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旅行——迷失鼓浪嶼&品味廈門 去廈門的想法,源于之前大學對廈大這所號稱最美大學的憧憬,而去廈門的行動,來源于某一日晚上,想著今后要面臨的人生問題,想著忙碌工作中無暇旅游,想著很多事情計劃趕不上變化,然后,兩個人決定,這個周末去廈門!對于魔羯座的凡事喜歡計劃喜歡按部就班喜歡妥善準備的我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沖動的決定,但我想享受一次這種沖動,享受一次隨心而動的生活。于是,就有了這一次兩個人的旅行。放下生活的壓力,放下對未來的迷茫與憂慮,找回瑣碎消磨漸逝的心情,兩個人的快樂也可以如此簡單。 -------------------------準備篇(交通&食宿),寫在旅游前際-------------------------------------------- 交通: 飛機:比較貴,機費加燃油、機場建設一個人要600+,雙人往返要2500,成本較高。 汽車:旅行社的汽車團一個人才三四百塊錢,但那種緊張的跟團行程,那種來回要耗十幾個小時在汽車上的感受是我不想要的,也違背了這次旅行的初衷,同時本人屬于比較嚴重的暈車菜鳥,汽車雖然便宜,但感受不好,PASS。 火車:深圳沒有直達廈門的火車,需要進行中轉。 2種方案:1、可從深圳南山坐地鐵至羅湖——羅湖坐廣深動車——廣州東轉車至廣廈線,成本大概單人是6(地鐵)+80(廣深動車)+254(硬臥中鋪)+10(火車票手續費)=350,往返1400元。2、可從深圳西坐火車至東莞東——東莞東轉車至廈門,成本大概單人是22(硬座)+185(硬臥中鋪)+10(火車票手續費)=217。 綜上所述,從性價比來看,選擇火車第2種方案。 住宿:由于往返程均有一夜是在火車上,所以雖然有點累,休息質量不太好,但畢竟省了時間和住宿費,所以只有2天晚上是需要訂酒店的。選擇了一天在鼓浪嶼的家庭旅館,通過住哪網選定了龍頭路上的龍頭小木屋,一家全木房間+塌塌米的旅館,樓下就是馬拉桑果汁,屬于龍頭區的繁華區,交通很方便。另一天選擇了思明南路最靠近廈大的如家快捷酒店,門口是博物館站,離廈大、南普陀走路5-7分鐘,1站路,離中山路3站路,挺方便。事實證明,這兩家酒店都不錯,都蠻有情調的,嘻嘻。 ---------------------------------------------我是分割線---------------------------------------------------------- 開始旅行~~ D1 迷失鼓浪嶼 早上7點鐘,火車駛入廈門,不得不說,廈門火車站是一個很干凈很有序的火車站,位于城區,周圍不像其它火車站有些各類的零散小商鋪,而是有大型的沃爾瑪、酒店、商場、餐廳等,感覺還不錯。直接打車至輪渡口,穿過隧道,大概10幾分鐘的路程,18塊錢。到輪渡后窗口買票單人8元往返,坐上輪渡大概5分鐘就可以到對岸的鼓浪嶼了。 鼓浪嶼是一個島,就像一個小鎮一樣,人來人往的穿梭,一邊是菜市場、學校、破舊的生活區,一邊是嘈雜的人群形形成成旅游者的身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見證著來往行人的故事,也擁有自己生活的節奏。 鼓浪嶼上,有著各式文藝范兒的店,有著各式小資情懷,有著曲曲折折迷宮般的路,有著鋼琴博物館和免費的鋼琴音樂會演奏,有著各樣的小吃,有著各軍區療養院,有著設計精巧典雅的名人故居,適合漫步,悠閑的享受。靜謐的街道和某個建筑中,或許,就藏著很多的故事;而小店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留言,也記錄著每一個旅客的痕跡。那些在陽光下慵懶躺著的貓咪或在海邊眺望的金毛狗狗,像一道獨特的風景,用它們的視角看著人來人往。 在鼓浪嶼的一天,早上放下行李后,就開始邊吃小吃,邊在曲折的街道中亂逛。鼓浪嶼上有名的原巷口魚丸和肉粽、麗珠沙茶面、蠔仔煎、烤肉夾饃、黃勝記的肉松,街心廣場上的鐵板魷魚豆腐,汪記肉餅,一家家品嘗過來,味道都還不錯呵。 鼓浪嶼有著大大小小的巷子,不知不覺迷路過很多次,吃完飯后就四處亂逛,沒有刻意的尋找方向,尋找某個地方,就是拿著手繪地圖大概瞅一眼,然后邊走,邊看,邊拍,邊玩,邊欣賞。每一步,都可以是風景,只要,牽著所愛之人的手。很享受這種時刻,時間在此時,是可以用來浪費的。沒有在某個客棧中品嘗咖啡,窩著看書,時間有限,沒必要裝這種小資范兒,佛曰,刻意為之則為違心。就這樣牽著手,漫步于海邊小路,沐浴著陽光,看著街頭花開、夕陽西沉,ENOUGH。 D2 廈大,青春的紀念地 簡單安置之后,前往南普陀。佛渡有緣人,據說南普陀還是蠻靈的,想起了西安的法門寺,想起了許愿與還愿的經歷,希望美好的愿望可以成真。 南普陀目前是免費的,還有免費贈香,人氣很旺,算是人們周末的活動場所,我覺得正因為這樣,才更能弘揚佛法,于不經意處授人以善。和AA還玩笑說,是不是廈大的學生考前都必來參拜的。:)沒有爬五老峰,只是在山腳下逛了下,吃了有名的素齋之后就奔去廈大了。 廈大很大,來之前看到的,幾個校區,很大的校園,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進門之后,便被古色古香的學生宿舍所吸引,紅磚白檐的建筑風格,遠不如那些現代宿舍樓可以比擬。沿著道路一路向上,不像是在一所學校,倒是是在走環山公路,疾馳過的汽車、鍛煉競走的老人與背著書包三五成群的學生,交織在一起。走了大概20分鐘之后,眼前像出現了一幅圖畫,青山倒映綠水,湖面波光粼粼,無意中走到了傳說中的情人谷。木制棧道沿著樹林索索的通過深處,間或能看到一對對小情侶依偎的身影,這環境,的確是一個很適合戀愛的地方,嘻嘻。繼續向上,一直穿過凌云隧道,走到了廈大法學院和藝術學院所在的白城校區。本來想拍下廈大金融的,結果沒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在另一個校區。曾經的遺憾,終究在這次行程也沒有看到。不禁苦笑,不再是金融人的我,何苦再繼續這樣執著。我真的是想看看,看看曾經想來而沒來成的地方…… 繼續繞行,從白城隧道上眺望海濱,再轉回廈大校區內,看到了我最喜歡、最有感觸的——芙蓉隧道。芙蓉隧道全長約1455米,隧道兩邊的墻壁上,滿是歷屆畢業生留下的各色涂鴉,走在隧道中,看著那些青春的紀念,我仿佛聽到了記憶中青春的回響。 那些涂鴉,或詼諧,或嚴肅,或卡通,或溫情,或流離,親手筆筆涂上的畫作,和廈大一起繼續走過歲月。涂鴉的同時,中國特色的墻壁文化在這里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仔細的駐足觀看,看到了一個人的堅持,兩個人的相守,三個人的奮斗,四個宿舍姐妹的親密,一群兄弟姐妹的拼搏與友愛,看到了旅行者留下的印跡,看到了那些只有青春時代會做的事、會說的話,單純,不攙雜其它的因素,只是傻傻的喜歡,傻傻的堅持,傻傻的學著愛與被愛。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想起了西電,想起了好網,如果也有這樣的紀念地,該多好。 暴走廈大之后,晚上照例跑到中山路步行街吃小吃,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吆喝的攤點,讓夜晚變得很美好。推薦步行街上1898 肉粽和沙茶面,是在廈門吃的最好吃的,配上廈門特有辣醬,味道很棒,讓我當天晚上還一直在猶豫第二天要不要再跑去吃一回再走……同時推薦步行街另一端夜市的月亮蝦餅、鮮榨甘蔗汁、火宮殿臭豆腐、葉氏麻糍、八婆婆燒仙草,都是經典呵。 D3 公交車上看廈門 由于第三天下午要趕火車,沒有過多的時間,也不宜過累,所以前一天晚上簡單查了一下,決定坐公交到廈門大橋的另一端——集美學村,順便瀏覽街景。有人說,了解一個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那住一段時間,感受它的節奏和氣息。而同樣,認識一個城市,通過最普通的城市交通工具,看到的,也不只是窗外那一掠而過的風景。 廈門的街頭,沒有深圳道路那么寬闊,沒有深圳生活那么快的節奏,一切都是悠閑的,感覺時間的節奏都好像慢了下來。老城區很多舊房子,在眾多綠色植物的掩蓋下,分布于城市的角落,跟廣州房子、商鋪等建筑風格較像,但更為干凈,整潔,也不愧是旅游城市吧。不要小看這些老房子,有很多都是地地道道靠海的海景房哦。呵呵。車上座位后面正好坐著一個老婆婆,好像是有朋友到訪,在不停的介紹著廈門這里那里的變化,也讓座位前面的我享受了把免費導游。呵呵。 穿過在水霧中朦朧著的廈門大橋,到達集美學村。航海學院、機械學院、師范學院、財經學院,各類的學院組成了集美大學,而附近的商戶、小學、幼兒園等,則組成了集美學村。由于時間關系,只是在集美附近走了一圈,便匆匆返程。返程公交上人很多,都是學生,想起了西電的916,每個周末同樣載著新區的學弟學妹們,“進城”到老校區的情景。 返程終點,重又進入廈大,去網上盛傳的芙蓉餐廳吃午飯。先在一、二樓學生主飯堂轉了一圈,木制的靠背椅子、木制的地板,不像大多數學校食堂的簡陋。瞄了一眼菜牌,都是好便宜的菜呵,標準不錯,作為在西電苦了7年的人表示羨慕嫉妒恨。三樓擠滿了人,大多數都是游客,中間也不乏偶爾改善伙食換個口味的學生。三樓主要是承包出去的像大排檔式的各地小吃,從廈門當地特色小吃,到2-3人可吃的小火鍋;從四川的擔擔面到陜北的涼皮;從東北的餃子到蘭州的拉面;從廣式的煲仔飯到上海的湯包;從各類的煲湯到鮮榨的果汁,品種很多,價錢也不貴,看著兩眼放光感覺什么都想吃。最后還是選定了沙茶面、上海小籠湯包、四川的香辣牛肉面、炒花蛤和鮮榨西瓜汁,總共才花了43元,真可謂是價廉物美,讓領略了廈大美景、美女、美食的AA更是大呼不來廈大讀博是他的一大遺憾~嘻嘻~ 三天四夜的廈門之旅就這樣短暫而又充實的結束了,總花費2K,還在承受范圍內,呵 呵,再沖動也是要有一定理性來支撐滴。詳細圖片請參看相冊~~ 最后,寫在結尾:以一段今天微博上看的話 我只希望, 趁我們都還年輕,多走幾步路,多欣賞下沿途的風景,不要急于抵達目的地而錯過了流年里溫暖的人和物; 趁我們都還年輕,多說些浪漫的話語,多做些幼稚的事情,不要嫌人笑話錯過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和場合; 趁我們都還年輕,把距離縮短,把時間延長; 趁我們都還年輕,多做些我們想要做的任何事; 趁我們都還年輕,一起,牽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