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新提醒】行者老師講中醫第58講《傷寒脈法十72

     inr的收藏室 2014-10-27

    行者老師講中醫第五十八講《傷寒脈法十72-83完》20130810

       
    現在開始講

    脈法七十二。“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

    這個上回講過了,既然講了,就再講講吧。“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講的是什么意思呢,講的主要是由陽入陰,陽氣盛了才能斂于陰。這個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季節,固定的病癥情況下的一種論述,不是說泛泛講的,是有所指的,古人講條文全是有所指的。知道它有所指,找到它所指的這個象,那就知道了。下不至關,寸為陽,陽盛了能下來;下不至關,這就是陽氣亢于上,陽浮欲脫的象,所以說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由陰出陽,上不至關,陰氣不足以生陽,陰不足。什么叫陰呢?收斂之象,斂足了才能發,收斂不足,就沒有蓄那么多勢,勢弱,所以彈也彈不起來。我們就應該這樣來看。“若計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這里面呢,要根據具體的病癥情況來看。

    脈法七十三。“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看《神農本草經》里講,很多藥都治咳逆上氣,像干姜五味,這是最常用的治咳逆上氣的,還有很多風藥,辛溫藥,都有這方面的作用。“咳逆上氣”,肺是宣極而后降,宣降,其實主要用是斂,體為陽而用為陰,咳逆上氣,其用就受阻了。“其脈散者”,脈散,肺主氣,本身陽就不足以下斂,跟那條“下不至關”一樣,有相通之處。“其脈散者”,脈散,形不能聚,一身之氣靠金氣來收斂,金不能收,則形無以護持,我們周身分形、氣,要靠氣來護持,要靠氣來斂降。

    同學:有時候金不能收,人容易瘦。

    行者:會出現這種消證。陽明亢于上,陽明少陽火急亢于上,不能下,不能斂,所以出現陽證。“形損故也”,這是一種講法,講的是肺氣不能斂降,陽氣壅在上,慢慢導致的形氣消損,壯火食氣的現象。但是在臨床之中,喘證病人,喘得厲害,元氣虧虛的話,也會出現脈散,不治,收不回來了,大而散,肺應該是短澀,短而澀,沒有收象,沒有一點點陰的感覺。至于說臨床上多年喘癥,最后脈浮大而散死的,那都是胖子,一身的陰質化不掉,陽氣運化不了,所以形損只說明一種情況。古人本來就吃得少,都吃糧食,勞作又厲害,氣就旺。現在人氣本來就很弱,一身的陰質,所以說兩種病最終的狀況不一樣,不能用這個來套。

    同學:脈散者死,是不是說這個人肺金之氣已經很弱,即便用一些斂降肺氣的藥,他也沒有什么,根本沒兵可以調動的。

    行者:咳逆上氣,一身之氣,左升右降,右邊肺胃之氣足了要斂降,它不能降,不能降它也不至于咳逆上氣;既然咳逆上氣,就有逆氣,逆氣哪來的呢?震動之象一般都是木氣,木氣來克伐它,而金氣又渙散了。這個時候你去疏乙木嗎?不能用,你越疏乙木金氣越散;但你不疏乙木的話,甲木還得上逆,因為木氣被郁遏住了。怎么辦?

    同學:舒肝,降右路。

    行者:瀉肝,把它先瀉下去,最主要的先保存實力,中氣足了以后再升達。所以說苦寒該用還得用點兒,但是在不損中氣的情況下,衡量中氣,如果中氣很弱了,只能稍稍來一點兒,小量用藥。

    同學:這里說的傷寒?

    行者:對啊,傷寒,傷及太陽寒水之經了,太陽寒水之經由厥陰出太陽,出不來了,被壓住了。

    我們人一生秉生生不已之氣,這是我們的本氣,王氣,它是最強大的,所以金克不了木,都是木克金,是吧,一病都是木克金,主要是木氣有后盾,因為人得不斷地在生生不已地活著,心思、情感、欲望、業識之流得要奔發流淌,這就是它的動力,本原,它本自就駕馭著這股木氣,所以木氣是最旺的,秉生氣。和風生萬物,一受寒了,一傷寒,外感六淫,不論你怎么感,生氣皆會受遏;但是在身體受遏的基礎上,有不同的現象、表現,你要權衡一下。你看現在,每個人都溫陽,溫陽都舒服,每個人都升肝氣,升完肝氣,暫時感覺到都挺暢快,不分表里先后,那治不了病。

    同學:傷寒的話,救肺金,瀉肝氣,瀉肝氣的話就開不了表。

    行者:不開表。不是瀉肝氣,是柔肝氣,是收一下,安藏住。其實這個時候顯示的是木氣有余了,木氣為啥有余,是木氣相對于金氣有余了,就是說這一盤棋,相對于金氣有余了,這一元真氣就流動不了了,它再能干也得先壓制一下。

    脈法七十四。“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谷神,雖困無苦。”

    脈病人不病,《難經》里也講過。這個脈病不是簡單的脈病,搭個脈,元氣已經虧乏虛竭了,但人還挺精神的,還日常運作一點都不耽誤,該干啥干啥。這是什么現象呢?一身之元氣亢奮張于外,內在的五臟精氣已經耗竭了。這要找,可能就只能找那些公司的常期勞作的老總們,可能有行尸的,外在該談生意該干啥還干著,這是一種習慣性的,好像是一種慣性帶著他去干,這種人內心已經慢慢失去感知能力了,臟精虧乏,臟精虧了,人的感知能力,情感這方面就會逐漸喪失。

    “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卒眩仆,本來就是一種頭重腳輕,陽浮在外,出現眩仆,少陽之火動搖于上,很不奇怪。“卒眩仆,不識人”,過去講入臟則死,入腑則不識人,這還是陽熱之氣上擾導致的這種昏亂。“短命則死”,每個人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先天秉賦,秉賦強了,還能再緩過來。

    同學:眩仆,這個仆我感覺下面還有失根之象。

    行者:暈倒有幾種,一種是臟精不能外濟,突然渾不知人了;還有一種是浮陽根本斂降不下來,上擾神明,這是頭暈,頭眩,腦子產生渾沌,擾動之象,混亂。臟精不能上濟,一下人的血上不來了,血壓肯定特低;而這種就是血壓比較高。為啥血壓比較高呢?一身之精氣都主要化為六精之氣,壅在外面。第一種愈后好一些,這種的愈后差一些。古人不一樣,古人每天呆在山里頭,事兒也少,這兩種都差不多,每天暈仆完了醒過來,靜養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

    “人病脈不病”,人病是什么?種種不舒服,沒精神,乏力,六精之氣就虧少,感覺干啥事兒都不行。但是脈呢,五臟內在的精氣還能鼓蕩。就像有些人一輩子活得很蔫兒,今天有病,明天有病,好像活不到老,其實越到老活得越精神,到老了以后臟腑精氣慢慢開發出來了。人就是這個過程,年輕的時候臟腑精氣都在內臟,奇經八脈慢慢地沉斂在骨髓里,慢慢年紀大了,經脈,肌膚,皮毛。黃帝內經里講了:男子四八,筋骨隆盛,那時候元氣就跑到筋骨肌肉里了,筋脈肌肉里了。

    同學:這個時候是不是一身的狀態達到一個最隆盛的狀態,氣血化生比較豐富,肌肉充盈。

    行者:那不是,那是發而不能收,筋骨隆盛,筋骨往外,肌肉,逐漸元氣耗散。你看道家,真正清心寡欲修道,一個一個都瘦,當然跟吃得少也有關系,但是他們每天的精氣是往內斂的,所以說人壯實了不一定身體好。你看那些健美運動員,他老練,全身的精氣就往肌肉上走,看著塊兒挺大。我見過很多健美的,練習健身的,膽兒挺小的,人特別壯實,一個胳膊看著有別人三個那么粗,特別寬,當時感覺,這太壯實了,但是看著那眼睛就挺膽小謙和的。這個身體和膽量是沒有必然聯系的,像要離,戰國時的要離,那是最典型的例子,要離就是很瘦弱,但是天下第一勇士膽子都不如他大,他膽子最大,做事最果決的。天下第一勇士過來,給他兩句話就氣死了。

    “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谷神,雖困無苦”,這是我們的解釋。上一條,“名曰行尸,以無王氣”,王氣是什么?氣沉丹田,證明他氣沒根了,元氣離散無根。古人喜歡用一些詞,叫王氣,應該是氣不能王,氣不能得令,不能主持一身。“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這也不叫內虛,你看咱們剛講的,這應該叫內弱,內虛該空了。“以無谷神”,一身臟腑之精氣,那就是元火,五臟六腑之元在哪兒?《難經》里說了,五臟六腑之元,名曰腎間動氣,腎間動氣是什么?壬水啊,所以有九宮八卦不離壬。

    至于說坎中一點真陽,離中一點真陰,這只是說法,其實我覺得這樣說很沒必要。首先坎離畫卦吧,因為它是三爻畫卦,它一立就是三才,它不是一立陰陽,沒那么簡單。你說坎中一點真陽,坎中還一點真陰呢。畫卦是這樣,初爻是內爻,最內一爻,你非得把內爻,外爻都變成外,中間變成中,所以離中一點真陰,坎中一點真陽,這個說法看著讓人看了覺得那么牽強。上大學時候我看著,哪有真陰啊,你要說少陰,少陽,按照四象畫卦,這能看得出來,外為陽,內為陰。不這樣平面畫卦,按圈兒畫。坎中一點真陰,《鐘呂傳道集》中也這么說,坎中一點真陽,由此一點真陽,才能有一點真陰,它是真陰的源泉。真正一點真陽是什么?是肝,震卦,里面是一點真陽,群陰之中壓著一點陽氣。那一點陰氣在哪?一點陰氣在肺,兌卦,兌卦一陰生。隨便說一說,但是我們主要還是了解陰陽升降的關系。

    “以無谷神,雖困無苦”。“谷神不死”,是為天地根,“是為玄牝”。這個時候講的是五臟六腑的元氣、根氣,他是什么?是腎間的腎氣弱,無以溫煦脾土,所以顯示了化谷的能力,各方面都弱。“以無谷神”,不是無胃氣則死嗎?

    同學:是說他腎氣已經虧了,是嗎?

    行者:腎氣弱,封藏有余,發動不足,一身的元氣還處于偏于收斂的狀態。像那些人一般都特別懶,沒勁,但腦子挺聰明,想什么事情也想得快,但就是不想動彈,老有病。為什么聰明呢?精足啊,只要是感興趣,想做的事兒,都做的很好,但是做著做著就沒精神了。

    脈法七十五。“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愿聞其說。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其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里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其愈也。”


    病人腹痛,今脈反浮大,這就是危癥啊,你考慮腹中是不是下血了,亡血以后脈浮大,這里的意思是什么?脈浮大的意思是這個脈不沉遲。腹痛,腹為陰,群陰之地,太陰少陰,兩側厥陰,群陰之地脈應該是糾結在里面,凝聚在里面,今脈不凝聚在里面,感覺是里面腹痛,而氣已經散了,這已經有向愈之征了。他如果還摶結在里面,就還是病。應該這么理解,不能理解“今脈浮大,知其愈”。這種病找個脈浮大的,馬上你想想這是不是有問題了,脈癥不符,要么危癥,要么是沒啥病,正常現象。


    “病人苦發熱,身體疼”,這種“脈沉遲”挺多的,陰證發熱,臨床上這也挺多的。陰證發熱,三陰證,外感發熱,現代很多人一感冒,脈都是沉遲,沉弱。


    同學:麻黃附子細辛湯,發熱脈沉。


    行者:這時候就得看了,幾種情況。第一個,就像吃了很多藥有排病反應一樣,向愈之征的脈象往往不復雜,沒打開呢,郁在里面,也往往沒有那么數,因為它也沒有數急展開,所以剛開始有點發熱,但是脈可能還是偏沉,也不數。根據脈,脈是反映五臟六腑陽氣出入的,這是沒有假的。癥狀是指的病人外在的一個感受,氣血摶結的一個情況。癥狀是定向的,脈是內在的,屬陰。


    這幾條我們感受一下就行了,知其大象。“苦發熱,身體疼”,這是表象,因為邪在表,脈當浮大,應外;這個時候,脈如果沒有那么浮大,身體沒有應乎外在的現象,這可能是元氣充沛,往外發,是自身的一個調整。小孩生長熱,大人身體調整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發熱,我們就要根據脈象來看他是否有外邪,有外邪肯定浮大,不浮大就緊、弦、急,被壓住了,哪里有壓迫那里就有抵抗。


    同學:這個腹痛,這里講脈當沉細,小建中可用嗎?。

    行者:小建中腹痛,是弦,弦而少胃氣。


    同學:偏于左手嗎?


    行者:偏于右手,因為是木急已經犯土了,(不然)木再急也不用小建中,既然它太強就得把它瀉一瀉。其實有時候小建中可以不必用桂枝,芍藥甘草黨參大棗飴糖,該建中建中。本來這個病人精氣就虧的話,就不能用桂枝。那點桂枝也挺厲害的,或者桂枝你可以再用小點,但是前提是木氣確實很盛,木氣確實是有余了,從脈象中看出來沒有和緩之象,和緩之象全被急數之象掩蓋住了,替代住了。這時候要想和緩,和緩是什么?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酸以瀉之,辛以補之。在臨床之中,腎精、內在精氣虧乏,腎氣虧乏,你就不必用桂枝,因為你建完中了,建中的目的是養腎,養腎精,這時候再用桂枝發,就入不敷出了。如果腎精足著呢,那就不用問,本身是乙木不得升導致的,而不是肺胃精氣虛損,不得斂的。有很多病人是水不涵木,木氣張,木氣過張了以后,張在外又不得發,其實可以直接收。


    脈法七十六。“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退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


    多了一個來字。


    同學:以前醫生都是到病人家里去出診,病人家屬第一天請,第二天才到。


    行者:第一個離得近,病人家請云,就是隔壁鄰居,師到;這個是明日師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這隔了一天了。“假令脈為和”,這是什么?已經汗出身涼。“病人向壁臥”,能向壁臥的這陽氣已經收了,此為熱退,這肯定退了。“假令脈不和”,病人還擔心自己沒好,“處言已愈”。大家想想這個脈不和到底是怎么不和?能向壁臥了,證明三陽氣已經斂了,不向上煩躁,心內不煩了,陽氣歸于下了,能往下走。脈和應該是脈沉,接著前一條應該說是脈沉遲,沉弱這就算脈和了。脈還沒和,證明還有點脈浮,可能已經出完汗了,元氣欲收未收,已經想收了。“明日師到”,可能也來得早了一點,凌晨燒剛退下來。一般發燒都是晨起汗出燒退,入夜加重,主要是乙木要升達。


    脈法七十七。“假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汝病太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這是傳授一點經驗。“脈之咽唾者”,這是這里的關鍵,其他都不關鍵。很多人知道大夫來了都不想起,這多得很。“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那是過去醫療資源少,大夫來了就特別盼,終于盼到救星了。現在醫療資源有的人很多,估計又是一個小大夫來查房。現在詐病的人少,過去有裝病的人,現在估計就小孩有時候裝病,大人懶得裝病,一去醫院一整套化驗單,而且西醫你病不病直接做化驗。總之過去就要檢查抽血什么的,想的就挺煩的,算了。


    脈法七十八。“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里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里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這個也是說法。“師持脈,病人欠者”,過去病人對大夫都是比較尊重的,大夫十里八村跑過來,過去很多大夫都上門服務,病人在家里躺著,“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伸懶腰,感覺到無聊,這個欠不是打哈欠,是伸懶腰。我們是這樣的,有事情做的時候,肝木容易疏達,因為這火有地兒放,很多人沒事做的時候,哎呀,耳鳴、心慌;找到感興趣的事情一做,啥病都沒了。你就知道,他一沒事做的時候,火發不出去,乙木就郁遏住了,少陽相火就上來了,心慌、乏力、難受,這是屬于那種平時肝氣就相對有余,金氣又虛又控制不住的。“師持脈,病人欠者”,來了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啥,坐這兒感覺有點郁悶,還無事可做,就打打哈欠,伸個懶腰。電視上老是這樣,這個鏡頭好像很常見。


    “脈之呻者,病也”。脈之為什么呻呢?很多人有病,不一定呻吟,這里主要體現的是“脈之呻者”,這不是撒嬌。搭脈的時候,病人看病的時候,還是有種肝木受遏的現象,肝木受遏,郁氣不容易疏達。很多人都這樣,為什么呻吟呢,我哼哼兩聲感覺舒服,疼得輕點。


    同學:我有個抑郁病的病人,就是一搭脈就哼哼,不搭脈還好點。


    行者:一搭脈他更壓抑了,必須呻吟兩下。這個是典型出來,一人有病,一人無病,有病就欠,無病就呻。有病為什么呻呢,本來不得呻,壓住了,欲呻。這個就沒有什么病,沒有什么壓抑,氣息緩散不收。


    “言遲者,風也”。言遲就是說話困難,語言蹇澀。“言遲者,風也”,我們大家體會一下字面后面仲景描述的這個象。言遲,風也,大家知道,風性動搖,浮散,動搖。言遲是什么?我們臨床中遇見說話困難的,言語表達困難的。言語表達困難有幾種,第一種,發音不正確,老是說不清楚,言語不清;還有說話一個字一個字蹦,老是連不起來。這兩種情況。有一種病人就是,說話老是舌頭不清楚,中風過后的一些人說話也是,言語不清,吐字不清。還有一些人呢,吐字挺清的,一個字一個字蹦,連不成串。來分析分析這個大象。中風那個就是元氣虛損,虛損以后一身精氣不能上奉,所以言語說話都不聽使喚,想說也說不明白,發音都是怪音,這是心氣不足,肝氣不能上濟,要治還要從左路升達。看那個地黃飲子,陰虧癥,完全從左路來的,二地、巴戟天、附子,然后就是養精血上奉,這是它的一個主要路數。我們正常人,有人說話就很流暢,很流利,有人說話就是慢,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咱先拋開原文,分析一下這個象,網上同學也可以隨便談談,有什么想法。“言遲者,風也”,這是原文,但是我們現在講的就是說話慢。


    同學:言遲者,木火之力比較弱,說話快的人一般木火比較盛一些。


    行者:木火弱說話不一定慢,跟木火沒關系。很多老年人木火已經非常微弱了,整天嘮叨,不停地說。


    同學:口吃的病人算不算?有些人想的太多了,會想到他之前說的話有沒有問題。


    行者:口吃的病人有時候是習慣。


    同學:有些人腦子沒有那么快地去反應。


    行者:言遲者,風也。言為心聲,言遲呢,表達不是太通暢,心氣沒有開達。心氣開達就不需要肝木了,念文章一樣隨便聊,只要別人需要他聊,他就條件反射,就跟著說唄,肝木旺那是他自己想說。這里是遲不是弱,言弱,肝木弱,雖然說話很多,但是語調聲微,叫做“虛則鄭聲”,現在很多流行歌曲都是“虛則鄭聲”,不好好唱歌,哼哼唧唧的,肝木沒那么強,反而硬吊著精神,所以里面顯得不足。


    同學:還真遇見過言遲者,不是病人,是身邊的人,不只言遲,包括動作也是很慢。


    行者:那不叫慢,那叫緩和。遲吧,如果是病,叫滯。


    同學:遲,說話是一種什么樣的現象?


    行者:言為心聲,心神開達你才能說得出來。


    同學:咱們來模仿一下他那種講話。


    同學:一個字一個字使勁,一個字一個字蹦,都是使勁憋出來的,感覺他都說不出來。


    行者:對。


    同學:我有一個同事,她是一個特別謹慎的人,就是這么一種性格,如果她沒想好怎么說,就跟沒聽見一樣,不吭氣,她要是想好了,過一會跟你說一句。這也叫言遲吧?


    行者:也是一種言遲吧。“言遲者,風也”,是因為風木急,風木不能和升,有瘀積之象,所以過猶不及,出現言語表達不暢。


    同學:言遲是口吃嗎?


    行者:這個不是口吃。口吃是老想說,老想表達。


    同學:它表達的時候不是有一種遲緩的象在?


    同學:是有的時候說得利索,有的時候不是。


    同學:他一緊張就說不利索了。


    行者:所以從這看,“言遲者,風也”,是厥陰肝木欲升不得升,表現出風象。我們這樣理解古人是從這個角度來表達。


    同學:我感覺震卦升起來就變成巽卦了。


    同學:我感覺結巴的人越到場合下,越到該講話的時候越緊張。


    同學:這說明你緊張,木氣瘀滯了。


    同學:上面心氣就更弱了。震卦上面兩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你一緊張的話,相當于把上面兩個陰爻加重了。


    行者:你又搞這個!自己老建立一些虛幻的東西,搞游戲。(眾笑)只有實相,就要用心來體會到。學醫是學什么?虛靜為寶,“但愿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把內心的東西一點一點的每天都化掉,一點都沒有,然后才能應象自在,象一出來一應,出來了。要不然的話,你自己心里有象,有東西,外來的東西來了以后對接呀,對接不好了那就出現障礙。

    同學:我平時緊張有二種狀態,一個是說話說不利索,想表達表達不清楚;還有一個就是一個想說的時候就緊張,什么都想不起來了。后面這種也算言遲吧?就是那種很著急,想講講不出來。

    行者:那你太著急了,這一著急把肺魄都給逆上去了,這下記不住了;氣沉丹田怎么都忘不掉。過去人講的,你要上去演講,我不知道,我什么都忘了;記住,什么都不要想,氣沉丹田上去,只要一站在臺上,全都有了。你老是還想我記不住了,越亂了。氣一放下來,就容易降,該升就升了,慢慢講講,就全記起來了。這叫“言遲者,風也”。

    “搖頭言者,里痛也”。搖頭言者挺多的,搖頭言者精氣虧虛,一說話,開口神氣散了。我遇見挺多的,長期勞累,剛三十歲多點,長期勞心勞力,元氣就把持不住,一說話都這樣(頭搖)。他不說話,頭就搖得慢一些。“搖頭言者,里痛也”,里痛是什么?里痛是陰經之氣逆在陰,陰氣上逆,瘀在里面,陽氣欲回不得回,陰氣要逆在上面。這個搖頭言者,我們臨床再觀察觀察。

    同學:搖頭言者,我理解還是木氣不達的一個象。

    行者:肯定是木氣不達啊,里痛已經是木氣不達了,本來是忍著疼的,一說話就把持不住了,就是風象,這是字面上解釋的,我們在臨床上多找些病例再觀察觀察。

    “行遲者,表強也”,行遲,就是走路不利,肌肉筋骨不能舒達。表強,表氣實不得舒達,桂枝湯證也專門治這個。“坐而伏者,短氣也”,這不用問,沒勁人人坐哪兒都想趴著,趴著不行躺著。“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里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脈法七十九。“問曰:人病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也。”


    “人病恐怖者”,恐怖是什么?

    同學:寒氣呈現在下。

    行者:恐則氣下。寒氣,哪來的寒氣?沒有外邪,沒有外寒。

    同學:腎氣盛。

    行者:腎氣盛,這腎氣能盛嗎?這腎氣快泄了,再下一條就該拉肚子了,二便失禁,腎氣該不守了。“人病恐怖者”,恐怖是什么?我們感到外來的東西呀,我們人由陰出陽,陽氣要升達,這個時候碰到恐怖的事情就嚇著了,要躲,要藏,嚇著了,陽氣長不起來了。像過去,人一害怕了會出現什么情況?腦子不聽使喚了,手腳不聽使喚了。很多人一出現大嚇,馬上該干啥不知道了,想著走啊,趕快走,腳也很僵硬,這是手足不能受血,肝木之氣都被壓回去了。

    “脈形如循絲累累然”,循絲怎么會累累然,這是什么詞?如循絲,第一點講如絲,這是脈弱,脈有點虛弱,細弱;第二,累累然,這里講累累然,就是重按還有,沉郁在下。“其面白脫色也”,這不用講了,人一被嚇,這心肝血供不上來,這臉就白了。這不是屬金色,因為血上不去,臉自然就白了。真正的金色是是什么?金色外華,那是白而有光澤,那是肺氣盛。過去說面如冠玉,講到諸葛亮一出場,就講面白如玉,沒有講透紅,還有過去的老武打小說里。現在武俠小說一般都主張晦澀、低調、小混混,主角一般都是這種,無敵小混混。

    脈法八十。“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人愧者,其脈何類”?慚愧就心虛呀,本來還挺有理的,要找誰算一帳,結果在自己這兒,心氣一下就弱了,肝氣也弱了,肝氣沒有完全弱,被壓回去了。“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過去叫汗顏,這說明外在的東西還不足以使他畏懼,只是覺得自己的這股肝火一出門以后發現走錯了,走得不對路,趕快縮回來,反省反省,對吧。這個肝木郁遏的力量還挺厲害的,不僅肝木郁遏,肺金也不收。肺氣一般能夠收下來的人,都是很自信很有譜,收不下來的,就浮躁些。慚愧的人,肝木郁遏,肺氣想收也收不住,不知道哪個是對的,自己的標準暫時消失了。肝主仁,肺主義,他是肺氣收斂的力量就不足了。“面乍白乍赤”,我們可以理解理解,過去仁義禮智信配五臟,然后大家去感覺,感受感受。

    脈法八十一。“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脈自澀,唇口干燥也”。

    人不飲,這講的是人不喝水,想喝不給他喝,沒得喝,不是講的不想喝水。這大夏天一天不喝水,光出汗不喝水,脫水了。“脈自澀,唇口干燥也”,這沒啥講的。飲入于胃,游溢精氣,這是一身氣血的化源,這時候說如果水少的話,營衛之行也會出現滯澀,就不那么榮暢。澀是什么?氣多血少。什么叫唇口干燥?為什么唇口干燥?有些人光口渴,有些人唇干,嘴唇老裂皮。

    同學:脾精在上不足。

    行者:我兩頓飯不喝水,出去跑一跑,就脾精不足了?然后,喝點水脾精就足了?

    同學:上有燥氣。

    行者:這個要搞清楚。你看在臨床上有人口渴;有人嘴唇老掉皮,問他口渴不渴,還行,不太渴;有人唇口干燥,掉皮,干,不想喝水。在臨床上都會碰到這種病人的,這回搞明白了,下回碰到了就可以直接開方。如果臨床遇見,但平時沒想好,你現想估計沒有時間。

    同學:還是脾氣不能輸轉津液,肺金化燥。

    行者:首先,三陽之氣上逆,關乎太陽,太陽精氣不化,惡寒發熱;陽明會有燥熱,少陽口渴,這二陽上逆,都會引起口干口燥。但會不會是嘴唇皸裂呢?臨床上很多口渴的人都沒有;但臨床上也有口渴的人嘴唇干裂。單獨嘴唇干裂掉皮的人有,這是單獨一類病,跟二陽上逆還不一樣,你要是上來就清解少陽陽明,不管用。他這是什么?就像你說的,這是脾胃的津液不得敷布,脾者在唇,它的津液不能敷布。津液為什么不能輸布?一個原因是人不飲,脾胃無精氣可以敷布;還有一個原因是長期脾胃弱,脾胃中精氣不足,他也口燥,肝木郁遏,勞心,肝火擾動脾精,這時候得瀉肝火了。這時候臨床上治療,我治過這些病人,臨床上治得要潤脾胃,例如麥冬什么的,在不郁遏脾胃陽氣的基礎上,要潤一下,麥冬和干姜可以并用。脾濕就要化寒,往往脾濕和脾燥往往是并行的;濕是什么,邪氣不化,濕氣不得運化,燥是什么,津氣不得敷布,他就燥,所以叫內濕外燥。

    同學:這一條還是中停的水氣已經不足,不飲不代表他不渴。

    行者:對,這是中焦脾胃蒸動的能力不足了,能力不足了,你喝水也不一定管用;你脈已經澀了,已經無力了,你必須讓中焦陰陽自和,胃氣蒸動。你喝水還得喝溫水,最好喝粥,給兩碗涼水下去,喝完更渴。

    同學:多飲點水。

    行者:以水少少與之。口特別渴的人開始得一點一點的喝,一次喝太多就化不掉了。

    同學:這是脾精不能上唇口,還有陽明燥氣在上。

    行者:這點往往要注意到,就是內濕外燥,脾胃還是有濕的。嘴唇干裂發紅,嘴唇干,你一看,得養脾,要滋陰,你要忽略了里面的濕,脾胃陽不足不能運化。當然了,它是不潤,它顯示出來津氣不能敷布,津虧的一面。大家回去再把黃元御再看一看,兩個對照一下,可能看起來更全面一些。黃元御就講了一下氣機上下升降,大家可能感覺不深。

    脈法八十二。“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這個以前講過一次。你講一下,伏氣講的是什么?首先,取類比象。六經之氣如長江大河,奔流不息,一息不運則生機全無,一息不轉則神機化滅,這個所謂元氣的周流是不能一息停止的。這里還有伏氣,伏者,伏藏的意思,伏藏的意思是什么,當發而不能發,當收而不能收。一氣周流是這樣,不光是指當發不發,五行之氣,升降浮沉,運化一身,春天當發不能發,不能盡發,有的氣就留止了,也不叫留止,它的勢就蓄起來了,沒有盡展,沒有盡開,下一步就會產生變故了。夏天不能盡開,也是留止,秋天不能盡合,也是伏氣,留止之氣。所以第一條,“伏氣之病,以意候之”,既然是伏氣,就是有一部分多余的能量郁在這兒了,沒有發散開,憋這兒了。肺氣欲收不能收,上焦就會燥熱,會壅在上,逆在上;但它還想收,大勢還要往下收。什么時候伏氣外發呢?正好等它相克的時候,本來就沒有收下來,等到相克的時候就外發了。

    “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春氣不生,夏為寒變,夏氣不長,秋為痎瘧,秋氣不收,冬病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痿厥。痿厥是什么?精氣無以舒達。所以你看,仲景說,“伏氣之病,以意候之”,四季之氣,一身之氣,有伏氣的話,還有,肝脈會不會有伏氣,情緒上,工作環境上,各種都會導致有伏氣。這是根上,是宿疾,病根,這叫伏氣,還沒致病呢。致病的那種病根是五臟的精氣受到了虛損,病還會從這兒走。

    “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若果從伏氣看,還有脈微弱,就是說六經之氣很弱,苗芽狀態,有點像冬天的脈象,含藏得很緊,一點不活躍;這個時候,微弱之脈是冬春之象,春天也是早春。“當喉中痛似傷”,它這里肯定是有季節的,季節是什么?當發不能發,氣收住了,顯示出來的是收氣含藏太過,這個時候一身的元氣處于收藏之勢,到春天發的時候只發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還藏著。藏著是為什么?藏就意味著孕育著要生發,一交木火的時候,木火之力要升達的時候,木氣反而沒有那么多,這個時候肺胃就不能收斂了,左路升達不了嘛,右路就斂不下來。

    “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這就講到少陰病,喉痛。“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厥陰病,喉痹,下利,是非常常見的。但厥陰病的脈象是什么?弦,緊,沉,對吧,這里講的是脈微弱,脈微弱證明它沒有那么強的乙木郁迫的力量,在下腎水不能化,在上心君不能顯,表現的是上為喉痛,下焦寒氣不化。

    脈法八十三。“脈有災怪,何謂也?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易,是名災怪。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為此災怪耳。”

    我們對病人以前服用的方子都要有個大概了解。有的病人是元氣微弱,元氣微弱的話,用藥則藥氣不能敷布,因為元氣無以使藥氣;要有充足的胃氣才能使寒熱溫涼敷布開,如果沒有的話,脾胃之氣有可能把它拉肚子瀉下去了。再一種呢脾胃連運轉往下瀉的能力都沒有,瘀在內,這時候你用點藥,用點小藥,調動調動脾胃之氣他就大吐大瀉。這在臨床上也有,這種病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病人看著顯得就比較重一些。你想想他有幾種情況,第一元氣弱,脾胃中焦不能運化,肯定不想吃飯,乏力沒勁,來的時候不是躺著就是抬著;再一個,已經吃了一段時間的藥了;再一個,脾胃有寒瘀不能運化,這個時候病人元氣不能使,飲食都不用問了。肯定是以前有其他病,一直以來身體偏于虛弱,這時候突然感冒了,或得了一個其他病,腹中陽氣微弱,一吃寒涼藥,或者吃一些壅滯的藥,把脾胃陽氣壅滯住了;這個還不是壅滯住了,把脾胃陽氣壓住了。也還不是那種滋膩的什么的,滋膩的藥困住了還……;肯定是一些有發散的,有瀉下的開瀉的藥,開瀉的藥服下去了,開瀉藥服下去以后,脾胃就這點元氣,一下子被耗散掉了,所以運化不動。不怕吃純寒涼藥純滋陰藥,純寒涼純滋陰藥就把火伏住了,不太苦寒的,小寒的,滋陰的,護陽氣的,陽氣護住了以后,病人中焦胃氣還得以運化,病人這時候還能顯出來胃疼啊,拉肚子啊,因為元氣郁迫起來了。因為就是有些藥辛散,比如說胃中寒用上100多克附子、干姜,吃完還更涼。但是他用點附子干姜,如果再用點其他苦瀉辛散的藥吃進去,一時元氣不能開散,就瘀存在里面;一吃完藥,大吐大汗大下,全出來了。臨床上有見到的,元氣本來就不足,不足但他還沒有虛散,這是個前提,然后給個開麻黃石膏什么的一塊吃進去,連一點反應都沒有,感覺到板滯不通,一點動靜都沒有;稍微來點理中湯一化,這一下,拉肚子啊涼啊全出來了,麻黃這些藥存在里面的全都發作了。

    同學:這算伏氣嗎?

    行者:這算災怪。

    同學:會不會是這種情況:他吃那個寒涼滋膩的藥把脾胃困住了,然后脾胃不降,這是吃藥以后的情況;然后吃了解太陽表寒的桂枝麻黃,吃下去這些藥脾胃瘀困,無法樞轉,想升又升不上去,助長了少陽火,然后就上吐下瀉。

    行者:我在臨床上遇到的案例,都是稍稍給以溫化脾胃的藥。你一看,這個證雖然是太陽表證,但里面太虛寒了,中間陽氣無以聚,你就稍微給他溫化一下,結果溫化一下動靜太大,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這種病人你要照樣給他麻黃湯桂枝湯估計還沒動靜。我們一身之氣,麻黃桂枝附子它沒啥用,它就是跟元氣相應和了以后,調動元氣它才有用,才能發揮作用。它如果進去以后跟元氣不相應,比如說寒在陰分寒在血分,給那么多姜桂附吃進去不管用,口燥渴了,感覺里面血還寒。驅邪的藥就跟邪氣有相應,鼓動正氣的藥就要跟正氣相應,但是不管是祛邪還是扶正,總歸元氣得要充足一些。

    以前在臨床上,他們給一個比較胖的中焦濕熱,膽結石的病人用藥,30克木香,30克大黃,30克芒硝,吃完了以后病人說:兩天了,還沒拉,光是肚子稍微有點疼。這證明什么?本來里面火苗就不大,這一下子狂風驟雨過去,本來一看里面濕熱滯氣,木香30克行氣,這還沒吹呢,就感覺風就動不了了。

    黃元御解釋的,“脈證無差,而吐利忽作,誠為怪異。大抵藥經人手,容有別緣”。他這個考慮得都比較那什么,可能當時是太醫,太醫里面這事兒多一些。

    同學:像醫院里面有藥抓多了,抓少了,抓錯了的都有。

    同學:砒霜。

    行者:砒霜那是陽精大毒,一吃進去臟精之氣就不守了,還不是胃的問題,他胃里有精氣沒精氣,他一下就耗竭了。

    素體脾胃就寒濕,陽氣就微弱不行,吃了這么多藥以后就走不動了,這藥里頭必有寒涼藥,一下把脾陽還壓住了,寒涼滋膩各種藥全堆在那兒,行不開;你給他吹點和風,就算七八日腐穢當去,但是這一下病人大吐大瀉,瀉完又受不了,更加虛弱。所以臨床上有時候一定要把別人的方子看仔細點。這類病人的脈象呢,關脈肯定是沉滯,脈象就像仲景說的,“邪不空見,中必有奸”,有什么病,現什么脈。藥氣瘀滯在里面脈肯定是無神、壅滯,沒有和緩之力,有和緩之力,藥氣就不會瘀滯在那兒。但是也不會太強,肯定是板滯在那,你感覺這胃脈怎么活泛不起來呢,整個都寒瘀在那兒。因為我們六經之氣倒底顯示的還是流動之氣,肯定是很微弱,既然有邪氣壅阻,他脈形上肯定有變化,這時候用藥就小心,你給多少藥把他這些寒氣要化開,一點一點來。像這種就得在臨床上有經驗,提前要預測預料一下,給病人說一下,要不然病人不理解。他那個氣瘀滯在那兒,元氣微弱,他還能說話,還覺得還行,把氣全憋著,覺得氣還足,你一旦給他打通了,他一點精神都沒有,有虛脫之勢;你要是不給他打通,他越來越重,弄到最后就越來越不好治了。

    行,今天就講到這兒,有什么問題問一下。脈法今天就講完了。講完了以后暑假就告一段落,等到天涼的時候再開始講,十一以后。

    同學:尺脈上不至關,至在脈象上的感覺是,他關脈不好摸還是?

    行者:對呀。

    同學:關脈陷下嗎?

    行者:不是陷下,是弱。就跟江河之水一樣,上游看著水不少嘛,到下游就是點滴而行,就是涓涓細流。他不是沒有,他還有,他要是沒有馬上就不行了。

    同學:有個落差?

    行者:對,很大落差,不是不是,有這落差就奔流而下了;不是,是有反差。有反差是因為他陽位本來就虛,浮大,無力,重按無根,這他才收不下來。尺脈上不至關,那也是沉弱啊,沉弱無神,上不至關。你不能說沉而有力,久按愈強,那該戰汗了,該自愈了。傷寒多少日,然后是六脈皆至,傷寒六日七,一陽來復之機。

    其他人還有什么問題?

    同學:一到下午口苦,是肺胃氣不降嗎?我覺得應該是,但是不知道應該怎么去理解。

    同學:口苦肯定是少陽逆上,下午是木火升達無力以后少陽上逆。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

    同學:如果是治療呢?

    同學:疏肝加降少陽。

    行者:你講的那個太雜。口苦呢,口中諸味皆屬于脾;口苦呢,是火氣逆于脾土了,你知道肯定有濕,傷寒論雖然有口苦證,中焦肯定有濕。口中幾味肯定跟脾濕都有關系,脾的濕氣不能藏。口苦呢,一般是右路逆上來的,一般都是少陽相火逆上,顯示有余之象,右路有余之象。早上屬于陽氣正旺的時候,有人早上起來口苦,那你就知道他是陽旺,得陽則興。下午屬于肺胃要斂降的一個過程,肺胃要斂降,三陽之氣暫時會盛一下,如果欲斂降不得斂降就口苦。這就需要斂降膽胃之氣。你看膽胃之氣是怎么不降,首先膽氣上逆了你得降膽氣,瀉膽氣。乙木是不是不升呢,看一看,甲木既然上逆肯定乙木也不升,乙木不升呢你看肺金是不是不足,有時候是因為肺金不足他才上逆的,肺金如果足他就收下來了。有的是乙木郁遏導致的,一個正虛一個邪實。所以你自己看看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本質是口苦,膽火逆上,脾氣不收了。

    同學:有沒有說是這種情況,這人本來就精不足,所以他才氣不旺不行,陽不能下陰。

    行者:你看你問的問題,就顯示你的思維比較混亂一些。一個精氣不足的人,首先收斂就不足,他收斂不足的話做事就沒有決斷力,因為乙木就沒有根,他肯定是非常浮躁,東一個意見西一個意見,前一個目標剛說完,大家剛理解,他立馬又改成另外一個目標。

    同學:您剛才講有的人情況,肝氣不能疏達,所以膽火上逆。

    行者: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意思后面表達你對這個象沒有理解。有時候肺氣弱的人,會浮躁一點,有時候談不上急。

    同學:跟肺氣沒關系。

    行者:你的前提是肺氣不足的人。

    同學:我的前提是肝氣容易瘀滯,膽火上逆。我再講一個,有沒有這種可能,這個人本身精不足,水不足,木氣就容易瘀滯,也容易膽火上逆。

    行者:會口苦嗎?

    同學:水不足的人容易口苦。

    行者:不一定,不容易口苦。你講這種人是精不足的,精不足是五臟之精都不足,脾胃精也不足,脾胃想作濕都少,脾胃濕氣都不足。

    同學:我為什么講這個,是因為我最近有個體會,我想給大家說一下。端午節之后我去找了葉大夫,葉大夫說我不是氣不足,氣不足不能斂,不能光收,而是精不足,然后就給我養陰,開的是安神補心加安胃舒加安神補腦,后來我吃了一段時間,他叫我吃點素,早點睡覺,大概半個月時間,變化非常大,臉也胖了,手也白胖了,體重呢少了二公斤吧,我也不知道少哪里去了,大概是排宿便了。就是明顯覺得中氣足了。然后過了半個月去看,他說氣稍微能收一點了,上焦的虛火下來以后,中焦的氣足就足一點,中焦氣足了以后身體就要往外發呀,但要發呢水還是不足,這時候就要榮疏肝木,開了逍遙丸加上安胃舒再加上……,吃了一段時間以后,整個這段吃下來以后,我的體會是明顯覺得心念足了,也不煩躁也沒那虛火。感覺我以前就是虛火,就是精虛,然后就體會到有時候肝郁吧,就是水不足,它的力量不足,不能往外發。上周末到他那兒跟診了一下,看看他開方的路數。照我看,開方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柴胡桂枝鱉甲湯證,他說是那些相火,有些人體之氣不得往外開。基本上五六十個病人,有五、六個吧,都相對不足,桂枝干姜附都不能大用,病人的中土也全部都是濕氣。病人反應也很好,怎么說呢,這也是一個法。

    行者:那是因為你很久沒看過我開的方子,你拿我兩年前的方子跟葉大夫比,你不知道葉大夫在我一年多前換方子的時候也跟我一塊換的,你要看他兩年前的方子還不是這樣。

    同學:我沒有資格跟大家討論醫理,只是把我自己看到的和我自己的一點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同學:右路不收的話精就會不足。

    同學:他和我解釋的是,只有身體寒濕特別重的人,寒邪特別重的人才用姜桂附,基本上能不用盡量不用,意思是用最少的精氣消耗把病人的氣機給調正,把右路降下來以后,少火風氣會有力而升。

    行者:你覺得呢?

    同學:我沒有感覺啊,我說過我沒有資格來討論醫理。

    行者:那你說這些沒有意義。你必須要做一個自己有主見的人,你沒有主見你來傳話,這不需要。我們這里是講堂。

    同學:我不是傳話,因為我自己有體會。

    行者:你要講就講你的體會。你既然都體會出來了,你還要:我不知道,我沒資格?

    同學:我只是說講醫理我沒資格。

    行者:怎么沒資格,你聽我講這么長時間了還沒資格。

    同學:有體會就講體會。

    同學:他的路數用到我的身上,我的體會是這樣的。

    同學:你的體會肯定是,他用收右路的方式,感覺也不錯。

    同學;他用收右路的方式以后,我覺得虛火下來以后自然心念就足了,因為我沒有辟谷啊,然后我的臉胖了,手明顯地白胖了,人也胖了,體重掉了兩公斤,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反正覺得沒瘦。他給我講,換方后講為什么要換逍遙丸,是因為右邊的氣機收下來以后左邊就要升,可是升的力量不夠,這時候容易出現肝郁,肝郁以后相火容易上逆,所以要用逍遙丸把這個火收下來。

    行者:這個都無所謂,你到臨床上看看方子就知道了。這個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不是所謂精不足了容易肝郁,而是肺胃元氣本身就收斂不住,收斂不住就顯得肝強了,就是說人會比較躁一些,壓不住;但是還得疏,因為你肝氣憋著一口氣呢(同學插話:不疏也沒得收),所以是邊疏邊收,以收為主以疏為輔,都是這樣的。總歸呢,你往這兒一坐這架式,還是有點急,可能這有的是天生的,但我認為藥只能改變一部分,但是藥能改變的這部分還沒改變得了,左路還沒有升達開,一直挺急的。左路為什么不能升呢?右路不收,右路一收了左路必升;右路收完了左路還不能升,下焦下元無力。怎么可能不升呢,那時候肯定是每天挺精神挺活潑,憋一口勁。

    你看臨床上治那些自閉癥小孩,那些小孩都特別弱吧,一收下來以后慢慢就想跟人說話了,想鬧騰了,想較勁了,想方設法地調皮搗蛋了,這人就活躍了。我講的這個跟你講的是一個道理。姜桂附當用則用,這是個比較嚴重的問題。至于說在給你調方制方的過程中,還沒達到調和的狀態,給你一直是單純的右路補養元氣,沒有像咱們現在用方,直接柴胡桂枝鱉甲湯去桂枝,去桂枝加附子、補骨脂、益智仁,全用溫藥,她脈象沒有弦急也沒動風,頂多瀉瀉肝,先把肝氣給柔緩住,白芍多點,桂枝少點,這就行了。醫法上是這樣,但是用方上我也是最近在給病人看病的時候慢慢圓融上的。

    同學: 收右路和病人的生活環境、性格特點,和工作性質都有關系。

    行者:收右路是一個普遍性的,現代人生活都浮躁。但是具體怎么收,必須根據病人的脈象。像她的脈象,右寸脈不浮,關脈弦,用的什么?柴胡桂枝鱉甲湯,襯托的是小建中那個路數,小小給點桂枝,然后麥芽糖什么的。至于方子,我和葉大夫其實路數大家都是一樣的,從來看病基本上相似,只是在每個病人的理解上有差別。臨證之中就是這樣,你有時候能理解到位,有時候理解不到位,有的病你狀態好能理解到位,狀態不好理解就比較差。上午病人好點,下午也好點,最后幾個差點,感覺狀態差點。最后都不能用感覺,都是用經驗,已經成熟的經驗。就像我講課告訴你們的,平常已經想到的,整理過的,已經知道的,那就行;平常如果沒知道的,就現想現感受,我這人喜歡現想現感受,許多東西從來不總結,所以上午有時候能現想現感受,下午就差一些,到最后幾個病人就不行了。

    同學:黃元御就是把各個癥狀都總結的比較多一些。

    行者:這是需要經驗的,需要多學,慢慢就總結好了。

    同學:我遇到一個病人,我覺得麻煩。這個病人是女性,今年51歲,身體特別地消瘦,六部脈基本是……,既是覆脈,又是溢脈,而且覆脈和溢脈從力量上來講相差不大。上次我問了老師覆脈和溢脈的問題,差不多,當然左手覆脈特別嚴重,六部脈都弦,但是弦象當中感覺……。這個人現在這個天氣穿的長褲長襪,怕風,身上還出汗,流汗特別多,還有食欲沒有前些年好,吃多一點就覺得脹,早上一睜眼就覺得沒力氣,一直到下午感覺才好點,全身疼痛,覺得全身的骨節都疼痛,都不是疼得最離譜的。感覺她中土運化不了,降降少陽火呢,感覺好一點,但老是全身疼痛,就覺著權衡不了。升一下吧,又開始潮熱,升的力量少點呢,潮熱就沒有了,但是疼痛厲害。

    行者:怎么治?

    同學:現在基本是給她溫升左路,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行者:溫升左路建中土。你來講講。

    同學:右路什么脈?

    行者:右路是溢脈。

    同學:她最早找我的時候口苦口干,現在不口苦口干了,但是溢脈始終沒有改變。

    行者:溢脈是很難改變的,你要改變溢脈的話你得按照一年兩年來說話。我給一個病人治了兩年,溢脈就弱了,不太浮了,沒力量了。你像溢脈是什么?溢脈就相當于我們全身的血液呀,毛細血管都外張著(同學插話:到了頭回不來),他既然已經形成一種外張之勢了,他外邊就有那么大的容量,你里邊得要需要多少精氣把它吸回來,對吧。他是氣已經在外面張起來了,這時候你要把它收回來就不是氣的問題,而是脈形脈道的問題,叫它改變過來,這個就慢。你要光是氣頂在上面了,寸脈旺,那就幾天的問題。

    同學:給人總體感覺是金水不收,所以下元不足,下元不足,木火升達無力,但她還有點勞張。

    同學:其實從大象上我認為她仍然是不升。

    行者:對,肯定不升。我講一講,這跟你的病例有類似之處,

    同學:肯定不升的,但她得先收,像我這樣,降右路加實脾。

    同學:她得升著降,光降的話左路升不上去。

    同學:不見得,她精血虛的話,必須先降下來。

    同學:精血不足需要金水下斂。

    同學:可以加柴胡、白芍,然后龍骨、牡蠣這些。

    同學:她用多了柴胡就覺得更沒有力氣,更加覺得不舒服。她很弱,一般三四點起來大便,就睡不著了。

    同學:她這種五更瀉,最傷中氣。

    行者:這還不是五更瀉。首先講一下覆脈。覆脈的病人吧,都精虧,木氣升不上去就子盜母氣,老橫亙在底下了。腎脈應該是什么?水脈呀,應該沉石,藏里面。它這個木氣急數在下,搗亂,哪兒藏啊?所以呢,要叫木升上去,必須有水。木升于水而長于土,他既然是覆脈,證明他木氣本身就不弱,弱的只是土跟水。水土不足,條件不足,它長不到上邊,只能郁到底下搗亂。如果他是虛的話那就一點事沒有,只是個寒證。所以呢,這個病人一定得瀉肝。

    同學:她從早上起來,一直到下午才覺得緩過那個勁兒來,一直到晚上才覺得有點精神,就證明她元氣還是很虧的。

    行者:是虧,你聽我給你講啊。元氣虧在哪兒?虧在右路不收,一身的精血就斂藏不住。你每天再省吃儉用,你沒收入啊。右路還是那樣,斡旋中土,參芪補氣,降逆,右路給他收斂就行了。像這類病人要治的話,就得加熟地,歸芍。

    同學:加熟地也是暫時代替下腎水?

    行者:熟地,歸芍在于瀉肝。

    同學:熟地也是瀉肝?

    行者:對,只要是陰的。她是木強嘛,你就給她陰藥,叫她緩和一下,藏一下,潤木熄風。你要是怕中焦寒涼,那中焦就是干姜、白術;茯苓都不用,茯苓可能會滲瀉陽氣;然后適當用點炒白芍,根據他中土的虛弱程度用炒白芍。主要把肝風治住,肝氣就一點一點長起來了。現在等于是脾腎的陽氣起不來,受到肝氣的壓制起不來,咱現在最終要把肝氣扶植起來,是脾腎的陽氣要起來;把肝氣瀉了,是要叫脾腎的陽氣恢復,恢復一下整體就起來了。

    同學:一周全都有問題,從哪兒找一個合適的突破口?

    行者:這個突破口就是肺不能逆,不能虛散,元氣一定要有來源。左路是生機之源,但也是逆亂之源,這個要把持好。目的最終都是叫它升起來。像這個病人就是說又損又勞,又損又勞,先從勞入手,不管是先勞后損還是先損后勞,都得從勞入手。為什么?因為乙木是王氣,我們一身的王氣,這個王氣是不會夭折的,它要夭折就全完蛋。前提是什么她還有元壽,是吧,她沒有元壽你治也沒用啊。她還有元壽,你就給她斂,你就給她創造條件,她自然就活過來了,要不然她一直活得很掙扎。

    同學:用了白芍這點乙木(的力量)也沒少,只是暫時被壓制。

    行者:你用那點白芍,你得看參芪干姜的力量能把中土屯住,白術啊什么,煮藥的時間也要長點,叫藥味致中和,黨參黃芪都有藥氣,煮時間長點就好一些。左路你看有郁結沒有,肝脈有結,柴胡鱉甲照用。柴胡散氣厲害,你要知道,但是柴胡(雖然)散氣厲害,你得知道有多少參芪,有多少首烏,有這些在,它反而能夠行滯。

    這都是實踐上的臨床問題。組方思路就是這個,你要是把這個病治了,高血壓,糖尿病這一類病都不成問題了。為什么呢?我們一身用藥考慮到的是陰陽,是外在的十二經絡之氣,它的本錢是什么,本錢是五臟六腑的精血。精血我們也不能補,只能耗散,用藥也是在這兒耗散,用藥也是流通十二經精氣。這個時候呢,我們就要把這個耗散的途徑堵上,才能用藥,要不然越用越耗。像你那個病人,舒點肝木吧,你用得合適,她挺精神,挺好,她就好一陣,因為你還在耗散,無源之水嘛,用點少點。只有把右路給他收緊了。所以很多病,虛損,還是建議大家看慎齋的,治大病久病都得從這個來。這位同學的中土還不足,建議吃小建中。其實你這個問題也好解決,就是她現在老是不知道自己該找誰看。慢慢搞明白道理就行了。

    同學:主要解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我以前總心境澎湃,現在我心境柔和了。

    行者:柔和一點了,應該是。

    同學:我自己感覺有一點很明顯。我以前三點到五點之間一般要醒一次,醒過來之后就覺得內心躁擾,很難再入睡了,如果想辦法睡著,睡著了肯定是做了個夢。

    行者:這都怨我,以前沒給她治好。

    同學:到葉大夫那兒看了之后呢,我半夜有時候會醒,有時候不醒,醒了之后內心也不會躁擾,還是比較柔和。

    行者:她兩年前找我,還是柴胡桂枝干姜湯的路子呢,每個人都是少不了給桂枝,即使不用桂枝也感覺非常舍不得。

    同學:別的不說,這點我感覺變化很大,就是心念。

    行者:你的中土之氣還不足。

    同學:我中土肯定不足,一直都不足,我找你看那么長時間還不足。

    行者:你這么長時間也沒找我看了,主要是。你要是這一兩年找我看,估計就行了。

    同學:我今年沒找你看嘛?

    行者:沒有啊,今年你就打七回來問我要了一個方子,給了你一個六君子,是吧?

    同學:你給我的是二陳理中。

    行者:六君肉桂。

    同學:然后你讓我喝那個藥酒。

    行者:看病你得看病的時候正規找我來搭脈,平常的時候我都感覺狀態都不好。而且打完七以后腦子都空靜著呢,突然蹦出一個找我看病,當時我說我給你開個方吧。而且當時你太急了,當時聽你說話,感覺你這種狀態需要改變一下。

    同學:我喝了那個藥沒感覺,當時覺得中焦的氣足了點,藥效過了以后天沒用。后來葉大夫說我不是氣不足,是精不足。

    行者:是有精不足。不是精不足,是肝太旺,老在那里克伐。

    同學:精不足和肝太旺是相輔相成的,因為精不足容易顯得肝旺。

    行者:你知道精不足什么表現嗎?

    同學:精不足啊,我自己本身就精不足,精不足就撐不住。比如我喝當歸四逆理中那個藥酒,吃了以后,一照鏡子,白里透紅,走一路,到單位一坐下來,臉就不對了。

    行者:是肝木太旺,顯得精不足,這叫作精不足者氣必亢。沒有到達那個地步呢,是要以柔肝為主。如果是真正精不足的話,應該是六味加減為主來治療的。而你現在呢,經過了一輪滋陰的,滋陰藥用完了吧,現在還有什么不足?

    同學:現在還是精不足啊,哪有那么容易恢復過來,尤其現在夏天氣都張在外面。我還是覺得右路收得不好。

    行者:是因為肝氣還沒有柔緩下來。

    同學:我自己理解就是精不足,因為我也沒把脈,醫理我也講不好,但我的體會就是我心念比以前好。

    行者:是啊,水多了以后能把肝木更好地含藏一些了,但是肝木還沒有柔住,中土之氣沒有起來。中土之氣起來以后你就柔和了。

    同學:現在中氣已經比原來強了,我沒有辟谷什么的,也感覺現在脾胃有力了。

    行者:腎精足了一些。

    同學:就是我心念改變比較大,然后脾胃也比以前強一些。

    行者:是。以前呢,大家學黃元御的時候容易有這個誤區,得疏肝,但精不足的病人身上老疏肝的話會導致木氣亢盛,這時候呢,把疏肝藥去掉就行了,元氣內收就行了。跟她還不一樣,她是土虛,有點建中湯證。建中湯證,木氣太旺,克伐脾土,由于木氣太旺,水也涵不住,水也受其子盜母氣,腎水經常受其克伐。木氣太旺了,桂枝都不用,建中湯直接給白芍就行了,白芍再加上點溫陽補腎的,化氣的。

    理論就是這樣的,保持五臟六腑的精氣充沛,乙木才能升達起來,這是根兒。另外的根就是中土,中土足了才能收。如果中土不足的話,過一段時間化源又不開了。中土是什么?沖和之氣,沖和則沒有陰質,所以中土的作用還是行、運為主。我以前也是,一看,精呀,精要含藏,黨參黃芪,哪個都是走氣,走開行的,你要是靜得話,就只有白術了,白術還好點,但是白術入陰分動的話更傷精,真正精不足的還不用它。它是運,走陰分,動陰分的。相反,參芪呢,是只在氣分,只在氣分往里收,然后呢,中土得運,陰質化開以后,整個元氣的潮海就收斂了,就行了,不在乎它溫氣行氣。你看黃芪,黃芪力量也挺開散的,黃芪氣雄啊,屬溫陽藥;人參,人參一吃完了肺氣馬上也敷布了。

    怎么樣,還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同學:溢脈的和藥,肺金那邊的藥除了參芪以外還有什么?

    行者:有煩躁,有浮躁的可以加牡蠣鎮一下,汗多了,煅牡蠣,收一下。左路尺脈弦細動搖,風象明顯的,直接用山茱萸酸斂,直接瀉它;熟地還是養它,水中養木,山茱萸就是酸收,是屬于脈細,弦細有點動搖的現象,風象。生熟地養陰,脈不那么細,但是弦緊,尤其是那種覆脈,陰分結聚起來了,最適合熟地,治療癥瘕積聚,折跌絕筋傷中,把陰分的郁阻化開,流動開。熟地既然給水,在陰分流通。

    行,沒問題今天就講到這兒。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免费的精品视频|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在线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中文字幕av国产精品|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少妇内射高潮福利炮| 国产富婆推油SPA高潮了|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日本喷奶水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手机版| 40岁大乳的熟妇在线观看|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精品99中文字幕|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国产精品中文第一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无人区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40岁大乳的熟妇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在线成人av|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桃子视频在线播放WWW|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99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G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男男|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 亚洲精品香蕉一区二区|