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管理:一種全方位的管理
gos
立體論觀點是對長期以來占統治地位的形而上學的機械論的思想方法的變革,是現代科學的方法論。 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任何實踐現象均具有有機性的特性,是一種活生生的有機關系、立體空間關系。 立體思維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易經》。雖然《易經》中的立體思想只是一處雛形,但卻是立體思維的源頭,它對于確定現代的立體思維以及原理,堪稱智慧之源。 太極圖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象征,是立體思考之圖像大成。 太極圖應是立體的、運動的;這種立體與運動的雙重觀測法,揭示出太極圖并不是平面兩條首尾相接的魚,而是躍出平面的兩股旋渦運動,相互依存、相互對立。 對于太極圖是實際空間對立統一運動的象征,則是為人們公認的。 太極圖是立體思維框架的典型框圖與對立陰陽、對立統一的框圖。 一切事物都是陰陽對立的,處于運動狀態,就像太極圖中黑與白的共存。 一切事物都是按其本性的陰陽進行變化,到一定極限時,轉化成對立性質,其發展的軌跡是波浪式螺旋上升與下降。正如同太極圖中黑魚與白魚的相互關系。 太極圖中那條在平面體現S線貫穿立體扭動的區域不僅僅是分界線,而是漸變的分水嶺。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體現了事物的一般規律,是可以被感知,并能得到驗證的現象和過程。也是一種突變的頓悟過程。尤其是其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含義,形象地說明揭示了有生命與無生命的時空轉化問題。 太極圖具有運動狀態的能知圈心。太極模式不僅是個圓環,而且是處于不斷膨脹與縮小的陰陽對立的旋轉球狀星云態。
《易經》的立體思維模式 人類的思維方式,是由初級的線性思維向更高一級的立體思維方式轉換,逐步發展起來的。 《易經》的立體思維模式的確立,正是線性思維?平面思維?立體思維轉換的結果。 由于線性思維的障礙,影響了千百年來對于易學的研究,尤其是對其結構的研究,始終停留在初級階段。 經過后繼的研究,由平面思維轉化為立體思維方式,周易的研究便產生了一個飛躍,把《易經》從書面上的文字敘述,從歷代圖象的平面展示中解脫出來。易學立體模式產生在這一時空統一思維運動中。 就在近代,人類試圖使用機器模擬,發明并不斷改進電子計算機,終于出現了人工智能。 人腦無法對研究對象直接進行控制和操縱,電腦的出現,突破了人腦的某些局限性,使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能夠進入新的活動空間。 電子計算機以其在信息加工處理方面的自動化、高速化、巨量化和精確化等優點,使人類認識的方式、速度、精度等產生了巨大變化,從而擴大了思維世界的范圍。 在“數字化”生存的時代里,人類的生活發生著空前的變化,一個極其明顯的變化,是人類“空間”概念的變化:電腦空間,消除了國境線,并以其特殊的形式打破了空間界線。 電腦空間是思維和信息的虛擬世界,它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作為最基本的平臺,通過計算機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溝能及文化溝通,而無需面對面的接觸,同時又是在線空間。 這種文化標志,無處不在,它的特征不是電子通信,而是交互的性質標志著電腦空間的特征。 在線空間將遍及全球,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到沖擊和影響。 任何人都將不再受時空限制,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知識共享。 它將以思想意識為發展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活動方式,后者又反過來影響人類精神。精神與意識的作用空前增大。 今后有可能,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兩個宇宙之中:一個是原子分子構成的物質世界,一個是電子數據構成的虛擬世界,即在線空間。 這種虛擬空間的重大意義在于:它可以給空間觀念帶來根本性的變革,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思維以及經營方式。 “虛擬”已經成為一個新的通路形式,并且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浪潮。 商品一經上網,即有可能成為國際品牌,而無須花費昂貴的國際行銷費用,以最少的成本將自己的貨品、服務推銷到全世界。 這種方式可以使小企業變大,本土公司變為全球公司,對于資本額不高,但有經營理念且為精英的中小企業而言,尤其有可行性和吸引力。 電腦網絡使思維空間概念發生了某種質的變化,作為舊有的思維結構,已經退化,從而要采取現代思維內在化方向發展。 在人類的頭腦中,曾經有以地球為中心的空間概念。后來沖出了地球,形成以太陽為中心的空間概念,一直到現代,又形成銀河系、總星系等等的空間概念。 在新經濟時代里,人們必須沖破傳統、舊有的思維觀念,接受和認識特殊的思維領域觀念:如布達佩斯俱樂部的創始人歐文、拉茲洛所提倡的“第三代管理思想”。 對于思維特殊的外在空間內在化為內在空間而言,特殊的思維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為此,必須確立一種新的方法論——立體論。 立體管理的思維的基本軌跡,應包括縱向思維、橫向思維、延伸方向思維,三個不同方向的思維軌跡構成立體管理思維模式。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經營管理決策必須不斷擴大思維空間,從單向思維決策失敗中吸取多維化思維決策的成功經驗。 現代思維立體論主要包括思維方法和思維階段的立體論。 思維方法以及思維階段的立體論,早在《易經》中就闡釋得透澈和明白。 例如: 新的思維方法要適應實踐現象的多樣性。《易經》的思維方式:辯證思想,恰恰中肯地揭示了時機現象間的相互聯系的多樣性本質和規律,從而為具體的方案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新的思維方法要適應實踐現象的多邊性。《易經》的變易思想、不易思想、簡易思想,正能說明其中的要害之處。實踐現象的多變特點已成為現代思維方法予以提示的重要內容之一,《易經》正是其源頭活水。 新的思維方式要適應實踐現象的多維性。《易經》的思辨方式正是多維性的思維方式,所謂“周流六虛而變動不居”,“陰卦多陽”,“陽卦多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等等的內涵顯示,《易經》的多維性思辨方式正是現代新經濟發展中多維性特點的最佳詮釋。 新的思維方式要適應實踐現象多層次的發展規律。 《易經》的思辨體系中,存在處處體現出關于啟發現代決策組織結構的層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層次中,始終不斷調整、不斷變革、不斷發展的智慧。 諸如 《革卦?九五》之“大人虎變。” 《革卦?上六》之“君子約變,小人革面。” 《革卦?九三》之“革言三就”。 《系辭上傳》:“《易》之為書也,為道也屢遷,唯變所適。”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恒》,雜而不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巽》,以行權。” 適應于現代經濟發展中實踐對象的多樣性、多變性、多維性和多層次性的特性的立體思維方式,可以從《易經》中吸取深廣的養份,當能有利于企業的經營主導思想。 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任何實踐現象全具有空間的廣延性及時間的持續性和順序性。 其經營決策是否以立體性原則為基礎是經營成敗的關鍵。 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自然等諸多的維度來審度事物、思考問題,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質,了解事物的發展趨勢,把握事物的基本規律;只有運用這種多維的立體思維模式,才能立體地權衡利弊,從而制定出最佳的決策方案,也就是從多維度的潛在形態中,擴大參照系,才能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制定出最優決策方案。 正如《易經?系辭下傳》所說: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周易》八卦之始作俑者,正是具足了現代立體思維方式,才能完成《易經》這部偉大的思想體系,給后人帶來了無窮的創作和無限的啟發。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任何實踐現象都是活生生的、發展著的有機體,同時又都是一種動態的統一體。 企業經營者掌握有機性的動機性的關鍵在于要有預見性、前瞻性的決策能力,也就是主要具備直覺能力。 直覺可以使人敏銳地發現問題,從而創造性地為解決問題打開突破口。 特別是在各種方案及各種可能性很難分清優劣的情況之下,人們更要靠直覺能力做出抉擇。因此,直覺能力是經營決策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直覺能力并非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那么形象,而是以洞察能力、判斷能力、決斷能力為基礎的平時素養,才能迸發出直覺的智慧光芒;也就是九十九分的努力,才能有一分的直覺靈光智慧產生。 《易經》思想體系正好能提供產生直覺的沃野平臺。 《易經》的教導:思維的更新,才能有管理的創新。忽視變通與比較,就等于忽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