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宜人春光 2014-10-23

        我國幅員遼闊,湖泊眾多,,共有湖泊24800多個,其中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個。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分布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較為集中,多為內陸咸水湖。有的幽靜、有的深邃、有的旖旎,讓多少的文人騷客吟詠至今。中國最美湖泊不僅是大自然的蘭寶石,而且是大自然帶給人類寶貴遺產,通過郵票認識湖泊、保護湖泊、利用湖泊,讓我們共同感受湖泊風光的魅力。

    1.2002—16  青海湖  2002.7.20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2002年,中國郵政發行一套三枚《青海湖》郵票,第一枚展示了湖畔草原景色;第二枚是鳥島上棲息繁衍的鳥類壯觀;第三枚是遠眺海心山,凸顯了湖面的廣闊和藍色。

       青海湖——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帶早先屬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

      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湖水平均深約19米多,最大水深為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比兩個東岳泰山還要高。由于這里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勝地。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這里地域遼闊,草原廣袤,河流眾多,水草豐美,環境幽靜。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綿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間。舉目環顧,猶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將青海湖緊緊環抱其中。從山下到湖畔,則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

        青海湖因湖水清澈碧藍、湖面廣袤如海故名。青海湖古稱“西海”、“鮮水”,藏語叫“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語叫“庫庫淖爾”,意思是藍色的海洋。青海湖是中國集中了三個之最的湖泊: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又是最美的湖,據2011年監測湖水面積為4353平方公里。青海湖湖面海拔3195米,東西最長處為106公里,南北最寬處為63公里,環湖周長約為360公里,最大水深38米,平均水深19米。青海湖是一個內陸封閉型的湖泊,湖水沒有出口,由于湖水水溫低,故湖中浮游生物很少,湖水透明度可達八、九米。青海湖最具高原湖泊的空闊、粗獷、質樸特征,它的美是原始的、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山腳湖畔間,是平坦廣袤的大草原,你可以感受到草原與湖泊相互輝映的和諧之美。青海湖之美,四季殊異。夏秋時節湖畔山清水秀,青海湖水天一色;到了冬季,湖面冰封玉徹,銀裝素裹。湖中有5個小島,即鳥島、海心山、海西山、沙島、三塊石。海心山最大,面積1.14平方公里。鳥島位于湖的西部,面積0.5平方公里,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鳥類遷徙期有30多種候鳥,數量多達16.5萬余只。鳥島1980年建立了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青海湖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1997年建立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青海湖被評為“中國最美五大湖”之首。

     2.1995—12  太湖  1995.7.20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1995.7.20,中國郵政發行1995—12  太湖》郵票一套三枚,分別是(5-1)洞庭山色 20分 / (5-2)黿頭春濤 20分/T(5-3)蠡湖煙綠 50分 /T(5-4)寄暢清秋 50分.T(5-5)梅園香雪 230分 /小型張包孕吳越 500分.

        第1圖【太湖·洞庭山色】  以描繪洞庭東、西兩山秋色佳景為郵票畫面。洞庭東山是太湖最大的半島,位于蘇帥I西南30公里的吳縣境內,島畔山環水繞,港灣屈曲;島上幽谷深塢,群巒疊翠,且漫山花果,盛產枇杷、楊梅、白梨、黃梨、福桔、蜜桔等,而碧螺春茶更馳名中外。西塢的紫金庵羅漢雕像,東山鎮光明雕花大樓,都極為精巧別致,令人目不暇接。洞庭西山,在東山西北,是太湖最大的島嶼,面積62.5平方公里。島南石公山是太湖勝景之一,山上有歸云洞、夕光洞、一線天等勝跡。近年在島西修復了林屋古洞,曲折幽深,鐘乳石千奇百怪,聞名遐邇。

        第2圖【太湖·黿渚春濤】  以黿頭渚的春色為郵票之主圖。太湖的主景區梅梁湖,是太湖北半圈伸入無錫所形成的袋形水灣,其精華地段的南犢山,有狀若黿頭的山渚突入湖中,故名“黿頭渚”。明初,無錫八景之一的“太湖春漲”即指此。位于無錫南18公里處,這里占有太湖山水組合最美的一角,素以天然圖畫著稱,又經獨具匠心的人工修飾,遂成為中外著名的游覽勝地。這里依山傍水,遠眺波光帆影,近覽庭園橋亭,山水嫵媚,氣象萬千,有“湖光魚龍躍,山陰草木香”之美景。登上黿頭渚72峰山館,小南海等處,可從不同角度觀賞萬頃太湖之風光。黿渚濤聲是黿頭渚一大特色,若遇風和日暖,微波絲絲,濤聲則輕緩流暢,和諧而有節奏;如遇狂風怒號,濁浪滔滔,則轟然巨鳴,猶如萬馬奔騰。

        第3圖【太湖·蠡湖煙綠】以五里湖(蠡湖)畔蠡園夏季的晴紅煙綠盛景作郵票的畫面。蠡湖是太湖的內湖,得名于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在此泛舟的傳說。清代的錢國珩有詩贊之“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輞川圖”。綜觀整個蠡湖,湖岸收放變化有致,湖面柔波瑩碧,初夏岸邊一抹柳煙,更從清新野趣中透出秀麗淡雅的畫意詩情。蠡湖景區的主景點蠡園,原為漁莊和蠡園兩個園林,1952年建千步長廊,把兩園合為一處,成為江南著名的水景園林。該園三面環水,以水飾景,假山真水相映成趣,建筑多傍水、貼水、壓水而構,千步廊壁嵌蘇軾、米芾等書法磚刻;四季亭東西相向,南北對稱,亭邊分別種植春梅、夾竹桃、金桂、臘梅等四季花樹,春夏秋冬,鮮花常開。

        第4圖【太湖·寄暢清秋】_以展現寄暢園典雅秀麗,幽靜清遠,獨擅山水之勝的江南園林秋容為郵票的圖案。寄暢園是太湖風景區“錫惠景區”的主景點之一,座落在無錫惠山東麓,南鄰南朝480寺之一的惠山寺遺址,由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后裔于明朝中葉以后修建,距今已近500個春秋。明朝正德年間,兵部尚書秦金在原有僧房基礎上,壘山鑿池,點綴花木,營造別墅,取名“鳳谷行窩”。后為秦躍繼承,清初秦德藻加以改筑,增添幽谷深澗,引進二泉之水,園得水而活,益臻完美。秦躍系東林黨人,官場失意,罷官回家,心情郁悶,便寄情山水,將園名改為“寄暢園”。該園以借景、引泉、掇山、理水見長,建筑洗練,以少勝多,在江南園林中獨樹“山麓墅園”之一幟。清帝康熙、乾隆各六次南巡,每次均幸此園,很受賞識。今北京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即是乾隆以寄暢園之格局仿建。站在寄暢園的“七星橋”頭,隔著清池“錦匯漪”,太湖明珠——無錫的風水寶塔,即錫山之巔的龍光塔,被借景人園,到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深秋,這座馳名中外的古典園林,尤擅一種蒼涼廓落的韻致,令人陶醉。

        第5圖【太湖·梅園香霄】  以梅園晚冬的梅雪爭勝,暗香活動之香雪海美景為郵票圖案。梅園在江蘇無錫市西南,北背龍山,南臨蠡湖,與黿頭渚隔水呼應。亭、臺、寶塔,錯落有致。園內植梅樹近4 000株,早春花發沖寒怒放,山翠梅艷,風光旖旎,是久享盛譽的東南著名賞梅勝地。“瓊枝小雪天,分外精神好”。又擅“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花”之情趣。清芬軒外有荷池,楠木廳前種有桂花,夏日荷花開放,中秋桂子飄香,更顯出梅園清幽古雅。梅園是榮毅仁副主席的父親、著名民族工商業家榮德生與其兄榮宗敬兩人,于1912年在清初徐殿一進士的小桃園故址上始建的,1913年后先后購地150畝,植梅千余株。在次年建屋三間,名“香雪海”,并疏浚研泉。1915年,榮德生自書“梅園”和“洗心泉”,并進行刻石。1955年榮毅仁按父親遺愿,將梅園獻給國家。

        小型張【太湖·包孕吳越】  以黿頭渚的絕佳美景為小型張主圖。晚清無錫知縣、巴州謬倫于光緒辛卯年(1895年)正月初八,與范孟養、余成之、倪子威、錢叔嚴、錢海泉泛舟太湖于橫云石壁,頓覺這里氣勢雄偉,便欣然命筆題書“包孕吳越”、“橫云”,鐫刻于這橫云陡峭石壁上。這“包孕吳越”的摩崖石刻,以胸貯3.6萬頃汪洋,縱橫2400年歷史的如椽之筆,高度概括了太湖的自然與人文之美,突出了這里雄偉的境界,為太湖風景區最得體的點題之作。僅從自然風光看,這里是南犢、中犢、后灣、大箕、小箕諸山繞水屏列所形成的黃金水灣。其間,黿頭渚和大箕山夾水呼應,更有以靈氣、秀氣、仙氣著稱的三山島,處于該水灣視軸線的中心位置。因此,該處以山水組合特別緊湊、特別宜人而成為太湖風景區的精華所在。

        太湖位于江蘇省長江以南與浙江省毗連,面積為2420平方公里煙波浩淼的的淡水湖,這里土地肥沃,水道縱橫,已有五千余年農耕歷史,并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著稱。太湖湖周約五百余公里,向有浩渺煙波之勢,湖岸山巒起伏,樹木蒼翠,湖中島嶼座座,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黿有渚狀如黿頭,位于伸向太湖的充山半島前端,是觀賞太湖風光的最佳之地。蠡園是以水飾景為主的江南名園,梅園則以古淡青雅為特色。

        太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由于洞庭湖面積縮小,實際成為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江蘇、浙江兩省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太湖是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形成的濱海瀉湖。正常水位時湖面積2400平方公里,湖岸線長405公里,蓄水量51.4億立方米,太湖是平原的大型淺水湖泊,有“包孕吳越”之稱。湖區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素有“太湖天下秀”之稱。太湖還以“魚米之鄉”而著稱。1982年,太湖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的一個內湖,水域面積8.6平方公里。相傳2500多年前,越國大夫范蠡協助越王勾踐戰勝吳國后,功成身退,偕西施隱于蠡湖,后來人們為了紀念范蠡,稱為蠡湖。

        太湖流域有湖泊面積3160平方公里,湖泊總調蓄容量57.68億m3,是長江中下游7個湖泊集中區之一,其中面積大于10 平方公里的湖泊9座,分別是太湖、陽澄湖、洮湖、淀山湖、澄湖、昆承湖、元蕩、獨墅湖等。

    3.T144  杭州西湖  1989..11.25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1989年度11月,國家郵政部門發行《杭州西湖》特種郵票一套4枚,小型張一枚。分別是:(1)蘇堤春曉 /(2)曲院風荷 /(3)三潭印月/(4)斷橋殘雪 .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最濘處有5米多。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后,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為古海灣,錢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 “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

        新西湖十景是1985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并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后確定的。○玉皇飛云○ 吳山天風○ 阮墩環碧○ 滿隴桂雨○ 龍井問茶○ 九溪煙樹○ 黃龍吐翠○ 虎跑夢泉○ 寶石流霞○ 云棲竹徑

       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揚州瘦西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北,面積約100公頃。是古老河道經人工改造而成的一個湖泊。原名保揚湖,原是唐羅城、宋大城的護城河遺跡,經歷代造園家擘劃經營,逐步形成湖上園林,到乾隆極盛時期沿湖有二十四景。瘦西湖名稱的來歷,是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詩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揮金如土的詩作:“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瘦西湖的特點是湖面瘦長,長約4公里、寬約100米,蜿蜒曲折,雖不及西湖那么寬闊,但卻以獨特的秀美聞名于世。揚州瘦西湖是國家5A級重點名勝風景區。國家郵政局發行的1998-《瘦西湖和萊芒湖》中“瘦西湖-二十四橋”表現了瘦西湖中最美的景區-二十四橋。無獨有偶,1997年國家郵政局發行的FP13《江蘇風光》中第8枚“揚州瘦西湖”,票圖也是二十四橋。

    4.2008--11千島湖風光  2008.4.16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國家郵政局于2008年4月16日發行《千島湖風光》特種郵票1套2枚,小全張1枚。2-1)千島秀水  /2-2)玉盤托翠   .

       千島湖是浙江省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是1959年建設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制設備的大型水利發電站——新安江水力發電站筑壩攔江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4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目前國內較大的國家森林公園。

    千島湖是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地處長江三角洲的腹地,是上海經濟區和我國東南一流風景旅游城市杭州的“后花園”。

         自然風景資源

        1、碧波浩瀚,湖水清澈

    千島湖匯水區域達10442平方公里,千島湖水質良好,平均達到國家I類水質標準。

        2、千島百姿,港灣幽深

    千島湖中大小島嶼形態各異,群島分布有疏有密,羅列有致。群集處形成眾島似連非連,湖面被分隔得寬窄不同、曲折多變、方向難辨,形成湖上迷宮的特色景觀,更有百湖島、百島湖、珍珠島等千姿百態的群島、列島景觀;島嶼稀疏處,湖面開闊、深遠、浩渺,宛如海面。湖灣幽深多姿,景色絢麗多彩。

        3、植被豐富,森林繁茂

    森林覆蓋率達95%,有“綠色千島湖”之稱,并在1986年11月被林業部批復為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風景區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有維管束植物1824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樹種有20種。景區還保存比較完整、面積較大的闊葉混交林區及千畝田、磨心尖的植物分布群落等,都是組織植物景觀、植被考察和開展專項旅游的特色資源。

        4、動物繁多,景觀獨特

    千島湖有13科94種形態各異的魚類資源,有“魚躍千島湖”、“水下金字塔”等奇特景觀,可開展豐富多彩的展覽、垂釣、圍捕等特色旅游項目。鳥類資源也很豐富,有90種,冬季候鳥、相思會歌、老鷹叼魚、鷺鷥捉魚等景觀都非常精彩。野生動物資源有獸類動物61種,鳥類90種,爬行類50種,昆蟲類16目320科1800種,兩棲類2目4科12種。湖島環境很適宜野生動物的生長、繁殖和引種,這不僅有利于繁殖更多的野生動物,而且可以發展以動物為主題的島嶼或景點。

        5、溪谷峰巖,交相輝映

        地貌景觀豐富,石灰巖、丹霞地貌、薄層灰巖、花崗巖……,其組合變化,多姿多彩。其中石灰巖地貌景觀有千島湖石林、桂花島、羨山等七處;丹霞地貌如屏峰巖兩側的“腰子石”、“飛來石”等,是“兩江一湖”內唯一具有觀賞價值的“丹霞地貌”景觀;由于地質構造運動,還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山峰、峭壁、巖石、峽谷景觀,如石柱源、全樸溪、二十五里青山,尤以仙人潭、金坳幽谷最具特色。

        千島湖現已發現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等多處,五龍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小塘塢的西周至春秋文化遺址,水碓的春秋戰國至晉的文化遺址;還有蜜山島的骨塔、蜜山庵,尹山庵等古代寺 .

     

    5.1998--17鏡泊湖  1998.8.15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1998年度8月,國家郵政部門發行1998--17鏡泊湖》特種郵票一套4枚,第一枚《白石砬子》,白石砬子位於鏡泊湖邊,有兩座陡峭的石壁突出湖岸,直插水中,高聳云天,威武雄壯,青山綠水相襯,頗像一幅山水畫。 

        第二枚《珍珠門》,珍珠門風景如現,景色迷人,兩座小礁山宛若荷葉上浮動的晶瑩露珠,熠熠發光,這里世代相傳著許多盛產珍珠的故事。 

        第三枚《小孤山》,小孤山小巧娟秀,宛如牙雕,屬“袖珍島”,又像一顆大“珍珠”。此島的形狀猶如雄獅靜臥湖中,又似撲食猛虎,遠眺小孤山,猶如放大了的盆景。 

        第四枚《吊水樓瀑布》,吊水樓瀑布又稱鏡泊湖瀑布,瀑布幅寬約70余米,雨水量大時,幅寬達300余米,落差20米。它下邊的水潭深60米,叫“黑龍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聲如雷,激流呼嘯飛瀉,水石相擊,白流滔滔,水霧蒸騰出繽紛的彩虹。   

       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之間,即寧安市西南50公里處,距牡丹江市區110公里。鏡泊湖歷史上稱阿撥、卜隆湖,后改稱呼金海,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稱忽汗海。由于它水平如鏡,光采照人,明代始稱鏡泊湖,清朝稱為畢爾騰湖,今仍通稱為鏡泊湖,意為清平如鏡。鏡泊湖以其別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和樸素無華的自然之美著稱于世,198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之一。
       
    鏡泊湖,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中國最大的堰塞湖。鏡泊湖是大約一萬年前,約在第四紀的中晚期火山爆發,玄武巖漿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泊。湖區總面積90.3平方公里,湖深平均為40米,最深處達62米。全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由西南向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狀。吊水樓瀑布、珍珠門、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墻砬子、道士山和老鴰砬子是鏡泊湖中著名的八大景觀,八大景觀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珍珠鑲嵌在萬綠叢中。
      在八大景觀中,以吊水樓瀑布最為著名,它酷似聞名世界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一般幅寬40余米,落差為12米。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現兩股或數股迭落,總幅寬達200余米。瀑布兩面三刀側懸崖巍峨陡峭,怪巖崢嶸,站在岸邊向深潭望去,如臨萬丈深淵,令人頭暈目眩。一座小巧的八角亭榭依巖而立,人稱“觀瀑亭”,一條經人工鑿成的石頭階梯蜿蜒盤伸。每逢晴天麗日,光照瀑布,則有色彩斑斕的彩虹出現,凡到此游覽者,無不驚嘆其壯美的景色。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見了,卻可以觀看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巖床上,游人可發現許多被常年流水沖擊的熔巖塊因磨蝕而形成的大小深淺不等的熔洞,這些熔洞,猶如人工鑿琢般光滑圓潤十分別致。環潭的黑古壁,是一個天然的回音壁,可與北京天壇公園的“回音壁”相媲美,游人的輕歌笑語經圓形石壁折射,清晰地傳到自己的耳邊。
      鏡泊湖不僅風景宜人,而且物產豐富。鏡泊湖是個天然的大水庫,蘊藏量16億立方米,已建成兩座采用壓力隧道引水發電站,被譽為“地下明珠”。湖區水域還盛產鯉魚、紅尾等40多種魚類。湖區森林面積6000平方公里,山產品種類繁多,有山葡萄、松子、猴頭蘑等。湖區還是個天然動物園,這里有野生動物及鳥類200余種,游客穿行林中,珍禽異獸舉目可見。

        國家郵政部門于2002年1月5日發行的FP17《黑龍江風光》-8及2003年8月12日發行的《鏡泊湖吊水樓瀑布》普資封郵資圖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鏡泊湖吊水樓瀑布的壯麗景觀。

     6. 1993—9  長白山  1993.9.3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國家郵政局1993年9月3日發行《長白山》特種郵票1套4枚。(4-1)天池   /(4-2) 高山苔原   /(4-3) 瀑布   /(4-4)  針闊混交林   .

        長白山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和中朝邊境東北部山地的總稱。而通常所說的長白山是指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余萬公頃,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已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長白山天池--是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的火口湖,呈橢圓形,它像一面寶鏡映出支影雪光,令人有一種神圣的感受。
      長白山高山苔原--長白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火山錐體中上部為高山苔原帶,苔原帶甚為荒涼,酷似北極的風光。
      長白山瀑布--天池池水經一缺口外泄,乘斷崖飛流直下,形成68米高的瀑布,常見七彩長虹橫跨瀑布,景色猶為壯觀。
      長白山針闊混交林--是針葉和闊葉樹混合生長的林帶,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交錯生長的植被綜合體。

       長白山天池圖多次出現在國家郵政部門發行的郵票和郵資圖上。這一經典圖案還多次出現在郵資圖上。2002年10月10日發行《長白山天池》普通郵資封1枚,郵資圖為俯瞰的長白山天池。2000年7月6日發行的FP13《吉林風光》-1中也曾出現這一經典圖案。國家郵政部門于2007年6月1日發行了《長白山天池》普通郵資片,郵資圖為鮮花爛漫背景下的天池。

     7. 2007--16  五大連池  2007. 6.19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國家郵政局于2007年6月19日發行《五大連池》特種郵票1套3枚。

        五大連池特種郵票全套三枚,分別以五大連池的黑龍山、三池、石海為圖案,從山、水、石三個方面有代表性地展現五大連池奇特的火山風光。

        五大連池,我國第二大火山堰塞湖,在中國黑龍江省的北部,為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年(1719--1721)火山噴發時玄武巖流阻塞納謨爾河支流白河所形成的堰塞湖。訥漠爾河支流——白河的上游,分布了五個波波相映、池池相連的湖泊,人稱五大連池。環繞著五大連池,幾十座火山拔地而起,層巒毗鄰,雄偉壯觀。這就是中國著名的火山群之一——五大連池火山。

       五大連池火山群的形成,距今已有近70萬年的歷史。五湖自南向北分為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銜接如串珠狀,故名。五池總面積18.47平方公里,蓄水量1.57億立米,最大深度27~31(二、三池)米 。五池池池相連,長5250米。三池是五大連池中面積最大的湖泊,水面寬闊,在豐水期湖面面積達8.8平方公里,湖面明澈如鏡,各展雄姿的火山倒影在水中,被譽為“山中有水水有山,山姿水態湖底現”。

        國家郵政部門于2002年1月5日發行的FP17《黑龍江風光》--9為五大連池郵資圖。

        松花湖,即豐滿水庫,發源于長白山天池,位于東北長白山脈西側第二松花江中上游吉林省境內,距吉林市市區14公里,湖面面積550平方公里,湖泊長200公里,最寬處10公里,最深處75米,最大蓄水量108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湖泊。松花湖湖區狹長,湖汊眾多,從空中俯瞰,猶如一條飛舞的蛟龍。湖四周為崇山峻嶺所環繞,湖面煙波浩蕩,一碧萬頃。現在松花湖已成為我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國家郵政部門于2000年7月6日發行的FP13《吉林風光》-5“吉林松花湖”是以青松為主景高處俯瞰下的廣闊湖面。2002年10月25日發行《松花湖》普通郵資封1枚,郵資圖可見寬闊的湖泊水域及湖汊。

    8.1996—19  天山天池  1996.8.8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1996年8月,國家郵政部門發行1996--19鏡泊湖》特種郵票一套4枚,郵票圖案:(4-1)T高峽平湖(4-2)T懸泉飛瀑(4-3)T湖屏雪峰(4-4)T湖畔勝景 

        第1圖【高峽平潮】  天池鑲嵌在皚皚雪峰和蒼翠欲滴的群山環抱之中,湖水清澈,綠如碧玉,四周冰峰層疊,云杉參天,景色秀麗,即使在盛夏季節也能感受到絲絲涼意。郵票畫面即表現了天池的這一地理特點。 

        第2圖【懸泉飛瀑】  天池水從東北方向下傾瀉時,遇到斷崖,形成一條壯觀的瀑布,年深月久的沖蝕形成了跌水潭,這就是掩藏在原始森林中的東小天池。

        第3圖【湖屏疊峰】  在銀波粼粼的天池四周,高山入云,蒼松滿坡,其東南隅即為筆立的博格達雪峰,即使是夏日消融,驕陽朗照,峰巔依然是冰雪擁戴,其朗潤清姿,與高山草甸上的白樺林相映成趣,將天山天池的雪域風光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4圖【潮畔勝景】夏日的天山天池,繁花似錦,綠草如茵,牧場遼闊,樹海濃蔭,涼風習習,清爽宜人,為人間避暑的絕妙去處。近處的草甸與遠處的雪山,更讓你盡情領略分享這世間的奇妙景色。身著艷麗民族服裝的哈薩克牧民在草地上搭起白色氈房,盡情享受著游牧生活的樂趣。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縣境內的天山主峰,即海拔5 445米的博格達峰的腰部,遠遠望去,猶如一塊色彩斑讕的晶瑩碧玉,鑲嵌在九天之上。它湖面南北長約33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面積4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深處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湖面海拔高度1980米。據考證,它是200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活動中形成的冰磧湖。古稱“瑤池”,又叫神池、龍潭。傳說,王母娘娘曾在此大辦“蟠桃宴”,以款待群仙。又據《穆天子傳》載:周穆王西游,在瑤池受到西王母的招待,賓主開懷暢飲,吟詩作歌,并游覽山川,使穆王歡樂不已,手書“西王母之山”,并植槐樹一棵,以為留念。唐代詩人李商隱有《瑤池》一詩,寫道:“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生動地描述了這傳說中的一幕。又據清代《新疆圖志》記載,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新疆都護府都統明亮到天山博達格峰勘察地形,鑿石開渠引水,并在渠口立碑以資紀念。在此《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中寫道:見神池浩淼,如天鏡浮空”。“天池”之名,即來源于其中兩字。

        天山天池風光獨特,景色迷人,198211月,便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其著名景點有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觀松、海峰晨曦、懸泉飛瀑等,合稱為“天池八景”。其中的頂天三石,又名“燈桿山”,在一塊平坦的草地上,一座石峰突兀而立,高出周圍所有山頭,傳說上面曾有過一盞長明燈,遠在百公里之外的烏魯木齊都能看見。還有石門一線,又叫“石峽”,是去天池的必由之路,這里石山矗立,峽縫中裂,仰望藍天一線,頗具天然妙趣。明代詩人王世貞《天池》詩日:天上莫疑銀漢,池底亦自青天。白云徐動玉皺,明月初起珠圓。”生動地描繪了天山天池的春夏景色。而至0了冬天,天池湖水堅冰如玉,到處一片素裹銀妝,則別有一番風趣。另外,天池周圍。森林茂密,復蓋率達415%,雄偉挺拔的天山雪嶺云杉林四季長青,密葉楊、白樺樹也廣泛分布。食用植物有珠芽蓼、野蔥、懸鉤子、草莓等;藥用植物有黨參、黃芪、貝母、柴胡、雪蓮等;野生花卉有芍藥-西伯利亞鐵線蓮、阿爾泰金蓮花、石竹、柳蘭等;這里還生存著國家重點保護的馬鹿、盤羊、北山羊、雪豹、石貂、猞猁、銀鼠、雪雞等珍貴動物;雪線下還有體重達百余斤的大角綿羊、天山鹿、天山羚羊;在天池湖畔的松林中,還有狍子;天池內有冷水性無鱗魚等等,實為動植物得天獨厚的自由世界。在這青山秀水草綠花紅中,還點綴著許多宗教文化遺址,如鐵瓦寺、無極觀、居仙洞、馬牙山、龍王廟、娘娘廟、山神廟、海峰亭等,使天池景色,更具人間情趣。天山天池以其險峻的山川冰雪,浩渺的湖水碧波,繁茂的森林草坪,眾多的廟宇寺閣,吸引著無數游人,來此觀光游覽。入夜,繁星般的燈光,使天池更加光彩奪目,恰似博格達峰上的一顆璀燦的明珠。

     

    9.1998—6  九寨溝  1998.3.26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1998年3月26日,國家郵政部門發行《九寨溝》郵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一枚“芳草海”、第二枚“五花海”均為九寨溝有名的湖泊,特別是小型張展示了九寨溝“長海”的美麗景觀。

     第1圖【芳草海】原圖為傅芳琪所攝。位于日則溝內。翠湖恬靜迷離,百草密茸切齊,因碧水中芳草萋萋,故名。湖周林木森森,湖中綠蔭如毯,繁花似錦,尤以春夏之交最美。游人至此,可見成群黃鴨等水禽嬉戲水中,平添幾分情趣。郵票畫面截取了幾塊草甸的一角,構成一個“之”字形小溪,蜿蜒曲折地緩緩流去,展示了芳草之海的嬌容。

        第2圖【五花海】原圖為李榮卿所攝。位于日則溝孔雀河上游盡頭,形似孔雀開屏。棧橋北河灣狀如孔雀頭頸;三株古樹似頂戴花翎;橋南湖面五光十色,如孔雀彩翅,被譽為“九寨溝一絕”。因水底的各種礦物質、沉淀物以及各種藻類植物的相互作用,還有春夏秋冬、風霜雨雪之變幻,使湖水呈現出鵝黃、赤褐、黛綠、絳紅、翠綠、靛藍等顏色,五彩斑斕,美麗如畫,故得五花海之名。

        第3圖【樹正瀑布】  原圖為張德重所攝。位于日則溝與南日溝交界處。瀑布寬近200米,最大落差40米,流瀑沿峭壁傾瀉而下,如崩山霹雪,銀珠飛落。細苔岸邊棧道蜿蜒,此情此景恍若瑤池仙境,景致極佳。

        第4圖【諾日朗瀑布】  原圖為于寧所攝。位于日則溝與則查洼溝分岔處。瀑布寬約140米,是九寨溝最寬的瀑布。由于河谷地形呈臺階式,形成湖間梯瀑,落差最大達20余米;白練騰空,銀花四濺,山谷轟鳴,映出道道彩虹,頗為壯觀。由于坎上之水四季不均,造成景致各異:夏秋飛瀑流湍;冬日壁垂銀幕;春天則水細如絲,若絹絹紡縞。

         芳草海海拔2910米,得名于修長湖面上的萋萋芳草。水中碧草蒼蒼,水禽悠游。芳草海屬于半沼澤湖泊,草海中長滿了鴨舌草和節節草。夏秋季節,草叢里繁花似錦,黃、紅、綠的花草點綴其間,十分美麗。

        九寨溝長海--是九寨溝海拔最高、湖面最寬的海子,海子水面呈墨藍色,水源來自于高山融雪,令人奇怪的是,長海四周都沒有出水口,但夏秋雨季水不溢堤,冬春久旱也不干涸,因此九寨溝當地人稱之為裝不滿,漏不干的寶葫蘆。

        長海,海拔3060公尺,長約五公里,寬約六百多公尺,面積達到93萬平方公尺。長海旁邊的山峰終年積雪,四周森林珠翠,站在長海觀臺上看去,藍天白云,皚皚峰雪盡收眼底,感覺山和天互相連接在一起,沒有距離,這也是長海的一大景觀。

        長海是九寨溝海拔最高、湖面最寬的海子,海子水面呈墨藍色,水源來自于高山融雪,令人奇怪的是,長海四周都沒有出水口,但夏秋雨季水不溢堤,冬春久旱也不干涸,因此九寨溝當地人稱之為裝不滿,漏不干的寶葫蘆。湖深處達百余米,呈S行展布,海子四周森林碧翠,山峰終年積雪。令人奇怪的是長海四周都沒有出水口,單夏季雨季,水不溢九寨溝長海堤,冬夏久旱,也不干涸,因此長海被人稱為"裝不滿,漏不干的寶葫蘆”。隆冬時節,長海冰層厚達60厘米,是冰上運動的理想場所。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南坪縣境內,岷山山脈尕爾納峰北麓,距省會成都市450公里。其古稱翠海,歷史上屬藏族中羊峒部落,南坪縣志便有“羊峒番內,海峽長數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嵐”的記載。又因溝內有樹正、則查洼、黑角、荷葉、盤亞、亞拉、尖盤、熱西、國都等9個藏族村寨而得今名。它是嘉陵江水系白水江的源流之一,總面積約620平方公里,由主溝即樹正溝和日則、則查洼、扎如三條支溝組成。其范圍以流域為限,東與白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和王朗自然保護區為界,西至松潘一南坪公路,南起尕爾納峰,北至塔藏、隆康,其中風景名勝區的范圍不過100平方公里,游覽區僅限于溝海兩岸及幾個大自然景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九寨溝以自然、原始為其主要特色,融彩林、翠海、疊瀑、雪峰為一體,景觀世所罕見。它不僅是令人響往的山水風景區,也是研究自然生態、生物演化和古地理學、古氣象學的好地方。因此,它被人們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1978年,即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1982年,成為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40佳,列自然景區之首;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

    10.2000--8《大理風光》郵票    2000.4.19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國家郵政于200年4月發行《大理風光》郵票一套4枚。1圖【蒼山洱海】蒼山,第2圖【崇圣寺三塔】3圖【雞足山】簡稱雞山4圖【石寶山】
        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年平均氣溫 15.3℃,無霜期305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風光秀麗,四季如春。以蒼山洱海為中心的大理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全國2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它坐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蒼山競秀,洱海湛碧,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和蝴蝶泉,還有佛教圣地雞足山、道教圣地巍寶山、劍川石寶山石窟群等等,都顯示著璀璨的古老文化。當你走進這片美麗神奇的土地,陶醉于優美的自然風光之際,一定會被這迷人的靈山秀水以及淳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所吸引。

        1圖【蒼山洱海】蒼山,又名點蒼山,山巔終年白雪皚皚,山石如玉。山體屬云嶺橫斷山脈,始自龍首關,逶迤南下50余公里,直至下關天生橋。自西北向東南19座山峰羅列如屏,直插云霄,峰高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馬龍峰海拔4112米。山上植物種類繁多,約3000多種,尤以杜鵑花為盛,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寶庫之一。山中盛產大理石,更是名揚天下。洱海,古稱葉榆澤,又因其形狀似人耳,故名。洱海湖面海拔1966米,水域總面積240多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環抱,湖面開闊浩渺,白帆點點,漁舟唱晚,內有三島、四洲、五湖、九曲之勝。明鏡般的洱海和終年積雪的蒼山交相輝映,被譽為“玉洱銀蒼”。“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是對蒼山洱海的真實寫照。

     洱海屬于構造湖,其形成時期與蒼山一致,都是喜馬拉雅地殼運動的產物。經歷了古特提斯洋盆,新特提斯洋盆的漫長地質演化的階段后,大約到了5000多萬年前的早第三紀時期,印度板塊從岡瓦納古陸分離出來,向北漂移與歐亞大陸發生激烈碰撞,引發了大面積的造山運動,受東西兩側深大斷裂帶挾持,差異性抬升運動形成,東側洱海是斷陷形成的構造湖泊,大約在350萬年前已成皺形,以后洱海經歷了不同年代的大小演化,終于形成了今天的高原湖泊。 

     洱海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水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有魚類31種,其中特有種8種,底棲動物33種,水禽類59種。此外本區還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遺跡和旅游資源。蒼山洱海保護區集自然景觀、地質地貌、生物資源與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特色為一體,在國內比較少見,在國際上也有較高的知名度。   
       2圖【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舊城西北1公里的蒼山應樂峰下,原有崇圣寺為南詔、大理國時代的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筑群,已毀,現只存寺前三塔,一大二小,鼎足而立,渾然一體,像3只雪白的巨筆直插南天,故又稱三文筆。據考證,三塔建于唐代南詔晚期。主塔名千尋塔,方形,16層,通高69.13米,系密檐式磚塔。此塔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典型的唐代風格。塔前的照壁上鑲有大理石刻碑,上書“永鎮山川”4字,每字直徑1.7米,系明黔國公沐英裔孫沐世階所書。居后的南北兩小塔均為10層,高42.19,系一對八角形實心磚塔。三塔歷經千年,仍巍然屹立,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筑師的杰出才能,是白族古代文化的象征,已被列為國家首批重點保護文物。
        3圖【雞足山】簡稱雞山,又名九曲巖、清巔巖,位于大理賓川縣城西北20公里的煉洞區,因山勢形似雞爪,故名。雞足山南北15里,東西30里,左瀕金沙江,右臨洱海,與點蒼山遙遙相望。山上千巖競秀,奇峰突起,百澗流淌,古樹參天,奇庵古寺隱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這些廟宇始建于唐代,至清代已發展成為以祝圣寺為核心的36大寺、72俺,共108座建筑,為我國佛教名山之一。又據清康熙年間《雞足山志.》稱:“雞山奇秀天下,與峨嵋、九華、天臺、雁宕為伯仲。”
        4圖【石寶山】位于大理巍山縣城南約10公里,為南詔開國國王奇嘉王細奴邏耕牧發跡之地,方圓約數十里。辟寶石山為名山勝地,始于唐朝,盛于明清。自唐以來,道、佛、巫三教都在這里修行,后以道教為主。古建筑群辟分前山、后山兩部分,石窟依山開鑿,宏偉壯麗,有石鐘寺區、獅子關區和沙登村區,計17窟,造像139軀,雕刻細膩,造型優美,是云南白族先民創造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譽為“南天魂寶”。還有海云居、寶相寺等名勝。這里的紫紅色球狀風化龜背巖更為奇特有名。

    11.2007--24金湖  2007.9.2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金湖》特種郵票于2007年9月2日發行,1套2枚,面值共2.40元,志號2007-24,圖名分別為《金湖·大赤壁》和《金湖·貓兒山》,

        這套郵票在設計上采用傳統的國畫手法,非常大氣地展現了金湖的山水風光,寬闊的湖面、神秘的山峰,雄偉而不失靈秀;在印刷工藝上采取漸變的金色、紅而不火,有效地襯托了赤壁丹霞的壯麗景觀。

        為紀念“金湖”特種郵票發行,上海造幣廠特意鑄造金質“大赤壁”和“貓兒山”郵品,黃金重量6克、成色99.9%、規格30×100毫米。金湖特種黃金郵票,更具收藏價值。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以其世所罕見的“水上丹霞”、深幽奇趣的峽谷大觀園、天工造物的洞穴博物館以及古風流長的厚重歷史和獨步下天的巖穴文化而聞名于世,有著巨大的歷史、藝術、生態、地學和美學價值。也正因此,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金湖被選登中國風光特種郵票。

        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簡稱,位于武夷山脈南端泰寧縣境內。金溪是閩江上游富屯的一大支流,因河床沙里含金沙而得名。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盧庵灘興建一座裝機容量十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大壩高78米,長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后上游形成了一個全長60余公里、湖面五萬多畝、庫容8.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是目前福建最大的人工湖。

        金湖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可概括為72峰、36巖、18洞、5泉、2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區189個景點,49處勝景,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景區生態良好,原始次生林覆蓋率達95%以上,水質優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動植物繁多;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春暖秋爽,四季適游,是度假避暑、休養旅游、科考科普、水上運動的理想勝地。金湖碧波澄澈、鳥翔魚躍、丹峰競秀、林木蔥郁、危巖兀立、泉瀑爭奇。白水祭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虎頭巖、貓兒山以及甘露寺、醴泉古剎、尚書墓等100外名勝古跡點綴于碧水丹山之中,形成別具上格的游覽區。因此,金湖又被中外游客譽為“黃金之湖”。

        白水祭瀑布發源于峨嵋峰的九棟嶺,匯集澗溪之水,穿越峽谷,奔流至祭頭。祭頭有赤石、馗雷兩峰夾峙斷崖千尺。金湖危巖峭壁之間,有一兩山夾峙而形成的奇特“胡同”,寬不過2米,人稱“水上一線天”。醴泉巖為金湖又一勝景,位于白水祭瀑布北側。洞中有建于宋代的醴泉禪寺為單檐歇山式林構殿堂,精巧古樸,不施片瓦。甘露寺建于金湖之畔懸崖峭壁之天然洞穴之中。由于甘露寺幽藏絕壁之中,故古人稱其為“探幽者不易到此而為恨”。這里典徑綿延、云霧繚繞、奇峰聳峙、古木蒼天、景致優美、以“甘露晚鐘”、“甘露報暉”、“甘露巖寺”“嘯天雄獅”四景尤勝。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風景構成的兩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碧綠幽藍的湖泊,同綿延數十公里的赤石群連成一體,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絕壁常常內陷為巖穴,溪澗時時直下成飛瀑;湖水映襯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鑲嵌沿岸的巖寺古剎、漁村山寨、古墓關隘等眾多人文景觀,曲折多致,景象萬千,充滿山水靈性,造就了國內罕見的水上丹霞奇觀,特別是甘露寺、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絕世奇觀,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當代學者蔡尚思稱之為“天下第一湖山”。

        除了大金湖,泰寧也是一個很有韻味的小城,歷史上出過許多狀元,有狀元巖及古街為證。而附近的上清溪,也是不可不去的一處,清麗幽碧,兩岸奇花異草,峰巒疊翠,令人嘆為觀止。有鄉賢林承強贊曰:丹山甘露皆勝景,碧水金沙總宜人。

     

    12.臺灣高山湖泊郵票

    中國最美湖泊郵票

        為介紹臺灣高山湖泊之美,進而使民眾珍惜自然生態資源,臺灣郵政臺灣郵政\于2014年7月17日發行《臺灣高山湖泊》第一輯,郵票一套4枚。首輯1組4枚以位居較高海拔的湖泊為題材。圖案簡介如下:
    一、翠池(面值5元):位於苗栗縣,海拔高度約3,520公尺,是臺灣海拔最高的湖泊,池水終年不涸,即使在隆冬,池水也不會完全凍結。
    二、屯鹿池(面值5元):位於南投縣,緊鄰花蓮縣,海拔高度約2,840公尺,因曾有鹿群棲息而得名。池水因地表水流與地下水的注入而終年充盈,外形橢圓宛如山谷間的明鏡。
    三、七彩湖(面值10元):位於花蓮縣,海拔高度約2,890公尺,因登山人士發現日出陽光照射湖面時輝映絢麗的七彩而得名。早年湖畔常見鹿群出沒,又稱為鹿池。
    四、嘉明湖(面值12元):位於臺東縣,海拔高度約3,310公尺,是臺灣次高海拔的湖泊,有「上帝遺失在人間的藍寶石」、「天使的眼淚」美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一区二区和激情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有码|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中文字幕AV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午夜av福利|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 国产在线超清日本一本|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制服| 三级网站视频在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少妇私密推油呻吟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APP下载| 午夜成年男人免费网站|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影视 | 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片| 欧美巨大极度另类|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午夜不卡精品影院|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 |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2020年最新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2021|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最新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