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病,月經病的治療重在調經,分為調理氣血、補腎、扶脾、疏肝,同時本著“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以及平時與經期的不同特點全面考慮、靈活運用。常見的調經中成藥有:艾附暖宮丸、七制香附丸、益母草膏、烏雞白鳳丸、八珍益母丸、加味逍遙丸、調經止帶丸、當歸丸、止血片、當歸紅棗顆粒等。分別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月經不調癥狀,現根據日常所見各種證狀對上述諸藥的臨床應用進行比較。 一、方劑的組成及功效主治 1、艾附暖宮丸 具有扶陽祛寒的作用,方中四物湯養血調經,(黃芪配肉桂、吳萸等辛溫之品,補氣扶陽、溫經散寒、暖宮通絡,配以香附疏肝理氣活血,續斷補肝腎、強腰膝,以達到扶陽祛寒、調經暖宮的作用。本方常用于陽氣不足、陰寒內盛所致的月經不調。本藥實熱證禁用,服用時忌食生冷食物。 2、七制香附丸
3、加味逍遙丸 4、益母草膏 5、八珍益母丸 6、 7、調經止帶丸
8、 當歸丸 9、當歸紅棗顆粒 10、止血片 二、 臨床應用的比較 1、艾附暖宮丸治療寒凝血瘀之痛經、月經后期及宮寒不孕。患者因陽氣不足、陰寒內盛所致月經后期,經行腹痛、腰痛不孕宜用本藥。 2、七制香附丸與加味逍遙丸同治肝郁氣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經行腹痛、胸悶不舒等證。七制香附丸中含四物湯補血調經,在行氣藥中有補血藥相佐,可養血調經、理氣解郁、還可用于妊娠惡阻。而加味逍遙丸在理氣解郁藥中加入了治療肝經郁熱藥味,多用于肝經有熱而致月經先期、量多、頭昏目脹、頭暈口苦等證。七制香附丸偏于行氣補血,而加味逍遙丸則偏于清肝經郁熱。 3、烏雞白鳳丸與八珍益母丸同有氣血雙補的作用。八珍益母丸偏于平補、調補,可長期服用,適用于月經后期、經量少、閉經、倦怠無力等氣血兩虛之證。烏雞白鳳丸有峻補氣血的作用,可清虛熱,用于陰虛發熱、虛勞所致月經不調,并有收斂固澀止帶作用。用于經血不調、五心煩熱、崩漏帶下等氣血虧損、陰精不足之證。 4、烏雞白鳳丸與調經止帶丸同用于補血調經止帶。烏雞白鳳丸用咸溫甘平之品收斂固澀止帶,用于虛勞羸弱所致帶下。調經止帶丸用椿皮&黃柏清下焦濕熱而止帶,用于濕熱帶下沖任不固等證。二者同用四物湯補血養血、烏雞白鳳丸中的烏骨雞、鹿角膠、人參、黃芪等藥有益氣血、填精髓、壯筋骨的作用,調經止帶丸只用四物湯平補氣血。 5、當歸丸和當歸紅棗顆粒同用當歸養血調經。當歸丸中用蜜炙黃芪增強補氣作用,而當歸紅棗顆粒用紅棗平補氣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