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人難溝通,是一種卸責 請記得,問題的發生,大家都有責任。我們不要輕易認定有些人比較難相處,因為這樣很容易讓我們覺得這件事跟自己沒關系。如果我們拿出挑釁的態度,會讓本來就很難相處的人變得更難相處。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再也沒有難談的事:哈佛法學院教你如何開口,解決切身的大小事》 你是否曾經必須:處理績效不良的員工、向愛慕的人表白、為了錢與教養的方式和配偶爭執、面對奧客、要求加薪、告訴鄰居他們太吵了、沒有發票卻想退貨……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困難的溝通情境,也是我們非常在意、又很難說出口的事。 本書就是要幫你解決這些問題。作者曾參與伊朗人質危機談判規劃,率領哈佛談判中心成員,經過15年潛心研究,協助讀者鍛鍊出屬于自己的、有效又有用的強大溝通技能。 以下為精彩內容摘要: 馬坦的團隊很不喜歡新來的老板: 以前的老板很好相處,也盡量根據事實來做決策。如果我們有不同意見,可以很放心的跟他提出來,至少他也會聽。 但新來的老板就很有階級意識,甚至有點獨裁。他很少鼓勵我們提問,有時候不愿聽我們的問題,我們感覺得到,如果不照他說的去做,下場一定很慘。我們不想讓他這樣亂來,所以想要反抗他,但每次都立刻讓沖突升高。不管我們對他」點出互動模式」還是要求討論,都不管用。 三個有用的對策 恐懼也會引起反擊。有位顧問分析,在馬坦的案例中,那位新老板面對這些沖突的時候,其實很害怕。馬坦知道,新老板野心很大,也想要讓自己隨時看起來都是個成功人士。而顧問的分析點出了一個事實:每逢部屬提出新老板沒想到的建議或問題時,部屬跟新老板就會產生沖突。顧問相信,新老板其實是在擔心,部屬的建議可能會讓他丟臉、難堪、下不了臺。 把關鍵問題說清楚。顧問建議,馬坦和團隊成員不要像之前那樣,什么都要問得一清二楚并堅決反對了。不妨直接問新老板究竟在擔心什么:「如果我們往這個方向走,你擔心會發生什么事?」當他們這么問的時候,很驚訝的發現其實老板早就想過了,他講出了一種可能發生的不利狀況,而團隊中竟然沒有人想過這個狀況可能出現。團隊了解老板的擔心之后,反而能開始正視問題,處理問題: 「其實我們也會擔心!所以,讓我們確保那種狀況不會發生吧。如果我們保證不讓這種狀況發生呢?」結果,整個團隊也沒有料到老板竟然會這么回答:」沒問題,只要確定這個狀況不會發生,你們想怎么做都行!」 兩個小提醒 請記得,問題的發生,大家都有責任。我們不要輕易認定有些人比較難相處,因為這樣很容易讓我們覺得這件事跟自己沒關系。如果我們拿出挑釁的態度,會讓本來就很難相處的人變得更難相處。我們應該隨時思考:自己是否有意或無意制造出困境,或讓情況變得更難處理。想要看清自己的問題并不容易,所以可以請跟這件事沒有利害關系的中立觀察者幫忙。 耐心和堅持會有回報。如果有人不肯承認自己要對某種狀況負責任,原因通常是他擔心自己的自我認知受到了威脅。這時候,對方可能就需要我們去幫他,找出好方法,和他討論他的責任是什么,同時又要維護他的自我認知,幫他更仔細的觀察自己。 很多人不熟悉「各種觀點都可能是合理的」、「問題的發生大家都有責任」、「找出原因,不要歸咎」、」人不是完美的」等說法,他們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理解、適應這些說法。如果你遲遲沒有看到對方改變,請不要太早放棄或覺得驚訝。很可惜的是,往往當對方開始逐漸敞開心胸配合的時候,我們已經心灰意冷,因此沒有發現到對方細微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