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過互聯網進行網絡交易的人越來越多,但網絡交易快捷便利的同時,也暗藏著大大小小的網絡“陷阱”。 手法一:假冒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來電任意顯示技術,假冒其電話或短信,以涉嫌詐騙、洗錢等理由,謊稱因辦案需要,要求事主將錢轉至所謂的“安全賬號”。 防范要點: 1.司法機關不會以電話、短信方式告知當事人涉嫌某種犯罪,更不會提供所謂的安全賬號要求其轉入錢款。 2.通過114查詢該“辦案單位”電話,詢問有無此事件,千萬不要撥打“辦案人員”提供的電話號碼。 手法二:謊稱“郵包涉毒”行騙 犯罪嫌疑人通常先冒充郵局人員給受害人發短信謊稱有郵包,且郵包內物品與毒販子或犯罪案件有關,并提供所謂公安局的號碼讓受害人報警,有的甚至說直接轉公安局。在通話過程中,騙子又以要求協助破案為由繼續以銀行人員身份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所謂“安全賬號”,受害人在恐慌心理的支配下失去判斷,完全聽從犯罪嫌疑人的操控,將錢轉出,導致被騙。 防范要點: 1.公安機關辦案有嚴格的辦案程序,不可能通過電話進行簡單操作。如有疑問撥打86323685或110進行咨詢。 2.切不可撥打對方提供的所謂“客服電話”、“咨詢電話”,更不可將錢轉入對方指定賬號。 手法三:謊稱銀行卡透支行騙 冒充銀行客服人員,向受害人發送“銀行卡刷卡消費”、“信用卡透支”等短信,稱其身份證被人冒用,在外地辦理了信用卡,并且高額消費,嚴重透支。詳情請聯系**電話,當事人一旦電話聯系,多名騙子就會分別冒充銀行客服人員、公安民警為當事人提供服務,只要確定其卡上存有大量資金,便“忠告”當事人將錢轉入所謂“安全賬號”,騙取當時人錢財。 防范要點: 1.收到銀行卡消費透支或盜用信息時,請勿倉促轉款。 2.直接到銀行查詢或撥打銀行專用客服電話進行核實。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種形式的網絡詐騙層出不窮,網絡中獎詐騙就是其中的一種。所謂網絡中獎詐騙,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傳播軟件隨意向互聯網QQ用戶、MSN用戶、淘寶用戶、郵箱用戶、網絡游戲用戶等發布中獎提示信息,當事主按照制定的“電話”或“網頁”進行咨詢查證時,犯罪分子以中獎交稅等各種理由讓事主一次次匯款,直到失去聯系才發覺被騙。 那么如何應對網絡中獎詐騙呢?首先,在登錄QQ或打開郵箱收到一些來歷不明的中獎信息是,不管內容有多逼真誘人,千萬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謂的咨詢電話或網頁查證。其次,要時刻防止自己的信息泄露,遇有疑惑及 手法四:冒充熟人行騙 打電話給當事人,冒充其同學、同鄉、朋友等,或故弄玄虛,讓當事人猜其是誰。當事人一旦以為是多年未見的同鄉好友,對方就稱其在外地因嫖娼、賭博等違法行為受到處罰,或編造發生交通事故、家人住院等需要幫助的謊言,請求當事人向指定帳戶匯款,實施詐騙。 防范要點: 1.接到陌生電話時,不要隨便泄漏自己信息。 2.接到所謂親朋好友、同學、同事的電話或短信,認真核實對方的身份和相關事件;在沒有真正對方到底是誰的情況下,不要盲目匯款。 手法五:謊稱電話欠費行騙 冒充電信工作人員,聲稱當事人電話欠費,要求其提供賬號、密碼或將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防范要點: 1.切勿匆忙轉賬。 2.電話是否欠費、是否需要將錢轉到指定帳戶,撥打電信部門專用客服熱線查詢核實。 手法六:謊稱無抵押貸款行騙 通過電話、手機短信散步免擔保貸款信息,當事人與之聯系,便會告知貸款必須預先支付保證金或部分利息,有的還會同時要求當事人辦理一張銀行卡,存入金額不等的“風險金”,并開通電話查詢功能,以證明具有一定的還款能力,最后將事主的錢從卡中轉走。 防范要點: 1.無抵押貸款風險極大,切勿相信陌生人會無故為其承擔風險。 2.辦理貸款業務,請到銀行或有資質的機構辦理。 手法七:謊稱中獎行騙 冒充某公司,通過郵件、電話、短信群發、散發卡片等途徑向當事人發送虛假中獎信息。當事人撥通電話后,騙子通過“核查身份確認中獎”的手段,要求當事人繳納“公證費、手續費、保證金、稅費”等一系列費用進行詐騙。 防范要點: 1.切勿貪圖小利而受違法短信的誘惑。 2.所有要求先繳納所謂“公證費、手續費、保證金、稅費”等費用而后寄大獎的做法,均是騙局。 手法八:謊稱賬號變更行騙 以短信群發的方式,聲稱因特殊原因賬號已變更,請將錢款打到新的賬號。 1.凡是陌生人電話、短信,凡是要求轉賬、匯款的,都要與相關部門或人員聯系進行核實。 2.未經核實前,切勿圖方便將資金轉入陌生賬戶。 手法九:打告急電話行騙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得知被騙對象及家人的電話后,編造種種理由,讓一方關掉電話,或讓另一個騙子長時間與其通電話。與此同時,以當事人出車禍、意外受傷等理由,打電話給另一方當事人,要求速往某醫院、某學校、某單位賬戶匯醫療款。當事人一時無法核實情況真偽,往往上當。 防范要點: 1.凡要求匯錢的陌生電話,一律提高警惕。 2.匯款前,必須通過其他途徑核實家人情況。情況不明,絕不匯款。 提醒大家:凡陌生人不論以何種理由、何種方式要求匯款轉賬,堅決做到不信、不理、不轉、不匯;網上購物需謹慎,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方式;不輕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不輕信道聽途說的各類信息。雖然騙子行騙手段繁多,但大家只要牢固樹立防詐騙意識,三思而后行,就能避免上當受騙。 手法十:盜用QQ號截取視頻圖像詐騙 從網上購買偽裝為QQ空間的木馬病毒,吸引群里好友進行視頻聊天,并讓對方進入已植入木馬病毒的QQ空間,以此盜取對方的QQ號和密碼,并錄下對方的視頻。之后,登錄對方的QQ,與對方QQ群里的好友聊天,通過播放事先錄好的視頻,讓對方相信是與好友本人聊天,再以各種理由讓對方往指定的賬戶內匯錢,或網上代付貨款,達到騙取他人錢財的目的。 防范要點: 1.匯款錢一定與好友及好友的家人或同事電話聯系,確認好友需要幫助。 2.網上系統要經常升級、維護、殺毒,防止被植入木馬病毒。 3.切勿將本人證件號碼、賬號、銀行卡、密碼等重要信息通過郵箱、QQ網上傳輸。 4.QQ密碼設置成8位數以上,或數字與字母相結合。 5.QQ密碼被盜后,要及時通知QQ網友。 6.盡量避免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網上電子商務服務。 手法十一:利用網絡購物行騙 冒充銷售低價物品的購物網站,將低價商品放在購物網站出售,并在出售商品旁設置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鏈接圖標,當事人點擊該圖標時,其實進入了假冒的銀行網頁,騙子此時借機盜竊當事人的網銀賬號和密碼,然后將卡內現金轉走。 防范要點: 1.到正規網站購物。 2.采用支付寶、貨到付款方式付款。 3.付款前,對網站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分析辨別,對不熟悉的網站不輕易與其交易。 手法十二:利用網絡購票行騙 設立虛假售票網站,以極低價格,銷售所謂的飛機票、火車票,騙取大家的購票款。 防范要點: 1.仔細辨別網站真偽,對折扣過大的售票信息提高警惕。 2.到相關部門指定的網站或有資質、有代理資格的正規票務代理機構購票。 3.通過第三方支付方式付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