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景物描寫和細節刻畫 一、景物描寫: 我國古典小說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善于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 格,而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別是單純的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寫,也是運用白描手法,以極為簡潔的筆墨來達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記》是如此,《水滸》也是如此。在這篇作品中,景物描寫雖然不多,但卻寫得恰到好處,并且具有很好的表達效果。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描寫。(讀有關描寫)課文題目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風雪”是故事發生的主要的自然環境,文章也著力在“風雪”上作景物描寫。課文是怎樣描寫大風雪的? (一)直接描寫風雪:共有三處請指出來。正面直接描寫: “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來”(大) “……那雪正下得緊”(緊)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越緊) 問:這三處描寫中,有一個最有表現力的詞,是哪一個? 明確:“緊”,一個“緊”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簡潔地寫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二)側面襯托風雪: 1、指出哪些語句是側面描寫風雪。側面間接描寫: “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搖振得動”(風大屋搖) “向了一回火,覺得身上寒冷”(天冷人寒) “那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了”(雪大屋倒) “林沖……將那條絮被放開,先取下氈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蓋白布衫脫將下來,早有五分濕了,和氈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來蓋了半截下身……”(雪大人寒) 2、在這些語句中能夠表現風大雪猛的詞語有哪些? 明確:“搖振”“壓倒”“向火”“踏著碎瓊亂玉”“背著北風而行”“迎風”。 二 、這里的景物描寫,雖然都非常簡潔,但其作用卻非常豐富,請大家歸納一下,這些景物描寫有哪些具體作用? 明確:(1)渲染氣氛,烘托人物:這里的彤云、朔風、大雪,渲染了一種凄冷、 悲涼的氣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機四伏的處境。 (2)暗示情節,推動發展:作品通過對風雪的描寫,暗示了將要發生的故事情節的趨向。比如,管營差遣林沖去接管草料場,這對不知管營陰謀的林沖來說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因為這個差事既比較自由清閑,又能有一些額外收入。可是,當他取路投草料場來的時候,迎接他的卻是紛紛揚揚的一天大雪,這就暗示著他將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 再如,作品在寫雪的時候,兩次用了一個“緊”字:“那雪正下得緊”“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這兩個緊字,不僅突出了風大雪猛的環境特點,而且暗示出林沖的處境越來越危險,形勢越來越嚴峻,而林沖又全然不知,這就使得讀者不能不隨著雪下得緊而感到緊張,替人物捏著兩把汗。 小結:作品對風雪的描寫,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為風大雪緊,天氣寒冷,林沖才要出去買酒;如果林沖不去買酒,草廳倒塌就可能被壓傷壓死;如果他不出去買酒,就不會看到山神廟,在草屋倒塌后也不會想到去山神廟過夜。 正是因為風大雪緊,草廳才被壓塌,林沖無處存身,只好到山神廟過夜;如果草廳不倒塌,林沖就可能被燒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廟過夜,就不會聽到陸謙等的談話,也就不會殺敵報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為風大雪緊,林沖到了山神廟后,才用石頭擋住廟門;如果他不擋住廟門,陸謙等人就會直接進入廟中,他也就不會從他們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許陸謙的花言巧語會使林沖相信這是一次巧遇呢,說不定林沖還會請他們喝兩杯呢。 由此可見,作品的景物描寫確實是非常精彩而傳神的。 板書:景物與情節(正當天氣漸冷、風雪漸大的時候,陸虞候等人的陰謀也在逐步地實施。) 天氣 林沖 陸謙 風雪初起 去草料場 定計 風大雪緊 去酤酒 施計 風雪越緊 去山神廟 用計 三、“風雪”與社會環境 “風雪”與“官逼” 林沖的活動是本文的一條明線,而陸謙等人的陰謀則是另一條線——暗線。在林沖最終手刃仇人之前,他還是抱有幻想,將高逑稱為高太尉,在街上尋找仇人找了幾日不見消息之后,“也自心下慢了”,并且還打算將草料場修葺一番作了長遠打算,并希望神明能夠保佑他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服完刑回家與妻子團聚。這樣一個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心存幻想的人卻最終成為了梁山英雄中斗爭最堅決的其中一個人,其中除了“風雪”看似偶然的推進作用,更主要的還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會統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內、陸謙、管營等人對他的再三迫害。林沖的遭遇典型地體現了《水滸傳》“官逼民反”這個主題,而“風雪”的描寫則與陸謙等人的陰謀相互輝映,促使林沖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轉變 總結:“風雪”的作用 由此可見,“風雪”的描寫并不是作者的隨意之筆,而是有良苦用心的。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風雪”在題目中的點睛作用,一方面為人物渲染了緊張、悲壯的氣氛,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草料場烈焰騰空,山神廟前雪地上濺滿鮮血,使得讀者(聽眾)深深地融入當時的情景之中;另外“風雪”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我們的主人公離開草料場去山神廟避雪,最終逃出被燒死的厄運、得知真相并手刃仇人。 魯迅先生說:‘雪下正緊,說緊字極具神韻’。的確如此。大雪紛飛,荒野獨行,在沖天的火光中,英雄知道拼命掙扎想回家和美麗的妻子團聚的那一天已被大火吞噬了,眼中的熱淚只有迎著呼嘯的北風無聲的飄灑,他注定要漂泊,前路屬于他的只能是雨雪霏霏,而永遠不會有楊柳依依。這就是英雄末路的悲劇之美,令人扼腕嘆息。這不是官逼民反的簡單之事,而是官逼官反,這樣的世界是腐爛透頂了。有人曾為林沖寫了一首小詩(出示投影,大聲朗讀。 漫天風雪,無盡悲傷, 一壺濁酒,十分惆悵。 正義已死, 問蒼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長天茫茫, 壯士心,英雄淚,空飛揚! 一把刀, 一桿槍, 把江湖走盡, 不再彷徨!) 讓我們套用金庸小說中一句話來結束課文:那一夜,我看到了真正的江湖。 四、巧妙的細節描寫: 過渡:好的文學作品往往以生動具體的細節描寫取勝,《水滸》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在這篇作品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描寫大致有三種情況: (1)有的細節描寫生動具體地表現出人物的性格。請大家找一找這方面的例子。 ——比如第八段中對林沖出門買酒時的描寫)離開草料場時,“將火炭蓋了……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草廳被雪壓倒后,林沖“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便“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這才“把門拽上,鎖了”,到山神廟里去安身。這些細節描寫,一方面表現了林沖安分守己、辦事謹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訴讀者,草料場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林沖疏忽,使情節發展合情合理。 (2)有的細節描寫則使故事情節前呼后應,使作品布局更加嚴謹。請大家找一找這方面的例子。 ——這樣的細節描寫也很多,比如:(1)開頭細致描寫了陸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談舉止,暗示他們是在密謀害人的事,而且和林沖有關系。這些細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引出了李小二給林沖報信,林沖尋敵復仇的情節。 第七段開頭對林沖離開天王堂時的描寫,看起來好像是不經意的描寫,但這里所寫到的事物,在后文都有著落:包裹——放在床上(第八段);尖刀——剜了陸謙的心(第十二段),同時也照應了第五段的“買把解腕尖刀”;花槍——挑了酒葫蘆(第八段,第十段),挑了差撥和富安(第十二段)。 再如第十段對林沖來到山神廟后的描寫,通過他掇石頭靠住廟門為下文寫陸謙等三人進不了廟埋下伏筆。 關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滄州城東15里有草料場,草料場東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場和市井中間有一座山神廟。林沖買酒、到山神廟,都是往東走。發生在同一時間的陸虞候等到草料場來放火陷害林沖是由草料場西面而來,這樣雙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卻至關重要,使情節發展入情入理。 (3)有的細節描寫同時兼有以上兩方面作用。請大家找一找這方面的例子。 ——這種細節描寫也不少,如第五段寫林沖聽到店小二報告的消息后,立刻大怒,去街上買了把解腕尖刀。這一細節既表現了林沖剛烈的性格,也為下文寫刀剜陸謙心做好了鋪墊。 再如第十段,寫林沖見草廳被雪壓塌后,怕火盆內有火引起火災,就探半身進去摸。這一細節既表現了林沖的小心謹慎的性格,也為下文寫陸謙放火做了鋪墊。 再比如離開天王堂時、到市井買酒時、奔山神廟安身時,都有關于隨身攜帶尖刀、花槍的細節描寫,最后,才有“挺著花槍”沖出門去殺死仇人的情節。這個細節描寫,既符合林沖禁軍教頭的身分,表現他細心、謹慎的性格特點,又使故事情節天衣無縫。 有道是名家筆下無閑文,從本文來看,確實如此。 五、語段閱讀:(巧妙的情節安排) 1.閱讀第一段,回答問題: 問:本文是長篇小說節選,好像應該從第二段開始選起,因為第一段與本文的主要故事看 起來好像沒有直接的關系,那么為什么不從第二段開始,而非要選上第一段呢?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嗎? 明確:這一段實際與課文部分的故事有著直接的聯系,無論對人物還是對情節都有著重要 作用: ①、這段描寫表明了林沖是個樂于助人,濟危救貧之善良之人。 ②、這段描寫詳細交代了林沖與李小二過去的關系,為下文寫李小二幫助林沖埋 下伏筆, 做好鋪墊。如果沒有這段描寫,下文寫李小二向林沖報告消息就會顯得突兀。 ③、這段描寫也表現了林沖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性格。他被發配到滄州,并沒有向陷害 他的仇人報仇的想法,反而與李小二你來我往地過上了平靜的日子,表現了典型的隨遇而安的性格特點。 2.閱讀第二部分(2-5段),討論: (1):這一部分,情節發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明確: 陸謙來到滄州,密謀殺害林沖,使情節陡起波瀾。 (2):作品為什么不直接描寫管營、差撥等四人的談話?作者通過李小二夫妻的所見所聞所疑所思來交代情節,這種手法有什么效果? 明確:在這一部分中,作品不是直接寫出四人的談話,而是通過小二夫妻所見所聞來 寫他們的懷疑與推測,這就使情節若隱若現,撲朔迷離,造成了強烈的懸念,使作品情節更加曲折生動,更加引人入勝。 3.閱讀第八段,討論: 問:這一段中除了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之外,還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 了人物什么性格? 明確:這一段中除了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外,還用了獨白式的心理描寫,這里的心理描寫通過寫林沖想等雪晴之后修理草屋,說明他是準備在這里安心長住的,這就反映了人物隨遇而安的性格。 4.閱讀第十一段,討論: 問:在這一段中,作品詳細描寫了廟外三人的對話,為什么要詳細描寫這些對話? 明確:這是促使林沖思想性格發生劇變的關鍵,因此要詳加描寫。通過這個描寫,對以前的情節進行了巧妙的補充,并交代了整個陰謀的策劃過程,并由陸謙等人親口說出,這就比別人介紹更易于使林沖認識到敵人的兇狠殘忍,更易于激起他滿腔怒火,從而促使他毅然做出了手刃仇敵的壯舉。 |
|
來自: 昵稱19640114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