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老牙先掉,可見很多老人并不把掉牙當回事,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世界衛生組織給老年人確定的目標是:到80歲,至少要保留有20顆牙。只要學會正確的護牙方法,達到這個目標并不難。今天是 “全國愛牙日”,專家提醒,牙齒缺失不能忽視,若治療不及時,整個口腔的平衡被打亂,不僅影響美觀和正常飲食,還會增加腸胃負擔,引發一系列健康隱患。
多數老年人患有牙周炎
汕大醫附一院口腔醫療中心主任于丹介紹說,首先,人老了牙齒也會隨著老化,很多老人出現牙齒嚴重磨損,咀嚼韌性食物牙齒疼痛;牙齦萎縮牙根逐漸暴露出來,牙齒變得越來越長,出現食物嵌塞,導致牙齒鄰面和牙根齲壞,由于部位隱匿,不易發現;多數老年人患有牙周炎,出現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牙周炎是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以下原因也會促使老年人的牙齦萎縮,比如:牙齒上有大量牙結石,對牙齦產生長時間的壓迫和刺激;一側或兩側缺牙,進食時缺牙一側牙槽骨受力小,牙槽骨容易被吸收,牙床萎縮就越嚴重;使用的牙刷刷毛過硬或牙膏中磨擦劑顆粒過粗,以及使用不正確的拉鋸式橫向刷牙法;配戴制作得不好的假牙,這樣的假牙不容易清潔,使得牙周衛生狀況不良,促使牙齦萎縮。其次,盡管牙周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但其發病情況卻比其他年齡段嚴重。如有些人自出生就從未洗過牙,隨著時間積累,牙石越積越多,患上牙周疾病的幾率就越來越高。老年人牙縫越來越大是患有慢性牙周炎的跡象。還有,長期使用牙簽剔牙,也會使老年人的牙縫加大,這些因素都可能誘發牙周病。
老年人愛牙護牙莫陷誤區
常言道:“牙好胃口就好”,保護好牙齒,有益于口腔健康,口腔健康有益于全身健康,而全身健康則有益于長壽。然而,現實生活中,常常有些老年人容易陷入一些認識誤區,于丹主任表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人老一定齒落?錯!保護得好,老人照樣有一口好牙。我國很多口腔保健專家針對國情提出了70歲前能保留20顆健康牙齒的標準。老年人不要以為人老就必定掉牙、保護無益,要主動、有效地保護牙齒,有病立即到正規的口腔專科門診就診。二、人牙同鼠牙,越磨越結實?錯!人的牙齒生長較慢,特別是牙外層包的琺瑯質有限,過度磨損就會被破壞掉;琺瑯質破壞,深層的牙本質暴露,牙髓神經末梢失去保護,不僅易致牙本質過敏癥,還會引發牙髓和根尖周病等嚴重牙病;牙齒磨損嚴重,不僅會造成牙齒向前移位或臉形改變、顯老,還會引起耳旁的顳頜關節因長期不當咬合而引發疼痛。所以,老人的牙齒應特別避免磨損。不要嚼檳榔、啃甘蔗、嗑榛子、瓜子、核桃,更不能用牙齒開瓶蓋、拔針、咬釘子等,甚至牙刷毛也不可太硬。三、只漱口不刷牙,祖上傳的?錯!不少高齡老人至今沒有刷牙習慣,尤其農村的老人更多見。城里老人存在這個問題的很少,但能正確刷牙、正確使用牙線等潔牙用品的老人也不多。四、天天刷牙了,不用“洗牙”了。錯!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因為吃各種食物在牙面上留下痕跡,經細菌作用形成牙斑,單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難以清除干凈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牙石、色素等頑固的牙垢。而“洗牙”醫學術語稱為“潔治”,是牙科醫生用現代物理化學方法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石、色素等牙垢。我們每年要一至兩次洗牙才行。五、掉一兩顆牙不補,掉光了全換假牙才省事?錯!這樣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它會加快鄰牙松動脫落。而且,牙齒掉多了,還會影響言語和容貌。六、洗牙拔牙,不找正規醫院找小診所,便宜?錯!正規醫院和小診所在診療技術、操作水平和材料質量有很大差別。
老年人口腔問題有招可治
在人口老齡化越發明顯的今天,老年人口腔保健與口腔疾病的預防也顯得越發重要。于丹主任提醒,老年人碰到口腔問題也是有招可治的。比如:1、食物嵌塞:是指吃東西時食物殘渣嵌塞于牙齒之間,引起牙齒脹痛、牙齦發炎。預防:進食后立即刷牙、漱口;選擇使用牙線、牙間刷,避免用粗糙的牙簽剔牙;少吃硬物;到醫院調頜。2、根面齲:發生于牙齒根部的齲壞(蟲牙),早期遇冷熱酸甜刺激出現疼痛不適,不及時治療可轉變為牙髓炎、根尖周炎,進一步可導致牙齒脫落。預防:使用含氟防齲牙膏;多吃新鮮瓜果蔬菜;飲茶,并用茶水漱口;及早到醫院就診。3、牙本質過敏:是指對冷熱酸甜等刺激產生短暫而尖銳的疼痛不適,刺激過后不適感消失。預防:減少酸性食物和飲料的攝入;使用軟毛牙刷;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使用抗過敏牙膏;如4至8周后無顯效,應及時就醫。4、牙周疾病:指牙齒周圍的牙齦、牙槽骨長期存在炎癥,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從而引起牙齒松動、移位、伸長、牙周溢膿、口臭、咀嚼無力不敢咬硬物等。預防: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叩齒(每天叩2次,每次38下,可促進牙周血液循環,增進牙周健康,如果牙齒出現松動則不宜叩齒);5、口腔黏膜疾病:是指發生于口腔黏膜上的潰瘍、斑塊、增生。常見的有白斑、纖維化病變、甚至口腔癌等。預防: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戒除不良習慣;拔除殘根,重新修復缺牙;保持心情愉悅;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早發現早治療。6、牙缺失:分為單個牙缺失或牙列缺失,牙缺失會使咀嚼功能嚴重下降,從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咀嚼刺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促進作用,使腦部血流量增加,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牙缺失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預防:定期檢查,及時治療牙周病、齲齒,防止牙齒缺失;缺失后盡早修復,恢復功能,保護其他好牙。
本報記者 周敏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