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交響音樂的殿堂 汪申申 汪申申老師先講了現代年輕人的音樂成長環(huán)境,完全不同與上一代人,流行音樂的泛濫導致音樂的大普及,年輕人接觸的一般都是流行音樂。但是大學生隨著眼界的提高,已經不滿足于檔次不高的流行音樂,而有了心上西方古典音樂尤其是交響樂的要求,然而,對于古典音樂卻缺乏欣賞的素養(yǎng)。 教師團隊 交響樂簡介
交響樂,或稱交響音樂,廣義地說,可以包括大型管弦樂隊在交響音樂會上演奏的所有器樂作品。 交響樂一詞,最初的用法也比較混亂,從字源上看交響樂的希臘原文僅是“一起”(syn)“發(fā)出聲 如何欣賞交響樂
許多聽眾往往有這樣的一種要求:交響樂很難聽懂,最好你給我講講清楚,這里到底是表現什么?那兒又是表現什么? 音樂更多的是靠我們去想象的,它本身并不明確具體。 音樂是通過作曲家主觀的感受寫出來的,因此它的主觀性是很強的。而聽的人呢,也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音樂創(chuàng)作跟其它藝術有些不一樣,文學寫出一部小說來,創(chuàng)作已經完成了。戲劇寫出一個劇本還不夠,還要演,這是二度創(chuàng)作。音樂呢?除了這個二度創(chuàng)作外,還有一個三度創(chuàng)作,就是聽眾如何來欣賞和理解這個作品,就是說聽眾也要投入到這個創(chuàng)作中間去,這樣一部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才算全部完成。 第一條是,即使描繪性的音樂也都不是純粹客觀地描寫外部世界,這些描寫是被音樂化了的、性格化了的、感情化了的,而不是事物的本身。因此一千個人寫大海,就會寫出一千個樣子。第二條,音樂形象是從聯想產生的,這個聯想是通過音樂對事物運動的形態(tài)及其發(fā)出的聲響所作的一種摹擬而來的。第三條呢,作品描述什么有時還要靠文字標題來提示,否則不能準確判斷它在寫什么。比方柴科夫斯基的交響詩“弗蘭切斯卡·達·里米尼”中的一段描寫地獄里的旋風。如果不講這是旋風,也可能以為是大海,因為二者有著相似的運動方式。所以確定音樂形象還要靠文字標題。同時也說明音樂的描繪只能近似,不能逼真。 交響樂給人的啟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給你很多想象的余地,尤其是無標題交響曲更有這個特點,因為它沒有標題的約束,概括性很強,內涵非常豐富。即使聽一百遍還會有新的發(fā)現。而且,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也將更加深刻。這就是無標題交響樂的一個長處。 結論:第一點,音樂的特長主要是抒情不是描繪。所以在欣賞它的時候主要在于它的情緒如何感染我們,不一定追究它在寫什么。樂曲解釋只是作為一種參考,主要還要發(fā)揮我們自己的獨立思考。第二點,欣賞交響樂首先要充分調動我們自己的想像力。 著名的交響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這是1882年,由解散了的,畢爾瑟管弦樂團的大約五十名團員作為中心,加上部分業(yè)余人士組成的。1884年由克林特沃特擔任首任指揮,1887年后由彪羅就任常任指揮,為這個樂團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表現出充實的演奏內容。
進入卡拉揚時代后,演奏會活動和唱片錄音更為積極甚至擴大范圍。在薩爾斯復活節(jié)音樂節(jié)上,也參與歌劇公演的活動。不論是名與實,都成為世界交響樂團之冠,備受贊揚。卡拉揚之后,由阿巴多接任至今。 如果跟歐洲傳統(tǒng)的樂團相比,柏林愛樂樂團的歷史雖然較淺,但從彪羅后,擔任長指揮的人,全是該時代最偉大的指揮最擘,于是建立起無比輝煌的傳統(tǒng),促使他們的演奏曲目,無限擴大。尤其是,這個現代交響樂團,演奏技能精彩絕倫,表現積極,由于具備優(yōu)異的、柔軟的反應力,不管任何指揮家統(tǒng)率它,都能發(fā)揮其實力與適應性。這償樂團的大量錄音,都保持了最高的水準。 柏林德國歌劇院樂團(Orchestra 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 1912年創(chuàng)建于柏林。隸屬柏林市立歌劇院(1967年改稱柏林德國歌劇院)。早期由瓦爾特、克萊姆佩雷爾、理查*斯特勞斯、伯姆等人指揮。1956 -1972年由馬澤爾(我最喜歡他)任音樂總指導。1980年起由西班牙指揮家洛佩斯-科博斯接任。現在指揮:祖伊特納。樂團總員約140人。 柏林愛樂管樂合奏團(Blaserensemble des berlliner Philharmonischen Orchesters) 德國管樂團。 柏林弦樂合奏團(Deutsche Strechersolisten Berlin) 德國室內樂團。1973年創(chuàng)建于柏林。由柏林愛樂管弦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管弦樂團的十一位主要提琴演奏家組成。演奏曲目廣泛,技巧高超,音響穩(wěn)重而充實。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大提琴家十二人合奏團(Die 12 Cellisten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德國室內樂團。1972年創(chuàng)建于柏林。由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大提琴組的十二位演奏家組成。常首次演出新作。演奏技巧高超,音樂性強,具有現代氣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