個個優秀,只是看這些學生各自在哪些方面優秀。好的老師,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加以適當的引導。只有思想僵化的、自身就很愚笨的教師,才會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 其次,在社會層面,由于缺乏必要的正面宣傳和職業學校自身的有效公關手段,致使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對職業教育有偏見。一般,讀職校的學生都是個性比較獨特,思維很開放的學生,他們可能對自己不感興趣學科,比較枯燥的學科不會投入精力去學習,但是對自己的專長和愛好投入較多的精力。造成他們嚴重偏科,造成他們在講究學科均衡的升學考試中往往難以取得驕人的成績。 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副總督學、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黃堯也談到了這一問題:對一些成績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可以保送他們進高等學校學習。 職教生有前途嗎? 這是本文必須探討的問題,中國從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一直在走政策加速度的發展道路,經過30年的開放,政策加速度基本上走到了盡頭。要想實現更大的發展和飛躍,以后的中國必須走技術加速度的道路。而中國目前的教育培養模式,是著重培養動腦的,而偏廢動手的教育。所以造成前幾年廣東百萬年薪招鉗工而無人敢應聘的非正常局面。 在近幾年,教育界開始重視動手能力的教育,不少大學開設了應用本科,加大了實踐環節的考核比重,開始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轉變。而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就是職業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近幾年職業教育幾乎可以說在中國掀起一陣強力旋風。一大批高職院校,一大批職業高中,中級職校如雨后春筍冒出來。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報告》中透露的“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探索和健全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相銜接的機制,搭建有利于職業院校畢業生繼續深造和再培訓的‘立交橋’”。 從以上的信息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職教生不但有前途,而且前途很光明! 職教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職教生的核心競爭力肯定不是學歷,也不在于專業有多么搶手。其實社會輿論一直有一種誤導,這種誤導始終在左右學生的專業取向,這種誤導就是,大眾對某一種社會職業賦予了比較高的社會地位。于是,所有的學生家長就讓自己的孩子學習相關的專業,比如在前幾年,管理學和熱門,很多搞企業管理的社會地位高,并且收入可觀。于是大量的學生去報管理學,造成人才過剩,實際上,正真的管理者是從實踐中磨練出來的,絕對不是學了管理就會管理,就懂管理!還有在網上經常都有一些諸如“21世紀最熱門的十大職業”等言論,其實都是一種不科學,不可取的導向。其實,只要真正是自己感興趣的,努力學習、刻苦專研,任何專業的前景都很好,所謂的熱門專業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和一個階段的概念。只要有真才實學,在任何領域都會成功就業。而職教生通過刻苦訓練和專研得來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訓練出來的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職教生在職場勝出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上完職業學校,還要再轉到普通大學念書,這等于在自我貶低職業教育的地位。” 職教生要選怎樣的學校就讀? 要選有特色的,有辦學歷史的,有全新教育理念的,實踐課比較多的,試驗基地多的,實驗設備齊全先進的,師資力量配備專業的學校就讀。千萬不要親信市場上所謂的“入學即簽就業協議”等鬼話,也不要相信就業率90%哪些所為的數據。而要到自己即將就讀的學校去實地看一看,主要是看學校的校園環境和實驗設備。還有看專業課的設置是否與自己的期望相一致。 職教生前景光明,祝福你們一路走好 國家需要職業技術人才,我們的政策、環境要讓學生信賴職業教育,從職業教育中受益,增強這種教育形式的吸引力。國家正在逐步提高生產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及時調整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提高職業教育的就業率。” 教育部周濟部長要求繼續鞏固和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要加強招生工作的宣傳力度,形成強大的宣傳聲勢。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資助政策體系,增強中等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有條件的地方可提高資助標準、擴大資助范圍。要進一步轉變辦學思想,明確職業學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階段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對新一代勞動者的迫切需要。 職教生未來前景光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職教生在人才市場競爭的時候,一定可以不卑不亢、充滿自信的對主考官說:我是職教生,你們招考的職位,我完全能夠勝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