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劉三姐》(第二季)廣西賽區的冠軍生小芊
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何珊)由中央電視臺戲曲和音樂頻道主辦,廣西電視臺綜藝頻道、桂林市旅游局協辦的《尋找劉三姐》(第二季)廣西賽區選拔賽,10月18日在桂林落下帷幕。經過3天的激烈角逐,來自北京的選手生小芊與廣西選手趙嘉懿、王予嘉分獲廣西賽區前三甲,廣西選手李思宇、覃蕊與西安選手趙晨希,躋身6強。據悉,中央電視臺將從廣西賽區獲獎選手中選拔若干名“劉三姐”前往北京,與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優秀選手一起參加《尋找劉三姐》(第二季)總決賽階段的爭奪。 黃婉秋現場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評委黃婉秋:還是那位“劉三姐” 作為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一檔集紀實性、競技性、表演性等于一體的大型歌唱選秀類綜藝節目。節目中,不但“對歌”“歌舞”等節目環節設置有著許多壯族“歌仙”劉三姐民間傳說故事元素,而且廣西賽區的比賽還真把“劉三姐”找來了: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此次做為評委出場。 雖然電影《劉三姐》上映已經是54年前的事了,但大家都還記得黃婉秋塑造的劉三姐的美麗形象。18日最后一場6進3晉級賽,比賽安排在著名的陽朔大榕樹景區舉行,這是當年影片《劉三姐》中劉三姐與阿牛哥對歌、拋繡球、情定終身等戲份的取景地。故地重游的黃婉秋感觸頗多,此情配此景,70多歲高齡的她現場為大家演唱了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熟悉的旋律瞬間把氣氛推向高潮,臺下觀眾情緒也很激動,“還是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劉三姐!”“是我們那個年代最美好的記憶啊!” 黃婉秋還表示,電影《劉三姐》之所以能影響幾代人,是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我們有責任培養劉三姐的接班人,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復興我們的民族文化。” 只有山歌敬親人
新一代選手:歌聲傳情演唱“劉三姐” 如果說在黃婉秋的心里“劉三姐”是民族的、地域的象征,那么此次以央視平臺搭建的《尋找劉三姐》則賦予了這一形象更為廣闊的文化內涵,在廣西賽區的舞臺上,參加比賽的20名選手不僅來自廣西各地,還有北京、武漢、西安等地的歌手。 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以歌傳情、以歌明理、以歌言事,片中《山歌好比春江水》《藤纏樹》《多謝了》等民歌經過半個世紀的傳唱依然婉轉動聽。此次多民族的歌手齊聚一堂,選手們用不同的聲音和方式詮釋了這三首經典“劉三姐歌謠”,演繹了自己心中的“劉三姐”。 廣西青年演員王予嘉曾出演張藝謀導演的實景劇《印象·劉三姐》中的“漓江少女”,此后十多年來也一直從事與“劉三姐”相關的工作。18日,為參加最后一場6進3晉級賽,她結束彩調劇《劉三姐》的演出后連夜從南寧趕到比賽場地,以一身“劉三姐”的裝扮加上一首耳熟能詳的《多謝了》上場,贏得了現場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我覺得劉三姐就應該是這樣一種聲音,這樣一種形象,這樣一種感覺,”王予嘉說,“我就想把我們廣西純正的劉三姐形象展現給全國的觀眾朋友。” 實景山水當舞臺
讓外界更了解“劉三姐”的靈魂 劉三姐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久遠,隨著歷史的變遷,“劉三姐”逐漸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同時也是外界了解廣西的重要窗口。中央電視臺戲曲和音樂頻道副總監齊憲役認為,“劉三姐”這個人物凝聚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靈魂,她的身上也凝聚了中國婦女聰明、賢惠、善良,敢愛敢恨的美德,“所以《尋找劉三姐》不能簡單定義為一個選秀活動,應該說是一個挖掘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底蘊的活動”。 據了解,廣西賽區選拔賽走出演播室,以風光秀麗的桂林山水為背景進行選拔比賽,這是《尋找劉三姐》的第一次。廣西賽區冠軍、來自北京的選手生小芊,此前曾多次來過桂林游玩,但是在桂林的奇山秀水間演唱卻是第一次,“心情非常輕松,越戰越勇,越來越有自信,發揮得非常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