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不小心崴足了,可通過敷中藥理療等方式治療,這時疼痛處是不能按摩的,但可按摩另一只腳對應的疼痛處來緩解疼痛(即左病右治),也可根據人體對應穴位在手部按摩(上病下治)。
同理,當您運動不當時腰腿部出現扭傷,最好到醫院針灸通過推拿理療治療(因為許多經絡穴位在人體后面),同時可用心體會醫生按摩的部位并記下來,回家后根據人體上下18個對應穴位,自己在手及臂部找對應穴位進行“上病下治”。 如腿扭傷,可按摩肩隅、環跳;曲池、陽陵泉等。 人體的18個上下對應穴位及功能:# K9 J4 k! l. `) P 1、百會——涌泉:主治神經系統疾病,如厥逆,卒中,休克等,或針或灸,一補一瀉,有良效。 2、合谷——太沖:主治筋脈拘急,痙攣,抽搐,口噤以及頭疼,牙疼,疝痛,無汗等癥。太沖:見下圖。 3、肩隅——環跳:凡肢體(四肢所發生的一部或半側)痙攣疼痛,麻痹等,用之皆效。. t. @& {& T! t 大腸經上的肩隅穴(位于臂外側三角肌上。取穴: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 k) L# M$ D- }. U) U& t3 v' y9 r 4、尺澤——委中:凡瘀血阻絡,栓塞或時疫吐瀉,中毒等,取二穴青筋放血即可。* r1 c Q+ F" R6 ^+ G2 v5 l4 ] 肺經上的尺澤穴位于肘橫紋中,肱二頭肌側凹陷處;. t+ z8 w4 @5 X H4 r 5、人中--風府:主治卒然口噤,昏迷不語或癲狂歌哭,精神失常等疾。 風府穴位于后頸部,兩風池穴連線中點,頸頂窩處。( ^6 y8 g4 L! L4 F 6、少商——隱白:主治出血癲狂等疾。$ k! `7 M. n, u5 F+ p + 少商穴位于人體的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處;隱白穴位于足大拇趾內側,距趾甲角1分處;" m3 F4 x( o1 i 7、天樞——足三里:可調治消化道諸疾,如腹疼腹脹,消化不良,瀉泄,痢疾等。 天樞穴位于腹中部,和肚臍平行往外兩寸; 8、胃俞——梁門:主治胃脘疼痛,痞滿,呃逆,嘔吐等胃部疾患。 膀胱經上的胃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后腰處),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即是);梁門穴位于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o0 k* }2 ~) G 9、肺俞——俞府:主治咳嗽,哮喘,咳血等肺部疾患。# y3 q. F3 k4 L* ] E$ ] 膀胱經上的肺俞在風門下一寸處;腎經上的俞府穴。在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 10、命門——關元:主治一切虛脫,宜灸。9 v& v8 v3 N/ i+ k9 f 11、中脘——至陽:主治一切脾胃疾病。# y* H& M3 k5 C7 a$ n4 G3 x 至陽穴位于兩肩胛骨下緣連線的中點。與兩乳中點的膻中穴相對;! H' p# {" o6 x: \. i6 t 12、公孫——內關:主治心腹胃痛,嘔吐,痞滿,心悸,怔忡,等疾病。 公孫穴位于人體的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13、后溪——申脈:主治頭面頸項諸疾以及目腫,喉痛,盜汗,癲狂等。 - 后溪穴:在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后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 i4 ]: I4 |' i$ a 申脈穴:位于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處。主治病癥:申脈穴的主治病癥為:增進耐性、怕冷癥(怯寒癥)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指壓按摩療法治療怯寒癥、增進耐性的指壓法等。 p7 Q/ V3 J& v' B 14、臨泣——外關:主治手足麻痹,頭風,面肌痙攣抽掣,牙痛,耳聾以及肝膽相火引發之肋痛等。 膀胱經上的臨泣穴:位于人體足背外側,第4、5跖骨底結合的前方,小趾伸肌腱外側的凹陷處。主治疾病為:頭痛、腰痛、高血壓、眼疾、怕冷癥、腹氣上逆、腸結石、下痢等。6 q3 m. x) M& m* ~ 15、列缺——照海:主治 疝氣,痔瘡,便血,小便淋漓不暢,以及牙痛,咳血等。 16、三陰交——間使:治療惡寒發熱,瘧疾,腹痛,便秘,男女生殖器疾病以及婦人月經諸病。2 p0 R* K% {" M. l* m! f+ |& G 間使穴位于人體的前臂掌側,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心痛,心悸,胃痛, 17、絕骨(懸鐘)——支溝:主治熱結便秘,腹脹,肋痛和膽結石癥等。 絕骨穴在外踝高點上3寸,當腓骨后緣。支溝穴位于手背腕橫紋正中上三寸處。 18、曲池——陽陵泉:主治四肢疼痛,麻痹,癱瘓。4 C) n0 D# N) J5 ]0 ^2 E 大腸經上的曲池穴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橫紋盡處。主治咽喉腫痛,牙痛,目赤痛,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腹痛吐瀉,...* 膽經上的陽陵泉:身體坐直,在腿彎處小腿外側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術語叫腓骨),就在骨尖的前下方凹陷處。主治疾病為: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痹、消化不良、關節筋遲緩或痙攣腫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勞、胃潰瘍、坐骨神經痛、膽囊炎、高血壓、遺尿等。 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