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醫藥大學 梅國強教授 4、樞機不利,兼濕熱阻滯膽腑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論少陽腑證》,在這篇文章當中,講大柴胡湯證就是少陽腑證,就是少陽膽腑本身的疾患。因為提到這個問題,就必須把相關的問題說清楚,因為《傷寒論》決不可能包括全部中醫學,它只是建立了六經辨證的原理和框架理論,它可以廣泛的運用于臨床各科,但是并不能包治百病,說《傷寒論》什么內容都有是不可能的。在講《傷寒論》經證、腑證的時候,太陽有經證腑證是公認的,陽明有經證腑證是公認的,唯獨少陽證的經證腑證爭論不休,而且也很少有人爭論。所以根據這個問題我寫了這篇文章,只是具體針對《傷寒論》的一部分內容寫的,說大柴胡湯證就是少陽腑證,熱結少陽腑證是什么證?熱結膽腑之證,實熱之邪結聚于膽腑,使膽腑不通,大柴胡湯就是少陽腑證,那是根據《傷寒論》的具體情況寫的,只是僅就少陽一經之病,而說明少陽腑證即熱結膽腑的證候。然則膽腑的病變甚多,絕非《傷寒論》所能盡其意,它不可能把膽腑的病變都寫完,這也不符合事實。《傷寒論》成書到現在差不多1800年了,我們要求它把所有的膽腑癥狀都寫進去,那就離開了時代背景,苛求古人。但它的理論框架,作為其它的膽腑病變還可以用,只是說它不可能包羅萬象。 后來在臨床實踐當中,繼續鉆研張仲景這門學問,又發表了一篇文章,就叫作《手足少陽同病》。這篇文章從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湯這張方子入手,因為柴胡桂枝干姜湯是少陽郁結不解,樞機不利,膽火上炎,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兼證,就是兼水飲內停,所以用干姜、桂枝之類的溫化水飲。不要以為一個病都是同性質的病結合在一起,少陽膽火內郁是問題的一方面,兼有水飲是問題的另一方面,一個是要清降膽火,一個要溫化水飲。這個水飲由何而來呢?足少陽膽經不利,因同氣相求,影響到三焦,使三焦氣機不通暢,所以發生水飲內停,那么《傷寒論》的柴胡桂枝干姜湯應當是最早見到的手足少陽同病,只是在我之前沒人提出來這就是手足少陽同病,我在這篇文章里面就確立了這個手足少陽同病的觀點。 這里我寫的手足少陽同病不是柴胡桂枝干姜湯,而是屬于另一類病情,剛才講了柴胡桂枝干姜湯所兼的是水飲,而我所講的手足少陽同病,足少陽膽經的病沒變,手少陽三焦的病是濕熱,而不是水飲,是手少陽三焦的濕熱與足少陽膽經的膽火相互為病。這一類病證,如果是重的,以蒿芩清膽湯為主方,如果是輕的,以柴胡溫膽湯為主方。那么前面已經講過了,蒿芩清膽湯與溫膽湯或者是黃連溫膽湯,這是一方二法,或者叫做一方三法,把柴胡蒿芩湯叫做一法,把柴胡溫膽湯叫一法。蒿芩清膽湯證、溫膽湯證、黃連溫膽湯證,如果與少陽同病的,都加上小柴胡,那么就是一方三法了,針對三種不同的病情。溫膽湯和黃連溫膽湯、蒿芩清膽湯只是有輕重之別,在本質上沒有太多的區別。以上二方,并非專指何病,而是專指證候,換言之,疾病可以不同,而欲定以上二證,究竟應該用柴胡蒿芩湯呢還是應該用柴胡溫膽湯呢,必須與二證之病機相合,病機相合的就可以用,所以我在《拓展傷寒方運用》里邊有很重要的一條:依據病機,不拘證候。實際上我這篇文章,用柴胡溫膽湯主要就是病機相符,證候各不相同,前面講的眩暈,耳鳴,憂郁,婦科的濕熱下注,以及后面所舉的這些病證都不相同。病不相同,而用方基本相同,那就是異病同治了。為什么可以異病同治呢?因為它在這些病證之中,出現了一個相同的病機,正因為病機相同,所以用在不同的疾病當中,才會發揮效果。這就是中醫與西醫在辨證思維上的最大區別。現在有不少人提出來辨病論治,這個問題我不想多分析,中醫要是說辨病論治就真沒有辦法開方,比如咳嗽就是一個病,要用什么方?你們再分幾個類型,寒熱虛實,風寒,什么痰熱,等等,分型分的再多,在臨床上還是不夠用的,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獨肺也,何況還加上很多的外感病,那就五花八門了。所以說一個方子依據病機相同來使用,這個使用的幾率上是很高的。比根據主癥來用,使用的幾率還要高。因為不同的病,他的主癥不相同,就如剛才講的一個婦科病與眩暈,你說他主癥怎么找相同?找不到,就是因為它病機相同,所以我就用了。 本節所言樞機不利,濕熱阻滯膽腑,是指少陽樞機不利,膽火郁而不發,更兼三焦濕熱內阻,橫逆不解,而侵犯膽腑之證。其辨證要點如下:第一是對于這一類的膽腑病變,膽腑這個地方有疼痛,或者壓痛,甚至于波及整個右脅,對于膽腑中醫的記載和西醫解剖學的記載,位置、大小基本相同,就在劍突的右下方。第二是多無發熱惡寒,這是指柴胡溫膽湯而言,實際上這一類的病人也有高熱惡寒的,那可能屬于柴胡蒿芩湯范疇,因為它病情來得重,有發熱,或者它就是屬于大柴胡湯證,而不是我今天所講的柴胡溫膽湯證,柴胡溫膽湯證多不發熱。第三是厭油惡心。第四是舌質紅,我這里寫的比較細致,舌質紅,舌苔白厚,或者黃厚,或者是薄黃,還要加一點,舌質紅,舌苔薄白,照樣可以是濕熱內阻。可能大家要問,有什么根據呢?根據是葉天士在《外感溫熱篇》講“白苔絳底者,濕遏熱伏也”。底就是舌質,上面是白苔,舌質是絳色,深紅色。我在臨床觀察,如果舌質鮮紅,比正常的舌質還紅,也屬這一類。因為葉天士在講舌質舌苔的時候很多地方厚薄潤燥交代非常清楚,唯獨這個地方只說白苔,不說它的厚薄,但是舌質講得清楚,絳,我認為還包括鮮紅,我說這個鮮紅的舌質,包括絳的舌質,即使是薄白苔,照樣是濕熱內阻,薄白苔舌質鮮紅、舌質絳,這一點把它當作濕熱看待。這在臨床上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為舌苔是薄白的,舌質紅不紅就沒有注意。這篇文章因為趕時間寫出來的,有的地方舌質紅就漏寫了。如果他舌質不紅,是正常舌質,或者偏淡,我不會加上黃連之類的藥。治法宜和解樞機,清熱化濕,疏導郁結,以加減柴胡溫膽湯為主方。 病案六 陳某,男,42歲,五天前突發劍突下方絞痛,伴冷汗出,急診住院治療。診斷為膽囊炎,西醫經用抗菌素及解痙藥治療,用了阿托品、654-2等藥物,治療四天,絞痛稍有緩解,不是痛的要命了,但是病人還是在痛,疼痛始終未愈。雖然不是絞痛,不是痛到出汗,但是痛得睡不著覺。加上這個病人費用不足住院有困難,只好出院去找花錢少的地方。那么我接診的時候,這個病人劍突右下方疼痛,壓痛明顯,腹壁張力較高,較強,大便干結,日行一次,雖然干結,但是每天都有,不是干結不解。干結能解與干結不解,這當中有差別。不論他能解與不能解,這個腹脹與否,又有差別。若腹脹硬痛,而大便不解,那可能涉及到與陽明或者與膽腑熱盛有關。這里雖然大便干結,每天都還能解,就是解的困難一點。惡心厭油,脈緩,舌苔黃厚膩,舌質紅。舌質很淡而舌苔黃厚的情況很少見,不是說沒有,很少見。 據證分析當屬樞機不利。我剛才講了,劍突的右下方就是膽腑的位置,中醫記載說膽在肝之短葉間,現在的解剖位置就是在劍突的右下方,它記載了大小、長度、寬度,里面能夠裝精汁多少合,折算下來和解剖學上的膽基本一致,這在《靈樞》里面可以找到。這個地方本來就是膽腑的位置,發生疼痛,壓痛。為什么用小柴胡啊?因為本來就是膽腑的病,為什么不能用小柴胡呢?有時候不一定要證據很多,這一個證據足矣,至于說其它的證據還是可以分析出一些來,這里因為時間關系,就不再講了。所用的處方就是柴胡溫膽湯么,不過加了郁金、玄胡、炒川楝,實際上金鈴子散的組成部分。還有生蒲黃,五靈脂,又是一個失笑散。我要聲明的是失笑散用在湯劑里面不如散劑,如果用散劑吞服效果更好。無奈何我們那個門診部沒有加工成散劑,開失笑散沒有,開這兩味藥就有,就是入湯劑有點可惜,效果明顯不如散劑。因為它濕熱之邪阻滯較重,疼痛,所以用了藿香、佩蘭、滑石。為什么用滑石啊?這也是根據葉天士的理論,不過我沒有用蘆根配用,加上蘆根更好,只是方子就更大,我不喜歡一個方子藥開很多。葉天士講“或透風于熱外,或滲濕于熱下,不與熱相合,勢必孤矣”,“挾風則加入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我這里用滑石,因為還要導濕下行,只是我沒有用蘆根,如果用上蘆根也是很好的。另外《金匱要略》有一個方子叫做蒲灰散,現在方子中有蒲黃、滑石,基本具備蒲灰散的組成,既能夠活血,又能夠利水。所以,我用方常常就是從這個方子拆一個零件,那個方子拆一個零件,然后組裝起來,我的方子都是這么組裝出來的。我體會到這樣組裝方子很靈活。 處方: 柴 胡10g 黃 芩10g 法 夏10g 陳 皮10g 茯 苓30g 枳 實15g 郁 金10g 玄 胡20g 炒川楝10g 生蒲黃10g 五靈脂10g 藿 香10g 佩 蘭10g 滑 石15g 金剛藤30g 生 姜10g 病案七 夏某,有慢性膽囊炎史多年,來診時劍突右下方疼痛,口干口澀,納差,大便日行一次,脈緩,舌苔白而略厚,舌質紅。我的病歷上面寫舌質紅,就表明比正常人還紅,鮮紅。這個病人用溫膽湯可不可以?當然是可以的,用溫膽湯就抓住了他的主流,應該是有效的,但是柴胡溫膽湯更好,為什么?剛才說了,劍突右下方就是膽腑嘛,膽腑疼痛為什么不加小柴胡呢?加小柴胡是更好的。有時候用小柴胡的道理只在一個癥狀,就是劍突右下方疼痛,加上與不加效果就不一樣。而且他不是短時間了,多年如此,則樞機何以正常運轉?更兼納差,舌苔白厚,則濕熱阻滯顯而易見。既然有少陽膽腑受到病邪的侵襲,又有濕熱內伏,那當然就是用柴胡溫膽湯。加減法:疼痛重的加姜黃、金剛藤,服藥一共兩周,諸癥基本消失,然此病反復多年,若不作較長治療,則難免復發。后因患者無力繼續治療,未再診。 處方: 柴 胡10g 黃 芩10g 法 夏10g 陳 皮10g 茯 苓30g 竹 茹10g 枳 實15g 黃 連10g 廣木香10g 砂 仁10g 藿 香10g 佩 蘭10g 炒川楝10g 玄 胡15g 5、胰腺古無名,治從少陽探歸屬 我在04年所講的《加減小柴胡湯臨證思辨錄》里面有這樣一個內容,那個標題的名字叫做“胰腺古無名,治從少陽探歸屬”。中醫文獻里面沒有胰腺這個名字,既然連名字都沒有,害了病怎么治療?我們說根據辨證論治的原理,根據經脈臟腑相通的關系,是可以找到治療歸屬的。對于胰腺,中醫不是說完全沒有記載,例如《難經》里面有些相關記載,后世醫家,包括近代張錫純對于胰腺都有一些討論,但是他們寫的那些內容,與胰腺相似,而相似不能相等,要說它肯定就是胰腺,是不敢肯定的,所以我姑且不談。那怎么樣探歸屬呢?從胰腺炎的發病,經脈聯系,并結合西醫學之通道說加以分析。那么搞中醫要不要參考一點西醫?病人來了,化驗單是要看的,西醫的診斷是要看的,我看是為我所用,但該怎么用中藥去治療,我不是根據那些西醫的診斷、化驗單。我參考這些是考慮能不能用在我的中醫思維上,如果能用上去,我就用。 胰腺炎發病多半是很急的,特別是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也是很厲害的,來勢很兇。只有單純慢性胰腺炎的病人,那才疼痛不重也不輕,老在病病癆癆的狀態。從經脈上怎么聯系呢,西醫說這類病人發病急,來勢兇猛,中醫也是這樣看,這兩點相同。要從經脈上來,從少陽探歸屬,足少陽膽經支脈中有一條從缺盆下胸中,從體內走,不在體表。與剛才說繞乳房的外上方到外下方所那支不同,這是另外一支。這支從缺盆進入胸腔,下胸中,貫膈,屬膽絡肝,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經脈循行。那么可想而知,從右邊下去的這一條,屬膽絡肝,是直線的,直接有聯系;左邊的這一條呢,如果說它也是直線下來,我們就不知這條經脈是什么。因為經脈必然根源于臟腑,要與臟腑發生聯系,才知道它是什么經。左邊膽經直線下來,也不絡肝也不屬膽,就無從給它命名。如果說左邊呢,從原理來推斷,它必然循行向右,才能夠與膽腑和肝發生聯系,然后又循行向左,再下行,所以足少陽膽經在心下,劍突下的部位是成一個交叉狀態。那么這一個循行向左向右這樣一個來回的過程,這條路線恰好與胰腺的部位是相通的。我們即使不講與胰腺的部位相通,既然是在心下出現證候,又與膽腑相關,再加上有很多類似于少陽的癥狀,那就不得不從這方面加以探索,因為那是一篇專篇文章,今天不可能詳盡的講,我只能講到這里為止。同時還要提示,這個心下的部位叫做胃脘,胃脘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廣泛的三角區,頂點就是劍突,然后沿著肋緣,到肋緣的邊界,一條連線,在這樣一個三角區里面都叫做胃脘,都叫做心下。膽腑在劍突的右下方,從經脈和病證的聯系,我們可以從少陽探歸屬。 另外西醫對于胰腺炎,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學說,其中有一種學說就是通道說。因為膽管與胰腺管共同開口在十二指腸的壺腹部,大約有70%的人胰腺開口和膽管是共同開口的,交會了以后從一個管道出去。所以當膽腑,膽有病變的人,特別是膽石癥,膽囊炎患者,經過大量飲酒,吃肉,膽汁大量的分泌,而膽道水腫,充血,包括胰腺水腫,充血,那么引起膽道不通,胰腺管也不通,那不通的結果是反流。而胰腺里面所含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它是呈酶原狀態存在的,暫時不發揮作用,到了十二指腸的堿性環境就被激活了,激活成胰蛋白酶、胰脂肪酶。這個胰蛋白酶可以溶解蛋白,胰脂肪酶可以消化脂肪。這一反流就造成胰腺自身消化,所以西醫診斷的胰腺炎至少有70%的人同時有膽囊炎存在。這樣一個通道學說,跟我剛才講的這個經脈的循行,好像是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我就提出來這樣一個從少陽探歸屬的觀點。有濕熱的才屬于我這篇文章的內容,像我在小柴胡湯那篇文章當中是沒有濕熱,就是小柴胡湯加另外的藥,不是加化濕的藥。這個治以和解樞機,清化濕熱,以利三焦,疏通膽腑,這樣來治療胰腺炎。那么我們治療胰腺炎,實際上不止兩法,小柴胡湯加味加減是一法,柴胡溫膽湯又是一法,可能還有別的方法,以后再說。 病案八 涂某,男,65歲,三個多月前因患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而住院治療,當時癥狀消失,可是消失后又復發,沒有徹底治愈。近兩個月來因間斷上腹疼痛,再次住院治療,診斷為慢性胰腺炎,膽囊炎還存在。就診時左上腹疼痛,牽引背部疼痛,飲食尚可,因餐后痛重而自行控制飲食,吃了飯以后疼痛就加重,特別是菜里面油放多一點,疼痛就會明顯加重,大便正常,舌紅苔黃厚膩。 他這個病急性的時候,西醫可以控制這種急性癥狀,把病人從危險的邊緣拉回來,可是到了慢性胰腺炎的階段,或者說這個胰腺炎雖然是急性的,但是不重,那就可以用中醫治療,中等以下的,用中醫沒問題,而且這一類中醫治療的效果顯然就比西醫的好。如果非常嚴重的,那個還是要中西醫結合為好。那么這個病人證屬樞機不利,三焦濕熱阻滯,處方如下:柴胡、黃芩、法夏、陳皮、茯苓、竹茹、枳實、蒼術、黃連、藿香、佩蘭、土貝母、土牛膝、土茯苓,本來我是四味帶土字的藥同用的,還有一味土大黃。土大黃是什么?很多藥的別名叫土大黃,實際上土大黃的真品,就是羊蹄的根。羊蹄這個藥在一般的中藥學書里面沒有,《中藥大詞典》里面有,羊蹄根,就是正品土大黃,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我為什么沒有用呢?這個病人大便通調,當然土大黃是不拉肚子的啊,20到30g都不拉肚子,羊蹄根不會引起腹瀉。因為我們那個門診部啊,就在這段時間進了一批土大黃,不是羊蹄根,病人吃了拉肚子,不知道是什么藥,所以我才沒有用的。因為他大便通調,所以大黃也沒有用。土大黃是可用,因為它不引起腹瀉。總的來講,這四味帶土字的藥有清熱解毒,燥濕消腫、散結軟堅之功效。如果在治療過程當中腹脹的,加萊菔子,金剛藤;如果大便秘結,我喜歡加虎杖,而不用大黃,六腑以通為順。這個病人呢,經過病情的反復折騰,已經三個月時間了,體質相當虛弱,盡管大便秘結,但他不是不解,固然虎杖清熱解毒、燥濕、退黃、利膽,它還有一個功效就是通便,虎杖通便不會引起腹痛,也不會引起腹瀉,一般用20到30g,老年患者可以用15g。現在的病人給他通便,通得腹痛他也是很不高興的。當然當用大黃的還得用大黃,只是說在大黃用與不用兩可之間,只是為了通便,用虎杖比較穩妥,不會引起腹痛,也不會腹瀉。虎杖不是攻陽明腑實啊,攻陽明腑實就談不上虎杖,那必須是大黃。只是為了通便呢,虎杖比較好,它有大黃之功而無大黃之過,大黃什么過啊?就是引起腹痛腹瀉。 這個病人歷時兩個月,服藥28劑,自覺癥狀已不明顯。再復查B超顯示胰腺周圍的滲出液明顯吸收,基本上炎性改變不明顯了,這說明對于胰腺炎的治療效果還是相當滿意的,當然就是到這個程度,我還不敢說他是痊愈,只能說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膽囊結石,這個結石大一點,我是不敢說可以吃藥讓結石化小,或吃藥打下來,因為有些膽結石,吃藥一年兩年它就是不化小,甚至還長大一點,臨床醫生就是實事求是,他膽囊里面的結石,如果直徑超過了1個厘米,就很難下來,用什么藥打?它是一個石頭,要通過一個肉質的管子,這個管子的直徑大概也就是只有不到一個厘米,個子大,體型壯,高大的人,可能粗一點,可能1個厘米,這樣超過1個厘米結石的也很難下來。 處方: 柴 胡10g 黃 芩10g 法 夏10g 陳 皮10g 茯 苓30g 竹 茹10g 枳 實25g 蒼 術10g 黃 連9g 藿 香10g 佩 蘭10g 土貝母10g 土牛膝15g 土茯苓30g 6、樞機不利,痰熱阻于胸膈 少陽經脈循胸脅,少陽病的主癥有胸脅苦滿,這個“滿”字是對的,但是要知道它的含義是悶。因為古文字滿與胸悶的悶是通假字,這個滿也通悶。但是有些地方是要讀滿,例如腹滿就不能讀腹悶。胸脅苦滿,這個滿字就可以讀悶,它的意義也是悶。胸脅苦悶,或者胸悶脅痛,而舌苔白厚,黃厚等,則是兼痰熱之征象。此證固然屬小柴胡湯證的范疇,但以柴胡溫膽湯更加適宜。少陽的經脈過于胸脅,出現胸脅苦悶,或者胸悶脅痛,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于少陽經脈郁結不利。當然引起胸脅痛也絕不僅是少陽,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 病案九 鄧某,女,41歲,五天前胸骨左緣疼痛,平時勞累后心前區隱痛,胸悶,睡眠差,心煩,心情緊張,甚至恐懼,憂郁,煩躁,飲食減少,二便正常,脈弦,舌苔薄白。 那么這個病人有柴胡湯的癥狀沒有?少陽主胸脅,不要以為少陽都是兩脅疼痛,《傷寒論》有一條“胸悶脅痛者,小柴胡湯主之”。這里胸悶脅痛是一個互文見義,不是說胸就是悶,脅就是痛,而是指胸與脅又悶又痛。不要以為只有兩邊痛才是少陽,少陽主胸脅呀。這個病人還與少陽有什么關系?心煩,少陽不是心煩喜嘔嗎?膽火內郁,上擾心神,一旦心煩,那接連而來的,可能就引起失眠,尤其是精神緊張,甚至于恐懼感。這個既與少陽火郁有關,又與痰熱內阻有關。在這篇文章的開頭,講到陳言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溫膽湯的主治范圍也有這些精神上的癥狀,憂郁煩躁。所以那一個病情為什么既用小柴胡又用溫膽湯?這個病人單用溫膽湯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不過呢,從我個人的想法,就是既然有了小柴胡湯的某些病情,“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這里還不止一個癥狀,所以就可以用小柴胡了,所以用小柴胡結合溫膽湯。 諸癥之中,少陽樞機不利之癥不難辨別,剛才已經指出來了,而濕熱或者痰熱阻滯,何以別之?舌苔白厚,即濕熱或者痰熱的外象,而患者心情緊張、恐懼、憂慮,正與前述溫膽湯所主治的精神癥狀相符,例如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夜夢不祥。不祥之夢,多是惡夢,非常嚇人的,有時自己嚇醒了,這叫做夜夢不祥,或異象眩惑。有的異象眩惑就是說他行為怪異,這是一種,再有一種就是幻覺幻聽之類的。那么這個病人有明顯的精神癥狀,所以他與溫膽湯所主的范疇有相符的地方,因此自然的就小柴胡湯和溫膽湯結合起來了。 這個方子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棗仁、柏子仁無非是在疏解少陽、清熱化痰之中,加上安心寧神的藥。若失眠較重的,加合歡花,茯苓加到60g,我現在的處方里面有用茯苓的,有用茯神的,只是在少數情況下用茯神。有些老病人知道茯神是安神的,茯苓只能利水,你開茯苓他不高興,那就開茯神吧。實際上古人茯苓、茯神是不分的,以現在的觀點來看,茯苓、茯神有什么差別?茯苓是菌類植物,它寄生于腐爛的松樹根上,如果這個寄生在松樹根的外面,扒下來一整個那就是茯苓,如果里面包括了腐敗的根就是茯神,這個腐敗的根包進去是不是有特殊療效,現在誰也說不清楚。古人說于茯苓的功效是補脾、淡滲利水,還可以寧心安神。這里茯苓就是寧心安神用的,而且用 60g問題不大,茯苓在饑荒之年可以充饑的,這個藥毫無毒性。 處方: 柴 胡10g 黃 芩10g 法 夏10g 陳 皮10g 茯 苓30g 竹 茹10g 枳 實15g 膽南星10g 藿 香10g 佩 蘭10g 棗 仁10g 柏子仁10g 當 歸10g 川 芎10g 在這里就提出了一個疑問,此例樞機不利,濕熱或者痰熱阻滯胸膈,并有胸痛等,這不是濕熱痰熱有胸痛么,可是在濕熱痰熱而引起胸痛,包括冠心病心絞痛之類的,我常用的方子是柴胡陷胸湯,這也是曾在廣州講過的,具體是第幾次經方班我記不清楚了。講過柴胡陷胸湯也治療冠心病胸痛,以及肺部的某些感染疾患的胸痛,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子。那么這個病人為什么沒有柴胡陷胸湯,而用柴胡溫膽湯呢?區別就在一點,用柴胡陷胸湯的固然可以胸痛,其余的癥狀也可能出現,但是柴胡陷胸湯一般來說沒有精神癥狀。換言之,有精神癥狀的,我絕不用柴胡陷胸湯。有精神癥狀的恰恰與柴胡溫膽湯相符,而這個病人有明顯的精神癥狀,所以我這樣用。所以同樣一個胸痛,從病機來說,少陽樞機不利相同,還有濕熱痰熱相同,但是還有不相同的,有精神癥狀和沒有精神癥狀不同,所以用藥也不同。實際上柴胡溫膽湯,再加黃連、全瓜蔞,那就是三個方了,小柴胡湯、溫膽湯、小陷胸,幾個方子加在一起。 本來還有一個問題,今天時間快到了,簡要的說一下,對于臉上長痘痘,如果有明顯的濕熱征象,用柴胡溫膽湯作為基本方,再加上綠萼梅、玫瑰花、月季花、冬瓜子之類的藥物,效果很好。這就是樞機不利,濕熱內蘊,外應毫毛。三焦膀胱者,腠里毫毛其應啊!不要以為就只有肺外合毫毛,《靈樞·本臟》“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他外應毫毛。所以它內有濕熱內伏的時候,就可能在皮膚上出現問題。 感謝大家捧場,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