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高一歷史期末復習(上冊重要考點)

     紫曦唯冪1 2014-09-28

    高一歷史期末復習(上冊重要考點)專練

     

    一、鴉片戰爭(18401842年)

    (一)、原因:1、根本原因是:英國企圖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①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為奪取更多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決心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②中國:自然經濟仍然占統治地位

    2、直接原因(借口)是:中國人民的禁煙運動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其危害―――中國人民的禁煙運動

    原因: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在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

    危害: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嚴重危害了清朝的統治。

    道光帝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

    ★★★評價林則徐:

    A、為什么說林則徐是民族英雄:因為他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分析:①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請求嚴禁鴉片,道光帝任命其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②林到廣州后,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等);1839年6,將繳獲的鴉片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取得了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所以是民族英雄。

    B、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他在廣東主持禁煙期間,設立譯館,翻譯外國書籍,使廣東成為當時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B、在鴉片戰爭中,他還積極仿制西方戰艦,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評價林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主要是因為他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

    (二)、經過:1840---1842年;愛國軍民的抗英斗爭:民間: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三)、結果

    1、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

    2、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及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A★★★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

    1842年。②內容:◎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五口通商):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特權:(協商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此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關稅的主權)

    ④、危害:香港島的被割占,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巨額賠款開創了侵略者對中國勒索賠款的先例。五口被迫開放,使我國東南沿海門戶洞開。協定關稅的規定,使中國開始喪失海關自主權。

    B、中英南京條約》的附件所取特權:“領事裁判權”(破壞司法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

    C、中美望廈條約》    D、中法黃埔條約》:允許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

    (四)、鴉片戰爭的影響:①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半封建社會。戰后,中國領土和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自己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瓦解。②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前者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③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侵略、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④萌發“向西方學習”新思潮。總之,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近代史的開端。(●其最主要的依據是社會性質的變化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一)、原因:目的:是英法等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B、借口分別是亞羅號事件(英)和馬神甫事件(法)。

    (二)、經過:1856年爆發,英法聯軍。1858年攻占天津,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攻陷北京,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強迫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三)、結果: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A《天津條約》內容: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10處通商口岸等。(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擴張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內陸)

    B、《北京條約》:增開天津、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準許華工出國等;

    C、近代史上占領中國領土最多的俄國,共占15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國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是《璦琿條約》。

    (四)影響:政治上:①中國喪失更多的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共同鎮壓人民反抗。經濟上;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內陸,使中國半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

    (1)目的:鴉片戰爭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2)性質:都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侵略戰爭。(3)影響: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則使中國社會半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總之,兩次戰爭的目的、性質及影響相同,因此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

    三、★★★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

    (一)、背景:1階級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3、自然災害嚴重。

    (二)、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目的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其理論特點把西方基督教議、中國儒家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結合起來。

    (三)經過:金田起義(1851年初);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北伐(目的為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失敗原因是偏師北伐、孤軍深入;)、東征(目的是為斷絕清政府的財源)、西征(目的為了鞏固天京大本營)。

    鼎盛時期(攻破江北、江南大營)。

    由盛到衰轉折點:(天京變亂后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

    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曾國藩坐鎮安慶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天朝田畝制度》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意義?為什么無法實施?

    A、主要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②分配產品: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③目的是建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B、性質: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綱領。

    C、意義: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

    D、為什么無法實施?:主觀原因:平均分配土地生產、生活資料統歸圣庫的規定都是空想。

    四、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一)、歷史意義:1、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2、功績:①、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崩潰。它在反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化的企圖。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對后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有深遠影響。④提出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資政新篇,使之具有資本主義色彩。⑤它是亞洲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新特點:后四點功績+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1、教訓:由于受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

    五、“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萌發:

    (一)、原因

    1、思想基礎:鴉片戰爭前,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提倡“ 經世致用”,為新思想的萌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

    2、根本原因:鴉片戰爭驚醒了一些愛國知識分子,他們開始關注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了。

    (二)、倡導者林則徐、魏源

    ★★★評價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1、主要內容有:政治、經濟、文教和外交方面。

    2、意義:①《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②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③反映了當時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3、沒有實行的原因:因為它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農民當時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戊戌變法

    1、背景19世紀末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在19世紀90年代);代表人物是康有為、梁啟超 。

    2、宣傳維新思想: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思想。

    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①內容:三個“要不要”(看課本)

    性質:是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

    作用:它使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高漲。

    ④維新派是怎樣把關于變法和教育方面的主張付諸行動的?A、推動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B、在戊戌變法中,維新派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措施是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中小學堂,兼習中西學科;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經濟特科學,派人出國留學,游歷.

    3、經過:公車上書:1895年,使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施政綱領是《應詔統籌全局折》開始變法的標志是1898年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

    4、變法法令主要內容:變法內容沒有實施君主立憲的主張,行動比宣言退步)

    5、結果:慈禧太后戊戌政變發動,將光緒帝囚禁,變法內容除京師大學堂保留,余盡廢。

    6戊戌變法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

    (1)、意義:①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要求逐步實行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在當時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②是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③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2)原因:①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爭勇氣,采取改良的方法發展資本主義,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②對列強和封建反動勢力又寄予幻想,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

    (3)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

    一、★★★同盟會:  性質: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05年在東京成立)

    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創立民國(民權),平均地權(民生)。”

    意義:A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什么?A、革命派與保皇派展開激烈的論戰,進一步傳播了民主革命思想。B、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萍瀏醴起義;影響最大的是黃花崗起義。),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加速了革命發展的進程。)

    二、★★★★★★什么是三民主義?進步性、局限性?

    (1)三民主義指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政治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作為領導革命的指導思想

    (2)①性質: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進步性: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3)局限性: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三、武昌起義:直接原因:武漢地區兵力空虛;時間:(辛亥年)1911年10月10日,此次起義史稱“辛亥革命”。成立湖北軍政府成立

    四、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1、1912年1月1日都城:南京,1912年為民國元年。2、南京臨時政府的致命弱點是:革命陣營中混入不少立憲派和舊官僚。3、法令沒有涉及農民問題。

    4、★★★★★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時間:1912年3月,孫中山在南京頒布,參議院制定。

    內容:最重要的是-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③目的:革命派企圖用《臨時約法》限制袁世凱獨裁,維護共和制度。④意義:《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度的進步意義。

    五、辛亥革命的失敗:帝國主義的干涉;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性質: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歷史功績:①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  人心。②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③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④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

    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為什么說它失敗?: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務,也未能改變中國半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歷史教訓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半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五四運動

    1、背景:美日加緊侵略中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及軍閥混戰導致國內階級矛盾加深,是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工人階級隊伍壯大,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階級基礎;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思想基礎。

    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2五四運動的爆發:第一階段:1919年5月4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第二階段: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結果:取得初步勝利的決定性質是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3、意義:①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③、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它的偉大功績在于“啟導廣大人民的覺悟,準備革命力量的團結。”④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⑤它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⑥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中共二大:①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其中心任務是制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

    意義:二大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一)、國共合作的條件與方針:

    1、條件:必要性、可能性

    2、中共三大:1923年,廣州 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3、國民黨“一大”:A、時間、地點: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B、內容①、中心任務:主要討論國民黨改組問題。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意義:國民黨一大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新舊三民主義的最主要區別:明確提出反帝的主張。

    新三民主義與中共革命綱領的原則區別①、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中有徹底實現人民的權利、八小時工作制和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②、中共最高革命綱領有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內容。

    二、國民大革命的開始:(1924――1927年)

    (一)、★★★黃埔軍校:特點:把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放到了同等重要地位。

    (二)、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①世界上罷工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次斗爭是省港大罷工五卅運動是大革命時期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為后來的北伐戰爭準備了群眾基礎。

    (三)、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原因:A、兩次東征消滅陳炯明叛軍;B、得到省港工人和東江農民的支持;C、成立國民革命軍;

    (四)、北伐戰爭對象:吳佩孚(英)、孫傳芳(英)、張作霖(日)

    1、作戰方針:先北上打吳佩孚→東進打孫傳芳→最后打張作霖

    ①主戰場:湖南、湖北 ②過程:湖北(汀泗橋、賀勝橋)→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都武漢→(馮玉祥響應北伐);葉挺領導的獨立團英勇善戰,為第軍贏得“鐵軍”的光榮稱號。

    2、北伐期間,工農運動蓬勃發展

    A、北伐期間,上海工人有何壯舉?在陳獨秀.周恩來的指揮下,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并取得勝利。

    B北伐軍經過的哪三個省成立了省農民協會?湘鄂贛三省.其中尤以湖南的農民運動最為迅猛。這期間,毛澤東發表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熱情歌頌農民運動。

    C北伐過程中,帝國主義公開干涉中國革命,制造了“萬縣慘案”、“一·三慘案”、“南京慘案”;

    D、各地人民掀起反帝斗爭,其中成果最大的是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

    3北伐勝利的原因:A、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制定了正確的北伐方針;B、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C、北伐軍廣大將士作戰英勇,尤其是共產黨員起了先鋒模范的作用。

    (五)國民大革命的失敗:

    1、帝國主義干涉革命:

    2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1927年蔣介石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革命局部失敗);國民革命失敗的標志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就此失敗

    蔣介石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也同樣發生了血腥大屠殺,著名的共產黨員汪壽華、陳延年、蕭楚女、李大釗殉難(李大釗在北京被軍閥張作霖殺害。)上述史實說明蔣介石已蛻變成帝國主義及各種反動勢力鎮壓革命的代理人.

    3、★★★大革命的性質、功績、影響、失敗原因及經驗教訓

    ①性質: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運動

    ②功績: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③影響:它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航程上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

    ④經驗教訓慘痛的失敗使共產黨員逐漸認識到,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                                                  高一歷史期末復習(上冊重要問答題)13練

    1.關于太平天國運動,請回答:

    ①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是什么?       《天朝田畝制度》。

    ②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③太平天國失敗的主觀方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客觀方面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重要原因是: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對太平天國運動進行聯合絞殺。

    ④太平天國的失敗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農民階級由于手階級和時代的局限,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⑤在太平天國的領袖中,誰提出了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這一方案的名稱是什么?怎樣評價這一方案?

    洪仁玕。《資政新篇》。

    《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關于鴉片戰爭,請回答:

    ⑴鴉片戰爭爆發于哪一年?戰后中英簽訂了什么條約?

    1840年(2分)中英《南京條約》

    ⑵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半封建社會

    ⑶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何轉變?中國革命的任務是什么?

    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轉變為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革命的任務是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4) 鴉片戰爭后中國革命進入什么階段?

    中國革命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3.《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分別是在什么戰爭后簽訂的?

    為什么說“《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賣國條約”?

    鴉片戰爭。甲午戰爭。

    臺灣、澎湖列島大片領土的割讓,迫使臺灣和祖國割隔離數十年,并且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清政府為了償付巨額賠款,加緊搜刮人民,和大量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內河新航線的開辟,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的內陸。外國資本家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了英國新階段,中國社會半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關于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務運動,請回答:

    ①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頑固派因循守舊,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

    ②洋務運動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初步建立近代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興辦新式學堂等。

    ③試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1分)當時,它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際的一些近代科學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分)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抑制作用。(1分)

    ④洋務派興辦洋務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5.關于戊戌變法運動,請回答:

    ⑴維新變法運動興起于哪一次戰爭中國戰敗之后?興起的標志是什么?

    中日甲午戰爭,公車上書。

    ⑵康有為、梁啟超維新變法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抵抗列強侵略,擺脫民族危機;反對封建專制統治,主張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學習和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文化。

    ⑶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應從中吸取什么教訓?

    失敗原因:維新派缺乏反帝斗爭的勇氣,采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6.關于甲午中日戰爭請回答:

    (1)       戰爭中,清政府在指導戰爭上實行的是什么方針?它對戰爭進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通過實例說明。

    “避戰自保 ”方針。  它使清軍總是處于被動地位,成為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平壤戰役中,清軍貽誤戰機;黃海海戰后,清軍放棄制海權,便利了日軍在花園口登陸;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被動挨打,全軍覆沒。

    (2)       中國戰敗后被迫簽訂的《馬關條約》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日本控制了朝鮮,便利了日本向中國東北的擴張;日本割占中國大片領土,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為償還戰爭賠款,清政府被迫大量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和經濟;新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內河航線的開辟,使帝國主義的勢力深入到中國的內陸;允許外商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馬關條約》使中國半化程度大大加深。

    7.關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問題請回答: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_______________年代。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歷史條件:鴉片戰爭后,在自然經濟解體的過程中,受外商企業和洋務企業的刺激和誘導,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近代企業。這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

    (3)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特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半半封建的中國,它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因此,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有反侵略反壓迫的革命要求;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對外國資本和本國封建勢力存在一定的依賴關系,它又有同反動勢力相妥協的一面。

    8.關于同盟會的成立請回答:

    ①孫中山為同盟會制定了什么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②孫中山是如何對次綱領進行闡發的 ?

    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

    ③試分析次綱領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進步性: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

    局限性:它沒有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這就注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可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務。

    9.1911年,中國發生了辛亥革命,請回答:

    ①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人是誰?他提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是什么?

    孫中山。 “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

    ②辛亥革命中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什么政治體制?具有怎樣的性質和進步意義?

    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要求。

    ③辛亥革命的功績是什么?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它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統治;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對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10.關于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請回答:

    ①性質是什么?

    戊戌變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②失敗的主觀原因是什么?

    戊戌變法:是由于資產階級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勇氣,采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

    辛亥革命: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他們不愿意同帝國主義完全決裂,也不敢發動和依靠廣大那么群眾摧毀封建勢力,實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③失敗證明了什么?

    戊戌變法: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道路在半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半半封建的中國在帝國主義時代,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目前利益計,引導工人們幫助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使工人和貧農與小資產階級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利益在這個聯合戰線里奮斗的目標是:

    (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二)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

    (三)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引自《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材料二  蓋國民黨現正從事于反抗帝國主義與軍閥,反抗不利于農夫工人之特殊階級,以謀農夫工人之解放。

    引自《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請回答:

    ①材料一是中國共產黨制定的什么綱領?這個綱領的提出在當時有何意義?

    民主革命的綱領(或黨的最低綱領)。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②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國民黨的主張有哪些是一致的?這些主張的一致對第一次國共合作具有什么實際意義?(3分)

    雙方一致主張,要打倒軍閥,即完成反封建的任務;要反抗帝國主義,即完成反帝的任務。這些主張的一致,體現出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的若干原則基本一致,這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12.關于國民大革命,請回答:

    (1)革命統一戰線建立后,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

    工農運動的發展;革命政權的建設;北伐軍勝利進軍。

    (2)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客觀上,中外反動勢力過于強大;國民黨背信棄義地對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群眾發動突然襲擊。

    主觀上,幼年的中國共產黨,缺乏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代表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3)中國共產黨從大革命中吸取了什么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

    13.關于國共第一次合作請回答:

    ①共產黨為什么要同國民黨合作?

    合作的原因:第一,經過二七慘案,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僅僅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第二,當時只有國民黨是比較革命的、比較真的民主派;它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有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孫中山真誠歡迎中國共產黨同他合作。

    ②這一政策是何時正式制定的?其具體內容是什么?

    制定:1923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內容: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把國民黨改造成為各革命階級聯盟的政黨。

    ③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什么?合作實現的標志是什么?

    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 標志是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高中歷史會考上冊一句話知識

                                



    1、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于1840年6月。   
    2、從乾隆后期開始,清朝政治腐敗日益暴露。
    3、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
    4、18世紀中期起,中外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根本原因是自然經濟的抵制作用。
    5、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直接目的是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6、清政府禁煙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
    7、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銷煙。
    8、1842年8月,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
    9、第一個在中國傳教的國家是法國。
    10、外國侵略者(英國)在中國攫取的最早的租界在上海。
    11、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于1856年秋,根本原因是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12、近代史上最早的傀儡政權在廣州,其機構是聯軍委員會。
    13、開放通商口岸涉及到臺灣的條約是《天津條約》,割占臺灣的條約是馬關條約》。
    14、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5、1853年小刀會起義后,上海海關成為中國第一個半性質的海關。
    16、1865年,在對外正當貿易中,中國第一次出現逆差。
    17、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最主要原因是階級矛盾的激化。
    18、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標志:1851年金田起義。
    19、太平天國運動初步建立政權的標志:1851年秋永安建制。
    20、太平天國運動正式建立政權的標志:1853年春定都天京。
    21、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標志:1864年天京陷落。
    22、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在鄱陽湖湖口大敗湘軍。
    23、1856年天京變亂的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24、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25、最早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方案的是《資政新篇》。
    26、太平天國運動性質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
    27、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化的標志是1861年總理衙門的設立。
    28、辛酉政變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
    29、洋務運動興起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30、近代第一個軍事工業是: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
    31、近代第一個民用工業是:1872年李鴻章創辦的上海輪船招商局。
    32、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軍衙門。
    33、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
    34、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而不變革封建制度。
    35、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36、1885年,清政府在臺灣建立行省。
    37、英國勢力侵入西藏的標志是:開放亞東為商埠。
    38、中法戰爭爆發于1883年底。
    39、1885年初,馮子材領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
    40、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于1894年,日軍在旅順實行野蠻的大屠殺。
    41、1895年,劉永福和徐驤領導了臺灣保衛戰。
    42、最早在中國修筑鐵路的國家是法國。
    43、最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的國家是德國。
    44、修筑中東鐵路的國家是俄國。
    45、德國的勢力范圍是山東,法國租借地是廣州灣。
    46、使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是1895年的“公車上書”。
    47、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鋒是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
    48、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施政綱領是《應詔統籌全局折》。
    49、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是1898年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
    50、戊戌變法的性質是: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51、義和團運動最早興起于山東,其性質是反帝愛國運動。
    52、八國聯軍在天津成立都統衙門,實行殖民統治。
    53、八國聯軍在北京設立司令部,實行殖民統治。
    54、《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半封建社會。
    55、《北京條約》的簽訂,半殖民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56、《馬關條約》的簽訂,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57、《辛丑條約》的簽訂,半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了。
    58、1894年,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檀香山建立。
    59、1905年,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 在東京成立。
    60、三民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民權主義。
    61、同盟會影響下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是萍瀏醴起義;影響最大的起義是廣州黃花崗起義。
    62、1911年,清政府裁撤軍機處,設立責任內閣。
    63、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率士兵沖出營房,占領楚望臺軍械庫,武昌起義爆發。
    64、武昌起義成功后,黎元洪任都督。
    65、1911年,上海南北和談的雙方代表是伍廷芳和唐紹儀。
    66、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是資產階級共和國。
    67、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采用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68、1912年,宣統帝正式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
    69、辛亥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說其失敗指的是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70、北洋軍閥統治建立的標志是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71、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袁世凱刺殺宋教仁的目的是阻止國民黨組織責任內閣。
    72、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73、袁世凱死后,黎元洪為總統,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74、日本支持的軍閥派是皖系和奉系。
    75、府院之爭的實質是:美日兩國在爭奪中國權益上的矛盾。
    76、“一戰”期間,我國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當時存在的兩大思潮是“實業救國”和民主共和。
    77、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78、蔡元培“兼容并包”主張實質是傳播資產階級思想文化。
    79、在中國大地上,李大釗第一次舉起了社會主義大旗。
    80、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81、五四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
    82、五四運動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83、1923年,軍閥吳佩孚制造了“二七”慘案。
    84、1920年秋,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早期組織在上海成立,陳獨秀任書記。
    85、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86、“一大”確立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87、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88、1923年6月,中共三大中心任務是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89、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主要討論國民黨改組問題。
    90、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
    9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92、1924年5月,黃埔軍校在廣州建立,蔣介石任校長,其目的是創造革命軍隊。
    93、五卅運動性質是反帝愛國運動。
    94、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把部隊改名為中華民國國民軍。
    95、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
    96、省港大罷工是當時世界上罷工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
    97、1925年,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
    98、1926年,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其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99、北伐時期,農民運動發展最為迅速的省份是湖南省。
    100、北伐期間,各地人民進行反帝斗爭,其中成果最大的是收回漢口和九江英租界。
    101、1926年3月,蔣介石制造了中山艦事件,成為國共關系的轉折點。
    102、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標志著大革命的失敗。
    103、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
    104、1927年,李大釗被張作霖逮捕,慘遭殺害。

    105、大革命失敗了,指它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                                       高一歷史會考上冊選擇題專練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鴉片戰爭前期形勢的是:
    A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          B自然經濟在中國仍然占統治地位
    C在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處于入超地位  D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在激增
    2.英國無恥地向中國走私鴉片的主要目的是
    A破壞中國傳統的工商業 B扭轉對華貿易逆差C打開中國閉關大門D削弱清軍戰斗力
    3.下列各項最能說明鴉片戰爭必然性的是
    A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中國禁煙運動損害了英國不法商人的利益
    C中國軍備落后,軍紀敗壞         D工業革命后,英國對市場的需求加強
    4.虎門銷煙的本質意義是
    A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      B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C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            D沉重打擊了英美鴉片走私
    5.中英《南京條約》被迫開放的各通商口岸位于
    A.長江口南北沿海地區        B.長江口以北沿海地
    C.長江口以南沿海地區        D.長江中下游沿海地區
    6.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嚴重破壞中國司法主權的是
    A割讓香港島   B協定關稅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領事裁判權
    7.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望廈條約》    D《黃埔條約》
    8.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矛盾
    C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D中華民族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
    9.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打敗     B長期閉關鎖國的狀況被打破
    C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         D民族矛盾取代階級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10.咸豐皇帝在位時,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的
    A中英《南京條約》 B中英《虎門條約》C中俄《璦琿條約》D中俄《改訂條約》
    1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A勒索大量賠款   B使外國公使進入北京C在中國自由通商  D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C中國都戰敗             D戰爭的發動者都是英國或以英國為主
    12.規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辛丑條約》
    13.1860年,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被毀,制造這一罪惡的國家是
    A英國、法國   B法國、德國  C英國、美國   D德國、美國
    14.鴉片戰爭后,外國商品沒能很快打開中國市場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自然經濟的頑強抵抗    B列強向中國輸入鴉片,削弱了中國人民的購買力
    C外國商品不能適合中國市場的需要   D鴉片戰爭后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15.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的根本目的是
    A進行反洋教斗爭     B在中國宣傳基督教  C推翻清朝統治  D反對儒家思想
    16.太平天國北伐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A林鳳翔、李開芳指揮失誤     B北方清軍力量過于強大
    C太平軍不適應北方寒冷氣候   D太平軍孤軍深入,給養武器供應不足
    17.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的標志是
    A定都天京   B太平軍東征   C西征軍在戶口大敗湘軍  D摧毀江北、江南大營
    18.下列關于《天朝田畝制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      B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
    C是無法實現的              D是幾千年來農民階級反封建的斗爭的思想結晶
    19.太平天國之所以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最主要的依據是
    A其規模和延續時間均屬空前      B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C制定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      D對封建王朝打擊空前沉重
    20.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迫于形勢,《資政新篇》未能實施    B在軍事上屢犯錯誤
    C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             D舊式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21.認為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為
    A最早主張嚴禁鴉片             B最早主張抵抗外國侵略
    C最早設立譯館,翻譯“夷書”   D最早闡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22.下列人物中,最早提出發展資本主義方案的是
    A林則徐      B魏源     C洪秀全   D洪仁玕
    23.19世紀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內部洋務派與頑固派之間的主要分歧在于
    A.維護清朝統治的方式           B.怎樣鎮壓人民反抗斗爭
    C.是否允許民間資本主義發展     D.是否要和西方列強“和好”
    24.洋務派在朝庭的代表人物是
    A李鴻章     B.奕訢      C.曾國藩        D.左宗棠
    25.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中最早興辦的是
    A.江南制造總局 B. 發昌機器廠   C.安慶內軍械所   D. 天津機器制造局
    26.以下對曾國藩的評價,較為合理的是
    A是清政府中頑固派的代表         B.是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創辦者
    C.是中國近代早期軍事工業的創辦者  D.是鎮壓農民反帝愛國運動的劊子手
    27.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培養翻譯人才的新式學堂
    A.上海廣方言館      B.京師同文館    C. 福州船政局  D. 天津電報學堂
    28.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  ②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③創辦近代海軍   
    ④創辦新式學堂      ⑤ 派遣留學生出國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9.下列企業體現洋務派“剿發捻”、“勤遠略”目的的是
    A. 耶松船廠     B.順風磚茶廠 C. 上海洪盛機器碾米廠    D. 天津機器制造局
    30.下列對洋務運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引進了西方科學技術        B實現了“自強”、“求富”的目的  
    C. 培養了一批軍事人才       D.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
    31.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A.引進先進技術    B.維護清朝統治     C.發展軍事工業   D.培養科技人才
    32.19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無產階級產生于
    A.外商企業中 B.洋務派軍事工業中 C. 洋務派民用工業中 D.民族資產階級企業中
    33.19世紀六七十年代,投資于近代工業的是
    A.官僚和手工業者 B. 官僚、地主和商人C. 手工工場主和地主  D. 外商和手工業者
    34.中國近代洋務派興辦的民用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相同點是
    A.私人投資興辦                  B.受西方先進技術的影響
    C.都以輕工業為主                D.都適應了加強軍事力量的需要
    35.洋務運動沒能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 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生產關系   B.單純學習西方科技以求自強
    C.國內頑固派的極力阻撓和破壞      D. 洋務運動缺少一個領導核心
    36.甲午中日戰爭期間,在黃海戰役中犧牲的兩位中國將領是
    A.左寶貴、林永升   B.鄧世昌、林永升    C.丁汝昌、鄧世昌    D.丁汝昌、左寶貴
    37.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是在
    A平壤戰役   B.黃海海戰   C.威海衛戰役    D.遼東半島戰役
    38.《馬關條約》中阻礙中國民族工業最為嚴重的內容是
    A.賠款白銀二億兩                      B.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建廠   
    C.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D. 臺灣、澎湖列島等大片領土被割讓
    39.下列何地是《馬關條約》中增開的商埠
    ①蘇州、杭州    ② 武漢、重慶     ③沙市、重慶   ④ 杭州、南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0.下列《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中,歐美列強也都享有的是
    ①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④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辦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陸免收內陸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41.三國干涉還遼中的三國是指
    A. 美、英、法    B. 俄、德、法    C.美、德、法    D.美、俄、法
    42.甲午戰后,清政府決定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
    A.鼓勵發展民族工業   B.抵制外國經濟侵略   C.擴大稅源   D.刺激引進外國先進技術
    43.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國市場的擴大               B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C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D早期維新派提出“商戰”
    44.維新派與洋務派在學習西方問題上的主要不同之處是
    A是否學習西方科學技術 B是否使用大機器 C是否創辦新式學堂 D.是否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45.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是
    A.強學會的成立 B.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C. “公車上書” D. 創辦《時務報》
    46.《應詔統籌全局折》實際上是
    A. 變法的具體措施              B.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思想體系
    C.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施政綱領    D.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
    47.戊戌政變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內容有
    A準許官民上書言事   B開辦京師大學堂  C廢除八股取士    D.設立鐵路礦務局
    48.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發生的基本條件是
    A.中華民族危機加深 B.資產階級政治要求 C.中國資本主義發展 D.西方民主思想影響
    49.下列對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的平述,不正確的是
    A. 反映了民族矛盾十分尖銳          B. 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質
    C. 具有籠統排外的性質              D. 易使群眾放松對清政府的警惕
    50.1900年春,清政府對義和團的策略有“剿滅”改為“承認其合法地位”,其目的在于
    A.抗擊外國的侵略   B.圖謀利用義和團   C. 對義和團的妥   D.更快的鎮壓義和團
    51.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的相同點是
    A.在中國面臨瓜分的背景下興起        B.是反帝愛國運動
    C.沉重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          D. 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
    52.下列關于《辛丑條約》內容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已經取得的特權  
    B.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C.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由各國派兵保護   
    D.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加入或成立反帝組織
    53.下列各項,最能說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的是
    A. 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C. 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         D.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54.標志著中國半半封建社會形成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
    55.西方列強在中國獲得下列侵略權益的先后順序是
    ①協定關稅     ②領事裁判權      ③允許設廠    ④在北京設立使館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56.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是
    A興中會    B日知會    C光復會   D中國同盟會
    57.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是因為
    A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         B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C各地掀起反清起義高潮       D革命有了統一的政黨領導
    58.之所以說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主要是因為它
    A指明了革命的對象和手段      B充分表明了資產階級的經濟要求和政治要求
    C從理論上解決了革命派迫切要求的政治問題   D直接體現啟蒙思想家的主張
    59.革命派與保皇派論戰的焦點是
    A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實行民主政治
    C要不要改變封建土地制度     D要不要發展資本主義
    60.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領導的武裝起義中,影響最大的是
    A.鎮南關起義     B.萍瀏醴起義     C.黃花崗起義      D.浙皖起義
    61.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性質的憲法是
    A.《欽定憲法大綱》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約法》   D.《共同綱領》
    62.袁世凱得以篡奪革命果實的原因包括
    ①帝國主義的扶持         ②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乘機向革命派進攻
    ③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妥協退讓      ④袁世凱實力強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3.清王朝統治的結束表明中國
    A封建統治的結束 B半半封建社會的結束C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 D君主立憲制度的破產
    64.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侵略勢力    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
    C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      D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5.北洋軍閥的統治開始于
    A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B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C袁世凱稱帝                      D軍閥割據局面的形成
    66.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的目的是
    A將清皇室逐出故宮  B限制袁世凱的權力  C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D反對袁世凱稱帝
    67.1915年在云南組織護國軍討袁的是
    A孫中山       B黃興      C蔡鍔       D梁啟超
    68.袁世凱復辟失敗說明
    A民主共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B北洋軍閥實力不夠強大
    C護國軍得到人民群眾擁護         D中國史和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69.“實業救國”的思潮出現于
    A鴉片戰爭后    B甲午戰爭后    C戊戌變法后    D辛亥革命后
    70.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      B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C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D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
    7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
    ①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②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對就道德        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2.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發表的揭露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著名小說是
    A《狂人日記》    B《孔乙己》     C《阿Q正傳》      D《風波》
    73.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
    74.發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在中國舉起第一面社會主義大旗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
    75.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侵占我山東                          B北洋政府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C北洋政府接受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D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合理要求被拒絕
    76.下列口號能全面反映五四運動性質的是
    A“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B“廢除二十一條” C“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D“還我青島”
    77.五四運動促使新文化運動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的主流是
    A宣傳民主與科學   B開展文學革命  C徹底批判舊道德  D傳播馬克思主義
    78.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成立于
    A上海       B北京      C武漢       D長沙
    79.中共“一大“確定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
    A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B組織領導工人運動。
    C 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        D徹底打倒帝國主義
    80.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務是
    A制定黨的章程  B制定黨的最高綱領  C選舉黨領導機構  D制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81.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內容包括
    ①打倒軍閥②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③實現共產主義④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2.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
    A國共兩黨合并為一個黨         
    B國共兩黨建立黨外聯合戰線
    C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黨的獨立性
    D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不再保留共產黨的獨立性
    83、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標志是
    A.中共三大召開   B.國民黨一大召開  C.北伐戰爭開始   D.廣東國民政府建立
    84.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重要決定是:
    A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B制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C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D制定黨的土地革命綱領
    85.新三民主義之所以是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主要是因為
    A它和中共革命綱領完全一樣            B它是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C它與中共民主革命的若干原則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共幫助下制定的
    86.下列對黃埔軍校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A把軍事訓練放在首位           
    B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C把軍事訓練和文化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D把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87.1924年,邀請孫中山北上商議和平統一問題的是
    A馮玉祥     B袁世凱      C黎元洪     D唐紹儀
    88.大革命時期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是
    A五卅運動  B上海工人武裝起義  C漢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D四川萬縣軍民的抗英斗爭
    89.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上罷工時間最長的斗爭是:
    A香港海員大罷工   B省港大罷工。  C“二七”大罷工     D漢陽兵工廠工人大罷工
    90、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主要對象是
    ①吳佩孚  ②孫傳芳  ③段祺瑞  ④張作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1、北伐戰爭中,中國人民經過斗爭收回的英租界是在
    A.南京、漢口    B.漢口、九江     C.九江、天津     D.九江、南京
    92.國民軍北伐期間,英、美、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態度是
    A支持北伐     B保持中立    C等待觀望    D公開干涉
    93.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得以繼續前進的條件有
    ①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在群眾中得到宣傳  ②廣大群眾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禮
    ③中共開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裝                ④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4.北伐軍的先鋒是
    A馮玉祥的國民軍   B黃埔軍校學生軍  C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D葉挺率領的獨立團。
    95.在北伐戰爭的推動下,農民運動發展最快的省份是
    A湖南      B 湖北        C廣東        D江西
    9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北伐戰爭中帝國主義制造的慘案是
    A“一三” 慘案       B“南京慘案”   C“五卅慘案”。   D“萬縣慘案”
    97.大革命失敗的標志是
    A中山艦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事件    C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D 整理黨務案
    98.大革命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現在
    A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B中國人民與北洋軍閥的的矛盾
    C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    D革命統一戰線內部的矛盾
    99.大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敵人過于強大                       B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傾錯誤
    C共產黨缺乏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     D國民黨的背信棄義
    100.第一次國共合作最重要的成果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B完成了全國性的統一  
    C工農運動蓬勃發展                 D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和重要“標志”

    1.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
    2.第一個租界:上海英租界(1843年)。
    3.“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
    4.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方案的第一人:洪仁玕《資政新篇》 (1859年)。
    5.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軍事工業企業:安慶內軍械所(1861年),第一個民用企業:上海輪船招商局(1872年),第一個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1862年)。
    6.第一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方舉贊創辦的發昌機器廠(1869年)。
    7.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894),第一個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強學會(1895年)。
    8.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維新派同頑固派的論戰(19世紀末)。
    9.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1905年)。
    10.第一個以武裝起義形式從事民主革命的起義是廣州起義(1895年)。
    同盟會成立后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萍瀏醴起義(1906年)。影響最大的是:黃花岡起義。第一部資產階級的憲法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
    11.在中國第一次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人:李大釗。
    12.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920年)。
    1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會議:中共二大(1922年)。
    14.第一次從帝國主義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權益:收回漢口和九江的英租界(1927年)。
    15.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起義:南昌起義(1927年)。
    16.中國第一個蘇維埃城市政權:廣州蘇維埃政權(1927年)。
    17.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
    18.第一次中華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1931年)。
    19.抗戰開始第一次大捷:平型關大捷(1937年)。
    20.國民政府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大會戰:凇滬會戰(1937年)。國民正面戰場抗戰以來最大勝利:臺兒莊戰役。
    21.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1938年)。
    22.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地位參加的國際會議:日內瓦會義(1954年)。
    23.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憲法》(1954年)。
    24.歷史上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尼克松(1972年)。
    25.中國近百年來取得第一次反侵略戰爭勝利戰爭:抗日戰爭(1937-1945年)。
    26.中國開始淪為半半封建社會的標志:鴉片戰爭爆發(1840年)。
    27.列強侵華進入新階段的標志: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
    28.中國半半封建社會形成的標志:《辛丑條約》的簽訂(1901年)。
    29.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已經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
    30.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新階段的標志:中國同盟會成立(1905年)。
    3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1915年)。
    32.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五四運動(1919年)。
    33.國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統一戰線建立,國民大革命開始的標志: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924年)。
    34.國民黨專政建立的標志:南京國民政府建立(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覆滅的標志: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9年)。
    35.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遵義會議(1935年)。
    36.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志:盧溝橋事變(1937年)。抗日戰爭結束的標志: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
    37.人民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1946年),粉碎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的標志:孟良崮戰役(1947年)。
    38.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開始的標志:劉鄧大軍逐鹿中原(1947年)。
    39.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的民主協商制度的初步確立、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標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1949年)。
    40.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的標志: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
    4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和社會主義建設實際開始的標志:中共八大的召開(1956年)。
    42.文化大革命全面爆發的標志: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十一全會的召開(1966年);林彪反革命集團覆滅的標志:“九·一三事件”(1971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粉碎“四人幫”(1976年)。
    43.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湿机69福利区18禁网站|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产欲女高潮正在播放|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国产成人欧美日韩在线电影|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免费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 超频97人妻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 极品尤物被啪到呻吟喷水| 无遮挡免费高清羞羞视频|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姬喷水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无码|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高潮喷水|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语|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成人av一区|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