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無錫錫惠公園/古跡區:寄暢園、二泉書院(雨中無錫二日游13)★前言(1309帖):清代康乾兩帝12次到駐的地方 上接1305帖(見:★),繼續我今年2月6-7日的雨中無錫二日游 以下部分配圖文字,根據網搜資料修改 游玩并參觀了無錫惠山古鎮的①惠山直街②寺塘涇兩岸③中國泥人博物館后,到通惠西路口的惠山公園售票點獲取提前在網上預定的門票,然后經過④惠山橫街,進入錫惠公園的古跡區和園林區游覽 錫惠公園通惠西路口售票點,就在惠山橫街“惠麓鐘靈”牌坊右邊 我2月7日到達時的門票信息:錫惠公園70元含8個小景點、惠山古鎮80元含10個小景點;聯票120元(據好友一鳴俊人先生言及,目前惠山古鎮門票已下降到30元) 我提前一天在同程網上預訂了錫惠公園的門票,原價70元,網購價38元 惠山橫街,現在名叫秦園街,很短的一條過道街,街道兩邊有一些祠堂和商鋪,還有幾座貌似老古董的石牌坊 無錫惠山泥人名聞天下,但惠山橫街上的這家“泥人潘”,卻是我曾經到過的江蘇淮安楚州河下古鎮中的老字號品牌 我在泥人潘這里,買了一盒無錫泥人 小禮盒阿福 這種泥人,一看就是很粗糙的規模化機器制胚、人工描繪物,才10元一套,我是買來騙小孩玩耍的 惠山橫街上的惠山豆腐花,也是很出名的一家小吃鋪,平時一直有人在排隊,我到的時候是下雨天,難得這里很空閑 不管什么東西,只要和康熙、乾隆這兩位皇帝一沾邊,就會火 花5塊錢買一碗嘗嘗。豆腐花做得確實很嫩滑,還加了一些小蝦皮、紫菜、榨菜粒和蔥花,咸鮮適中,味道不錯 錫惠公園的古跡區入口,又名“江南第一山”門---這座門,其實現在已成為惠山寺的山門,就在惠山橫街和惠山直街的丁字形交界路口 錫惠公園以無錫的錫山、惠山命名,包括錫山的全部和惠山東麓及連接兩山的映山湖,分為古跡區和園林區兩部分 “江南第一山”門前,左右各立一柱石經幢 這是左側的宋大白傘蓋神咒幢 右側的唐陀羅尼經幢 可別小看了這兩柱貌不驚人的石經幢,2013年3月,它們被列入了第七批國保文物 幢基八角形束腰須彌座,浮雕結伽趺坐八面佛 石經幢的仰蓮瓣細節 “江南第一山”門左側的錢王祠,據說是一直門閉不開放 錢王祠主祀五代時期吳越國創始人錢鐐,目前是無錫的市保文物 “江南第一山”門右側的過郡馬祠,主祀無錫過氏的始祖:宋郡馬過孟玉 “江南第一山”門的左前方,就是惠山橫街上的銹嶂閣戲臺 換個角度眺望“江南第一山”門。乾隆皇帝在評述江南諸山水時,認為“唯(無錫)惠山幽雅嫻靜,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屬” 過“江南第一山”門,進入錫惠公園的古跡區。(網搜)錫惠公園古跡區導游圖 主通道兩邊,建有好幾座開放式祠堂,這是鄒(鄒)忠公祠 鄒忠公祠庭院 鄒忠公祠主祀宋代諍臣鄒浩 2月初,錫惠公園的古跡區里,正在舉辦迎春燈會,通道邊有一系列“馬上**”的雕塑,看著蠻有意思的 馬上有房 馬上有車 馬上有財 馬上有囍 馬上有象,指的是馬上有對象 通道上的香花橋 香花橋下的水池 香花橋旁建有李忠定公祠 李忠定公祠始建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主祀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綱 過香花橋,道邊雕塑:馬上有茄子,意思是馬上有一切(茄) 馬上有猴,意思是馬上“封侯(猴)掛印做大官” 馬上架一個十字架,意思是馬上有假(架)期! 錫惠公園古跡區,主看兩大古跡,一是天下第二泉,另一看,就是看的這座寄暢園 寄暢園現在是國保文物單位 寄暢園也稱秦園,是一座山麓別墅類型的園林,明代嘉靖年,尚書秦金在這里購地筑園,取名為“鳳谷行窩”。明萬歷二十年,曾任右副都御史、湖廣巡撫的秦氏后裔秦燿 ,在原址改筑舊園,構思擺布,建成二十四景,并取晉王羲之“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詩意,將園名改為“寄暢” 寄暢園是清代康乾兩帝12次到駐的地方,據記載,康熙帝見園后泉水叮咚、山澗淙淙,一派仙境景象,欣然題寫“山色溪光”四字,乾隆下江南時又在康熙題字旁題寫了“玉戛金樅”字樣 “鳳谷行窩”殿 殿內,松風水月匾 園景 寄暢園的中心池塘,名叫:錦匯漪 水岸長廊 陸地回廊 站在錦匯漪池塘邊,可遠眺無錫錫山山頂的龍光塔 拉長焦,才能看清雨霧中的龍光塔 園景 凌虛閣 美人石和御碑亭 這是我好友一鳴俊人先生特別向我提及過的一座太湖石峰,名曰美人石 據說,寄暢園美人石是無錫人最為熟悉的太湖石,她在寄暢園的一個角落里臨水理妝至少已有三百多年。乾隆帝來看美人石時,認為這不是少女,而是一位大丈夫,因此賜名“介如”。在《南巡盛典》圖中,就繪有“介如石” 介如石附近的御碑亭中,便是乾隆作畫題詩的“介如峰圖”。此御碑毀于上世紀的大革命年代,現在所見的碑,是85年根據拓本重做的贗品 園內臘梅綻放 園內的小河,水源來自無錫的惠山,從地下流入惠山古鎮上的寺塘涇后,直通京杭大運河 臥云堂景觀區 臥云堂系寄暢園的主體建筑 堂門及門廊 臥云堂直面,三株高大古香樟樹構成一片綠蔭 這三株香樟樹,均有三、四百年以上的樹齡 高大偉岸的古香樟 假山小道 假山頂是一個瞭望臺,名為:鄰梵樓 在鄰梵樓這邊,也能遠觀到無錫錫山山頂的龍光塔。這也是我國傳統造園手法中的外借借景手法 寄暢園其實是個很不錯的園林,知名度也很高,如果獨立出來收費游覽的話,起碼可以賣20元的門票價,只不過我游覽過太多的園林,看過太多的亭臺樓閣、水池假山。。。所以對寄暢園的感覺也就這么回事了,我在里邊晃悠了15分鐘左右就出來了 寄暢園后側墻外的顧瑞文公祠 祠堂照壁 祠堂正殿 顧瑞文公祠,主祀創辦東林書院而被人尊稱“東林先生”的明代思想家、東林黨領袖顧憲成 祠堂偏殿,門閉 與顧瑞文公祠緊鄰的是二泉書院 二泉書院現在是江蘇省的省保。人們耳熟能詳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最早并不是出自無錫東林書院,而是源自這座“二泉書院” “若要石門開,要等邵寶來。”這是無錫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而二泉書院,就是這位明代禮部尚書邵寶創立的 二泉書院正門 庭院及院內建筑 二泉書院創始人邵寶塑像 古樸、幽靜、雅致的書院一隅 后花園中的人造景觀:積云巖湍澗 二泉書院最高點,是易情亭 易情亭墻面正中,懸掛邵寶點易圖,題材取自邵寶點讀《易經》 易情亭旁,有一條暗弄連接惠山寺和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景觀點,下帖繼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