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教學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自學、探究問題、建構知識的過程,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重要保證。只有充分的預習、自學,課堂上才有話可說、有據(jù)可論,才會有豐富多彩的展示。然而,實際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三:一是學校、老師對預習環(huán)節(jié)沒有足夠的重視和認識,而把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展示上。二是教師組織預習盲目隨意,效果不佳。三是學生預習不夠深入,蜻蜓點水,浮皮潦草。
為了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學生課前預習“五步法”可以借鑒和參考。
第1步: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針對性。
第2步:交代學習任務,組織學生自學。(明確學習什么,解決什么。任務劃分不可一刀切,根據(jù)實際,分層交代。)
第3步:明確組織秩序,先獨立后合作。(組長主持,按序輪流發(fā)問、發(fā)表意見)
第4步:限定任務時間,確保短時高效。(一節(jié)課自學時間不少于15分鐘,目的在于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主動學習習慣。討論時間不超過15分鐘,目的在于增強討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耗時、爭吵。)
第5步:檢查預習效果,掌握學情狀況。(生查與師查結合。組長檢查組員,并給老師匯報。教師做抽查,側(cè)重于學困生。)
第一步,明確學習目標時,不可簡單地將導學稿學習目標復述給學生。一要有目標意識,即我們學習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二要引導學生明確達到目標需要的條件。三要有激勵措施,實行小組間競爭完成。
第二步,交代學習任務是一個技術活。對于基礎好、自學能力強的同學,預習自學輕松。但基礎差、自學能力弱的同學幾乎是一個很難翻越的障礙。教師在交代學習任務時,不必追求整齊劃一的完美效果,因為這不現(xiàn)實。把導學案中最基礎、最簡單的問題交給學困生去完成。并積極鼓勵他們朝導學案更高的領域探索。向他們明確幾個課堂中必然要展示的問題,迫使他們主動去探究解決問題,實現(xiàn)自學過程,獲得過程的體驗,思維訓練。讓學困生展示不重效果,重在參與和過程。
第三步,明確組織秩序,方可保證效率。合作探究是建立在相互依賴、相互需求的基礎之上。沒有獨立深入的自學就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合作探討。因此,要絕對保證學生按照導學案的提示和問題設置認真深入的自學,標注學習中的疑難困惑,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交流探討。討論需要秩序,更需要組織,沒有秩序和組織的討論只能是人聲鼎沸而效果底下。秩序為:組長組織,對子學習,輪流發(fā)言,做好記錄,組長小結。這一過程中,教師關注的是各小組的狀態(tài)、興奮度、參與度和學困生。積極給予學困生點撥和引導,幫助學困生學會學習,樹立自信。保證每個學困生每天都能解決一定的問題,讓他們逐步找回自信,勻加速前進。
第四步,限定任務時間,提高自學效率。任何一項任務的完成第一要素都是時間。沒有時間的保證就沒有效率的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質(zhì)量完成任務就是追求高效的理念。有效利用時間是效率,盲目消耗時間是浪費。教師要合理分配時間,保證每一分鐘都是有效的。一是要保證學生獨立自學的時間。二要限制小組合作討論的時間。三要給予各組整理小結的時間。這是個時間段的劃分大約為:15:10:10。
第五步,檢查預習效果,目的有二:一是為了督促學生預習自學,二是為了掌握學情。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自學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確定重點展示內(nèi)容、方式和展示小組,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的疑難困惑上。檢查預習效果工作量較大。我們提倡教師選定幾個小助手,指導他們來協(xié)助自己完成此項工作,一則鍛煉了學生,二則給自身減負。
冰心說:“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不論外出學習,還是在校觀摩,我們其實都是在看那精彩的課堂展示,殊不知,沒有扎實有效的課前準備,就不可能有展示時的精彩紛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