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長假,就要往那些人多的、名氣大的景點去?相信很多人會說NO!在溧陽,有著很多藏在“深閨”的水庫,它們不僅有來頭,而且也很有看頭。這些青山秀水的風景,應當是更適合那些喜歡遠離喧囂的人們的最愛吧!就隨著我們記者的筆觸先一睹為快:喜歡大氣磅礴,可去大溪水庫“聽?!?;喜歡田園風光,可去塘馬水庫“觀鳥”;喜歡明凈秀麗,可去神女湖水庫探幽。
本報記者 畢俊星 整理
塘馬水庫
地點:溧陽后周集鎮北面約1-2公里
白鷺的天堂
塘馬水庫對于溧陽市北山片的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對南面的人來說并不是太熟悉。它坐落于丫髻山下,下雨時山上的來水匯集于此,在它的南面1-2公里就是就是后周集鎮。
塘馬水庫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幾十年來,當地人見證了它的變遷:以前的水壩就是土壩,現在的水壩壩埂也加高了許多,就和天目湖一樣全都用水泥石塊砌起了護坡,現代化的水閘也已經建起。沿庫區四周都有汽車路相通,在它的源頭濕地公園也在建?,F在的水庫風光旖旎,靜靜的庫水就像一面鏡子,晴日丫髻山的身影就像一位身材妙曼、婀娜的少女倒映其中,春雨扉扉時,那遠處的山峰又像一位披著紗幔的少婦,亭亭玉立在水邊,那水中的小島上棲住著白鷺,繁延著子孫,它們在空中飛翔,在水面上覓食,那里就是它們的天堂。那種恬靜幽遠的田園風光是城里不出門的人所體會不到的,現在時常見到有人在庫中垂釣,春天也可見很多采風、踏青的人。行在堤壩上就如同在畫中游一般。
2013年12月17日,塘馬水庫順利通過江蘇省水利風景區專家評審,正式獲批為江蘇省省級水利風景區,系全市首家省級水利風景區。
據悉,塘馬水庫風景區依托水庫寬闊的水面和濕地而形成,通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水環境的有效保護,逐步形成以水韻文化、休閑文化、民俗文化為核心,集水景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和大眾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風景區。近年來,景區充分發揮涵養水源、保護生態、改善人居環境、弘揚水文化、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實現了傳統水利向資源水利、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轉變,水利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能力大大提升。
神女湖水庫
一段傳說一座湖
地點:溧陽北山地區——瓦屋山下
瓦屋山下,神女峰旁,一池清水倒映著一座青山。名喚神女湖,自然和神女有關。當地傳說,神女因鐘愛這片風景,化身為湖畔的青山。湖是神女的梳妝臺,正位于腦后青絲旁,摩梳點浪,垂笤萬千;湖是神女的凈面臺,永葆青春紅顏;湖還是神女的“華清池”,碧水洗凝脂,天然去雕飾。
說到神女湖,就不能不說瓦屋山:溧陽的瓦屋山素有“小九華”美譽,唐代詩人李白、孟郊,明代文學家湯顯祖,清代溧陽狀元馬世俊等,都在此留下過許多贊美詩篇?!巴呶萑缭魄嘧骰?,華陽絳氣屋青蛇,中開百尺仙人掌,搖漾金光落紫霞?!泵鞔笪膶W家湯顯祖描繪出了瓦屋山秀美。
瓦屋山屬溧陽北山地區,方圓約30公里,自然風景由五山四湖組成。這里群山起伏,湖泊星羅棋布,其神女湖集瓦屋山的靈秀之氣于一身,似一塊無瑕的翡翠鑲嵌在瓦屋山景區,晶瑩、剔透、秀美、寧靜。這里森林竹海繁茂,地質溶洞奇特,山、水、洞、林等資源并存,擁有很好的旅游開發潛力。
平橋石壩
常州最佳觀瀑景觀
地點:天目湖鎮平橋村委東南約1.5公里
平橋石壩在常州市溧陽市天目湖鎮平橋村委東南約1.5公里,處于兩山之間,是中國最大的非鋼筋混凝土水庫大壩,亞洲最大的漿砌石拱壩。該壩于1974年至1979年,歷時5年建成,其寬122米,高24米,由無數塊整齊的長方形山石漿砌而成,分東西兩個側拱。以一個中墩,兩個邊墩連接和支撐,壩底部則深深扎根在山腳裸露的褐色山巖之中,整體造型奇特,建筑工藝高超。每當雨季來臨,山水浩蕩涌來,從溢流孔中傾瀉而下,形成一道寬40米,高20多米的瀑布,堪稱常州地區最佳觀瀑景觀。不僅如此,它還具有防洪抗旱,灌溉農田,水力發電等作用。
平橋河發源于青峰山,是天目湖的源頭之一。穿行于峰嶺之間,匯集群山之水,一路奔騰,注入天目湖。深秋或是冬日,沿著平橋河在山里行走,薄霧籠罩的山林,像一幅色彩艷麗的油畫,在你眼前徐徐展開。平橋河叮叮咚咚流淌時彈奏出的天籟之音,會讓你心情徹底放松,生命的每一個細胞都靜靜地體驗這群山的詩意。
沙河蓄能電站
“一泓海水杯中瀉”
地點:天目湖鎮境內,距常州103公里
“一泓海水杯中瀉”,在天目湖邊的群山之巔,有個沙河抽水蓄能電站。立于峰頂,耳旁狂風呼嘯,俯瞰天目湖與眾山全貌,心中惴惴,眼前卻全是美景:峰頂一座小池,好像超大形屋頂水箱一般,白天放水發電,晚上用部分發的電抽水上來蓄起,循環往復,清潔環保。在上水庫,游客可以由上而下地了解電站的整個樞紐系統:尾水渠、閘門井、辦公樓,下水庫和遠處的天目湖。也可以充分領略大自然的造化情趣,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是旭日當空還是陰雨綿綿,都有別樣的風光和景致。遠處天目山余脈山巒起伏,連綿不斷;湖中小島錯落有致,電站鑲嵌在這綠色的山水之中,可謂科技與自然完美得到完美的結合。沙河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江蘇省溧陽市天目湖鎮境內,距溧陽市區18公里,距常州103公里。
電站所處位置交通便利,地形、地質條件較好,水源有保證,開發條件優越。電站裝機容量100MW,按日調節運行。電站以一回220kV輸電線路接入江蘇省電網溧陽變電站,承擔常州和溧陽市的調峰、填谷任務。年發電量1.82億kW·h,年抽水電量2.44億kW·h??偼顿Y約6億元,并由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江蘇省首座抽水蓄能電站。
大溪水庫
“四十八澗匯大溪”
地點:溧陽縣城西南13公里的丘陵地區
古人有“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之說,大溪就有這樣的風景。在四周的高山夾澗里,大溪正如其名,一眼望不到頭。近岸水色略黃,越遠水色越深,遠處山巒好像長于水中一般。
大溪水庫位于溧陽縣城西南13公里的觀山、黃家山、愚公山一帶低山丘陵地區,規劃設計主壩在原大溪河埂之首的大石壩舊址,東依烏龜山,西接獅子山。兩側高仰,中部平坦,約有20平方公里盆地。此處原有一座明萬歷年間建造的石砌滾水壩,俗稱大石壩,其上游(向南)之干流,舊稱十里長河,又稱下澤河。沿干流而上數十公里,崗巒起伏,澗汊眾多,素有“四十八澗匯大溪”之說。其源發自皖南山區和溧陽南山地區,集水面積達90平方公里。按照1958年溧陽南山地區水利規劃,大溪水庫與沙河、前宋兩水庫聯通,并以大溪水庫為大引、大蓄、大調度的中心,可以滯蓄沙河、前宋兩水庫蓄不了的水,還可以接濟兩水庫的灌溉用水。計劃壩高22.85米,總庫容2.56億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