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感音神經性耳聾耳鳴

     wxhqyfpy 2014-10-26

    方詠濤:神經性耳鳴耳聾從腎精虧虛論治

    畢某,男,60歲,職員。初診1966315日。耳鳴重聽已久,夜不安寐,神疲足軟,舌黃脈細弦。腎開竅于耳,腦為髓海,腎虛則髓海不足而致耳鳴重聽。擬心肝腎一源論治。蒸當歸9g,白芍6g,杭菊花4.5g,牡丹皮3.6g,沙蒺藜9g,遠志肉4.5g,朱茯神9g,夜交藤9g,煅龍齒12g,煅磁石12g,熟地黃12g,炒棗仁(杵)9g7劑。328日復診:服上方補益肝腎寧心潛陽之劑10劑,耳鳴漸熄,聽覺恢復。仍心腎失交,夜寐不酣,神疲足軟,舌燥,脈細弦,大便溏薄,日數次。再守前法佐以和調胃腸。炒當歸6g,炒白術4.5g,炒白芍6g,山藥9g,茯神9g,夜交藤9g,遠志肉6g,煅龍骨、煅磁石、炒谷芽各12g廣陳皮2.4g,蒸山茱萸肉9g,鉤藤12g(后下)。7劑。

    按:腎主耳,開竅于耳。本例患者年屆六旬,因腎虛髓海不足,是以耳鳴重聽漸發。治以補益肝腎,寧心潛陽,仿耳聾左慈丸加減。方中熟地黃、當歸、白芍、杭菊花、沙蒺藜補益肝腎以養精血;精血不足,易致虛火,故佐牡丹皮清降虛火;遠志、朱茯神、炒棗仁、夜交藤、煅龍齒養心安神;煅磁石潛陽聰耳止鳴。首診服藥10劑耳鳴得熄,聽力恢復。因藥后大便轉以泄瀉,復診刪除陰柔藥味,參以培脾止泄,補腎養心。

    參考文獻

    安徽省屯溪市中醫醫院.方詠濤醫案[M].(內部發行),197660-61

    毋桂花:耳鳴隨證變化治療

    候某,女,44歲,干部。2000823日初診。主訴“雙耳持續性耳鳴近3年。”現病史: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耳持續性耳鳴,經多家醫院診為“神經性耳鳴”,除外器質性病變,中西藥物治療欠佳。就診時癥見:雙耳持續性耳鳴,聲如蟬鳴,時輕時重,睡眠不好或勞累時加重,雙耳聽力減退不明顯。伴心煩急躁,渾身不適,睡眠欠佳,納食一般,大小便調,月經規律。舌質暗紅,苔薄白,脈沉弦。查體:雙外耳道、雙鼓膜未見異常。證屬氣血失調,治以調氣和血為先。方用血府逐瘀湯化裁,處方:柴胡9g,當歸12g,赤芍12g,生地黃12g,川芎9g,桃仁9g,紅花9g,桔梗9g,枳殼9g,懷牛膝9g,茯神12g,合歡皮12g,夜交藤15g,甘草3g5付,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828日二診:藥后睡眠明顯好轉,耳鳴減輕,自訴全身舒適許多,心煩急躁減輕,有時身有煩熱感。舌質暗紅,苔薄白,脈沉弦。氣血漸和,考慮煩熱為肝經郁熱所致,治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清肝解郁安神。處方:柴胡9g,黃芩9g,桂枝9g,赤芍9g,生龍牡(先煎)30g,姜半夏9g,茯神9g,甘草6g,川楝子6g5付,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923日三診:服上方5付后耳鳴全止,諸癥基本平息,自行停藥。1周前因生氣致失眠、胃痛、納呆、干嘔,耳鳴又復。就診于他院消化科,服藥3付,處方如下:黨參15g,高良姜10g,香附10g,元胡15g,白芍12g,青陳皮各10g,姜半夏10g,茯苓15g,柴胡10g,枳實15g,郁金10g,川楝子10g,雞內金15g,甘草6g,生姜3片。藥后胃痛消失,但耳鳴轉甚,又增牙痛,自服“三黃片”、“利菌沙”等藥,牙痛減而耳鳴甚,故來就診。癥見:雙耳鳴響,聲如轟鳴,白晝皆劇,納呆,嘔惡,眠差,口苦,尚感牙痛,二便尚調。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沉弦。證屬膽胃失和,溫膽湯化裁以清膽和胃化痰。處方:姜半夏12g,茯苓12g,陳皮12g,枳實9g,竹茹9g,蘇梗12g,柴胡9g,黃芩9g,膽南星9g,連翹12g,甘草3g5付,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928日四診:藥后納開嘔止,牙痛已無,耳鳴明顯減輕,睡眠好轉。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弱。邪實去而虛象顯,改以李東垣補中升清瀉陰火之法,以益氣聰明湯化裁。處方:黨參9g,生黃芪15g,葛根12g,蔓荊子9g,升麻6g,赤芍12g,黃柏6g,石菖蒲9g,炙甘草6g5付,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105日五診:藥后偶有耳鳴,不影響工作、休息,納可,便調,余無不適。治從脾腎,補益聰耳,以丸劑善后。丸藥方:生曬參40g,炙黃芪90g,熟地黃90g,白芍60g,骨碎補60g,炙甘草30g,葛根30g,蔓荊子30g,升麻20g,石菖蒲30g,黃柏20g,香附20g。共研細末,煉蜜成丸,每丸10g,早晚空腹各服1丸。藥后體健,隨訪3年,耳鳴偶有短暫發生,但不影響生活。

    按:對于耳鳴的辨證,有主張以整體辨證為主,也有主張從局部辨證為主。其辨證難易程度不一,無證可辨時也有主張以藥測證。治療上,有主張以辨證治療為主,也有主張以專病專方治療為主。毋氏臨床上常以整體辨證為主,立法用方皆以證為依準,且主張處方用藥宜靈活,忌保守。“有是證,用是藥”,“朝理中,暮承氣”這種用藥在現實臨床中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正如本病例在診治過程中數易方藥,看似極不合章法,但思路是明確的,皆以證為轉方依據。前三診采用疏調法,皆在恢復機體氣血陰陽的平衡、臟腑間的協調。四診取用益氣聰耳,五診在四診的基礎上加用益腎聰耳。盡管脾虛、腎虛征象幾乎沒有,但耳屬清竅,需清陽上走,耳屬腎竅,賴腎濡養,結合年齡、體質,耳聰鳴止歸于脾腎是正確的。毋氏認為,中醫臨床本應是這樣的“活活潑潑”,而并非教材上刻板的證、固定的方,也并非住院病案書寫一證一方貫穿一病始終。治療耳鳴見效難,而見效遠比治愈容易得多。在耳鳴的治療中,善后治療至關重要。正如本案善后,毋氏臨床常用中藥蜜丸,效果尚稱滿意。“丸以緩之”,丸劑較湯劑有其獨特的藥效持久綿長作用,給予較長時間的小劑緩調,確實能明顯提高耳鳴的治愈率。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疾病是整體病變在局部的表現。作為專科醫生,必須在把握整體的基礎上著眼于專科病。耳鳴僅是患者所表現出來的一個癥狀,為緩解耳鳴而不顧或加重機體的“失衡”是不可取的。正如案中三診時他醫為緩解胃痛讓患者付出了并不比胃痛輕松的代價。臨床上,“殺雞取卵”并非鮮見,徐靈胎痛斥其為奸醫以動劑殺人。患者不明,醫者當自明。

    參考文獻:

    毋桂花,高建忠.從耳鳴驗案論耳鳴證治[J].中醫藥通報,20054(2)59-60

    石學敏:神經性耳鳴耳聾從肝陽上亢論治

    諸葛某,女,42歲,干部。初診日期1981319日。主訴:左耳鳴、耳聾4個月。病史:高血壓病史,血壓經常波動在16018090110mmHg之間,頭暈,煩躁易怒,夜寐不安,4個月前因家務不和,而情志不舒,左側耳鳴如蟬聲,聽力減退,經中醫藥物治療效不顯,請求針灸治療。檢查:體胖,血壓165115mmHg。耳鼻喉科檢查:兩耳鼓膜正常,音叉試驗:ACBC,聽力檢查:左耳氣導l000Hz以上髙音頻全部消失,骨導5004000Hz全部消失。舌質紅,脈弦細。印象:(1)中醫:耳鳴,耳聾。(2)西醫:神經性耳聾。辨證:體胖濕濁內蘊,陰虛陽亢之體,怒惱傷肝;肝陽暴亢,夾痰上蒙清竅,致耳內蟬鳴,失眠不寐,漸至失聰。治則:平肝潛陽,開竅通絡。選穴;取左側風池、聽宮、翳風、中渚。操作:風池向外耳道方向斜刺l1.5寸,施捻轉瀉法,1分鐘;聽官張口取穴,直刺0.81寸,施捻轉瀉法,1分鐘;翳風張口取穴稍刺向耳前方向11.5寸,施捻轉瀉法1分鐘;中渚直刺0.50.8寸,施捻轉瀉法1分鐘。治療經過:每日1次,4次后頭暈減輕,7次后耳鳴聲低,有間歇;14次后耳鳴消失,聽力基本恢復,電測聽復查聽力明顯提高,后又鞏固治療5次,隨訪半年聽力無下降。

    按:本例病機從陰虛陽亢,痰濁上蒙清清竅認識。取手少陽經穴風池、翳風、中渚,手太陽經穴聽宮。其中風池、翳風、聽宮為局部取穴,中渚為循經取穴。這4個穴位都是治療耳鳴耳聾的重要穴位。《針灸甲乙經·手太陽少陽脈動發耳病》卷十二指出:“耳聾填填,如無聞,憹憹嘈嘈,若蟬鳴,鴳鴂鳴,聽宮主之”,“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兩顳颥痛,中渚主之。”《備急千金要方·針灸下·頭面》卷三十說:翳風、中渚“主耳痛鳴聾”,聽宮、中渚“主聾嘈嘈若鳴。”《針灸大成》亦指出:聽宮“主……耳聾如物填塞無聞,耳中嘈嘈憹憹蟬鳴”,中渚“主熱病汗不出,目眩頭痛,耳聾”,翳風“主耳鳴、耳聾。”

    參考文獻

    石學敏.石學敏針灸臨證集驗[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432-433

    仝選甫:從氣血兩虛論神經性耳鳴耳聾

    李某,男,38歲,干部。19991020日以耳鳴,乏力,嗜睡半月余,加重3日為主訴就診,患者體質瘦弱,加之工作勞累,飲食不規律,休息不佳而發耳鳴,鳴聲如蟬,晝夜不息,稍勞即甚,蹲下站起時頭暈眼黑,耳鳴更甚,自覺耳內有空虛、冷風內吹之感。耳科常規檢查未見異常。診見:納差腹脹,倦怠懶言,欲靜欲不動,面色微黃,月經量少色淡,舌淡脈弱,證屬脾胃虛弱,清陽不升,氣虛血少,耳失溫養。治宜:補氣養血,健脾溫陽。方以補陽還伍湯加減:黃芪90g,黨參15g,白術30g,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5g,赤芍12g,川芎12g,酸朿仁15g,磁石()30g,地龍12g,全蝎12g,甘草6,每日一劑,水煎服,服藥10劑,諸癥好轉,上方再進12劑,患者耳內空虛、發涼感消失,余癥均好轉,續進6劑,諸癥皆愈。

    按:本例系因勞累過度,起居失調致使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而發為耳鳴。《靈樞·口問篇》: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用上方治療此種病機所致之耳鳴,多能應手而效,故補陽還伍湯補氣養血,活血通絡,加黨參、炒白術健脾溫陽,酸朿仁、磁石養血安神,鎮靜熄鳴,因方合病機,藥證合度而收良效。

    參考文獻:

    仝選甫.補氣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應用[J].中醫雜志,200243(7)531

    呂郁哉:神經性耳鳴耳聾從腎精虧損虛陽上亢論治

    呂郁哉,男,青年時代從甘肅陸軍學堂(1902創辦,1913年停辦,包括開設中、西醫)畢業后,入湖北陸軍中學堂,參加同盟會,投入武昌起義,因戰斗負傷后,專事中醫。早年受業于京滬名醫陸淵雷、余云岫等先生門下,行醫數十年。主要著作有《中醫診斷綱要》、《憑脈辨癥憑癥用藥》,九旬高齡時領銜編著《中醫醫案醫話集錦》。

    一九五六年到蘭州以教書為主,來蘭后去看多年相別的舊友李孔炤。以事前無訊,乍然相逢,喜出望外。因伊耳費多年,中西醫治療,收效不大。因此一見即請診治。余以其哼嗯聲多,所答非所問,知其苦悶久矣。乃診其脈。兩尺虛大,問有腰疼否?答以不厲害,斷為腎水不足,虛陽上亢。疏以六味丸滋陰為主,加龍骨、牡蠣鎮之。引用肉桂少許,緩緩多服幾劑。不想其聾竟用此方治愈。伊云:初服毫無感覺.大約不到10劑,聽話清楚多矣。并云;或系劑量大小之故歟?余以多年舊疾治愈,但亦未想到量的一方乃愈多年的耳聾。

    按:此案系腎水不足,虛陽上亢,方中以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龍骨、牡蠣重鎮潛陽,佐以肉桂少許,引火歸原,使腎精充而耳復聰。

    參考文獻:

    呂郁哉.中醫醫案醫話集錦[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

    劉季文:神經性耳鳴耳聾從清陽不升、肝火上擾論治

    劉季文,男,湖南瀏陽市人,湖南已故名醫,幼承父業,行醫于湖湘六十載,1949年曾任湖南國醫醫院副院長,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湖南省第五屆政協委員,1985年《湖南日報》曾以“義務行醫三十載”為題報道其事跡。對中醫經典造詣頗深,主要著作有《劉季文醫論醫案集》等。

    1、肝火上擾耳竅案

    胡某,男,50歲,屈原農場干部。19767月就診。訴半年多來,兩耳蟬鳴不息,耳內閉塞感,聽力漸減。頭昏頭痛,心煩失眠,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浮弦。處方:龍膽草12g,柴胡12g,黃芩12g,梔子9g,生地黃18g,牡丹皮9g,生龍骨18g,生牡蠣18g,磁石24g(醋煅),蔓荊子9g,石菖蒲9g,甘草6g10劑,每日1劑,煎服。二診:耳鳴頭痛減輕,聽力增進,夜能安寐。效不更方,原方續服10劑,耳鳴消失,聽力恢復正常。

    按:足少陽經上入于耳,下絡于肝而屬于膽。肝膽火盛,循經上壅于耳,致清竅失靈。《中藏經》所謂“肝氣逆則頭痛耳聾。”本例辨證當屬肝火上擾,耳竅失利。故治以清肝瀉火,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牡丹皮清上炎之膽火,柴胡、蔓荊子疏肝利氣,龍骨、牡蠣鎮逆潛陽,石菖蒲芳香開竅,生地黃滋腎水以涵肝木,甘草和中而緩急迫,使陰平陽根,諸癥自愈。

    2、清陽不升耳竅失養案

    侯某,女,48歲,工人。197010月就診。耳鳴失聰,伴頭目昏眩、四肢無力,不思飲食。大便稀溏。舌淡嫩,苔薄白。脈象濡緩無力。證屬脾胃氣虛,清陽不升。治擬益氣升清之法。處方:黃芪18g,黨參12g,升麻3g,蔓荊子9g,葛根12g,白術12g,茯苓12g,白芍9g,黃柏6g,骨碎補9g,甘草3g,磁石20g(醋煅),石菖蒲6g5劑。每日1劑,煎服。上方連服5劑,食欲增加,大便成形,精神轉佳,耳鳴好轉,聽覺亦聰。原方續進5劑,耳鳴消失,聽覺恢復正常。

    按:《內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眩。”今中氣不足清陽不升,故耳不聰目不明矣。擬李東垣益氣聰明湯加味,方以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中益氣,升麻、蔓荊子、葛根輕揚升發,鼓舞清陽之氣上升以達清竅,白芍、黃柏平肝膽而瀉相火,骨碎補、磁石補腎以潛浮陽,石菖蒲芳香通竅。中氣足,樞運轉,則清陽上升,濁陰下降,九竅通利,耳聰目明。

    參考文獻

    劉季文,劉珊之.劉季文醫論醫案集[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27-131

    劉福官:神經性耳鳴耳聾從肝腎不足論治

    劉福官,男,194812月出生。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醫院耳鼻咽喉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曾任全國中醫藥學會耳鼻咽喉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會委員,中醫藥學會上海市耳鼻咽喉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咽喉病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雜志》編委;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第一屆耳鼻喉口腔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發表論文2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手冊》等。

    盛某,男,19歲,學生。2002423日因“雙耳聽力下降伴耳鳴半年”來院就診。患者喜歡上網,半年前在網上玩游戲后突然感到左側耳鳴,如吹風樣“呼呼”聲或蟬鳴聲“滋滋”響聲,伴有頭暈眼花,視物旋轉,惡心嘔吐,耳內脹悶感,第2日右耳也出現相似癥狀。在某專科醫院治療兩周后眩暈和惡心嘔葉消失出院,但回家后感覺雙耳聽力進行性下降。刻診:雙耳聽力下降,伴耳鳴,持續不止。電測聽示:雙耳感音神經性聾,顯示高頻聽力損失,平均聽閾65dB。舌質紅,苔薄白膩,脈弦滑。肝腎虧虛,虛火上炎之證,治擬滋陰補腎,潛陽開竅。處方:珍珠母(先煎)30g,靈磁石(先煎)30g,仙鶴草30g,葛根15g,路路通10g,酸棗仁10g,女貞子10g,墨旱蓮10g,菟絲子15g,甘草10g,王不留行12g,石菖蒲15g,制首烏15g,狗脊15g,神曲15g14劑。二診:耳鳴癥狀明顯減輕,“滋滋”聲消失,只剩下“呼呼”聲,聽力稍好轉。晚間已能人睡。心情有所好轉。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電測聽:聽力曲線平均上升10dB。原方14劑。三診:耳鳴癥狀進一步減輕,基本可正常學習。偶爾響一會,但很快消失。自述聽力基本恢復到發病前狀態。無惡心嘔吐,無耳內脹滿。飲食睡眠正常,二便調暢。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電測聽:聽力曲線再上升15dB左右。原方加谷麥芽各15g,砂仁(后下))10g14劑。1個月后隨訪,耳鳴完全消失,聽力曲線在40dB左右。

    按:《醫學入門》卷五說:“耳鳴乃是聾之漸也。”《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更明確指出:“耳鳴者,聾之漸也,惟氣閉而聾者,則不鳴,其余諸般耳聾,未有不先鳴者。”根據傳統中醫理論,耳為腎之竅,腎開竅于耳,耳聾當責之于腎。然心寄竅與耳,《辨證錄》言:“心腎相交,始能上下清寧以司視聽。”耳目之聰明也必賴氣血滋養。臨床上又有因情志不遂、暴怒而致氣機逆亂,肝氣上逆,閉塞清竅出現耳聾者。可見耳聾與心、肝、腎三臟有密切關系,耳病應以腎為本,心為體,肝為用。發病可在腎,也可在心與肝。劉氏治療耳聾多從耳鳴音調高低入手。本例患者高音調耳鳴和低音調耳鳴全有,屬虛實夾雜證。肝腎陰虛,肝經郁熱,化火上炎。故耳鳴耳聾,耳內脹悶。方中靈磁石、制首烏為君藥,靈磁石鎮肝潛陽、滋腎聰耳,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女貞子、墨旱蓮、狗脊、菟絲子調理腎陰腎陽;珍珠母平肝潛陽;酸棗仁寧心安神,助磁石、制首烏滋補肝腎而為臣藥。王不留行、路路通通經活絡;仙鶴草、葛根鼓舞胃中清陽之氣上行頭目,神曲健脾化食,使石類質重之品不礙胃氣,以助藥力運布共為佐藥。石菖蒲通九竅而偕藥力上達;甘草調理藥性而共為使藥。全方重而不滯、補而不膩、走而不守,兼顧心肝腎三臟失調.故取得較好療效。

    參考文獻

    上海中醫藥大學曙光臨床醫院.臨證傳薪·曙光臨床醫學院教學醫案選輯[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295-296

    劉曉堂:耳鳴從氣虛論治

    劉曉堂專家的個人資料不詳。

    吳某,男,12歲,學生。主訴于19587月某晚,因洗腳用手去抓足心時,忽然耳內感到哄哄有聲,正如蟬鳴,停抓則鳴聲消逝。以后再抓足心,耳內又鳴,停抓耳鳴又消失。如此情況持續半月之后,不抓足心,只要有物碰撞足背,耳內亦隨之鳴叫。患者甚為驚奇,來我院診治。當時我們也覺很奇怪,因為從未見過這種情況,對病因沒有認識,遂以治氣虛耳鳴的方法試治。處方:蒼耳子15g,西黨參24g,蜜炙黃芪15g,白術10g,當歸身10g,廣皮6g,升麻5g,柴胡10g,炙甘草5g。囑服兩劑后再診。但患者僅服一劑,耳鳴完全消失,任憑怎樣去抓,再無耳鳴現象,迄今兩個多月,未再復發。

    按:腎氣通于耳,足少陰腎之脈由足心沿下肢內側而上,抓足心即耳鳴,可能是通過經脈的聯系使然。然經氣實滿,則不會因搔抓而震動;如經氣不足,搔抓則震動而發生哄鳴,故以氣虛耳鳴論治收效。不過,并非所有腎經氣虛者都會出現抓足心則耳鳴的現象,因為經絡的敏感程度和傳遞情況,各有不同。

    參考文獻:

    劉曉堂,曾海清.治愈少見耳鳴一例簡介[J].中醫雜志,1959(2)

    朱進忠:神經性耳鳴耳聾從肝郁化火論治

    吳某,女,37歲。200515日初診。近1年多來左側耳鳴,頭脹頭痛,失眠,胸脅苦滿,心煩。今年以來,天涼時大拇指麻木,治療未效。月經量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脈弦。證屬肝木內郁,火風侵竅之耳鳴。治法:舒肝解郁,散風瀉火。方擬夏枯根蔓湯。處方:夏枯草15g,葛根10g,蔓荊子10g,升麻10g,菊花10g,黃芩10g,薄荷10g,連翹10g,羚羊角6g,荷葉10g6劑,水煎服,將諸藥置涼水中浸泡30分鐘,水煎2次,每次40分鐘,混合,分2次服,日1劑。復診:服藥后,癥狀減輕。察其:舌苔薄白;脈浮弦緊。效不更方。上方加防風6g,元參12g。繼服6劑。水煎服,每日1劑。

    按:足少陰腎開竅于耳,腎氣充則耳聽聰,此諸家皆知也,故醫家多以腎治耳鳴耳聾。然而本病之耳鳴起于猝然,且伴頭脹頭痛,發于一側,而脈見弦,顯系邪干竅閉,且受風熱火郁之邪所致,因此重用夏枯草、黃芩、羚羊角之同時,重加升麻、葛根、薄荷、荷葉等清少陽,發郁火之品。

    參考文獻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課題組.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五官科分冊[M].(待出版)

    朱良春:從氣陰兩虛論神經性耳鳴耳聾

    朱良春(1917~),男,系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其治學嚴謹,醫術精湛,從事中醫臨床70載,擅長治療內科疑難病癥,特別是風濕病、肝病、腫瘤、脾胃病、老年病等病證。倡導“頑痹從腎論治”、“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對急性熱病治療‘先發制病’”等觀點,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形成自己較為獨特的臨證思辨特點和學術思想。歸納其學術思想,有7方面內容:其一,經典理論深厚,博采諸家之長;其二,急性熱病之“先發制病”論;其三,臨證倡辨證辨病,中西結合;其四,在中醫診法上的創見,如創“觀人中的色澤與同身寸長度之差距”來診察男女生殖系統病變的方法;其五,頑痹從腎論治;其六,慢性雜病培補腎陽論;其七,痛風之“濁瘀痹”論。

    謝某,女,52歲。20060424日初診。初診:右耳聽力下降已歷10月,伴耳鳴,頭昏思睡,視力模糊,口干,便秘。察其:舌質淡紅,苔黃,脈細弦。診為耳聾,此為氣陰兩虛,清氣不升,兼肝腎陰虛,無以上承,耳竅失養,故見聽力下降、頭暈、目糊,口干,便秘等癥。治宜益氣養陰,滋養肝腎。處方:生黃芪20g,枸杞子12g,太子參15g,川石斛10g,靈磁石(先煎)20g,決明子15g,谷精珠12g,石菖蒲10g,甘草6g14劑,每日1劑,水煎服。二診:藥后頭暈、便秘均見改善,右耳聽力未變,耳鳴未除。守前方調治,上方加女貞子15g,桑椹15g。繼服14劑。三診:藥后癥見好轉,唯耳鳴,右耳聽力未復,苔薄白,脈細弦。系腎虛難復,再擬前法進之。處方:生黃芪30g,枸杞子15g,升麻8g,女貞子15g,石菖蒲10g,太子參15g,鹿銜草20g,熟地黃15g,甘草6g。繼服14劑。四診:自覺頭稍昏,右耳聽力有所進步,耳鳴,苔薄膩,脈細弦。繼以滋養肝腎,益氣升清,通竅為主調治。上方加靈磁石(先煎)20g。繼服14劑。五診:耳鳴,目糊,大便干燥,腹脹,舌紅,苔薄,脈細弦。血壓110/70mmHg。肝腎陰虛之象明顯,仍從滋養肝腎論治。處方:枸杞子10g,菊花10g,決明子15g,密蒙花10g,生麥芽15g,靈磁石(先煎)20g,全瓜蔞20g,徐長卿15g,女貞子15g,制首烏20g,甘草6g。繼服14劑。六診:藥后耳鳴好轉,目糊存在,舌紅,苔薄,脈細弦,前法繼進之。處方:枸杞子10g,菊花10g,決明子15g,密蒙花10g,生麥芽15g,靈磁石(先煎)20g,全瓜蔞20g,徐長卿15g,女貞子15g,制首烏20g,谷精珠12g,玉竹15g,甘草6g。繼服14劑。七診:聽力較前相比明顯好轉,耳鳴亦減,右耳有轟鳴聲,舌紅,苔薄,脈細弦,原法繼進。處方:枸杞子10g,菊花10g,靈磁石(先煎)30g,王不留行15g,全瓜蔞20g,谷精草12g,制首烏20g,丹參15g,生地黃、熟地黃各15g,甘草6g。繼服14劑。

    按:耳聾為聽力減弱的病證,《仁齋直指附遺方論·耳》:“腎通于耳,所主者精,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聞而聰。若勞傷氣血,風邪襲虛,使精脫腎憊則耳轉而聾。”《醫碥·耳》篇中指出:“若氣虛下陷則亦聾,以清氣自下,濁氣自上,清不升而濁不降也。”本案聽力下降已歷10月,伴頭昏思睡,視物模糊,口干便秘,舌淡紅,脈細弦。為氣陰兩虛,清氣不升,兼肝腎陰虛,無以上承,濡養耳目,治療先以生黃芪、太子參益氣養陰升清,枸杞子、石斛、谷精珠明目養肝,決明子清肝明目,磁石鎮懾潛陽;石菖蒲通竅利耳。二診加入女貞子、桑椹子,滋陰填精,后繼予益氣升清,滋養肝腎為之調治,七診中伍以王不留行、丹參活血化瘀通絡,王不留行可治腦鳴,對耳鳴、耳聾亦有效果。本案守法治療,終獲良效。

    參考文獻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課題組.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五官科分冊[M].(待出版)

    孫一民:神經性耳鳴耳聾從肝火上擾論治

    孫一民,男,1920年出生,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師從施今墨。先后在北京、南京、河南安陽等地行醫六十多年,并受聘于全國多家醫院,專治白血病。曾任河南安陽市中醫院院長及名譽院長、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顧問研究員,張仲景國醫大學名譽教授,河南省人大代表,安陽市政協副主席。1983年創辦全國首家鮮中藥研究所,運用鮮中藥治療疑難雜癥取得顯著效果,在治療白血病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主要著作有《臨證醫案醫方》等。

    王某,女,48歲。于1978510日初診。2個月前,因生悶氣開始耳鳴,聽覺不聰,漸至耳聾,對面說話,不聞人聲。伴頭暈,頭痛,頭脹有熱感,口苦,咽干痛,性情急躁,易怒,睡眠夢多,每遇著急則病情加重,小便黃。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證屬郁怒傷肝,肝膽之火上擾,致使耳竅失聰。治則:平肝潛陽,開竅。處方:珍珠母30g(先煎),菊花9g,刺蒺藜15g,白芍18g,鉤藤18g,生地黃12g,元參18g,磁石24g(先煎),牡蠣30g,石菖蒲6g,麥冬9g,連翹18g,郁金9g,夜交藤15g。水煎服。

    按:耳聾一證多與肝腎功能失調有關。耳為腎竅,又為肝經所絡;肝與膽互為表里,故耳部疾患不離于肝腎,又不止于肝腎。徐靈胎認為耳聾治法雖多,大法清上鎮下。本例患者年近5旬,月經已斷,腎之陰陽俱弱,然肝膽之火仍旺,加之郁怒傷肝,致聽覺功能失調,不聞音響,故治療用平肝潛陽法。方中生地黃、元參、磁石、牡蠣滋陰潛陽;珍珠母、菊花、刺蒺藜、白芍平肝清腦;鉤藤、夜交藤和絡止痛;麥冬、連翹清心解熱;郁金解郁;石菖蒲開竅。上方共服13付,諸癥痊愈。

    參考文獻:

    孫一民.臨癥醫案醫方(修訂本)[M].河南科技出版社,1985163-164

    何任:神經性耳鳴耳聾從心腎兩虛論治

    何任,1920年生。浙江杭州人。浙江中醫學院教授。醫學得自家傳,1939年畢業于上海新中國醫學院。解放后,潛心于中醫教育事業,歷任杭州市中醫學會會長、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浙江分會會長、全國高等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校長、浙江中醫學院院長。何氏對于中醫經典,特別對《金匱要略》有較深研究,著有《金匱要略通俗講話》、《實用中醫學》、《何任醫案選》《醫方囊秘》、《氣血與長壽》等著作,發表論文近百篇。臨床以內科、婦科見長。

    熊某,男,36歲。患者耳鳴眼花,悸忡,夜寐易醒,納尚常,午后神疲倦乏。證屬心腎兩虛。處方:砂仁2.4g,熟地黃12g,牡丹皮4.5g,澤瀉、白芍6g,黨參、鱉甲、龜板、山藥、茯神、補骨脂各9g4劑。復診:藥后精神好轉,耳鳴目花減輕。以原意續進:砂仁3g,補骨脂、白芍、鱉甲各9g,熟地黃、龜板、茯神各12g,牡丹皮4.5g,澤瀉6g5劑而愈。

    按:本例患者病機主要從心腎兩虛,虛火上擾,耳竅功能失利認識。方中砂仁拌熟地黃(滋陰而不膩滯)、山藥、牡丹皮、補骨脂、澤瀉滋陰補腎;白芍養血補肝;黨參益氣;鱉甲、龜板滋陰降火;茯神養心安神。全方合用,共奏滋陰降火,益氣補血,養心安神之功。

    參考文獻:

    何任.何任醫案選[M].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178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日本高清在线天码一区播放|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乱子真实露脸刺激对白| 日本精品不卡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欧美日韩在线电影| 黑森林福利视频导航| 三级三级三级A级全黄|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无码|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灬|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 2019久久久高清日本道|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入口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一卡二卡| 同桌上课脱裙子让我帮他自慰 | 中国少妇初尝黑人巨高清|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系列AV无码| 麻豆最新国产AV原创精品|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四虎影视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