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名稱:愛的根源 專輯歌手:譚詠麟 唱片公司:寶麗金 發行時間:1984年07月27日 專輯語種:粵語專輯1CD 譚詠麟這個名字,歌迷實在是太熟悉了。他從70年代出產至今,在香港歌壇叱咤風云獨領幾騷已逾20載,有“歌神”之封號。其間盡管歷經不少風風雨雨,但鮮花掌聲以及數百個大小獎項始彈頭將他映襯得超然奪目,縱觀香港歌壇恐怕一時再也無人望其項背,說他是一個歌壇神話確不為過。 1982年譚詠麟加盟寶麗金唱片公司,開始進入事業最輝煌的歷史。譚詠麟曾經說過“對于一個藝人來講,獲獎當然是很刺激也很鼓勵人的事,我也不例外,每次獲獎可能還會持續幾年,而這些獎對新人來說比我更重要,我不能擋著他們,我認為應該讓新人出來給歌壇新的沖擊。”從他這番話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初譚詠麟的理智以及過人眼光。如果沒有當初阿倫的退出以及在此之后張國榮、梅艷芳、林子祥的相繼離場,我們或許無法看到后來的新人們給香港歌壇帶來的生氣。 《愛的根源》是香港歌手譚詠麟1984年推出發行的第八張粵語專輯,可以說是譚詠麟最經典的一張專輯,也可以說是香港樂壇最經典的一張專輯。事實上這是一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專輯,以它為標志,香港樂壇進入了一譚張梅為代表的黃金時代。這張專輯以改編歌為主,主要是向日本流行樂靠攏,在此之前,香港樂壇事實上是以許冠杰,關正杰等為代表,以小市民文化,武俠文化為內容的音樂風格,隨著香港經濟的起飛,這種風格已經漸漸落后于時代了,因此向當時流行樂重地日本靠攏,也是這張專輯給予香港樂壇最明確的信號。 這張專輯的大獲成功就在于它每一首歌都是經典,也就成就了一個后輩歌手都不能跨越的一個高度。這是一張情歌專輯,以慢歌為主,但快歌也是有相當出色的表現,可以說,校長最經典的慢歌和快歌盡出自這張專輯。其中,“愛的根源”,“誰可改變”、“都市戀歌”均為本土原創,而“愛的根源”也被認為是過去二十幾年十大中文金曲最好的一首。“誰可改變”是當時播放的電視劇《天師執位》的主題曲,“都市戀歌”是電影《君子好逑》的插曲,兩首歌都隨這電影電視的熱播而廣為傳唱。“愛在深秋”是翻唱韓國歌手趙容弼的名曲,而也成了校長的“校歌”,每逢演唱會這是必唱曲目。“夏日寒風”、“捕風的漢子”是快歌中的經典,同時也明確了其快歌的風格。“酒紅色的心”出自日本音樂大師玉置浩二之首,節奏偏中。“我愛雀斑”,“觸電舞”節奏輕快,后者更帶有舞曲風格。“欠了你”可以說把校長當時極佳的音質反映出來。“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再加上上一張專輯《霧之戀》中的主打歌“霧之戀”被稱為譚詠麟的愛情(慢歌)三部曲,“夏日寒風”、“捕風的漢子” 再加上下一張專輯《愛情陷阱》中的主打歌“愛情陷阱”可以說是他的快歌三部曲。一張專輯要做到快歌與慢歌兼顧本屬難事,但這張專輯卻仍舊在兼顧的同時把它們變成經典,大概只能用奇跡來形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