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蠟燭谷往格雷羅·內格羅(Guerrero
Negro)的路上,路過一個掛大國旗的政府機構,有一個軍人哨,收了我們20帕索(pesos)的農業(yè)費,又問我們有沒有水果,我們給他看看香蕉皮。
到緯度28的地方,有一個RV
Park(露營地),很特別的圓形房子,草房頂。它吸引我們停車走進去。
老板娘是當地印第安人,原住民,她說在此露營兩人一天100帕索。
圓房子里面和屋頂全部是草結構的,外面看是圓形,里面看是角型。
那房子很有趣,只是露營地上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車輛停在寬廣的場地上,白天暴曬在陽光下,夜里冷風一來又沒遮風處。
我們放棄了這個地方,將車開進格雷羅·內格羅鎮(zhèn)內。正式進入墨西哥的南下加州(Baja California Sur,
Mexico)。
格雷羅·內格羅,西班牙語是“黑勇士”之意,因它處于一個向北倒鉤形的陡灣里,這灣如一把長柄湯勺,將整個北部太平洋的垃圾都攏過來,包括日本核試驗的殘片等。曾有一只黑色戰(zhàn)艦在此觸礁沉沒。
格雷羅·內格羅鎮(zhèn)上只有五千人居住。進鎮(zhèn)遇見的第一個露營地每天185帕索,美元是18,有無線上網。先生特意問老板,這里的水可以喝嗎?老板說,全墨西哥的水都不能喝。可以煮嗎?說可以煮。先生說,北邊的水很咸。老板說,這里更咸。于是,我們慶幸在路上遇見一個淡水小溪并取了很多淡水。
這露營地不錯,房屋的風格和布局都古色古香的。既見文明又沒有離自然太遠,甚至一切都出于自然又在自然之內。
露營地的花草婆娑繁茂,自從我們進了墨西哥,一路沙漠荒涼,滿眼黃土,只見仙人掌,這一天又剛剛穿過荒涼涼的蠟燭谷,乍見這個露營地,真是一派生機。
前后左右全方位地走了一圈,許多露營車位都還空著。
我們選擇了公廁門前的一個車位。公廁很干凈,也很古雅,沒有異味,門前還有一排花草盆栽。選擇靠近它,是為了洗菜、做飯方便,也方便洗澡和夜里從車中鉆出來使用它。
參觀完整個露營地并繳錢確定了我們的露營車位后,開車在鎮(zhèn)上逛了逛,準備買點東西。這個鎮(zhèn)子比圣金廷繁榮多了,街道都是硬化的,街上車輛也不少,有好幾家店面不錯的中國餐館。遍及整個墨西哥的Tecate酒水專賣連鎖店這里也有。但大一點的超市似乎只有一個,按露營地老板所指的位置找過來,又問當街人,直到停車在這橙綠白紅色塊相間的一層條形建筑前,仍不敢相信這就是超市。右邊是個賭場牌子,超市在那橙色門里,沒有招牌。
超市里面的東西種類也很少,走了幾圈勉強買了四個梨子,一包用來裹肉做taco的10寸白面小薄餅,有10張吧。沒蔬菜可賣,也沒有方便的肉類熟食,轉來轉去找到一小盒油炸碎豬肉。東西不夠,總得再買一點才行,于是拿起一打雞蛋。最后拎起兩加侖的桶裝水。那水10帕索一桶,一桶一加侖吧,相當于在蠟燭谷上一趟公廁的費用。
回到露營地,先生車里車外地忙著架他的無線電,直弄到天黑。這位無線電愛好者,世界無線電會員,沉迷進一種類似于互聯(lián)網的有聲交流中,他對著無線電向全世界呼叫,收發(fā)來自世界各地的遠近訊號。
我洗完澡帶著電腦到酒吧去上網。酒吧里熱鬧非凡,上網的人多,網速奇慢,處理幾個郵件就用去兩小時。后來聽到先生用無線電呼叫我,說面條煮好了,讓我回去到車位斜對面那個小花園的涼亭里吃飯。從熱鬧的酒吧里出來,外面一片寧靜。
我們車位右邊的露營車,里邊的人來自瑞士,洋女人帶一條大白狗,他們開車從歐洲乘渡輪,乘到美洲,在加拿大東海岸的哈利法克斯(Halifax)登陸,但加拿大和美國都只給他們三個月的旅游期限,所以期限到了,他們來到了墨西哥,準備下次再去美國、加拿大。他們的右邊是輛加拿大的小露營車,夜里隱約見到一位老先生坐在里面,在燈下看書。
睡得還不錯。清早先生讓我把路上小溪里取的水換掉,因為這地方的水并不咸。結果我錯把超市買的水倒掉了,可惜得要死。抬頭看這公廁墻壁上四根木框圍起來的幾句話,覺得自己簡直在犯罪。那上面是母語為西班牙語的人用英語寫著:在下加州,水是一個生存難題,我們很高興與你分享,但請不要浪費。謝謝你。落款是:沙漠。
我們八點半就上路離開了這個露營地。沙漠氣候每天都一樣,太陽升,干熱無比,太陽落,冷氣逼人。出了小院,又是滿眼荒涼,沙漠一望無際,一條窄窄的公路綿延伸展,沒山沒水的地方一點彎也不打。
上路前,沒有看見任何賣taco的小攤小店,沒有早點可吃。幸虧昨天買了一撂小餅,還是在他不想買的情況下買的。他實在不愛吃餅,甚至香脆的蔥油餅;這白皮餅,更別說了。他用昨晚燒的自來水沖了兩包越南咖啡,很好喝,的確沒有圣金廷海水煮咖啡的咸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