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個別人物形象分析 小組成員: 組長:丁悅 組員:王惠 張丹 楊亦馨 周文逸 吳萍 張朦曉 成琳 許鈴 研究背景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蕩氣回腸的愛情,跌宕起伏的情節,性格各異的人物,吸引了許多的熱愛甚至終生研讀。 前輩們花了一生的心血,對紅樓進行深入分析。他們從人物的語言,行為,身世遭遇分析他們的個性及個性對命運的影響,同時一些人物的言行挖掘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狀況。他們對紅樓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研究小組的同學在大師們精辟的觀點的基礎上對紅樓中的一些人物和他們之間的關系作出了些研究。我們主要研究了王熙鳳,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物的各自背景,身世性格特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并對紅樓做了一個總結,概括。 研究目的 我們研究紅樓,是希望在使自己更加了解紅樓,了解古典文化,了解封建社會的腐敗落后,同時也讓大家更加關注紅樓,學習紅樓,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 在研究的過程中,能學會客觀評價事物,學會訪談,學會查找資料,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撰寫論文報告,最主要是學會合作,培養默契。 研究論文 (一)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在《紅樓夢》中賺人眼淚最多的就是林黛玉了,字《紅樓夢》問世以來,林黛玉以她輕靈清麗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特征,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的確,在她身上,凝聚著作者美好的理想寄托。因此在閱讀小說原著的時候,她獨特的風格和氣質時時呼之欲出,躍然紙上。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封建禮教的束縛和世俗功利對她的影響甚為有限。她保持著純真的天性,愛自己之所愛,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顧及后果得失,所以很難融入環境,顯得清高。她從不去勸寶玉追求功利,也不會逆著自己的性子做事。在大觀園中,自然得不到好人緣?!耙荒耆倭眨L刀霜劍嚴相逼。“ 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備,用率直與鋒芒去抵御、抵抗侵害勢力,以保衛自我的純潔,但她的心是光明的。對于寶釵的引咎自責,她坦白地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有心藏奸,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笨梢娖湫闹畬掗?,更顯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性格。 林黛玉率直但不魯莽,相反他行事謹慎,處處留心?!安讲搅粜模瑫r時在意,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且“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但自有一段自然的風流?!?/font> 她多愁善感,年少才高。內心敏感,情感脆弱。三生石畔的絳珠草為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化成人心后,將甘露化為淚水償還。她的淚是世間最貞潔的感情,也是對自身的憐憫。黛玉葬花是典型之例。她的哀愁都融于詩詞之中?!对峄ㄞo》是她一生凄涼的感情和對沖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說到林黛玉,不能不提她與寶玉的愛情,他們的愛情天真,無邪,有是用淚來支撐的。“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更向誰,他們的愛情注定是個悲劇,黛玉羸弱的身體,孤傲的脾氣是不被賈母喜歡的。敏感多病的她必定無人支持。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她的愛情破滅時,她懷抱純潔的愛和對環境的怨憤離開塵世?!百|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濁陷渠溝?!?/font> 林黛玉是一棵世外仙株,她在孤獨中成長,又匆匆地在孤獨中凋謝。“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帶著對寶玉的綿綿恨,沉沉的愛,帶著醫生都未盡的淚,她象隨風飄揚的花瓣,遠去成灰! 說到林黛玉,不能不提她與寶玉的愛情,他們的愛情天真,無邪,有是用淚來支撐的。“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更向誰,他們的愛情注定是個悲劇,黛玉羸弱的身體,孤傲的脾氣是不被賈母喜歡的。敏感多病的她必定無人支持。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她的愛情破滅時,她懷抱純潔的愛和對環境的怨憤離開塵世。“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濁陷渠溝。” 林黛玉是一棵世外仙株,她在孤獨中成長,又匆匆地在孤獨中凋謝?!耙豢|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帶著對寶玉的綿綿恨,沉沉的愛,帶著醫生都未盡的淚,她象隨風飄揚的花瓣,遠去成灰! 薛寶釵 薛寶釵出身在一個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質與林黛玉截然不同。她們都同樣博覽詩書,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豐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寶釵卻牢牢把握著現實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貴榮華。薛家母子3人在賈家長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實現薛寶釵與賈寶玉的金玉良姻。薛寶釵雖然得不到賈寶玉的愛情,但卻握有實現婚姻的優勢。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漸在封建家長的心目中造成了“寶二奶奶”非她莫屬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擁有賈家所急缺的財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勢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這種婚姻的成功意味著薛寶釵悲劇的開始。 薛寶釵外“冷”,內“熱”,揭示了她一種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外冷內熱,表里不一。這種個性反映在她待人處世就表現得虛偽世故,攻于心計。 薛寶釵在賈府給人們的普遍印象是“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她比黛玉大得人心。第八回又說到她“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用王熙鳳的話說,她這個人是“事不干自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是個十分豁達超脫,遇事隨和的老實人。但與另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李紈,她們在現象上相似,但李執的本質卻是潔身自好、不招麻煩,而寶釵卻是以此為手段以實現自己功利性很強的目的。在第三十五回,她曾當著大伙眾人之面說:“我來了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怎么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除去直接奉承賈母,間接討好鳳姐之意外,不難看出她所給的另一個消息:“薛寶釵在賈府的‘這么幾年’,決不是對什么事都‘渾然不覺’,而是都在‘留神看’她周圍的事物,而且還看得挺細心。 元妃省親時命令大家作詩,寶玉詩的草稿內原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忙告訴他貴妃不喜歡“香玉”二字,并幫他改掉。寶釵憑什么說元妃不喜歡“香玉”兩字呢?不過是元妃把寶玉原題的“紅香綠玉”改名為“怡紅快綠”一事,但因此就悟出元妃是不喜歡“香玉”二字,這恐怕就是薛寶釵的獨步工夫吧。而且她熟悉賈母的一切好惡。賈母為她辦的壽宴,成了為賈母專設的宴會,吃的是賈母愛吃的,戲是賈母愛看的。就是這樣寶釵有日常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慢慢不覺痕跡的討好賈母,最后偷梁換柱,把黛玉取代了。 以寶釵一個小女人能做到如此地步也不能不佩服她的心機。讓她與王熙鳳這位“脂粉堆里的女豪杰”相比,寶釵更勝鳳姐一籌。 薛寶釵的心口不一,狡猾世故是為了保護自己,一般來說并無害人之心。(文中無一處寫到她害了別人)。的確,要在賈府這個龍蛇混雜的地方求生存,占有一席之地并非易事,你若不耍耍手段,簡直是妄想。特別是寶釵不過是寄住的一位“姨太太的女兒”。 寶釵也有極厚道的地方。譬如,她幫湘云接下襲人拜托的活兒,減輕湘云負擔。還有史湘云憑一時熱情,要做東辦詩社。薛寶釵知道她在家里做不得主,“一個月通共那幾吊錢”,根本不夠,就給她出主意,從薛家搞來幾簍肥肥的螃蟹,使詩社辦得既熱鬧又省錢。還有寶釵暗中體貼接濟邢岫煙,而且不讓邢夫人知道,以免人家多心閑話,這種做好事不留名的做法,難道不可以稱上厚道嗎? 她和史湘云一樣,是個封建正統派,她一再規勸寶玉在仕途經濟上下點功夫,有時間就讀讀書,成天與女孩子廝混,終非了局。寶釵也曾經規勸黛玉云:“自古道‘女子無才便是德’,總從貞靜為主……”,也叫黛玉不要看《西廂記》等“雜書”,在寶釵的言行來看,也總是恪守著上、下尊卑的禮教規范。但其實她也并非是一個真正的封建正統,她看《西》等雜書,比黛玉看得早,看得多。不看的原因也是“大人燒的燒,罵的罵”才丟開,并非出自自身要求,而且經過了這么多年,黛玉一提起其中一句,她就想起出自《西》,由此看來《西》等雜書并未在她心中“燒”去。 她在兩性交往,尤其在與寶玉的交往中也是一點也不封建。 但在書中第二十八回不是寫到,寶釵因為聽到她媽說“金玉良緣”之事,“所以總遠著寶玉”嗎?這話實際上就是寶釵在這個問題上給人的一般印象。然而寶釵真的有意“總遠著寶玉”嗎?事實卻是相反,在每次寶玉一說完話,寶釵就會在旁打趣一句。而且第二十六回,晴雯生氣致使黛玉吃閉門羹的原因是她氣寶釵“有事沒事跑了來坐著,叫我們三更半夜不得睡覺。”照晴雯的話,寶釵“有事沒事”的去,決不止一次兩次,而且每次她都要“坐”很久,使丫頭們“三更半夜”的還不得休息。 在第三十六回,一個十分炎熱的中午,怡紅院里的兩只仙鶴“在芭蕉下睡著了”,“外間床上橫三豎四,都是丫頭們睡覺。”薛寶釵竟在這個時候穿房入室,一直到主人已睡著了的寶玉臥室,竟使襲人都“唬了一跳”。隨后又替上襲人的位置,坐在床邊為寶玉趕蚊子,“因見那活計實在可愛不由得拿起針來,替他代刺”,而這個“實在可愛”的活計是什么呢?居然是寶玉貼身穿的兜肚。天??!難道我們“可愛”的寶姑娘以為是手帕嗎?連有事找襲人的黛玉和湘云看到這場面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寶釵就是如此一個矛盾體,正因為矛盾所以活了起來。 其實寶釵美貌與智慧并重,懂得交際,耍手腕,又有錢有勢,要是在現代,或許是個名利俱有的女強人,或許是個在背后操縱成功男人的成功女人,或許是個……。太多的可能了,但絕對可以肯定的是會有無數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賈寶玉?呸!但如此一位多才多藝的姑娘,卻生在古代并棋差一著做了寶二奶奶,寶玉一走,她剩下什么?而且又能怎樣?不過是李紈第二罷了。這就是她的可悲之處吧 著薛寶釵悲劇的開始。 王熙鳳 王熙鳳也是一個極有爭議的人物,喜她潑辣及決斷的人,奉之若神,厭她惡毒及品性的人,鄙之如鞋。 她短短的一生,卻享受了別人幾輩子也享不了的榮華,但也承受了別人幾輩子也經歷不了的侮辱。 如果說《紅樓夢》中的“情”的線索是以賈寶玉為核心的,那么“政”的線索便是以王熙鳳為核心的。王熙鳳是金陵十二釵之一,雖為女子,卻精明能干,因此她高居于賈府幾百口人的管家寶座之上,在賈氏家族的榮、寧二府中具有十足的影響力。 王熙鳳美麗、聰明,出身與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府,嫁到賈府后,成了賈府的實權總管家。 王熙鳳能說會道,見風使舵,她快人快語,如風似火,講起話來聲如銀鈴,干凈利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極富感染力。她最高的能力是她懂得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在《紅樓夢》第三回中,曹雪芹以林黛玉的耳目見聞,最充分地表現出了王熙鳳的性格?!斑@些人個個斂聲屏氣”忽聽得后院一聲笑語:“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只可憐我這妹妹命苦,怎么姑媽偏去世了!”可是賈母一句:“我才好了,你倒又來了。”讓王熙鳳轉悲為喜:“正是,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了老祖宗?!逼洳煅杂^色,見風使舵的能力可見一斑。 她人雖圓滑,但敢想敢干,有謀略,有膽識,她“自幼假充男兒教養”,從小就養成了“玩笑著就有殺代決斷”的潑天大膽。由于在特殊環境里養成了這種性格,就“越發歷越老成”了。她是個“脂粉堆里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項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 她臉酸心硬,殘忍陰毒,極度貪婪。她說過:“我是從來不怕陰司地獄報應的,什么狠心的事都干得出?!辟Z瑞垂涎她的美色,雖然這種紈绔子弟死有余辜,但她“毒設相思局”讓我們看到她的殘酷,弄權鐵檻寺,為之于兩銀子賄賂,逼張家女子和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害死尤三姐及腹中胎兒。到最后“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身為治家的主子,她如果沒有手段,就被別人譏為無能,而如果手段太強,又被別人說太狠毒。屬下是一班伶牙俐齒的管家娘子,她要費盡心機壓住她們;最親的丈夫整天朝三暮四,眠花宿柳,她卻要跟在后邊收拾殘局;自己又因為太過好強,早失愛兒,弄得一身是病。到最后,居然要承受那個時代女人最大的屈辱——被休!王熙鳳的一生,在別人看來繁華如錦,但繁華背后的悲愴,誰又看到了? 王熙鳳是脂粉隊里的英雄,她身上擔負著分配上下幾百口吃穿住用的責任,卻管得條條有理。但她借職務之便,大斂私財的手段,卻也讓人概然嘆息。一個清凈好女兒,只因為在金銀里泡久了,便熏染得一身的骯臟銅臭味。 (二)人物形象比較 薛寶釵與林黛玉的比較 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獨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圣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薛寶釵---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于“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里斥之為“混帳話”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夸贊。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于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正冊判詞之一 [注釋] 這一首即是寫林黛玉和薛寶釵的。 “可嘆”句:說薛寶釵。意思是雖然有著合乎封建婦道標準的那種賢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勞無功?!逗鬂h書.列女傳.樂羊子妻》說,樂羊子遠出尋師求學,因為想家,只過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斷了織布機上的娟,以此來比喻學業中斷,規勸他繼續求學,謀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廢。 堪憐詠絮才:說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聰明有才華的女子,她的命運是值得同情的。“詠絮才”,用晉代謝道蘊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謝道蘊的叔父謝安,對雪吟句說:“白雪紛紛何所似?”道蘊的哥哥謝郎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蘊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大為贊賞(見《世說新語.言語》)。 玉帶林中掛:說林黛玉。前三字倒讀即諧其名。從冊里的畫“兩株枯木(雙木為林),木上懸著一圈玉帶”看,可能又喻黛玉淚枯而死,寶玉為懷念她而棄絕一切世俗欲念(玉帶象征貴族公子生活)為僧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說薛寶釵。前三字暗點其名;雪諧薛。金簪比寶釵,本是光耀頭面的首飾,竟埋沒在寒冷的雪堆里,這是對薛寶釵婚后,特別是她在寶玉出家后,只能空閨獨守的冷落處境的寫照。 [評說]林黛玉和薛寶釵,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一個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兒;一個天真率直,一個城府極深;一個孤立無援,一個有多方支持;一個是叛逆者,一個是衛道者。有的人看見這首詩中同時寫了林、薛二人,以為找到了“釵黛合一”的證據,這是錯誤的。矛盾著的雙方既然互為依存,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詩中并提林薛這兩個在思想傾向上彼此對立的人物,通過賈寶玉對她們的不同的態度的比較,以顯示抑揚褒貶呢? (三)寶黛愛情研究 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 《紅樓夢》描寫賈寶玉的愛情和婚姻悲劇,即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以及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悲劇。作者真實細致地描寫了悲劇發生和發展的復雜現實內容,揭示造成悲劇的全面而深刻的社會根源。圍繞著愛情婚姻悲劇,同時鋪開一個由許多有關人物構成的廣闊的社會生活環境,從而展示漸趨崩潰的社會的真實內幕。賈寶玉、林黛玉等人對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個時代對個性解放和人權平等的要求,閃爍著初步的民主主義精神。它與封建主義沖突所造成的悲劇,生動地表明封建社會的不合理,使讀者預感到這個社會已日暮途窮,走向滅亡。 小結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研究,我們小組對《紅樓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通過書籍,網絡,我們對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以及其他個別人物性格及形象作了重點分析和研究,并寫成論文。在研究個別人物的同時,我們還提出了許多關于《紅樓夢》中人物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并找到了答案,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心理有什么不同?”“身世相似的林黛玉,史湘云不同性格對命運的影響”等。 我們認為,研究不僅要抓住課題,還要適當拓寬,聯系到主人公周圍的環境,人物和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有助于對主人公的深層認識。 對于,《紅樓夢》這部經典著作,我們只是研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研究道路漫長,當然不會因為課時結束而終止我們回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發揚我們的研究精神。中國的文化底蘊時候,等待著我們去回味和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