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書生進京趕考,路上突發疾病臥倒在武夷山一農家門前,鄉民善良樸實將其背至家中,并采摘許多生長在巖石上的茶葉,炒后泡水讓書生飲下,幾日后奇跡出現書生竟然痊愈好轉。調養數日,書生千恩萬謝與鄉民道別繼續他趕考之路。 鄉民繼續他們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忽有一天一隊人馬駛進村莊,敲鑼打鼓好不熱鬧。鄉民好奇圍觀,原來是曾經臥病的書生金榜題名后特來感謝鄉民的。鄉民將書生帶到山中,指著巖石上三株蔥郁茂盛的樹木說:不是我救的你,是這三棵樹救了你。書生于是脫下身上的紅袍蓋在那三棵樹上,三棵樹因此得名大紅袍,而武夷山上的茶樹也就由此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大紅袍。 傳說是不是真的,無從考證,但三棵長在巖石上的茶樹倒是真的存在。 2008年第一次去武夷山,完全是因為玩兒,而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玩兒,讓我與武夷山、與武夷巖茶有了一份不解之緣。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來武夷山,真的感覺不到這里濃郁的茶的氛圍。 穿大街走小巷,林立的店鋪琳瑯滿目的幾乎都是與茶有關聯的。隨便走進哪一家,買不買他們的茶不重要,重要的是店家那一聲聲熱情的招呼:喝茶,暖心! 行走山路之間,目光所及入心入眼的多是茂盛的茶園,規?;虼蠡蛐。恢没蚋呋虻?,如一幅畫似一處景,享受! 從武夷山回來沒多久,毫不猶豫的辭去還算不錯的工作,自立門戶我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店,主營武夷巖茶。 與茶結緣,之后的幾年間,幾次重走武夷山,游山、玩水、問茶,漸漸的我越來越喜歡武夷山。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此話真的不假! 有著“奇秀甲于東南”美譽的武夷山,溝壑峽谷連綿不斷,著名的大王峰與玉女峰深情對望,美麗清澈的九曲溪日夜不停潺潺流淌。谷底、山間蔥郁茂盛的茶樹倚山巖而植,因此便有了武夷巖茶的統稱?!吧险呱鸂€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又因特殊的土質、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以及半發酵的制作工藝,便有了武夷巖茶與眾不同的韻味:綠茶的清香,紅茶的甘醇,其中尤以大紅袍而著名,當屬中國烏龍茶之極品。 而勤勞智慧的武夷人,因為有了老天的厚愛茶的滋養,無論男女老少,只要坐下來,茶桌旁舉手投足言談,無時無刻都在散發濃濃的茶味兒。 每年年底,一年一度的大紅袍斗茶大會如期舉行,所有的茶農會帶上自家最好茶葉參加,經過專家級評委們與茶人級評委層層篩選,最終評選出金獎得主。 因為武夷巖茶只在每年的春天采摘,所以其余的三個季便是茶樹修養階段,茶農會將茶樹修剪一番,剪下來的枝葉埋在茶樹的根部“化作春泥更護茶”,然后便是期待來年的開枝散葉...... 走累了,選一開在清靜之地農家樂,品嘗一下武夷山水滋養的美味,沒有山珍海味,只有農家小菜,那感覺,愜意! 飯后,泡一壺上好的大紅袍(本人獨愛肉桂),慢酌細品,那茶香彌漫開來,那回甘,唇齒留香...... |
|
來自: 昵稱cVZ45YVi > 《旅游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