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雖然大多數人都會步入婚姻,但婚姻對于眾人來說依然是個難解的謎,能真正參透其中玄機者鮮有幾人。說起婚姻問題,幾乎每個人都能輕輕松松地道出一籮筐。婚姻,因愛而結合,而時光卻似一只無形的手,在夫妻間重重疊疊的關系中,撥亂了太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絲絲縷縷,直到大家不得不感慨,清官難斷家務案。是親密愛人,也可以不著痕跡地變成冤家。
身處當代城市生活中的白領們,更加多元的城市生態,更加浮躁的都市生活,更加緊張現實的生活壓力,使大家的婚姻面臨著比過往時代更加嚴峻的挑戰。婚姻問題不可避免,而且只可能比以往更多樣,更隱秘。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他們會如何面對這些難題,如何解決婚姻中的困境?他們會走進心理診所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嗎?
本版策劃:趙 潔
本版文字:許 珍
實習記者:朱小曼
婚姻問題傳統解決方案:
一熱戰,二冷戰,三離婚
采訪中,記者發現受訪的白領們多多少少都面臨著自己的婚姻矛盾,雖然問題各異,但是攪擾他們的大多并非源自婚外戀等原則性問題,而是源自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正如出版社編輯吳小慧所言:“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離了也就離了,但就是些過后都記不清的小事。莫名其妙的,兩人就吵翻了,那種氣氛就像進入了一個莫名的黑洞,壓抑極了。想當初,我們也挺好的。”
想想看,庸常的生活中能有多少大事呢?最易在婚姻中引發爭執和爭吵的不就是些瑣碎的小事嗎?可多少本該彼此珍惜的寶貴時光就消耗在了這些磨損感情的不快中。面對這些,大多數白領選擇了最傳統的“解決方案”。可這些貌似可以化解矛盾的方法真的解決得了問題嗎?
案例一:吵架是和平的前奏
吳小慧 女 33歲 出版社 編輯
平日里,小慧是個非常爽朗、耿直的人,身為蒙古族的她血性十足,照她的話說,“一是一,二是二,眼里揉不得沙子”。可以說,她是個典型的是非愛憎分明的人。但在婚姻中,她卻發現要分是非常不容易。
小慧的老公是個性情溫和的人,非常隨和,但不善于表達。在他們的婚姻中,一直以小慧為主導,什么都是她說了算。凡事老公都會征詢她的意見,凡事都順著她,她很享受這種感覺。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小慧發現老公對自己不再那么順從了,自己生了氣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及時地哄她了。雖然老公解釋為工作太忙,沒有心情再事事順著她,但小慧并不能就此罷休。每當兩人因為一點小事起了爭執,脾氣火暴的她都會大吵大鬧一番,不如此似乎就不解氣。有時,遇到問題意見相左的時候,小慧也想嘗試著跟老公心平氣和地解決,但最后發現老公看著電視有一搭沒一搭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最終語氣又強硬了起來,于是免不了又大吵一場。吵完后,消了氣,老公總愛說“過來,抱抱”。小慧順勢撒撒嬌,矛盾也就過去了。
“我不喜歡冷戰,憋著太難受,而且家里的事跟別人說也沒用,很多原因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還不如直接把火發出來,吵完就沒事了。”小慧說。可是真的沒事了嗎?她想想說:“他特別怕我生氣,越來越小心翼翼,有時看著也挺心疼的。”
案例二:把冷戰進行到底
秦鈴 女 30歲 博物館 館員
秦鈴和老公的上一次冷戰剛剛結束,這次冷戰歷時最長,破了他們結婚以來的紀錄——長達3個月。
秦鈴覺得自己和老公本來就不是一路人,走到一起純屬偶然。老公是西北人,脾氣非常倔。雖然比秦鈴大4歲,但遇事從不讓著她,這讓秦鈴很惱火。她的脾氣也犟,從小在家做錯了事挨媽媽打,她都咬著牙一聲不吭。兩個倔脾氣遇到一起,互不相讓,誰也不示弱,冷戰在所難免。到現在為止,雖然結婚才短短兩年,秦鈴已經記不清冷戰過多少次了。最近一次冷戰也是因為一件小事,就是因為對方說話時顯得不耐煩,語氣不好,秦鈴指出來,他卻矢口否認,一臉無辜。一來二去,矛盾升級,陳谷子爛芝麻的事都泛了上來。最后,老公又像以往生氣后一樣自覺自愿地睡客房去了。隨后,他出差了,借著這個機會正好避免正面沖突,于是冷戰一戰就是3個月。“我才不會首先開口呢,我又沒錯。不然,便宜他了。”秦鈴說。
最后,冷戰終于在朋友的勸解下結束,但矛盾并沒有消弭于無形。下一次冷戰,恐怕也是指日可期。
案例三:把離婚掛在嘴上
李萌 32歲 女 律師
和很多沖動下容易冒出“離婚”二字的人一樣,李萌每次和老公吵架,氣到極點,這兩個字就會脫口而出。雖然事后也知道不應該,但當時還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才能充分震懾住對方。
很多婚姻專家都循循善誘地教導年輕夫妻,不要常把離婚掛在嘴邊,否則會很傷害感情。但當婚姻出現問題時,李萌卻覺得這是一劑屢試不爽的良藥。但這一次她卻發現失效了。以往老公一聽離婚馬上妥協,這次竟然沉默著答應了。周六,李萌和老公一早就出了家門,直奔民政局,到了門口,才發現民政局周六不辦公。婚沒離成,李萌暗自慶幸,其實她并非真的想離婚,只是嚇唬一下老公而已。這下,沒想到她卻被老公的決心給嚇住了。
調查地帶:白領,你接受婚姻家庭指導嗎?
采訪中,記者發現,白領處理婚姻問題時,無論是熱戰、冷戰,還是動輒離婚相威脅,都很普遍。真正心平氣和坐下來進行溝通的夫婦非常少。結果往往是今天的問題解決了,明天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此般傳統方式往往容易形成慣性,使問題不斷升級。當局內人已困入圍城,不能清醒地旁觀婚姻本身,他們往往去尋求親人、朋友的幫助,但結果卻并不如意。那么,白領們是否接受婚姻家庭指導師的幫助呢?他們能做到夫妻雙方一起接受指導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十位已婚白領人士做了個小調查。結果八位白領明確表示不接受,而接受者只有寥寥的兩位。
不接受:家丑不可外揚
不接受的白領表示在婚姻問題上不愿尋求婚姻指導師的原因很簡單:一是不信任;二是家丑不可外揚。外企職員王欣說:“我都不知道婚姻指導師自己的婚姻幸不幸福,怎么信得過呢?還不如去找婚姻幸福的人咨詢一下。”律師李萌則說:“我自己家的事,干嗎要讓別人插手,自己解決就好了。”至于是否能接受夫妻一起接受指導的方式,王欣和李萌都態度堅決。“不接受。”她們的回答很干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兩個人之間的事涉及太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細節,即便一起面對咨詢師,恐怕也很難說得清。搞不好還被誤解,白費人家的口舌。”王欣說。相比下,李萌的理由更直接:“夫妻倆一起把家丑向外人倒,怪難為情的。”
在有多年婚姻家庭咨詢經驗的專家于東輝看來,人們之所以不接受婚姻家庭指導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觀念局限——“家丑不可外揚”,受中國傳統婚姻家庭觀念影響,大多數國人認為婚姻出了問題是夫妻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不想讓外人插手干涉。二是不了解婚姻家庭指導師這個行業。婚姻家庭指導師作為新興事物,它在國內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那樣普遍。國人對這個行業的情況還知之甚少,陌生感自然使大家對其誠信度產生懷疑。
接受:更中立,更專業
采訪中,公司職員free是為數極少的表示遇到婚姻問題會尋求專業幫助的一位。在他看來,婚姻遇到問題時,在氣頭上,兩人常會做出不理智的決定,結果只能使情況惡化。有的人會向朋友、親人尋求幫助,但free認為他們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此中人,都帶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場,難以做到客觀。而婚姻家庭指導師則會很中立,而且“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個案,更有經驗,而且更專業”。free說:“否則自己悶頭解決,不聽聽專家意見,也許會走彎路,代價高昂。”抱著開放的心態,free表示當然愿意接受夫妻一起接受指導。“婚姻是兩個人的,解決問題當然要兩人一起面對。”他說。
于東輝介紹說,向親戚、朋友傾訴,自然可以發泄苦惱,但這種方式并非完全之策,相反,親戚、朋友有時出的主意可能還在無意中使不良的婚姻關系更加惡化。而婚姻家庭指導師則不同,他們具備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方法,從根本上化解雙方的矛盾沖突,協助雙方重建彼此的親密關系。而且,當有些婚姻確實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時,指導師將會給予法律幫助,并希望離婚者可以從解體的婚姻中找到自身原因,學習到如何經營婚姻的智慧,而不是對婚姻感到失望和懼怕。讓離婚者重拾信心,避免重蹈覆轍。
實戰演習:專業面對情感難題
女權主義 VS 大男子主義
一位南方帥小伙娶了一個漂亮的東北女孩做妻子,沒生孩子前,小兩口生活過得甜蜜美滿,可自從有了小孩,家庭觀念傳統保守的丈夫就要求妻子辭掉現在的工作,做一名全職家庭主婦。生性潑辣、好強獨立的東北女孩哪能忍受得了“足不出門、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的封閉生活?更讓她不可理喻的是丈夫典型的南方大男子主義。這個東北女孩堅持經濟獨立,有自己的工作,要求丈夫尊重妻子的生活自由,關注自己的家庭地位,而這些初衷根本得不到丈夫的半點理解和同情,女孩的想法更被她的丈夫誤解為自私、不負責任的表現。兩人的關系一度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專家點評:文化差異,發現為關鍵
日益頻繁的人員交流,使我國“南北通婚”的現象逐漸成為主流。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如何讓來自不同地方文化的夫妻雙方和諧地經營婚姻生活很自然地成為人們探討的話題。于東輝認為:“擁有各自地域背景的夫妻雙方之所以容易產生矛盾,關鍵在于沒有發現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和個性差異。只要了解對方的文化觀念,并且互相包容,常作交流,就可以減少影響婚姻的負面因素。”
“野蠻”婆婆 VS “鐵”娘子
白領女士許捷和丈夫原本過著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可自從婆婆來家里住了一段時間以后,和諧的家庭氣氛就隨之煙消云散了。許捷說,她的婆婆是一位十分挑剔的人,家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以她的標準來完成,即使自己盡心盡力侍奉好,婆婆也會雞蛋里挑骨頭,還在丈夫面前說三道四。“我受不了這委屈,一時火氣上頭,頂撞了婆婆幾句,她又向我丈夫投訴,丈夫一直很孝順,自然站在母親一邊,把我狠狠教訓了一頓,”許捷無奈地嘆道,“我認為自己沒有錯,因此和丈夫吵過很多次架。”
專家點評:婆媳關系,交流為關鍵
中國自古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好公婆。”形象地說明了好的婆媳關系來之不易。婆媳和睦相處是門藝術,得講究技巧和方法。專家建議,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夫妻兩人邀婆婆坐下來,大家靜下心平和地坦誠交流,重新認識各自的生活觀點。而在平時,夫婦雙方也要多與老人交流,別讓老人家有一種孤獨感,要讓他們意識到子女時時刻刻在關心自己。
女“強”人 VS回頭浪子
懷孕的童桐發現丈夫出軌,十分恨他,認為丈夫已經不愛自己了,徹底地將自己拋棄。性格倔強的她斷然向丈夫提出離婚,丈夫卻堅決不肯離婚,并坦白自己還深愛著妻子。心中始終充滿怨恨的童桐沒有原諒丈夫的悔改,堅持要離婚。妻子的自尊和倔強關閉了彼此和解的大門。
專家點評:
找出彼此心中的真愛
表面上的堅強其實是內心脆弱的表現。女方面對丈夫的出軌,堅持要以離婚來解決,這最主要是激烈的情緒使然,也暗示了妻子需要丈夫的尊重。專家表示,遇到這種情況,雙方應該等情緒穩定下來后,好好地傾談一番,或請婚姻家庭指導師開解,找到彼此心中隱藏的真愛,再一次找回曾經幸福生活的感情,化解彼此心中的怨恨,寬恕對方的過錯,重新開始生活。
婚姻家庭指導師:
為婚姻掃除雷區
我們會花十幾年的時間接受科學知識的教育,我們會花大量的精力去掌握成功的技巧,但我們很少會花時間去學習愛與婚姻的學問。但是,愛與婚姻卻是困擾現代人心理的最主要因素。在美國電影《史密斯夫婦》的開始和結尾,史密斯夫婦都在和一名婚姻家庭指導師對話,接受婚姻治療。在我們身邊,婚姻家庭指導師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而生。心理咨詢師胡慎之說:“我們關于婚姻的知識主要是從原生家庭自動繼承來的,而不是主動學來的。但是,這些繼承來的知識有著很多雷區,而婚姻家庭指導師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掃除這些雷區。”
胡慎之介紹說,到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的,70%是婚戀問題。“據我所知,這是一個普遍的比率,廣州其他的心理咨詢中心是如此,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心理咨詢也是如此。無論在哪里,婚戀都是讓我們頭疼的頭號問題。“胡慎之說。
說到婚姻家庭指導的意義和作用,薇薇安心理診所的于東輝滿足而自豪地說:“作為婚姻指導師,我主要的職責在于幫助改善職業女性的交流模式,幫助遭遇婚姻挫折的夫婦重新認識婚姻不和的原因,讓他們彼此不再爭吵,做到互相關心和互相了解,協助他們重建彼此良好的親密關系,創建和諧的家庭環境。”至于如何進行指導,于東輝先生概括了關鍵兩點:找到彼此心中隱藏的愛,雖然生活上會因一些事情而引起不和或導致互相埋怨,甚至憎恨對方,但其實大多數人心底中仍深愛對方;重新發現彼此的不同,在發現的基礎上進行指導。
現代婚姻金點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婚姻出現問題。如何化解婚姻中出現的各種危機是每一個步入婚姻和即將步入婚姻的人都應該學習和掌握的一門技能。以下是專家的幾個“金點子”:
★當婚姻出現矛盾和困難時,彼此不要互相猜疑,妄下定論;
★雙方情緒一旦激動,千萬不要交流,等大家情緒逐漸平和下來再進行溝通和交流;
★夫妻每天起碼要保持一兩個小時的交談;
★找到共同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