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9月09日 15:17:58 中財網
糧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一個國家在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時,必須對糧食進行宏觀控制、統一調劑。 全國糧票即全國通用糧票,不論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此糧票來購買糧食用品,其中還包括食油(只有全國糧票才可以在異地買食油)。若要出差或探親,一定要用地方糧票換上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 全國糧票在幾十年前,可謂幾億人民的珍寶,備受珍視愛惜。全國糧票一共發行了7套,共33枚。 1955年版全國糧票 首套全國糧票,包括55、56、57年全國糧票,共9枚 1955年是中國糧票史上最具深遠意義的一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制暫行辦法》。9月5日,糧食部以命令發布了這一暫行辦法。從此,各種糧食票證便開始進入中國社會,揭開了中國“票證經濟”的帷幕。55年9月,隨著國家開始在全國范圍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頒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名義印制的55年版糧票開始在全國各地發行使用。56年、57年,國家糧食部在55年版全國通用糧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在55年版別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兩次印刷。56、57年版同55年版刷色、式樣及背面說明均完全相同。 各種糧票票面規定的數額均以成品糧計算。糧票只是購糧的憑證,本身不具有價值,不屬有價證券,不許在市場買賣流通。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全國糧票等同于現金,甚至在困難時期,價值高于人民幣。 面額分為55年4兩、半斤、1斤、3斤、5斤。56年1斤、5斤。57年3斤、5斤。
1962年版全國糧票 流通時間最短的全國糧票,又稱為火車飛機輪船專用糧票 20世紀60年代初,為了適應當時旅游交通的發展,當時的糧食部發行了火車、飛機、輪船的專用糧票,一套兩枚,1兩和2兩。這套糧票印制發行后,只流通了很短一段時間。 當時印制了這套火車、飛機、輪船專用糧票以后,專供火車、輪船、飛機用的,要各省市到中央來領,有一些省市還沒來得及領,就發現這套糧票利用價值不高--因為拿著全國通用糧票,同樣可以在火車,輪船飛機上使用,所以現存量就極少。有一部分城市領走了一小批,比如北京就是門頭溝區領了一點兒,發出去一部分以后呢,由于利用價值不高,糧食部就發命令收回了,收回以后全部銷毀,所以這套糧票存世量特別小,至今未發現實票,存世全部為票樣。 另外關于該票流失民間稀少的原因還有另一個版本:1961年,糧食形勢更加困難,為了減少糧食銷售,曾經設想對乘坐火車、輪船、飛機的旅客用糧,印制一種專用糧票,憑票供應,這可以節約糧食7500萬斤。對于這個方案,時任總理的周恩來通過與當時糧食部黨組書記陳國棟多次研究過后,經反復考慮,認為國家雖然有困難,但不能增加旅客的麻煩。況且,火車、輪船、飛機上的外賓、華僑也較多,憑票供應,數量不大,影響不好。后經國務院會議決定,否定了這個方案,因此該套糧票還沒怎么面世就夭折了,流落在民間的大多都是票樣,實票可謂千金難求。
196x版全國糧票 迷霧重重的糧票,糧票收藏的票王 196x版全國糧票是未發行票,關于此票有種種傳說。基本可以確定此票設計于三年困難時期,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發行。此票存世皆為票樣,存世量極其稀少,未有實票流出。至今未見該票的任何發行背景。但在藏友的努力下,已經在北京印鈔廠查閱到此票的檔案,所以該票為真品無疑。 也正是因為該票神秘的背景和稀少的存世量,才使之成為全國糧票中最珍貴的一套,可謂糧票收藏的票王。
1965版全國糧票 最為人們熟悉且最具投資價值的全國糧票,包括1965版全國糧票、1966版全國糧票和1982年版全國糧票 65年版全國通用糧票,可謂是家戶喻曉,婦孺皆知。在人們的心目中她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糧票的代名詞。從1966年1月1日發行使用到1993年退出歷史舞臺,與億萬萬人民朝夕相伴近28載,她的光輝形象早已深深銘記在幾代人的腦海里。 曾幾何時,她是那么的高貴,普通老百姓的家里都把她視如珍寶,不是特殊情況,根本舍不得使用她。就是在她身價跌至可以用雞蛋交換的年代,許多人還是敝帚自珍,乃至現在不少人的家里仍可見到她的蹤影。 65年版全國通用糧票的票面圖案以農田水利為主,體現了中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工農輕重并舉的方針。在印制工藝上,該票不僅圖案、花紋線條精細,而且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圖案美觀大方,同時還是選用了具有耐磨、耐潮、光滑的鈔票紙印制的。28載的歲月更替,改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她的容顏以及她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口碑。 65年版全國通用糧票,樣本上全套是五枚,面額分別為0.2、0.5、1、3、5斤。從方便找零的實用性來看,1兩這枚糧票是必不可少的,但,這套醞釀多年的新版國票卻從2兩開局,后來又不知何故,發行伊始就取消2兩的流通權利。 如今,包括2兩這枚實票在內,1965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整體存在著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版別。周所周知,不同版別的糧票一般是不在同一時間發行而成的,2兩這枚糧票既然沒有實用價值,為何在先期印制無水印版后又增印時,卻有了水印版呢?1965年樣本的封面的下部印有196 年月制發字樣,這兩處待填的空格,是否喻示著糧食部當時對何時發行1965年版全國通用糧票還猶豫不決? 1966年版的她,全套和65年版相同,只是取消了2兩的面額,但樣本鮮見。關于該年版票的誕生,普遍的觀點是因為1965年版糧票背面使用說明中第四條"本票不準買賣、涂改無效、遺失不補。"的第一個頓號標錯了,為了維護國票的形象,糧食部于1967年10月13日發出(67)糧農字第186號《關于發行1966年新版全國通用糧票的通知》,正式啟用了在修正1965年版錯誤的基礎上而增印的1966年版糧票。至于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無從考證,不過1965年版成為公開發行的錯版糧票倒是不爭的事實。與1965年版一樣,1966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也存在著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版別。不同的是半斤和一斤均沒有水印版,而五斤這枚因水印圖案不同又衍生成大小實心五角星和空心五角星加麥穗兩種版別。讓人費解的是該套票的實票在現實中存量可謂是多,可票樣卻難得一見。 1982年版的她,樣本未見,雖然全套就三斤和五斤這兩枚票,但至今只見到三斤這枚孤零零的票樣。該套票的發行正是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的八十年代初期,彼時,隨著糧食形勢的好轉和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糧票的職能已開始向商品化和貨幣化演變,不知當時糧食部是出于何種考慮而發行這套糧票的。單純是為了彌補流通領域中的不足,有必要舊瓶裝新酒再發行新版糧票嗎?該套票印制好后因故沒有發行,不過她的結局還是挺圓滿的--1994年,當時的華夏糧油票證研究開發利用中心將深藏在閨中的她公開拋售,使她得以另一種身份走到人民之中來。 六五年版全國通用糧票根據發行年份和面額來歸納,全套應為十一枚,但若根據有無水印來區分,則全套應為十九枚。這多出來這八枚票,冠冕堂皇的說法是為了彌補流通領域中需求量的不足而再版發行的,其實質則是官方跟制假、販假份子斗爭的結果。早在1955年發行第一套全國通用糧票時,設計者們即在票面上精心埋伏了不少暗記以增加防偽功能。伴隨著印刷工藝的不斷進步,糧票的設計者們在六五年版全國通用糧票的票面中同樣也人為地設計了幾處暗記。比如將票面"中華"二字豎筆下端改為斜尖頭,將背面印章的國徽圖案中"華表"頂部描繪成實心等。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多的障礙也阻擋不住心懷叵測的制假者造假的腳步。在六五年版國票使用不久,假票就如影隨形,遼寧、甘肅、安徽以及上海等地先后破獲用塑料雕版、石印版、牛角版和賽璐珞雕片版等方法制作的假票案例。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假票對市場的危害,國家不僅將制造假糧票作為反革命罪來打擊,糧食部還在發行1965年和1966年版的基礎上,對糧票用紙進行升級,先后使用不同水印圖案的印鈔紙來再版發行六五年版國票。1980年1月,《偽造全國通用糧票圖樣本》由糧食部編制完成,該冊子重點將從西藏、福建和云南等地發現的假票特征做了詳細剖析,供各地參照。
1978年版全國糧票 神秘的戰備糧票 1976 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病逝,10月6日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一時國內政治、經濟、社會不很平靜,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不斷制造緊張關系,為防止突發戰爭,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儲備一定數量的糧票,于1978年絕密印制了一定數量的糧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糧票,代號為"7817"工程。該票5枚一套,糧票印好后儲存在北京,吉林,湖南,江西和陜西等五省市"戰備"倉庫內。 這套國票采用五角星水印防偽印鈔紙凸版印刷,豎版票面印有編號,這在糧票中甚為獨特。票面滿版紋飾,對票的美觀起作烘云托月的效果。票面有鐵紅,吉紅,正藍,粉紅,中蘭,正綠,湖綠,淺湖綠,米黃,黑色等11種色調,鮮艷精美,這在全國數萬種糧票中絕無僅有。圖案是農業機械和水利工程,充分顯現出毛澤東關于"必須把糧食抓緊"的豐富內涵。糧票正面上方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顯示共和國糧票的莊重和權威。 這套糧票始終就沒有發行,直到90年代進入收藏品市場,但存世量較大,樣本存世量最少。 這套糧票具有五大特點:一是中國首套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糧票"字樣的糧票(其他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全國通用糧票")。二是全國糧票中首套(全國糧票只有2套是這樣,82 年也是)枚枚都有水印防偽標志的糧票,且這套票是雕刻版的,更增加了防偽性能,水印加雕刻版的全套票在糧票中是極是少見的。三是首次在全國糧票票面上有兩位漢語拼音字母和7位數的阿拉伯數字編號。四是首次采取豎式印制的全國糧票,也是唯一的一套。五是首套"中國戰備糧票",并在印制完畢后,一直秘密地儲藏在北京、湖南、山西等地戰備倉庫里,與世隔絕20來年而從未使用流通。 全國糧票投資簡要分析 糧票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其經濟價值也是極高的。 全國糧票55年版9枚全套10年前價格為300左右,現在的全新品價格9枚全套已經接近6000元。全新品全國存世量不足100套。全套票樣3萬元。 全國糧票1962年版10年前價格為500元左右,現在的價格在1.8萬元。全國存世量100套左右。未見實票存世。 全國糧票196x年版10年前價格為1500元,現在的價格在8萬元。全國存世量30套左右。未見實票存世。 全國糧票1965年版10年前價格為2元左右,現在的價格在130元。絕品存世量不足3000套。全套票樣1600元。 全國糧票1966年版10年前價格為幾分錢,現在的價格在4元。全國全新品存世量不足60萬套。未見全套票樣。 55年版和62、6x版為精品收藏,適合長期持有,類似于人民幣牧馬圖和瞻德城,以及郵票中的祖國山河一片紅,前途不可限量。 65年全國糧票全新絕品已經非常少見,這也是價格飛漲的重要原因,其本身為錯票,且包含2兩這枚未發行且經銷毀的錯票,大家都知道錯票的投資價值是無限的,2兩和5斤經過多年消耗,價值日益體現,如果從投資回報來說,一定是回報收益最高的。 66年全國糧票存世太大,適合于禮品冊制作的需要,消耗巨大。 82年和78年全國糧票屬于未發行票,意義特殊,且政治色彩強,具有爆發的潛能。 糧票和郵票紙幣有著相似的性質,其歷史意義甚至略高于前兩者,但是存世量不可與前兩者相比較。 糧票板塊也是中國諸多收藏板塊中未經炒作的,其蘊含的經濟價值一定能被有遠見的投資者發掘,而全國糧票作為糧票的龍頭一定會大放光彩。 Tips 張君豐 [作者] 張君豐,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美國法專業 北京市大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中國收藏家協會票證委員會委員 中國收藏家協會票證委員會北京分會副會長 山西海正藝術品投資拍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華夏國拍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顧問 收藏方向:票證、清鈔、銀錠、圣旨、國庫券、名人信札、人民銀行特種代金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